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春节作品选发
喜送人间 耕夫 作(原江苏省委副书记、省纪委书记冯敏刚)
新年饺子絮语
陈宏宇
有一句民谣是“大寒小寒,吃饺子过年”。饺子这一节日佳肴在给人们带来年节欢乐的同时,已成为饮食文化的一个重要部分,更是新年时的一个标志性食品。
饺子源于古代的角子,原名“娇耳”。相传是我国“医圣”张仲景为了医治冻伤的难民发明的,距今已有1800多年的历史。饺子的别名有很多,在北方有称“扁食”,老北京叫“饽饽”,广东人叫“云吞”,四川人叫“抄手”……
饺子是由最简单的两部分组成,一个是饺子皮,一个是饺子馅。而这两种最简单同时也最复杂。饺子皮有无数种折叠法,有波饺、蛤蜊饺、四喜蒸饺、鱼形饺、元宝饺、月牙饺、钱包饺、小锁饺……
饺子馅的种类繁多,寓意也很多。芹菜馅称为勤财饺,韭菜馅称为久财饺,白菜馅称为百财饺,香菇馅称为鼓财饺,酸菜馅称为算财饺,鱼肉馅称为余财饺,牛肉馅称为牛财饺,羊肉馅称为洋财饺,大枣馅称为招财饺,野菜馅称为野财饺,菜馅称为财到饺,甜馅称为添财饺……不论什么馅的饺子,都和财谐音,预示着财源滚滚,财源广进。
中国各地饺子的名品甚多,如广东用澄粉做的虾饺、上海的锅贴饺、扬州的蟹黄蒸饺、山东的高汤小饺、东北的老边饺子、四川的钟水饺等,都是受人欢迎的品种。西安还创制出饺子宴,用数十种形状、馅心各异的饺子组成宴席待客……
饺子在世界饮食中也占有一席之地。朝鲜饺子以牛肉为馅,包的饺子是半月形站着。越南饺子以鱼肉为馅,包的饺子是仰面朝天躺着。印度饺子个头特大,是烤着吃。墨西哥饺子皮是用手压成长方形,包好的饺子不是用清水煮,而是放入调味汤里煮,吃罢饺子再喝汤,原汤化原食。俄罗斯饺子包得个头大,煮饺子用的是牛骨熬成的清汤。喝煮饺子汤是第一道菜,吃饺子是第二道菜。哈萨克斯坦饺子是一种蒸饺,用中等大小的锅蒸制而成……
“初一饺子初二面,初三合子往家转。”饺子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食,有很悠久的历史,也有很深刻的寓意,更发展出独特的饺子文化。春节到了,煮上一锅热腾腾的饺子,过一个团团圆圆的中国年。
丁再献书
虎年识虎
蔡旭
有些虎是用来敬颂的。
它虎头虎脑,虎背熊腰,龙精虎猛。
它龙盘虎踞,藏龙卧虎,生龙活虎。
它龙腾虎跃,众虎同心,猛虎出山,如虎添翼,虎虎生风。
每隔十二年,就印上邮票,一纸风行,万众追捧。
有些虎是用来警惕的。
它虎视眈眈,饿虎扑食,狼吞虎咽。
它还有跟班,为虎作伥,狐假虎威,拉大旗作虎皮。
有些人因此畏敌如虎,谈虎色变,担心羊入虎口,企求虎口余生。
我们不得不敲响警钟:
不能养虎为患,放虎归山。而要敲山震虎,调虎离山。
让它虎落平阳,虎头蛇尾。
说什么老虎**摸不得?我们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要闯龙潭虎穴,更要虎口拔牙。
虎年到,都说金虎送瑞,玉虎迎春,瑞虎运财,福虎呈祥。
千万不要忘了还有龙争虎斗呀。
为了降龙伏虎,还得高唱《打虎上山》。
蔡旭,广东电白人,现居珠海。退休报人,不退休散文诗人。出版散文诗集《蔡旭散文诗五十年选》等34部,散文集、短论集10部。
杀猪好过年
张国华
