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扫一扫,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查看: 108075|回复: 0

喻晓:美东四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9-22 08:11: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东方旅游文化网  

    mmexport1726964260192.jpg


  喻晓,湖南娄底市人。1941年1月生。1961年7月入军校。1965年开始发表文艺作品,1982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诗人,作家,旅行家,高级编辑,大校军衔,获政府特殊津贴。曾任技术员,师团新闻干事,《工程兵报》编辑、文化副刊科副科长,**报文化部编辑、副主编,中国诗歌学会理事,中国报纸副刊研究会副会长,曾多次荣任全军文艺奖评委。上世纪80年代,长诗《中国女排之歌》,在首都体育馆庆祝中国女排胜利的文艺晚会上被全文朗诵;发表在《诗刊》的长诗《琴》,被导演王扶林拍成电视片在中央电视台播映;诗歌《朱总的扁担》、《牵牛花情思》被选入大学文科教材。创作的大量诗歌和散文,经常发表在全国各大报刊。获金盾文艺奖、中国人民**文艺奖、中国报纸文艺副刊金奖等多个文学奖项。退休后,壮游天下,足迹遍及世界,直达南极北极,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文;期间创作的散文《拷问灵魂》、《命运之叹》在网络上广为流传;出版的《翻阅美丽与忧伤——一个村庄的沧桑传奇》一书,追恋原乡,怀念乡愁,受到社会广泛好评。先后出版有诗集《台胞的心声》、《红星闪耀》、《青春与海》、《翠绿的星》、《灵之烛》、《喻晓诗选》、《孤独的白鹭》、《望春斋诗稿》,长篇纪实文学《中原逐鹿》,散文集《最后的伊甸园》、《会思想的鸟》、《与神奇同行》、《三十六朵百合花》、《翻阅美丽与忧伤》、《拜访世界》、《往事如霞》、《北极南极》、《书边风景》等数百万字作品。八十周岁时,出版《喻晓文集》10卷。




     美东四题
  喻晓


  1、帝国风雨

  4月2日,邮轮抵达美国纽约。

     纽约,昔日世界第一都市,曾经盛极多时。岁月流转,全球新兴大都市相继崛起,纽约虽然仍不失为一个规模宏大的都市,但其风采早已在不在全球独占鳌头,环球旅游,一路走来,仔细比较,在我看来,论时尚与繁华,它还不如美国南部城市迈阿密。

  从某种意义上说,纽约的风云气色,能看出美国的兴衰时运。

  我这是第二次到访纽约。虽然时间不同,相同的是,第一站去的都是帝国大厦。

  帝国大厦,曾经作为世界第一高楼,是美利坚合众国强大与富有,并迅速崛起的象征,代表美国的形象,在许多年里受世人瞻仰。

  它是美国的骄傲,一个纽约的地标性建筑,从大地伸向云端,曾引领一种潮流和方向。

  站在历史的角度,客观地说,在1930年全球经济大萧条时期,美国人奋发图强,在不到一年时间内,能够建起102层的摩天大厦,真的是了不起,代表了当时美国的雄心和活力,超凡的干劲和技术。时间过去了近百年,雄立曼哈顿的帝国大厦早已被超越,被远远地甩在世界高楼名单的后边了。尽管如此,帝国大厦仍有其存在的价值,依然是纽约首选的旅游景点。看到它,让人回忆,让人惊叹,也让人感慨。

  超越是世界的常态。互相之间不断超越,人类才能进步。当年美国超越了英法,超越了欧洲,人家也没怎么着。令人不解的是,美国还一直处于超越别国的兴奋状态,沉醉于旧梦,生怕被别国超越,一旦感觉到要被超越,就心生恐惧,使出各种手段打压对手,对日本是这样,对欧洲是这样,如今对中国也是这样。其心态之失衡,嘴脸之狰狞,手段之恶劣,令人难以接受。

