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扫一扫,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查看: 636573|回复: 13

走进“美好乡村”征文启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6-8 09:50: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走进“美好乡村“征文启事

       乡村,是一个既亲切又熟悉的地方;乡村,是一个藏着梦想值得留念的地方。近年来,乡村环境得到了较快改善,人们过上了安居乐业的美满生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吹响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号角,乡村的发展又搭上了城镇化发展的快车,人们的生活指数节节攀升。乡村呈现出了“水清虾肥柳更绿,屋舍俨然村更美”的美丽、和谐景象。为弘扬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就,歌咏乡村美好环境,由淮安市淮安区住建局主办,东方旅游文化网协办的“走进乡村美好家园”征文活动从即日开始。
      一、征文体裁以散文为主。我们与乡村一同走过,我们也见证了乡村的沧桑巨变,让我们用人文的理念、不同的视觉去触摸乡村的每一处角落,用心灵的悸动去讴歌乡村发展的历程。来稿字数在1000左右,最长不得超过2000字。
      二、为配合此次征文,淮安区住建局、东方旅游文化网将在近期组织部分散文家走进淮安区“乡村美好家园”进行观摩采风活动。
      三、欢迎当地散文作家参与活动。
      四、本次参评稿件系本站原创稿件,勿一稿多投。对一稿多投入围的作品经查实取消评奖资格。
      五、
活动截止至12月10日。届时将评出一等奖3名;二等奖6名;三等奖8名;优秀奖若干名。给于一、二、三等奖获得者颁发既定的奖金和证书,优秀奖颁发证书和精美礼品,到时将邀请部分获奖代表参加颁奖大会。
      六、网友来稿可跟贴,也可将稿件发至征文版、散文版,并注明“走进美好乡村”字样。
           联系电话:87030111  邮箱:dflywh@126.com
     


                                                                                     淮安区住建局     东方旅游文化网   

                                                                                                  2013年6月8日           



发表于 2013-12-7 16:26:23 | 显示全部楼层
湖光美景
苏雪巧


  第一次邂逅白马湖风光是在去年的九月,一行人在水岸边用相机“咔咔咔”对着水天一色的湖面,拍着不很清晰的图片。空气中似乎水汽比较重。初秋的湖畔有了丝丝凉意,我们说着笑着,始终无法从脑海里丈量出湖面的具体大小,只知道空旷的一大片全是水,水中圈养着鱼或虾蟹。那次对这苏北并不很壮观却在地方很有名气的白马湖畔多多少少留下点印象。
  当再次踏上这片土地的时候,天还不是很炎热。从另一条道,到达离湖区比较近的角度观光,显然看到的又是另一番景象。大堤的西面是一大片被推土机碾平的空地,据文友介绍,这里政府部门将规划建设的高档休闲度假、高层商务会展、高端生产服务、生态特色旅游、大型自驾游基地等。
  大堤东岸,停放着渔家大船小船,空气中夹杂着腥味。中午吃饭的时候,因为有一拨人上午已经去湖边游览观光了,从未到过湖边的李大姐提出想去湖边看看,大海老师不但欣然答应,在放下碗筷之后,告诉我们他回家拿摩托车帮我们去湖面借船。这个消息着实让人激动和兴奋。车在颠簸的小道上缓缓开着,两旁的白杨树像哨兵一样威严。
  下午一点多,天空灰蒙蒙的,这比起烈日炎炎要好许多。借了艘大一点的小船,我们穿过一艘停泊的大船,接着又是一艘并排拴着缆绳的船,轻踏上面感受到船在水面上发出细微的颤抖。连同主动为我们开船的大海老师九个人陆陆续续上了小船,舱内隔着半步之遥放了两张长凳,我们陆陆续续就坐。随着“突突突”的轰鸣机械声,小船缓缓离开原位,一百八十度转弯后,机械带动水下的划桨快速转动起来,沿着一个方向出发。
  渐渐远离岸边,望着四周一望无际的缥缈,心旷神怡。看船四周溅起的水花,多少还是有一丝丝恐惧的。灰蒙蒙的远方究竟有什么?模糊的树影,缥缈的村庄,清澈的湖水,没有一丝漂浮物。缓缓的后浪轻推着前浪,凉丝丝的空气,犹如给皮肤一层丝滑清爽的享受。随着小船悠悠行至湖心,看到一段一段由木桩加网圈成大面积的养殖基地。偶然间看到几只小燕子停在木桩或网绳间嬉闹,恻隐之心难免又涌上心头。不停地问身边的李大姐,这小燕子不累吗?它们从这边飞回岸上多不容易啊,它们就不怕落水吗?大姐只是笑笑,显然觉得我出来的言语很幼稚。
  听说白马湖最好的时候是夏日黄昏,远眺时,在静谧里,一片浩淼之态,青苍的薄雾中,在水里映着参差的隐约的光影与声息。水花伴着笑闹声,小木船悄悄地划过,水鸟扑棱着羽翅,在蓬勃的水草里时隐时现,蓝莹莹的水里偶有云朵缓缓飘过,稍不留神,恬静的画面就被鱼儿啄破,而此时,一张新补的渔网也深情地撒向天边的红日……
  其实此刻的心境已经很美,我不再奢望太多。直到从那小岛上回来,我还饶有兴致地和大姐说,这里环境很美,非常适合旅游度假,不过让我长期居住在没有旱路,只能走水路的小岛上,我怕憋出病来的。
  二十分钟后,船行至一片荷叶疯长的地带,偶尔有一簇芦草穿梭在不远处。荷花还没有大片的开,需眼睛细细地盯着那片翠绿寻觅,当一朵含苞欲放的仙子簇拥在绿色之中时,我们不免瞬间惊呼起来。这两个丫头许久没有这样大开眼界了,笑容都如此的夸张。渐渐的树影子愈来愈清晰,连先前很模糊的村庄,在天空下一览无遗。上岸之后,同行的人中有告诉我们这已经是洪泽境内。看着大大小小的湖泊,边上有风吹日晒后的渔船,当然还有长长的地笼,是用来捉水产的。在网的顶端一段一段放上诱饵,傍晚时候撒向湖中,清晨四五点钟的时候去收,定会有丰富的收获。一般会有虾米、螺蛳、小鱼等,当地的人都会把它们兑换成钱物。也有收上来的虾米,在阳光下晒干,包装好运到很远的市场。
  小岛上的房屋都很豪华,一改往日破旧穷的面貌。但当听说这上面的一砖一瓦都是用小船通过水路运过来的,我又唏嘘不已。小楼漂亮清新,单门独院的墙面砖从里头贴到了外面,门前坐着闲侃的老人、小孩,年轻人很少。喜欢这里的田园风光,西红柿、茄子、青椒、豇豆角、土豆、花生、黄瓜……整整齐齐地排列在屋前的一片地里安静疯长,这完全符合这个季节的规律。一路行走一路拍照。据说这地方在抗日战争的时候还是挺安全的,小鬼子不敢过来,怕有埋伏。
  欣赏了小岛风光,待上船返程的时候,欢喜劲还没有退去。左手搭在船沿上,当手指轻划水面的时候,凉爽,轻柔如抚摸小孩子的皮肤一样舒服。白马湖风光在一个多小时的游览中彻底进入我的心灵深处,还时不时溅起阵阵涟漪。美丽的湖光美景让人神往,套用灰太狼的一句经典“我还会回来的!”是的,这是我故乡淮安的“母亲湖”,我怎么会不常来看看呢?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收起 理由
张艺华 + 10 很给力!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2 0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2-7 16:25:04 | 显示全部楼层
丹桂飘香
王震华

