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扫一扫,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查看: 150286|回复: 0

蒋元明 | “天下谁人不识君?”——李庚辰《品人论文集》序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2-27 19:00: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天下谁人不识君?”
  ——李庚辰《品人论文集》序
  蒋元明

  庚辰兄虽年已跨越八十大关,却宝刀不老,又有新作《品人论文集》要出版,并嘱我写几句话。我们之间有近半个世纪的交往,可谓知己,这就无法推脱了。

  李庚辰在杂文圈里名头响亮,且由来已久。

  1976年底,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杂文重新登上了人民日报的副刊,成为“灵魂”。我走马上任杂文编辑,当务之急,是要建立一支杂文作者队伍,才能支撑版面。这除了从来稿中发现人才外,就得从熟悉的人中去寻找。庚辰兄那时已是比较成熟的杂文家了,而且他还是**报《长征》副刊的杂文编辑,手握一批军中杂文豪杰。我也刚脱军装,兵哥俩好说话,于是,他和他的作者便陆续登上了人民日报的副刊。

  后来,由曾彦修(严秀)主编的《中国新文艺大系(1976—1982杂文集)》和《青年杂文选》,庚辰和我都参加了编辑工作,庚辰还担任了《青年杂文选》的副主编。当我主编《列宁毛泽东鲁迅杂文欣赏》时,他率领尚弓(常恒强)、官伟勋、雷克(张雷克)等军中几员大将参加了欣赏文章的写作,很给力。当然,我也把地方的优秀杂文作者不断推荐给他,他都当宝贝,军报的杂文也因有全国各地作者加盟而在业界有名。
mmexport1740654408930.jpg
  李庚辰(右二)、刘征(右三)等应邀参加人民日报杂文研讨会。蒋元明(右一)主持会议。

  可以这样说,李庚辰不仅是军队杂文队伍的领军人物,在整个杂文界也是很有影响力的。

  从鲁迅以来,杂文家一盘散沙,各自为战。到1985年,北京市杂文学会诞生了,全国各地的杂文学会也如雨后春笋般地迅速生长。写杂文的有了自己的组织,有了家的感觉。而且,北京市杂文学会,是由北京市、中央国家机关和军队三部分杂文作家构成,也可以说是首都杂文学会。庚辰作为军报杂文编辑和军队代表,自然成了北京市杂文学会的创始人之一,先后担任了学会副秘书长、副会长、常务副会长,长达四届之久,贡献有目共睹。
mmexport1740654411536.jpg
  北京杂文学会部分会员小聚。前排左起:段柄仁、徐惟诚(余心言)、李庚辰、蒋元明。


  1986年,由北京市杂文学会牵头,召开了“全国杂文学会联谊会”,实际上是“全国各地杂文学会联谊会”。会上决定每年开一次这样的会,加强各学会之间的交流学习,增进团结,将全国的杂文作家和杂文爱好者组织成浩浩荡荡的大军,推进杂文事业的发展。

  联谊会先后由北京市杂文学会会长胡昭衡(李欣)、徐惟诚(余心言)牵头召开,长达23届。当徐惟诚牵头时,李庚辰作为助手,负责具体事务。在莆田第23届联谊会上,我们根据当时的情况,提议成立“全国杂文学会联谊会组委会”,统筹负责组织联谊会的事务,变个人牵头为集体决策。组委会主要由各学会的主要负责人组成,并推举李庚辰为主任,我为常务副主任,代表北京市杂文学会继续发挥牵头作用。后在西安会上,通过了主任名称改称会长的提议。 李庚辰会长带领团队,成功地举办了第24届至31届联谊会,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纵观北京市杂文学会和全国各地杂文学会联谊会的历史,庚辰无疑是一位有特别贡献的杂文事业的组织者和活动家,其功不可没。

  由于身体的原因,庚辰多次提出辞去联谊会组委会会长一职。北京市杂文学会最后同意他的请求,并推荐我接替他的工作。当时,身为北京市杂文学会会长的段柄仁是这样解释的:李庚辰和蒋元明长期分别担任过**报和人民日报的杂文编辑,熟悉杂文界情况,由他们牵头主持联谊会的工作,是合适的。

  从此 ,庚辰虽然不再参加全国的杂文会,但依然心系杂文界。2018年在西宁我主持召开“全国各地杂文学会联席会”时,他就给予充分的支持,写信称这次会是“凤凰涅盘,浴火重生”,使杂文界走出困境,迈上了新征程。在关键时刻,他表现了一个老杂文家的责任和担当!
mmexport1740654413961.jpg
  2018年,全国各地杂文学会联席会在青海西宁成功召开,一举扭转了杂文组织极端困难的局面。李庚辰老会长向大会表示热烈祝贺。