过去乡人称农历岁末叫年关。年关就是过关。过啥关?吃喝关、人情关、清债关、面子关等等。怎么过关呢?用乡人的话说就是“杀猪好过年”。现在一到过年,我头脑中总要浮现农家杀猪过年的情景来。
养鸡换零钱,养猪为过年。那时候养头猪不容易,从开春养猪崽到冬腊月,一般要养**个月才肥壮。爷爷常说,猪八戒猪八戒,猪不养八个月不能开杀戒。我小时候就喜欢趴在猪圈围墙上看猪吃食睡觉,盼望着猪快长早肥,因为我知道,家里过年杀肥猪,肉不限量吃,年才算过得好。
那时候鸡鸭鹅肉少有人爱吃。乡人称吃猪肉为吃大肉,肥膘的猪肉更受庄稼人喜爱。过年有无猪杀,杀的猪肥不肥,成了当时人们评判一家子能否过上好年的主要依据。农家人平常过紧日子没人说三道四,过年将就不得。谁家过年吃得越好,越风光越有面子。杀了猪,荤菜油水才丰足,年才会因此过得有滋有味,受人敬重。
每年农历腊八一过,村里庄上杀猪的架势便拉开了。屠宰手挑着一头系挂木质长形大水桶,一头装有铁钩、杀猪刀具的篾篓担子,雄纠纠地进村入户。男人们赶猪出圈的吆喝声,猪被捆杀挣扎的喊叫声,孩童们围着杀猪现场看热闹的欢呼声交响一片。女人们忙着打水开灶烧大锅,为杀猪脱毛准备着滚烫开水。农户大烟囱涌喷着滚滚灰烟在空中形成一条条乌龙,腾空入云。
腊月二十三小年一到,杀了猪的人家几乎天天中午不断荤,这种过年景况一直要延续到正月半。母亲更是变戏法似地把猪之大荤妥妥配制安排到盘盛碗装的菜肴之中,让一家老小大开口福。红烧肉当然是首屈一指,汪猪血、炸肉圆、卤猪肝、烩猪肚、焖猪蹄、蒜炒肉丝、猪肺杂碎汤、热猪油拌制的八宝饭……早晚还有用猪油渣小青菜配拦作馅的菜馒头吃,每顿都吃得满口油水,心满意足的美美滋味,现在想起都心生涟漪。不过,我家杀猪过年,猪的大小肠是不吃的。母亲会将它们腌制挂晒,留着开春隔山岔五剁一截切成小圈当油烀菜饭吃。
一年夏天,我家养了三四个月的小黑猪得猪瘟病死了。母亲难过地躺在床上一天没吃没喝。到了年底,家里没猪杀了。门前没猪叫,屋墙无肉挂,父母皱眉多忧愁,我和弟妹少欢颜。全家年过得闷声不响,百无聊赖。幸亏二伯父家杀了猪,给我家送来了三斤猪肉过年。邻居滕大婶还端来了一大碗热气腾腾猪内脏杂碎汤,让我们兄妹仨尝鲜解馋。我们仨你争我抢喝的贪婪样,让母亲看得转脸抹泪,泣不成声。
在农人眼里,猪是财神聚宝盆。养猪是“零存”,杀猪是“整取”。过年只要猪一杀,各事顺当。腊月天新正月里,农家人开始办寿宴,给小孩过生日,张家娶媳,李家嫁女,提亲说媒的,拜师学艺的,都赶场子似的轮番上演。那时候人情往来随份子,有钱出个一二元,没钱送五斤粮十个蛋或是一二斤猪肉也算尽了人情,能拎送三五斤猪肉算是“厚礼”了。母亲告诫我说,人情大似债,头顶锅来卖,过年杀头猪,出礼心不慌。
那年代我家过年杀猪除留一小半猪肉自家吃外,其余大半会被父亲用大砍刀分割定量秤好一斤、二斤、五斤不等的条块猪肉,打上稻草结,并用毛笔在肉皮上标记重量。母亲算着日子分头赶集,挎篮装上这些猪肉上街蹲点叫卖,用卖肉换来的钞票从集市上顺道买回我和弟妹过年的新衣布料,还有过年用的糖果瓜子、鞭炮年画以及吃汤圆蘸用的白砂糖和写对联包压岁钱用的大张红纸。
我12岁那年,家里建新房向邻庄蒋姓人家借了30块钱。腊月底,蒋姓汉子上门催要债款。父亲为凑不齐还债的钱急得团团转,最后是母亲急中生智:家里杀了猪还有什么愁的,拿些猪肉去抵债,再送他二斤猪肉做人情。后来双方皆大欢喜。望着债主乐滋滋地挎手提着猪肉扬长而去,母亲一**坐在门口大板凳上摇头叹道:不杀猪能过上安稳年吗?