  世界历史证明,一个国家不可能永远坐在第一把交椅上,不管你愿意不愿意。

  美国打压、算计日本和欧洲得逞了,但打压、算计中国就不会那么容易。殷鉴在前,压力越大,反抗愈力。

  我们从巴西一路北上,阳光明媚,到了纽约,却是阴冷天气,一副不愿见客的面孔。

  登上帝国大厦第86层,走向楼台,狂风顿起,冷雨如箭。我本不想去楼台的,觉得以前来过,不看也罢。但女儿一再劝说,既然来了,就拍张照片吧。雨雾中,纽约一片朦胧,什么也看不清楚。高处不胜寒,我也没有兴致去欣赏什么了,只觉得身体不适,喷嚏连连。

  接着是乘坐游艇游览纽约港。来到码头,风雨交加,我们在风雨中排队等候坐船。刚从热带来,突遇暴风雨,人人都不适应。按说候船,码头应设棚站,以避风雨。但纽约港没有,光秃秃一块水泥地。再说,刮这么大的风,下这么大的雨,这么多的人在排队等候,游艇应尽早让游人上船,以解一时之难,这好像更合乎人性。但游船上的工作人员上下来去,无动于衷,连眼都不眨一下,似乎没有看见一样。心里想,这不是中国,他们有他们的规矩,严格按钟点办事,不到时间,不开闸门接客,我们也没办法。我们冷冷地在风雨中等待了半小时。待到登上游艇,我已瑟瑟发抖,游兴全无。

  自由女神像是纽约的象征,也是美国的象征。它是法国送给美国的礼物。整座铜像以120吨钢铁为骨架,80吨铜片为外皮,30万只铆钉装配固定在支架上,总重量达225吨。自由女神像身着古希腊风格的服装,头戴光芒四射的冠冕,七道金光象征七大洲。右手高举象征自由的火炬,左手捧着《独立宣言》,脚下是打碎的手铐、脚镣和锁链,象征着挣脱暴政的约束和自由。

  这是用艺术诠释一种思想,一个时代。全球几代人走近自由女神像,把它视为灯塔。

  任何事物都可能走向反面。今天,当你看到美国在世界各地挑起的战火,当你看到美国无处不在的霸凌行为,当你看到美国各地发生的枪击血案,当你看到美国各大学**抗议的成百上千的学生被抓捕,你会是什么感受?

  烟雨朦胧。布鲁克林大桥,曼哈顿遥远的天际线,纽约港周围的楼群,都模糊不清;高耸的自由女神像,也显得黯淡,失去了原有的光彩。

  我们又冒雨在车上游览华尔街。时代广场,雨大人稀。樱花初开,现出点点亮色。经过铜牛雕塑,车停5分钟,许多人纷纷下车,去摸摸牛**,想沾点财运。我以前来过这里,也不迷信,没有下车。华尔街显著的变化是,街道中央冒出了许多排气的烟囱。纽约有半个城市在地下。城市发展了,但地下的通风排气管道还是旧的,已经远远不能适应需要,无奈之下,只得将地下废气直接往街道上排放。每隔几百米就立一根红色的大铁管,周围用铁栏杆围起来。只见浓烟滚滚,昼夜不断。繁华之地,出现这新的“风景”,真是令人尴尬。此时我想,如果在中国北京的长安大街,或王府井大街,每隔几百米就立一根排废气的大烟囱,政府会不会这么做?如果做了,老百姓会怎么想,会不会答应?

  我想,中国政府大概率是不会这么做的。

  那为什么纽约会这样做?人们不得不在心里思忖,寻找答案。结论只能是,纽约老了,陈旧了,市政当局也实在是没有别的办法,明知不好,有失颜面,也不得不为。否则,地下的半个城市无法继续运转。

  对此,美国人好像也适应了,没有人出来发表什么议论。因为只能接受现实,议论也无济于事。

  经历了纽约的一天风雨,我和老伴都感冒发烧了,需要治疗。又因为加拿大签证的问题,我们不得不滞留美国,转道飞往格陵兰。

  天气还没有好转。我们暂时住在了纽约我女儿朋友曹萱的家里。难得来纽约一趟,本来女儿给我们预买了NBA篮球比赛的球票,也因身体原因,不得不放弃,把球票送给了朋友。

  朋友家的小区都是别墅,居住条件还是不错的。但我感觉到处弥漫着寂寞。房子寂寞,草地寂寞,花朵寂寞,小鸟也寂寞,当然人也寂寞。各家之间基本不通往来。我走出房子,小心地在马路上遛达,不敢向别人家多看一眼,更不敢用手机向别人家拍照,生怕窗户里会射出子弹。曹萱说,邻居一户是俄罗斯人,一户是乌克兰人,两个老人见面都说俄语,显得非常亲热;但两家年轻人互相之间从来不打招呼,形同陌路,视若仇敌。世界变局,人心撕裂,可见一斑。

