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扫一扫,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查看: 204726|回复: 0

丁帆:驿路风景中的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6-9 08:48: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东方旅游文化网


驿路风景中的人
  《 中华读书报 》( 2024年02月07日)
  丁帆

  人生驿路中的风景很多,能够让你记取的,也许并非仅仅是名山大川、江海湖泊风景中的大自然鬼斧神工给你的震撼,而更多的却是在那点点滴滴生活琐事中,由各色人等构成的人性风情画长卷。因为在人生驿路风景中,人间至爱,莫过于情。

  “忽闻岸上踏歌声”和“桃花潭水深千尺”的驿路风景,在听觉和视觉组成的交响诗般的优美画卷中,那个并不为人所知的朋友,为什么会成为千古绝唱风景画面中的“诗眼”——“不及汪伦送我情”,就是因为在风景之上,屹立着的是一个大写的情字,汪伦是什么人并不重要,而朋友之间的友情才是人性的至高境界,“怎一个情字了得”,才是人世间最美好的抒写。

  王慧骐先生的散文随笔集《安静做最慢的事就好》即将出版了,这本书就是在抒写有名和无名人物的亲情和友情中,将人生驿路中所遇到的种种世间人物,以及他们充满着烟火气的生活场景,用素描的手法,或白描,或抒情,一一勾画出来。触景生情,于是,许许多多在我人生驿路上的执手朋友,跃然跳进我的眼帘,鲜活起来了,生动起来了,他们在诗人笔下风景画的驿车上向我挥手,而驾驭驿车的王慧骐,却是毫不懈怠地抓紧缰绳,望着前方的驿路前行。

  无疑,在非虚构的文学描写中去构造人字的高塔,这是一个时代的文学两难命题,但我从这些散文篇什中,寻觅到了江湖中被人忽略了的一个情字。

  文章写至此,王慧骐突然用微信发来了这本书的《跋》,一看作者,竟然是我整整四十年前的挚友刘茁松。那时,我们和吴福辉、王中忱、史佳在人民文学出版社一起编纂《茅盾全集》,茁松兄作为专职编辑,其认真的工作态度让我感动不已。后来他去了老家湖南,在文艺出版社工作,是王慧骐散文集《江南素描》的责编,那是一部充满着食趣、情趣和野趣的“乡间素描”,其中不乏驿路风景中各色人等的精致描写,尤其是布衣平民的人物素描。正如刘茁松先生在《安静做最慢的事就好·跋》中所言:“眼见他与那么多人,男女老少,工农兵商,主客亲朋,发生那么多情感的交流,思想的交集,事物的交结,物质的交往……而这种事缘情分,又被作者一支马蹄疾一般的快笔,敲成一篇篇让人百感交集,有时甚至是悲欣交集的人间词话,作者真有一份因情生慧的诗性人生啊。”是啊,风景里的人,才是作品描写的核心。

  难怪王慧骐会觅刘茁松为知音,拿到这本书样稿的时候,我一眼就看到《雪和孩子》那篇文章中,引发的作者对刘茁松诗一般雪景描写后的无限感慨:“第一个把女人比作鲜花的被称作天才,把雪比作骑单车送信的邮递员,我想茁松兄许是第一人?”四句诗一样的语句:“雪像骑单车送信上门的邮递员,递上雪片般的信件之前,有单车铃声通知,铃声就是雪粒子。”它触动了人们情感的心弦,也让王慧骐抓住了风景中的那个陌生而熟悉的人物面孔,同时也在抒写过程中,凸显出了作者与编者真挚的友情。像这样的文字,在书中到处可以寻觅,散文的诗性之美,在小品式的美文描写中,洋溢着有温度的热情。

  这本书中最精彩,也是最让我感动的是“辑二”《在地图上回家》中的父子之情,母子之情,兄弟姐妹之情,同学之情,老友之情的描写,显然,它胜过人生驿路上偶遇之情。

  在开篇的《在地图上回家》中,作者采用的第二人称的写法,突显出了本辑,也是全书的“归家”主题——那是一种灵魂的皈依,虽然是写给一个没有具名的老友的,但是,这敲响灵魂的钟声,只有到了人生驿站的冲刺阶段,才能敲得出来的人间梵音:“是的,父母没了,原来意义上的那个家也就不复存在了。当然,我们还是要回去的,只是这个‘回去’,变成了那位诗人所说的,我们只能‘在地图上回家’。那是一种精神的返乡,所有关于父母和我们之间发生的过往,都将在记忆深处一次次地复活和再现。只要我们还在这个世界上,给了我们生命的那两个人就一定还会住在我们心里。你说是吗,我的老友!”这样的“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的体会,直到望尽人间天涯路时,才能悟出的人生真谛。没有矫情,也不煽情,只有真情的吐纳,才能拨动读者的心弦。