肖云儒 书
写春联
程远
元旦一过,街上就有卖春联的了。不仅街上,就是商店里的文化柜台和批发市场也挂满了春联和福字,有的红底黑字,有的红底金字,有的描边,有的勾框,令人眼花缭乱应接不暇。不过,这些春联虽然形式多样,内容和字体却是大同小异,仿佛一个模子出来的,有的甚至味同嚼蜡。
这不禁让我生出许多感慨来,想起从前那些写春联的日子。
记得小时候,每到腊月二十九的晚上,父亲总是将白天买来的红纸用剪刀裁好,然后折成大小相同的印格,再把墨水倒进瓷碗中,将毛笔润开……抬起头,做一会儿沉思状,父亲开始提笔书写,其字其词,颇有一种妙手偶得的意思。我和哥哥弟弟围在一旁,或拽纸,或伏桌,或争抢着将写好的春联放在地上炕上晾晒。那时,我们并不知道父亲的字写得如何,词儿撰得怎样。父亲只有小学文化,我们更是懵懂无知。现在想来,父亲写的春联估计也是民间常用的那种,什么一元复始,万象更新,什么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人间福满门之类,但无疑,此种情景已如种子深深埋入我们心间,直到有一天,三哥开始动起笔来。
三哥当然不是小学五年级的水平。那时他已念初中,且爱好文学,不仅喜欢作文,亦喜欢写毛笔字,经常临摹的是《灵飞经》《三希堂》。如你所知,这种蝇头小楷是不适合写春联的,但有了这般端庄秀丽的骨架,谁说春联不会神采飞扬呢!受三哥的影响,我亦跟着涂抹,且将平时积攒的零钱用来购买各种字帖,颜欧柳赵,苏黄米蔡,一应俱全。等到三哥上矿参加工作,家里的春联就由我执笔了,起先尽管有些战战兢兢,哆哆嗦嗦,但写着写着,竟不觉飘飞起来,直到有一天,父亲指着其中的一个字说:这个捺——如果用锯条拉掉一截就好看多了!弄得我一阵脸红,心想一定要练好毛笔字,超过父亲和三哥。
那时过年,即使不是家家户户写春联,一般也是到镇上有文化的人家里去求,比如学校老师,生产队会计,单位搞宣传的人。拿上几张红纸,递上一包香烟,就是没有香烟,客气地说声谢谢,也会满载而归。那时,似乎商店只卖年画,不卖春联。而整个中学时代,我家的春联和年画都是由**作,不仅自给自足,还要给邻居写,给同学写,甚至给老师写。给同学和邻居写,似乎无可厚非,因为即便书法是普及教育,但毕竟是副科,无论学校,还是家长,总不愿意孩子将精力过多地投入到这上面来,而是谆谆教导学会数理化走遍全天下。
如果说给邻居和同学家写春联福字,是一种友情的馈赠,或是正常交往,那么给老师家写春联意味着什么?虽然我也只给我的一位老师写。
我的初中语文老师孟德义先生,多才多艺,不仅课教得好,诗读得好,球打得好,字写得更好。他是我那时最敬佩的老师,也是接触最多最愉快的一位兄长。我经常把我写的文章给他看。每每春节前夕,还要选一幅最为满意的书法作品与其交换,包括春联。
孟老师说:一副春联欣赏一年,这是书道中的意趣啊!
后来,父母从故乡搬到矿上来,每年春节,我虽然也给家里写春联,但给邻居写的少了,与恩师的交流也少了,更多的是给单位写。不仅是自己供职的单位,一些朋友所在的单位也常讨要。这时,春联的尺寸变了,内容也变了,有的是人家要求的字句,有的则要自己编写,无疑,这增加了难度,但也容易使人乐此不疲,往往大年三十的上午,同事们都已回家忙年了,自己还在办公室里奋笔疾书。
耕夫 书
年里藏着感恩心
张新文
回乡过年的时候,年迈的母亲总是把自己打理得干干净净,执意要和我们一起去祭拜先人。她说,人不能忘本,要感恩先人给了后人生命,要感恩先人给后人留下的遗产,兴许是一间草房,兴许是一把锄头,兴许是教你挣钱的本领……
祭祀完先人,回到家里母亲又忙着用围裙包裹着几十个土鸡蛋,要我分别给五保户孙大爷、村西头寡妇刘大嫂送过去,给孙大爷送我能理解,一个孤寡老人过年需要温暖,但给刘大嫂送鸡蛋我就以为母亲年纪大了,老糊涂了。母亲看出儿子的心事,很严肃地告诉我:“你们都在外地工作,左邻右舍没少帮助俺,你瞧娘脚上穿的这双棉布鞋,就是你刘大嫂没日没夜地赶做出来的。”哦!过年了,母亲总是带着仪式感,先把先人敬了,再把感恩的人回敬以温暖,然后才能心安理得地一家人喜气洋洋地过大年。