  我们去了游船上同伴王萍的弟弟家,他也住在纽约,同样住的别墅。令我惊讶的是,他刚刚花10万美元,重新装修了地下室。为什么?他说,原因是去年秋天地下室被淹了,短短3小时,倾盆暴雨,平地水涨三尺,把小区的地下室全淹了,个别人家还淹死了人。我观察了一下周边情况,这里并不是洼地呀,怎么顷刻间成了水乡泽国呢?这肯定是哪个方面存在问题。可见美国像纽约这样的首善之区,也并非一切都很完善。

  纵观美国,基础设施大都停留在70年前的水准,很多输电线路还由木杆支撑,身体机能大不如前了。

  天空仍很阴沉。四天后,感冒仍未痊愈,我们不得不带病登车前行。一个远来客,短短数日,寥寥几眼,看问题未必准确。不过,我回望纽约,回望帝国大厦,想到一路风雨,还是颇多感慨,唏嘘不已。


  2、漫说华盛顿


  离开纽约,经费城,直奔华盛顿。

  费城,美国的第一个首都,是北美洲13个英属殖民地共同发表《独立宣言》的地方,尽管曾经拜访过,还是要穿行城廓,瞻仰一下杰斐逊、富兰克林和亚当斯这些美国开拓者的雕像。

  美国有发达的高速公路系统,早已形成全国几纵几横的交通网络。95号公路沿东海岸行驶,不用打听,踩着油门,大胆南下,就可以从波士顿、纽约、费城、华盛顿,直达迈阿密。天赐美国良田沃土,东、西、南三面临海,不仅气候温和,疆土辽阔,且大多数地方都很平坦,修公路无须开山劈岭,比我国容易太多。车轮飞驰,窗外田野阡陌,恍如长幅画卷。

  我首先要说的是华盛顿这个城市。1790年开始,它就成为了美国首都。它夹在弗吉尼亚州与马里兰州之间,名之为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又称华府。作为大国之都,它够小的了,人口只有70万,相当于我国一个中小城市。因此,参观、了解华盛顿市比较容易,白宫,国会大厦,林肯纪念馆,方尖碑,五角大楼,中国城,再加上几座博物馆,一天就转悠得差不多了。

  宁静,宽敞,优雅,是这个城市的特点。你无须去挤公交车,可以背个双肩包,在河畔、湖边和草地散步。美国人喜欢挥霍土地,普通人也能盖一栋宽大的乡村别墅。

  在国会大厦与林肯纪念堂的轴线上有一座高耸的方尖碑,叫华盛顿纪念碑,为纪念华盛顿而建,高169·045米。法律规定,全市建筑物都不能超过这个高度,所以华盛顿虽然贵为首都,但并不繁华,没有亮眼的高楼大厦,天空显得很空旷,你可以看到硕大的松鼠在白宫前的树上跳来窜去。

  这样很好。作为城市,更多地保留着自然的属性,需要土地,华盛顿不缺土地。人们在湖边跑步。宽阔的波托马克河静静流淌,从上游漂流而来的枯枝朽木,以最原始的方式挤满了河岸,用最纯朴的语言,诉说生命的荣枯更替。河堤上,骑自行车的年轻人,双肩包传出多种语言的吟唱。而我,正眺望迷人的落日。