  在《书本里的父亲》里,作者用“读书—教书—写书,这六个字基本构成了父亲简单、平实而又丰富的一生”的寥寥数语,就写出了父亲人生驿站中循环往复的奔驰状态,虽平凡则伟大。《老了的母亲依旧美丽》是写母亲的,其母爱之情跃然纸上,那母亲的肖像画,永远定格在“我”的脑海里的影像“是母亲倚靠在病床上唱《贵妃醉酒》时的神情,那张脸上当时确有一片用红云飘过。”不禁使人潸然泪下。《四个娃儿一台戏》也是写血浓于水的手足之情,而《思乡三则》除了写祖父、妻子、妹妹、父亲外,更多的是乡间的美食,勾连出来的思乡亲情。所以作者才感叹“乡情乡味啊,有时候仿若一指禅。”

  无疑,此书生动的描写,既不是那些浅交的朋友里,也不是那些如与汪曾祺那样偶然交集的名人大家中,恰恰就是在那些老师、老同学和老朋友的往昔交往的情感抒发中。

  我猜想,作者为什么会用“辑三”的“安静做最慢的事情”为书名了,那里面皆是与王慧骐交往过的老师、同学、同事和挚友,其中也有我的兄弟。我与王慧骐的交往,牵线人还是他们的班长张王飞先生,多年朋友成兄弟,那才是真正的江湖驿路上的同伴,我和张王飞一起去看老师,为曾华鹏先生送行,为吴周文先生哭灵,都深深体会到了那种在人生驿路上的情感,更值得回味。一篇《哭吾师吴周文先生》,亦为此书中难以忘却的扛鼎之作,虽不是“孤篇压全唐”之作,却也是本辑中最动情的作品。因王慧骐与吴周文先生之谊,是胜过一般同学的,所以,他才能写出那样深情的文字:“老师的灵堂今夜我去不了了,我翻开老师签名送给我的这本《妈妈的孤独》,在我心里体会着老师从今往后置身的那些孤独……”

  当然,这本书中许许多多熟悉的面孔,不管是已经离世的,还是在世的,都是我今年想写的系列散文《十年一觉扬州梦》中活色生香的人物。

  不错,此书“辑一”“城市的体温”也有许多很好的篇章,以它为书名甚好,但它又无法涵盖乡间的描写,说实话,用此辑开篇,与王慧骐的前著散文集《江南素描》相比,才华稍逊**;“辑二”的题目做书名最好,虽然它是一位诗人的诗句,但是它能够凸显出人性中的灵魂——“归家”的主题阐释,可以覆盖全书内涵。如果不用他人诗句作题,此辑中的《好风景是用来念想的》或《温柔如粥》用来做书名,都也不错。“辑三”倘若将《记录下他们的身影》和《晃动的酒杯里重现旧人的身影》作为书名,显然是提高了书的艺术性,但是,从做书和阅读的角度来说,不如干脆就叫《旧人的身影》为宜,因为一切过去的事情皆为历史,一切过往的亲人和朋友都是历史中的人物,无论他是活着还是远去。

  从这个角度上来说,王慧骐这部人生驿路风景中的作品意义才能成为敲响读者心灵的钟声。

  在渐渐老去了的扬州师院中文系的许许多多学人中,从事文学创作的人不少,写小说者甚多,比如肖瑞峰的中篇三部曲《弦歌》《儒风》《静水》充满着古典的阳光。他的《回归》和《湖山之间》是描写大学生活的现实主义力作,反响较大。还有杨剑龙的乡土题材的长篇小说《金牛河》,也是沉入底层描写的现实主义力作。所有这些创作,都是我们这一代学人对历史的追忆,它是我们人生驿路上绽放出的绚丽奇葩。

  但愿这样的创作风气能够在扬州大学传承下去,作为各位校友在人生驿路风景描写中的历史书写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东方旅游文化网 ( 苏ICP备10083277号|苏公网安备 32080302000142号 )
东方文旅百家集,天下风光一网中! 电话:13196963696

GMT+8, 2024-11-24 08:30 , Processed in 0.046290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