年幼时在农村,总觉得我们的村子就是一个集镇,啥能人都有,比如铁匠、木匠、补鞋匠、剃头匠、泥瓦匠、石匠、郎中、教书先生……他们有的一边参加生产队劳动,一边做着自己的手艺;有的虽在外地工作,但过年总要回到村子里,像教书的李先生和行中医的郎中张守义等。正因为有了这么多的能人,所以我们的村子才和睦,邻里间有什么需求大家都会相互帮助。过大年从铁匠铺叮叮当当的敲打声里拉开了序幕,用了一年的切菜刀有些钝不好使了,胡铁匠都会很认真地回炉敲打,把一把把锋利的菜刀送到每家每户;洗澡需要起早跑20里路到新集老街泡大池;至于理发,我们还是回到村里找剃头匠“胡一把”,如果大过年的在外面剃头,“胡一把”会怪罪,认为那样就是拿他“胡一把”当外人了,况且过年期间这些手艺人都是免费为大家服务的;接下来写春联就是教书的李先生的事了,每家会到小卖店里买来红纸交给他。
儿时父亲叫我去找李先生写春联的时候,总会补上一句“要多谢谢人家李先生”。父亲说他小的时候,整个村里没有识字的,就用瓷碗抹上墨汁印在红纸上,一家家春联都是大圆圈,外人都唤我们村是零蛋村,丢人哩……唉!自从有了文化人李先生,我们村过年就再也不愁写春联的事了。那一年,李先生给我家写的春联是“善良传家远,书香飘吉堂”。后来我们兄妹都进了大学的课堂,父亲一直感恩是李先生给我们家的春联写得好。我想李先生是本村人,每家的状况他都了如指掌,所以他给每家的春联都是有针对性的,要么鼓励,要么鞭策,要么给予厚望。
喜在同群 耕夫作
漫话小年“祭灶”时
张新文
在我国传统节日里,年是影响力最大、仪式也最隆重的民俗活动。其又有大年、小年之分,大年即春节,小年就是老百姓说的“祭灶”。
如果把年比喻为一幕大戏,冬至是人们刚刚迈起步伐准备赶去看大戏;腊八节则是徐徐地拉开序幕;接下来小年粉墨登场,年味开始越来越浓……那些在家的老人、妇女和孩子,都在掰着指头数日子,期盼在外面的亲人早日归来;那些在外的游子,虽然坚守自己的工作,心时常会飞到故乡,下班后会整理回乡的东西。
祭灶,说白了就是祭祀灶王爷。至于,灶王爷有还是没有,长得啥样子,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一代一代华夏儿女带着一颗感恩的心,把我们的民俗文化传承了下来。既然是灶王,掌管火是其职责,所以“受一家香火,保一家康泰,察一家善恶,奏一家功过”(清《敬灶全书》)。关于灶王的来历有多个版本。在我国灶王的民间版画里,既有灶王,也有灶王奶奶。从诸多的版本,我们就明白了灶王是我国劳动人民创作出来的。
祭灶时间绝大多数地方在腊月二十三,也有腊月二十四过祭灶的,坊间有“官三民四蛋家五”一说,即官府二十三过祭灶、老百姓二十四过祭灶、渔民则只能等到二十五才可以过祭灶。传说每年的腊月二十三,灶王开始带上自己的日常记录,去天宫玉皇大帝那里,汇报工作,直到初一五更才能返回人间,无外乎说说其管辖的这户人家在凡间都做了哪些行为,善与恶如数呈报给玉皇大帝。人们期盼灶王“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言”,就用糖瓜和胶牙糖粘住他的嘴,以为这样灶王就不会胡言乱语,玉皇大帝就不会给人间带来灾难了。祭灶是不分富人还是穷人的,有钱的烧烛高香,瓜果、零食、糖、甜食包子样样有;没钱的冲灶台磕个头那也算敬了。我们小的时候,祭灶那晚父亲会毕恭毕敬地领着我给灶王上香,桌子上除了其他贡品外,还多了份特殊的礼物——一只活的大公鸡,听大人说这是为了让灶王能够认识我,保佑健康快乐地成长。
过去灶房有灶台、有水缸、烧锅草,家家灶台都会贴一张木板祭灶年画,画面有灶王和灶王奶奶,有的还会有鸡和狗,画的最上面有二十四节气和主要节日与农事等。木板年画里的狗和鸡,与灶王奶奶有关。传说有个勤劳贤惠的妻子,却被好吃懒做、游手好闲的男人嫌弃,他休了贤妻又娶了一个貌美如花的女子,只是该女子跟他一样不务正业,若干年后穷得揭不开锅,美女弃他而去。为了生存,他只能以乞讨度日。一年腊月二十三,他讨饭讨到一家富贵人家,发现主人竟是自己的前妻,他后悔莫及,羞愧交加,一头撞死在前妻的灶膛上。人死了,一切的过错也都过去了。前妻没有弃置不管,和两个儿子将其安葬,入土为安。以后的每年腊月二十三,她都叫会画画的儿子画一张父亲的像,贴在灶膛上,然后摆上贡品,烧香祭拜。当村里人们问她这是祭拜谁时,她就说祭拜“灶王”。人们都敬佩这位集聪明、勤劳、贤惠、节俭于一身的好女人,就跟她学起了腊月二十三祭灶王的习俗。
贺凌军作
大红灯笼
张勇
一盏一盏
挂进节日的喜庆
点亮快乐,点亮
心事,也点亮
福祥和祝愿
灯笼与太阳
有着太多的相似
红红火火的红