  人们从纪念堂、纪念碑、纪念塑像上,认识美国人的思想和信仰,也从间谍博物馆阅读007的故事,而航天博物馆则向我们展示一种遥远的视野。

  客居五日,闲来无事,双脚踏进了美国国家印钞厂。这是离钱最近的地方。钞票作为一种特殊物品,被人类赋予了特殊的意义,成为人类交换劳动力价值的衡量依据。人们挣钱,爱钱,花钱,关注钱,钱把人分成了不同阶层。纸币背后隐藏着全人类的生老病死,贫富悲欢。我们在玻璃长廊里行走,清晰地看到美元生产的全过程。不同区域的印钞机在不停地转动,印刷着1、2、5、10、50、100面额的美钞。花花绿绿的美元被成包运走,去砌筑世界上最大的金融帝国,去填补巨大的国债窟窿。

  美国的债务已经是一个天文数字了。美元是一个充满泡沫的炸弹,随时都可能爆炸。

  我在街上行走,感觉祥和的背后,似乎有朵朵阴云升起,气象报告说:有雨。

  撇开这座城市另说,我这里想说的是华盛顿这个人。这个人的名字命名了这座城市。

  毋庸置疑,这是一个伟人。美国独立战争北方部队的总司令和英雄。他为美国赢得了独立战争,并奠定了建国的宪法基础,美国人叫他“国父”。

  华盛顿有两大功绩。一是战场英雄,率军赢得了独立战争,创立了美国;二是民主模范,只做两届总统,拒绝再任,怎么挽留也不行,开了不恋权柄的先河。

  先是打江山,得天下,赢得权力;后是坐江山,退下来,放弃权力。两者相较,前面凭的是勇敢和血性,后者需要胸怀、远见与智慧。我更看重后者。

  前者,碰上了,跨蹬执剑,匹夫勇士都可能做到;后者,非深思熟虑不行,非智者难以为之。

  英国女王伊丽莎白在位70年,活到96岁,不到临死一刻不放弃权杖。尽管女王在英国已经是个摆设,她也不放弃,以至让她的儿子查尔斯王子为等坐上这个位置,头发都等白了。可见权力是个好东西,说说容易,说放弃很难。

  华盛顿退下来去了哪里?庄园,猎溪山庄,位于华盛顿市南15英里的费尔法克斯,属于弗吉尼亚州。我现在和老伴、女儿,还有柏涛、杨直,就在这座庄园里。庄园总面积达8000英亩,这里有农田、花园、树林,有他的故居,一栋格鲁吉亚风格的二层楼房。他娶了一个带着两个孩子的单身女子玛莎为妻。华盛顿一生中除了参加独立战争和担任两届总统外,大部分时间都在这里度过。

  这是一处高地,紧挨着波托马克河。我坐在一条长椅上——也许华盛顿和他的妻子玛莎也曾坐过这条长椅,和我一样,透过河的苇丛和波光,眺望过远方的夕阳。

  我在想,总统,农场主,对于华盛顿,这两个位置,哪个更合适?

  也许农场主更合适。华盛顿是真的不愿意当总统,而更愿意当农场主。经营农庄是他的老本行。这里满眼绿色,空气新鲜,可以尽情享受自然和宁静,高兴了还可以去河边钓鱼。很休闲,很惬意。

  我在国内曾经遇到过一位将军,个子矮小,职位很高,开会时,一口方言,谁也听不懂,他好像不太习惯于登台讲话,演讲对他来说是一件难事。他退下来后,常在马路边上和农民聊天,说个没完,很开心。他本来就是农民出身,他最合适的职业还是农民。当将军,他是赶上了,不得已。

  华盛顿是否也是如此呢?

  华盛顿和夫人的合葬墓就在庄园内,作为某种象征,供世人瞻仰。

  人,不管是谁,不管曾经多么权势,多么伟大,一旦去世了,就成为了历史人物。是非功过,要任人评说,容得人评说。

  崇拜美国的人说,华盛顿是世界第一伟人。这话于美国人来说,可以理解,但从世界的角度看,客观地看,就未必了。当时的战争,其艰难和惨烈,远不如中国的长征,也无须多少胆略,华盛顿没有过人的军事天才,不过是赶上了时代,顺应了民心。第一伟人,这帽子有点儿大,放在他头上不合适。别忘了,他家里还有奴隶,他是一个奴隶主。总统不做了,但他喜欢每天指挥300多个黑奴下地干活,为他的庄园除草,栽花,种庄稼。

