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扫一扫,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查看: 89706|回复: 0

淮上名家:叶华洲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12-29 22:12: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淮上名家:叶华洲
  
  “走近名家”之叶华洲
       作者:徐昌政 陈禹行 聂鸣轩

  叶华洲
mmexport1735481595427.jpg
  名家简介

  叶华洲,江苏金湖人,是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淮安市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淮安市书法家协会常务副主席,高级美术师。其书法作品多次获奖,包括全国第十届书法篆刻展全国奖、全国第四届正书展提名奖、“岳安杯”国际书法大展优秀奖、“墨舞神州”全国书法电视大赛优秀奖、江苏省优秀文艺作品奖、 “政府文艺奖”(淮安)一等奖。叶华洲的书法作品先后参加国家级展览三十余次、省级展览四十余次,并被多家博物馆、美术馆及奥运场馆“水立方”等单位收藏。

  在欣赏叶华洲书法作品或与之交流时,突然想到一名法国学者研读并评价汪曾祺的文学作品“浸透了水意”。大抵从水乡泽国走出来的人,心已被水沁过,其作品给人自然温润、酣畅淋漓之意。叶华洲书法的气韵特征之一便是圆融流畅、灵动清新、朴质雅逸……

  依水而生

  叶华洲出生于水乡金湖。这座被洪泽湖、高邮湖、白马湖、宝应湖四湖环绕的苏北水乡城市,养育了他清灵朴质的心性与人文修为。他在生命和艺术中,水的滋润无处不在。他的成长“背景”决定了他的“艺术定力”,以及在此“定力”下所展开的人生画卷。

  由此观照他的书法艺术,碑帖互见,刚柔相济。他的书法既有水的柔媚、灵动,也有水的迅疾、刚健。中国书协分党组副书记、秘书长陈洪武先生这样评价叶华洲的小行草时说,其作品具有二王、孙过庭一脉的圆融流畅笔意,注重起承转合,上下映带,强调大小、粗细、虚实、疾徐的对比,并在对比中追求飘逸和灵动,以气来贯通全篇,节奏感强烈,彰显出生命的意蕴。

  倚书而居

  叶华洲幼学之年跟着担任教师的父亲给乡邻写春联。上世纪80年代初到徐州求学,再到市文联工作,多年来,他一直潜心于书艺砚边,沉浸于书法这片纯净的家园中……对于书法,他有着深刻的感悟。他认为学好书法要处理好三个关系:自主学习与名师指点的关系。字无百日功,没有个人的勤勉,不在用笔、用墨、章法、结字上下真功夫是不行的,但有这些还不够,古人书论深奥,仅凭个人揣摩和悟性很难掌握其精髓,所以学书过程中需要名师的指点。要懂得博览与约取的关系。中国书法历史悠久,产生了数以万计的碑帖,作为书法爱好者要多看,要博览,看书也要看实物,以此提高眼界。约取则是在博览的基础上的提升和提炼,寻找自己的笔法、章法特点,品格和人文精神,形成自己的风格。最后要处理好字内与字外的关系。字内涉及书法的笔墨、章法、结字、气韵等,而真正的书法家要在字外做文章,注重文学、古诗词、哲学、美学等人文学科的修养,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以此提升审美和眼界。叶华洲如是说,也如此做,他的书房、客厅,甚至地下**里都堆满了各类书籍,涵盖了书法艺术、历史文化、古典诗词、社会生活、人文科学等领域。

  以古为师

  叶华洲先生的书法根植于传统,以深厚的功力取胜。清华大学教授,中国书法家协会顾问言恭达先生评价叶华洲时说,他像一位虔诚的佛**,对书法痴迷又执着。从《二爨》、汉简、二王手札、张旭《古诗四帖》、怀素《自叙帖》《藏真帖》到褚遂良《阴符经》、米芾墨迹三种、黄庭坚《李白忆旧游诗草书卷》、杨凝式《韭花帖》《神仙起居帖》等等,靡不涉猎,这些成了他与古人对话的必修。他沉淹书史,勤操毛颖,荡思八荒,游神万古,明心见性,渐入精微。因为叶华洲深深懂得:唯其静,方听得天籁之声;唯其修,才涵育出色书家。

  江苏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李啸在《你是墨海一叶扁舟》中对叶华洲也不吝赞美,称他为真诚、善良、谦和、热忱、勤勉、内敛、坚韧的艺术家……

  作品赏析
mmexport1735481604705.png
  本副对联是以魏碑为基调的楷书,结字取法《张猛龙》《爨龙颜》,长字多从《张猛龙》出,扁字多与《爨龙颜》相似。而用笔起笔处多用《始平公》之切笔取势、发力,收笔处取掺以隶意,敛起锋芒,蓄住笔力。横势用笔以推,纵势用笔以提,推为求稳,提以致动。与当下写碑的书家们不同的是,作者不以行书渗透以求变、求巧、求灵,而以隶杂糅以求古、求拙、求厚,故未开新境,却自胜一筹。
       来源:淮海晚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东方旅游文化网 ( 苏ICP备10083277号|苏公网安备 32080302000142号 )
东方文旅百家集,天下风光一网中! 电话:13196963696

GMT+8, 2025-4-4 01:01 , Processed in 0.064829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