  以上这些,相信杂文界许多人都不陌生。不为外界所知的是,我们两人之间也有一些小秘密。

  上个世纪八十年初,我俩刚在杂文编辑的岗位上站住脚,庚辰就接到东北一家出版社的邀请,写一本关于《恋爱与家庭》的书,属青年读物。他就拉我入伙。我挺犹豫,觉得自己的这档子事都还没搞清楚,怎么去教导别人呢?他就鼓动说,我们边学边干。他比我年长几岁,这方面的经验比我丰富得多。于是我们一起商议题目,再分头写作,最后由他统稿。编辑看过书稿,认可了带回出版社。然而,等来的结果却是,书稿退回,退稿费150元。我觉得很窝火,庚辰虽觉意外,但还平静,还说这也是一笔“巨款”吧!那时,军报一篇杂文也就十元八元稿费。

  活儿不能白干。后来我去南京出差,遇到江苏人民出版社的一位叫王传明的编辑,他听说这事,马上表示要看看书稿。他看后提出一些修改意见。书出版了,本来是很高兴的事,可当我拿到样书时却傻了眼。原来,我交稿时明明白白在书名下写上“李庚辰 蒋元明”。因为这书是庚辰牵头的,而且也是由他统稿的,他是第一作者。可现在却将我的名字排前面了。这下可坏了,贪天之功,罪不可赦!到底是编辑认为我一直在与他们打交道,还是觉得我在谦虚呢?又不好问,怕人家以为是在挑他们的毛病,有伤和气。可庚辰一听,大笑,说咱哥俩还分什么前后,书出来就是皆大欢喜嘛!可我心里还是不是滋味。

  还好,这本书受到好评,不但要再版,而且出版社又约我们写一本《夫妻之间》。有了第一本的经验,第二本就顺利多了。交稿时我反复和编辑说明,署名:李庚辰 蒋元明,不能再搞错了。编辑换成蒋才喜,他让我放心。书出来,果然如我所愿,且首印数达10万余册,相当于《恋爱与家庭》两版数量之和,我的心才平静了些。接着出版社再约我们写本《媳妇与婆婆》。从1981起,我们连续三年出版了三本书,不论是写作水平,还是文字功力,均得到了提升。

  再后来,我将三本书中自己写的那部分集中起来,取名《爱的三部曲》,交另一家出版社出版,效果不错。我告之庚辰,他也照此办理,名为《爱的“关系学”》,并且还交给了当年退我们书稿的那家东北出版社出版。庚辰这本书出版后不仅成了畅销书,而且在全国第二届社科图书评奖中被评为二等奖。真可谓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mmexport1740654416643.jpg
  李庚辰和蒋元明三年合作出版了《恋爱与家庭》《夫妻之间》《媳妇与婆婆》三本书。

  我之所以要讲合作出书这件事,是因为我熟悉的老作家中,有两位年轻时合作创作出了名,晚年却为当年排名先后、谁写得多写得少而打“笔墨官司”,一方至死也不合解。由此可见庚辰的胸怀和气度,我们至今还是朋友加兄弟。

  庚辰资格比较老,又人高马大,穿着军装,头戴大盖帽,肩扛大校军衔,威风八面。有的地方杂文朋友见之,便称呼他“李将军”。他忙摆手说,我不是将军,只是拿军级的钱而已。但人家不管这个,见面还是“李将军”。他对我苦笑,一脸无奈。我打趣他:这没什么,人家这么叫,也许出于敬重。再说,冯唐易老,李广难封,世间不平事,也在笑谈中。

  庚辰兄嘱我写这篇文字时,强调我们互为知己几十年,我却没写过评论他的文章。可我看了他的这本《品人论文集》,品了杂文界那么多人,论了那么多作品,独独也没我什么事。可见,我们往往容易忽略了身边的人,灯下黑,岂不怪哉?

  其实,没有我这篇文字,李庚辰依然名头响亮。唐人诗云:“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载2025年2月19日《中华读书报》

  蒋元明:北京市杂文学会常务副会长,全国各地杂文学会联席会组委会会长。曾任《人民日报》副刊主编、文艺部副主任、高级编辑、报社专家组成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硕士生导师。1985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出版了《嫩姜集》《怪味品书》《曹兵到底多少万》《人生有缘》《人生似远游》等20余部作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东方旅游文化网 ( 苏ICP备10083277号|苏公网安备 32080302000142号 )
东方文旅百家集,天下风光一网中! 电话:13196963696

GMT+8, 2025-4-4 01:00 , Processed in 0.058773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