  当然,对于此事也要历史地看,人具有多面性,都会受历史的局限。同样,我们共产党内许多领袖人物,也有人出身地主资本家的,你不能因此否认他对革命的贡献。

  但是,役使奴隶总不是一件善事,这使华盛顿头上伟人的光环黯淡了许多。

  华盛顿是一个伟人,也是一个经营农庄的奴隶主。这就是历史。世界上没有完人。人们无须往华盛顿身上乱加油彩。其实,这根本没有必要,一个人一生能做出一件或几件非凡的事,就足够伟大了。

  对待华盛顿如此,对待世界上其他伟人也应如此。

  我望着静静流淌的波托马克河,静静地思考流淌的岁月,回望历史,想到一个赢得独立战争胜利,又连任两届总统的老头,携着老妻,不再炫耀尊贵,不再惊扰别人,曾经在这儿躬身荷锄种地,安度晚年生活,心里还是涌起一种别样的感动。


  3、仰望烟波


  一路舟车劳顿,我和老伴的感冒还未痊愈。尽管如此,我们还是决定要看一看尼亚加拉大瀑布。那是世界奇观,是所有瀑布中的老大。

  瀑布位于美国与加拿大边界处。世界上几乎所有的大瀑布都是两国共享,尼亚加拉大瀑布是这样,伊瓜苏大瀑布是这样,维多利亚大瀑布是这样,广西与越南交界处的德天大瀑布也是这样。优美的风景不可独占,最好共同分享。

  没有藏在巍峨群山之内,也不见绝壁深峡拱卫,一条平静流淌的河,一个普通的流浪汉子。抬头,前面还有阡陌,还有城廓。我们是奔着尼亚加拉瀑布去的,总觉得目的地还很远。

  所有的变化都在顷刻之间。所有的奇迹都令人拍案叫绝。远远地、隐隐地,就听见江河的吼声,听见地球的吟唱。下雨啦?云淡风清,没有。但明明有冷飕飕的水沫向脸上扑来,感觉到有一个生命在运动。

  汽车停住,杨直说:“到了!”

  到了?啊,转瞬间,猛回头,惊诧不已,惊喜不已,真的到了!

  一道长长的的帷幕,等待一场盛大的演出,我们都是观众。

  狂涛喷雪,素练飞烟,叠云叠雾,如幻如化。

  胸怀绝技的卧地蛟龙露身手了,纵身一跳,遂成绝唱。天地为之动容,众生起立鼓掌,赞曰:世上谁持裁水刀,玉虹彩练当空飘!

  眼看着,一条大河陷落了,一个生命在大地打滚,变成了云壑,变成了悬泉,变成了联珠,变成了急湍。兔走鹰落,弦断筝裂,奔雷闪电,龙腾马跃。天,想拽住地,脱手了,几声长啸;风,欲扯住浪,也脱手了,一路高歌。


  水雾弥漫,天地浑混。千尺白锦,万丈黄绫,裹着岁月,飘然远去。

  一支奔腾的乐队,一个多声部合唱。急管繁弦,两岸,两国,昼夜无眠。

  在水的宗谱里,这是最桀骜不驯、最自由的子孙,整个身体和灵魂,都在跳跃、飞翔。

  从山林走来,从田野走来,从早春的花枝上走来,从天地的隙缝中走来。溪是河的母亲,泉是溪的祖先,涓涓细流,汇成洪波巨浪。

  在蜂翅上收集阳光,在花蕊上凝聚水珠,在岩穴中积聚能量。长长的生命旅程,现在是释放**的辉煌时刻。

  做一条河,做一片浪,做一次生命的狂涛。一河激浪都是文字,书写生命,壮美的文章,划出陡峭的标点。

  碎了,还可以复原;死了,还可以重生。温柔时,九转萦回,花草筑梦,脉脉含情;生气时,一脸怒容,须眉顿竖,吞吐日月。

  那边是安大略、多伦多。互相拥抱,**握手。

  观赏船深入到瀑布跟前,在烟雨中航行。

  浪打天门,波动两国。

  一段朦胧的时光。

  一场陌生的雨。

  亲密接触世界奇观,觉得自己也很神奇。

  登上大桥,纵目五湖,远望长天,看水的恣肆,浪的张狂。大山水,大风景,激荡着灵魂。穿着红色风衣的老伴,不顾凛冽寒风,张开双臂,让女儿拍照,与山河天地合影。我们远道而来,观赏绝世奇观,也要把自己精彩的人生,记录下来,展示给朋友们看,给世界看。

  壮哉,尼亚加拉!