会红出小屋的幸福
大红灯笼高高挂
挂在游子的心头
大红灯笼里跳跃的
感情,一寸寸染红
高兴,也染红
含泪的笑容
红红的灯笼
点燃
红彤彤的年事
乡村,欢天喜地
小屋,团团圆圆
佳节,红红火火
新年,快快乐乐
杨开金作
故乡年趣
谭丰华
除夕,淅沥的小雨下了一夜。儿子儿媳去了公司,我陪着小孙女看春晚,空荡荡的客厅,让我一时远离了喧嚣,宁静反而让我感到孤独,也许是身在异乡的缘故,不由得想起故乡过年的场景。
家乡人过年许多是与“吃、喝、玩”三个字有关。
“吃了吗?”“吃完了”。这是家乡人平日常见的问候语。《汉书·郦食其传》:“王者以民为天,而民以食为天。”说明吃在家乡人生活中的重要。
少年时最期盼过年。过来人都清楚,一年365天,庄稼人只有到了过年这几天,可以奢侈一把。大年初一,割二斤肥肉剁馅,吃一顿油乎乎的肉饺子,一家人都感觉幸福。现在,可不是这样,日子过好了,鸡、鱼、肉、蛋天天有,海鲜也摆上普通人家的餐桌,城市乡村逢年过节,大谈美食,不少家庭宴请亲朋好友,选择了去酒店,进入一家餐馆先问有什么特色菜,再详细浏览菜单,如今家乡人从吃饱向吃好的方向发展,可谓是吃出了质量,吃出了层次。
喝,古汉语中运用有点雅。喝酒不能说喝,说成“饮”或者“吃”,饮者,即为喝酒的人。人际交往中,喝酒的理由很多,家乡人过年喝酒似乎不讲理由,一家人除夕夜要喝,大年初一还要喝,春节这几天似乎就是喝酒的日子。亲朋好友一年未见,现在又从四面八方而来,年关聚一下喝几杯也在情理之中。家乡人都是海量,喝到尽兴,猜拳行令有输赢,白的喝光来啤的,见分晓时,十有**人醉如泥。要问为什么这般死灌?“一年没见,想死了,”唯有酒杯见底方可弥补心中的缺憾。
这几年,乡村在进步,社会总会一年掀开新的一页,大街上不见了打着饱嗝的醺醺者,村道上也不见了刘伶三年醉,络绎不绝的走亲访友者,车来车往,成为城乡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玩,因为人生短短这几十年,只有到了过年这几天,长辈为了让孩子们放肆一下,玩得开心,还赏给一些压岁钱。
不知哪位好事者引领,大年初一要爬山,名曰“登高望远,步步高升”,效仿者纷纷,蜂拥者踏平了山头荒草,人群拥挤,小打小闹时有发生。
家乡人流传“三缺一”之调侃语。一旦闲下来,打牌,搓个麻将也正常。带点小彩头完全是为了开心取乐,但牌场上要讲信用,输了一分不少,赢了哈哈一笑,“拿去,买烟抽、买糖吃。”不过,无论是家人一起玩,还是左邻右舍凑场,诚信是必须的。乡下人用行动证明了自己的人格,玩即游戏,输赢一笑而已。
2020、2021,过去的两个年真的不平凡,关在家里过年,今年留在原地过年。我理解这种做法,14亿人要平安,心就是要想到一起,个人就要舍弃一些东西,有舍必有得,我信这个理。
二伯家的羊肉汤
于峤
二伯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还是种地的一把好手,不论是玉米、小麦、还是棉花,在二伯的精心管理下,产量都超过别人家好多。而且二伯还有一门会宰羊的好手艺,在每年的农忙结束后就开始为寒冬宰羊做充分的准备。
二伯到街上羊行选几头膘肥体壮的山羊回家,在自家的羊圈里饲养起来。由于羊的骚味大,一到阴天下雨,那些山羊的气味更是让人避之不及。二伯却全然不顾这些,也不做任何的防御就给山羊打扫粪便。在二伯的眼里,这些山羊都是他们家宝贝,也是他们一家人的经济来源。
从农历十月底起,二伯的宰羊生意正式开始了。一般在下午两三点以后,二伯就把早上选好空腹的羊牵出来,别看二伯个头不高,可要制服一头山羊那是轻车熟路。只见二伯把山羊放在膝下用力一夹,随手拿起一旁的尖刀麻利地刺向山羊的颈部,转瞬间,鲜红的血液流进二伯事先放好的瓷盆里。之后就开始剥羊皮,先在羊头划个口子,二伯用手指和拳头用力的向下剥去,大约十来分钟,一张完整的羊皮就呈现在我们眼前。