  仰望烟波,一腔豪情。管它何年,管他几岁,活得轻松,老得漂亮,开心万岁,为尼亚加拉点赞,也为自己点赞!


  4、唐人街牌坊风采


  从华盛顿北上布法罗,我们沿途穿越美国东部著名山区阿拉巴契山脉,参观了世界最大的赫氏巧克力公司,又看了世界最大的康宁玻璃博物馆。杜邦家族有很多财产,我认为他们留给这个世界最好的遗产是长木花园,来自万国的奇花异卉,美不胜收,让每一个过路的客人都能闻到世界的芬芳。我在美国篮球名人馆里和高个子姚明合影,用350 美元为孙儿买了一件科比的球衣。哈佛大学由许多暗红色的古老房子组成,没有围墙,像不规则的城堡,又像豪华的乡村,可以随意参观。我买了一顶帽子,想送给孙儿,他将来不一定能上哈佛,是想给他一个目标,向这个方向努力。知识是没有国界的,只要是先进的,就要学习。

  在美国兜了一圈,翻看照片,捡拾行囊,觉得最值得写一写的还有“唐人街”,也就是华埠,中国城。那是可以临时安放“我的中国心”的地方。

  现在粗略估计,美国有500多万华人,每60个美国人当中就有一个中国血统的人,这个人口规模相当于一个中等欧洲国家。当然,华人不是美国最多的外来移民族群。但华人绝对是最勤劳的群体。他们靠勤劳和智慧,在这片土地上安身立命,并卓有成就。

  中国人最早到达美国的地方是西海岸旧金山,修铁路,挖金矿,拼着性命,寻找生存的机会。异国他乡,人地生疏,言语不通,又无文化,只能攀亲靠友,互相抱团,互助互济,休戚与共。小饭铺,小茶馆,小手艺,豆腐坊,洗衣店,杂役,苦活,逐渐形成了华人社区,有了自己的同乡会、俱乐部和子弟小学。这种华人生活区继而演变成了有着自己独特文化风俗的小镇,直至堂而皇之地出现了“唐人街”。

  唐人街在1850年就形成了。

  唐,大唐之谓也。我们不是小国之民,满满的自豪。

  纽约的唐人街处于曼哈顿区南端,含40多条街区,面积超4平方公里,人口超10万人,是西半球海外华人最大的居住区和商业区。孔子广场,孔子大厦,普通话,广东话,福建话,东北话,到处是中国店铺,中国货,中国面孔,中国乡音。你不会有迷路的慌乱,也不用担心听不懂洋文英语。几分钟之内,一切都会找到办法,得到解决。语言不会陌生,距离遥远也不是问题。因为这里是“小中国”,有你的血亲,有你的同胞。

  唐人街的标志性建筑是牌坊。

  北京前门有牌坊。过去东单、西单、西直门、东直门都有牌坊。皖南歙县有棠越牌坊群。这些牌坊高大挺拔,恢弘华丽,气宇轩昂,雕刻精致,蔚为壮观,长长立于城郭要隘,市门村口。

  牌坊,有石制,木制,石木合制多种。绿瓦朱柱,雕龙画凤,飞檐翘角,古香古色。仰之,雄浑,大气,端庄,稳重,感受浓郁的华夏气氛。

  牌坊是文化,是艺术。中国气派,中国色彩,古老而鲜明,是典范的中华民族的建筑风格。

  一张东方名片。

  看到美轮美奂的牌坊,就想到中国,想到黄河长江,泰山昆仑,想到五千年文明,想到万里山河,想到56个民族。

  美国唐人街很多,都有牌坊,形制大同小异,都很漂亮,为当地著名景观。牌坊的牌匾大字多数是“天下为公”,那是孙中山先生的至理名言。“天下为公,官为民仆”,代表了他一生的理想,是偌大一个中国不同价值观的不同人群,包括海外华人,一个可以接受的思想公约数。“天下为公”是孙先生一生中最爱题写的字幅。既有审美价值,又有巨大的精神感召力。以书法而轮,丰腴饱满,古朴厚重,气势夺人,可谓榜书的天花板。关键是,这人,这字,这牌坊,这样式,这风格,这思想,都是中国的,烙印在每个炎黄子孙的心壁上。

  牌坊上除了书写“天下为公”,也有例外。纽约唐人街的中心,中华牌坊为两柱七楼一字型的木石结构。上面“罗致菁华”四个繁体字,就是著名作家林语堂所写。

  上世纪80年代是中美关系的蜜月期。1984年5月,北京市作为华盛顿的友好城市,决定赠送美国首都华盛顿唐人街一座“友谊牌楼”。北京市耗资百万美元,把一座高大的独具华夏风格的牌楼,屹立在了华盛顿繁华的7街与H街交汇处。当然,官方物件,万里馈赠,不敢马虎,材质、工艺都堪称一流。“友谊牌楼”四字,由时任北京市市长**题写。其人,难论;其字,还是有些功夫,写的蛮漂亮。难怪当年,我老家一位在台湾的同乡喻伯凯(此人因诉讼一案,民告官取胜,作家李敖在书中2次提及),远道来北京找我,要我帮忙求**一幅字。他很可能是看到了“友谊牌楼”这四个字,知道**书法的价值。但我的这位同乡太高估了我,我只好婉言回绝:“我见不到此人,也求不到你要的字。”

  “友谊牌楼”背面“中国城”三字,则是出自著名书画家吴作人先生之手。名人名字名牌楼,珠联璧合,华彩生辉,成为了华盛顿一个重要的观光之地。

  波士顿的气候比纽约温和许多,樱花已经怒放。这里的唐人街,也很繁华。我们在此逗留4天,几乎每天光顾翠园,享用该店地道正宗的中餐菜肴。中华牌坊,样式与美国别的城市没有任何差别,亦很壮观。唯一不同的是,牌坊正面匾额是孙中山的“天下为公”,背面则是蒋介石书写的“礼义廉耻”。

  蒋公“礼义廉耻”四字,我童年读小学时在祠堂里见过。平心而论,蒋公的词意不俗,书**底也算上品。但与润之先生的笔墨比,蒋公书法过于规矩,不够潇洒,也缺少灵动气韵,难以自成一家。书法如此,政治军事亦如此。优劣,高下,成败,早有世裁公论。

  波士顿唐人街牌楼还有一点不同处,就是牌坊上插着**党旗和所谓的中华民国国旗。这种现象在全世界已不多见,于我辈,有一点见到出土文物的感觉。波士顿是宋氏三姐妹读过书的地方。我见后的直觉是,**思想体系的势力在此地还不可小觑,他们在这一方土地上,还是能搅起一点风浪来的。在波士顿,也可以从一个侧面,看出**的复杂性。

  天天路过这里,看**和民国的旗子,要不要和这中华牌楼合个影,拍张照片?为此稍有踌躇。后来想一想,大国须有大国气度。中国是古国、大国,古有南唐、南宋,有点前朝遗民,不奇怪。即使**官员到美国某个城市,举办个聚餐会,欢迎会,有人举着小旗呐喊一下,也不必过于不悦。大道有弯,长河多曲,中国崛起,高歌猛进,人心大势,终归统一,一点波折,何忧之有?这就是历史。拍,大胆地拍,从各个侧面拍,多留几个影,为历史存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东方旅游文化网 ( 苏ICP备10083277号|苏公网安备 32080302000142号 )
东方文旅百家集,天下风光一网中! 电话:13196963696

GMT+8, 2024-11-24 07:36 , Processed in 0.245486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