余下就是要把羊肉进行分割,首先是开肠破肚,再把羊肉根据不同的地方进行分割。此刻二伯的尖刀犹如裁剪师的剪刀,所过之处都骨肉分离。二伯母早已烧好了一锅开水,先把羊血子在开水中浸一下,捞出放进盆里,冷却再划成豆腐块状。二伯把羊肉按照不同的耐火程度进行水煮。煮羊肉很讲就,时间短了就有血色,食客不认;时间久了,肉量减少就没有利润。此刻的二伯不敢大意,时不时地翻动锅里的羊肉。等羊肉煮了之后就捞出冷却,放进一个大缸里盖好,以防馋猫偷吃。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二伯就肩挎满满一竹篮羊肉和一杆秤出门卖羊肉了。刚出庄头,就听见二伯那洪亮的叫卖声:卖羊肉了喽……二伯的叫卖声,给寒冷的冬天增添了一丝暖意。羊肉,在苏北地区是非常受欢迎的一道菜肴。我们老家一带,不论红白喜事饭桌上一定要有酸菜烩羊肉。假如没有这道菜,人家就会私下嘀咕这家那家桌席不好等等……如果销售好的一个早上,一头羊肉就能买完,赶上生意不好的时候二伯就要赶到街上去卖。大约中午时,二伯有点疲惫走回老家来。他第一件事情就是在饭桌上数着一张张带有膻味的钞票,刚刚还疲惫的二伯此刻脸上是满满的成就感。
二伯母早已把饭菜做好,有时候二伯还会买一些豆腐和其他蔬菜回家。冬天的时候,二伯家是天天羊肉烩酸菜,如果羊肉都卖完了,就用煮羊肉的汤水来烧酸菜吃。别看那些煮过羊肉的水没有羊肉,它可是很有营养的。
二伯的羊肉香味飘得满庄都是,可是一个庄子上也没有几家能买得起。那时候猪肉一元钱多一点,羊肉好像是两块五一斤。只有赶上逢年过节的时候,大家才会去二伯家买一些羊肉回家,条件不好就买一些羊头肉和羊杂等,再向二伯要一些羊油回家烧酸菜吃。平常我们都只能看着二伯一家个个吃得肚滚腰圆,满嘴的臊味。由于二伯经常宰羊,人送绰号:洋鬼子。有时候我们也会把二伯的姐姐叫小洋鬼子,惹得她追着我们打,我们哈哈大笑。
二伯不仅仅是一个庄稼汉,还是一个生意人,更是一位有爱心的人。在我们的庄子上,没有谁家没吃过二伯送来的羊肉汤和羊血,在寒冬腊月,几乎每天二伯都要宰一只或者两只羊,那些一大锅煮羊肉的汤水经常被二伯或者二伯母送到邻居家给孩子解馋,有时候还会给人家一些羊油。母亲也非常感谢二伯和二伯母的关照,母亲会把半盆酸菜洗好,再用二伯母送来的羊油放进锅里熬出油来,用生姜大葱和辣椒一起翻炒。在菜快出锅时放进粉条再烧一会,加一些胡椒粉即可出锅。那时候,我们个个吃得满面红光,在那个寒冷的冬天,二伯家的羊肉汤就是我们孩提时代最美的奢望。
现在的冬季依然寒冷,街上的羊肉摊位到处可见,又到了吃羊肉的时候,不管是在饭店还是自家烧吃,都吃不出二伯家的羊肉汤味!我很想念二伯家的羊肉汤!
徐则臣书
虎年春联
淮上风光美;
田中硕果丰。
红日高升冉冉;
青云直上飘飘。
水秀山清景美;
风和日丽花香。
奋笔讴歌中国梦;
纵情欢度吉祥年!
新岁应多新气象;
虎年更见虎威风!
卢顺贞 (撰)
去岁百年庆;
今朝举国春。
国腾龙虎气;
人沐楷模风。
门前翔宇道;
壁上咏淮诗。
家里百灵鸟;
门前万寿山。
常饮运河醇厚水;
永荣总理故乡人。
常研历史名城史;
不负伟人故里人。
韩信韬略红玉勇;
天培肝胆大鸾风。
吟诗泼墨古城镇;
击浪扬帆大运河。
国强宜作枚乘赋;
人雅当吟赵嘏诗。
南船北马生财运;
东岳西湖激壮心。
严永年 (撰)
王红莉书
最好的年货
童谨袤
春节将近,集市繁忙,年味浓浓。
这天,村里几位留守老人相约赶集,由于儿女都不在身边,大家的话题都落在儿女身上。
“腊肠、酱牛肉、烧鸭、手撕兔……这些都是我儿媳和孙子最爱吃的。”李婆婆掰着指头数。
“可不,除了你说的年货,我还要多备些甜食。”刘奶奶眉飞色舞地说。原来刘奶奶的大女儿要领男朋友回家过年,要知道,大女儿三十好几,婚姻一直是她的一块心病。
“脆皮肉、卤肉、冻肉……我儿子最喜欢吃家乡美食,后天,我要带上我亲手做的年货去省城儿子家过年。”蒋婆婆说。
几位老人越说越兴奋,好像年就在身边。突然,大家换过话头对张婆婆说:“你儿又不在身边,没必要备那么多年货?”
张婆婆叹了一口气说道:“33年了,我也备了33年年货,今年我就想多备一些,盼儿子早点回家跟我过个团圆年。”
顿时,空气一片死寂。约莫过了几分钟,大家才醒悟过来,赶忙安慰张婆婆说:“没事,你儿不在身边,我们陪你过年。”
张婆婆还没“嗯”出第二声,电话响了。接完电话,她对大家说:“今个儿你们谁也别买自家年货。”几位老人吃惊地看着张婆婆说:“不就是陪你过个年,看把你高兴的。”
张婆婆扫了大家一眼继续说:“今儿我不光要多备年货,更要把这33年的年货买回来。刚才,公安局来电话说,我那4岁失散的儿子,明天就要回来了。”瞬间,响起一片喜不自禁的欢笑声。
回老家过年
赵利延
进入腊月,离过年就不远了。
有人说,过年只要全家团圆,在城里农村都一样。我不以为然!
农村是生我养我的地方,那里的风土人情,已根深蒂固地扎在脑海里。
城市条件虽好,可对我这个过客而言,环境陌生,面孔陌生,行动自由而不自如。
城市千般好,还是老家亲!
回老家过年。走亲访友互致问候,其乐融融、其情灼灼。
在老家过年,放得开腿脚,敞得开胸怀;你请我约礼尚往来,大口喝酒大块吃肉。酒桌、茶桌、牌桌,桌桌尽兴;亲情、友情、乡情,情情深浓。
除夕这天,上午忙贴对联,中午敬祖先;晚上团圆饭,然后看春晚。大年初一零点刚过,鞭炮声陆续响起。吃完汤圆后登门拜年。之后几日,便是吃请为主,出礼为辅;大人有大人的场子,孩子有孩子的圈子。
农村现在条件好了,土房草屋不复在,电器产品换几代,小康生活全覆盖。
如此,不是年味变淡变味了,而是更加丰富多彩了。不是我们对精神生活追求的标准高了,而是接受新生事物的反应变迟钝了。年岁增加,格局未变,由家庭主角退为配角心理难免失落。
我们怀旧,青年人恋新;我们相对保守,青年人相对开放……
我的感悟是,若想适应时代,首要改变自已。
无论退休上班,都是重担在肩,各有各的奋斗经历,各有各的生活方式,要先保重身体,再兼顾其他。如此,一切甚好。
城市的灯红酒绿、霓虹璀璨与农村的爆竹声声、烟花散漫,一个文雅浪漫,一个粗犷**。
回老家过年,不为其他,单为补情,弥补亲情,弥补友情,弥补乡情!
花船
李乃祥
花船亦称旱船、荡湖船,是民间喜闻乐见的文艺演出形式,到底起源于哪朝哪代不得而知。
农耕时代每逢农闲或节假日,人们都会以玩花船的方式来庆祝丰收、调节生活。早先的花船一般都用竹子、木头、布料等物品扎制而成。如今人们改用不锈钢材料作为花船的骨架,再配之以绫罗绸缎,披红着绿,使花船更加俊俏秀美。船舱像古时的轿子,舱门两侧往往还有应时的对联,船身两旁还有龙凤呈祥图案。站舱的多为女子,还有单人站舱和双人站舱之分,说唱时又有对唱对白之别。站舱的女子大多具备文艺细胞,一招一式、一举一动都有板有眼,有模有样。她那苗条的身材,配上一副墨镜,更加风情万种,给人一种愉悦神秘的感觉,婀娜多姿的身影以及甜美的歌声往往令人陶醉。撑船的多为男子,一束红腰带,一竿长竹梢,一把“济公扇”,一撮山羊胡,颇有些滑稽幽默感,把那花船撑得栩栩如生,风生水起。有时像在风浪中颠簸,有时似乎又在平地中前行,节奏的快慢,花船的起伏均在撑船人的引领掌控中。跳起来排山倒海,停下来风平浪静,动静结合,关键在于站舱的和撑船的密切配合,“心有灵犀一点通”,才能玩得转,唱得开,舞得起来。玩花船时还有挑花篮的,拉二胡的,随船伴唱或起舞,使那场面更加生动活泼有趣。
花船的样式各有千秋。有的大气端庄,形态丰腴;有的小巧玲珑,姿态优美;有的花枝招展,色彩诱人。据传说:旧社会玩花船前,还有庄重的祭船仪式。站舱的也好,撑船的也罢以及配乐伴唱的人员都要洗面净手,衣着整洁,然后虔诚地燃起三柱高香,行九叩首之礼,祈祷风调雨顺,人船平安,多挣几两纹银。旧时,人们指靠玩花船谋生讨饭吃,不得不这么祭拜。现在玩花船大多是自娱自乐,也就无须那么特别讲究了。
玩花船难登大雅之堂,能给大众带来欢娱也就足够了。一场花船就是一场视觉娱乐,就是一场相关内容的宣传演讲。看花船的人往往是女人多,小孩多,老人多。有站的有坐的有蹲着的,个别顽皮的孩童甚至爬上了屋顶,猴上了树梢。内三层、外三层把个花船紧紧地围在中间。玩花船的人演得神情专注,洋洋自得,看花船的人眉飞色舞,如痴如醉。有的看客还指指点点评头论足,也有不感兴趣的人干脆打起了呼噜。演花船的人说些荤素搭配的段子,逗得大家笑得前仰后合不能自己。人们在开心取乐中度过美好时光,身临其境人生的痛苦、烦恼、忧伤、不快统统化为乌有。玩花船不需要什么专门的舞台,有块平地即可演出。这也许是花船能普及并流传下来的原因。现在玩花船也说唱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拥军爱民,脱贫攻坚,乡村振兴,邻里关系,卫生保健,防控疫情等方面的内容,在自娱自乐中达到雅俗共赏、潜移默化的宣传效果。这些年来,社会发展国泰民安,人们有时间用花船打发生活。每每有花船演出,我总会乐此不疲地去观看,我爱花船,更爱玩花船的艺人。
尹石 书
磨豆腐
周恒臻
进了腊月门过年的味道就渐渐浓起来了,腊月二十四送了灶家里人就开始张罗着磨豆腐的事情了。最先忙碌的是我奶奶和母亲,她们打扫整理磨房,洗刷石磨、磨架、桶、盆、缸,备齐杠子、绳子、篮、筐等各种磨豆腐的用具。
净豆泡豆是磨豆腐的第一道工序。黄豆先过筛,奶奶用筛子筛掉碎土和沙粒,母亲再用簸箕簸去梗壳,捡出瘪豆、残豆、虫豆,然后量豆淘洗。量豆的量具是一铁制的圆升筒,一升筒约一斤。我们家人口多,三代同堂有11口人,要磨20斤黄豆。竹篮淘洗干净的黄豆蹾在柳筐上爽水,沥干水后倒进清水木桶里浸泡。奶奶将食指插入桶中,水要漫过豆面第二指节。经过一夜的浸泡,豆粒个个胀得圆滚滚、胖嘟嘟的,就等着磨浆了。
磨豆浆的活轮到我三姐和四姐了。石磨装上磨架,套上磨担,支起磨杖,三姐在磨前上身前倾,左手抓着磨担前头边拐,右手边拿着木勺往磨眼里喂添黄豆和水;四姐两手握住磨担尾在后面拉,就这样三姐和四姐就开始她们的拐磨磨豆浆了。拐磨时她们俩动作协调、用力一致、相互配合,磨速均匀不疾不徐,20斤黄豆她们俩要磨近四个小时,待浆水装盒收拾妥当后,两个姐姐累得腰都直不起来。
接下来是吊浆、杀沫、烧浆、点卤、上包、压榨,全由父亲唱主角,母亲打下手。
吊浆的吊具是父亲自己制作的。选两根长短粗细一致、稍有点弧度的桑树木棍做成十字架,木棍两头钻孔打眼装上挂钩,吊布的四角捆在吊钩上,一个大的吊浆布兜就制成了。麻绳从房梁上系下吊起吊兜,吊兜下放一大木盆,浆水倒进吊兜,父亲双手抓住两边十字架两端,摇动起吊兜,滤出的浆汁流入木盆,豆渣留在吊兜里。木盆里的浆汁越滤越多,留在吊兜里的豆渣球越滚越大,吊兜越来越重,摆动吊兜滚动豆渣球越加吃力。父亲脱去了棉袄,额头上渗满了汗水。浆汁吐出白沫,一层一层堆积在木盆里,说明酸性大了,该杀沫了。父亲撸起右胳膊的袖子,抓上一把带热的草木灰,伸进豆渣球的肚子中,再兑上一些水用力搅拌,稀释豆渣带有碱性的浆水流到盆中削弱酸性,这样反复两三次,浆沫就被杀了。
父亲在灶前打浆装锅,母亲在灶后生火烧浆。母亲用火叉架空推进灶膛里的草把,灶火通红,映着母亲干瘦的脸,火苗里窜出的草灰由红变黑,飘落在母亲鬓角的白发上。屋里热气腾腾,锅开浆滚,开始打浆点卤。
点卤是制作豆腐所有程序中最为关键的一道,卤量的把控、点卤的方法都直接关系到做出来的豆腐的数量和质量。父亲点卤的方法是先滴几滴卤水于铜勺里,再撇进半勺浆汁加以摇晃,再顺着桶边转圈,将卤水细细均匀地倒入浆桶,然后铜勺靠近桶底,从中央往四周轻搅,使得卤水和浆汁快速融合分解。这样反复几次,浆桶生出瓣瓣豆花。随着卤水的不断点入,豆花如同沐浴在春风里越来越大,渐渐形成豆块,豆块滑嫩洁白似玉,浮在桶面上,渐聚渐坠沉淀在桶底,浆桶里的水由清而淡黄,水腐分开,豆腐告成。
上包压榨。包是蒲叶编织而成,包内垫上一层纱布,上包铺平、封口,包上盖上锅盖木板吊杠压榨。
最后是开包、划块、存缸。卸下吊杠、打开包口,划刀成块的豆腐香香喷喷、白白净净、方方正正、敦敦实实。父亲小心翼翼地将豆腐一块一块的捧养在清水缸里。这一缸豆腐可供我们全家从大年三十吃到新年的正月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