  清晨漫步入园中,  珠露晶莹耀绿丛。
  叶茂枝繁如碧翠,  花妍色雅绽金红。
  天高气朗轻云淡,  日丽人欢香气浓。
  为与群芳争胜艳,  英姿勃发历秋风。

车桥美景
黄善忠
  夕阳西下,洒下金黄色的余辉。
  漫步在红花绿树相嵌的车桥镇南北大道上,心头涌起浓浓的暖意。数十年生活、学习、工作于车桥,我的血管里流动着她的热血。这条位于集镇东侧的道路,是去年刚建成通车的,宽阔而怡人,整洁的路面、雅俗共赏的绿化、整齐的太阳能路灯,构成了一幅恬静而优美的图画。每天早晨或黄昏,三三两两的人在这条路上或散步、或急走、或慢跑,相互谈天说地,尽情品尝着生活的甜美。道路两侧,河水清清,翠鸟和鸣,偶有一两只野兔或野鸡在不远处的草丛中悠闲的张望。向北看,在淮流路北侧,政府便民服务中心、公安派出所、法庭等大楼的主体已经竣工,待到视野清晰时,忙碌的建筑工人的身影进入眼帘,在落日的余辉里他们是那样的唯美,这种劳动的火热场面让我沉醉。
  从南北大道南端,沿涧河北堤漫步西行。听着涧河水潺潺不息的声音,感受着车桥从历史到现实的变迁。涧河,古称菊花沟,在苏北灌溉总渠尚未开挖之前,从涧河乘船可以一直到淮安。在很早的时候,居住在涧河两岸的人们为了方便生活,在涧河上渐次架起五座木桥,木桥都是拱形,桥两端建有木质门楼,当地的能工巧匠在门楼上雕龙画凤,飞檐翘角,并为五座桥都取了名字,从东向西分别为孝福桥、康福桥、德福桥、富福桥和寿福桥,每个桥名都饱含幸福安康、德行美满之意,表达了当地人们的美好追求。五座木桥的形成,方便了两岸交往。所谓“木桥南北五横写,涧河东西一竖成”,“车桥”由此而得名,这也只是民间的一个传说。关于车桥名称的由来还有一说,很早的时候,涧河上无桥,当地人为了方便交通,有人用水车横搭溪上“以车代桥”,故名“车桥”。我想,不论车桥的名称由何而来,总与涧河水、河面桥有关。传说,古时车桥还建有围城,东西长约3华里,南北宽约2华里,四城均有门楼,并分别题有“东寰瀛沟”、“南映邗江”、“西临长淮”、“北望大河”的匾额。镇上巷道纵横,游龙巷、飞凤巷等“一百单八巷”,曾使侵略车桥的日本兵晕头转向,不知东南西北。车桥当时的规模可见一斑。
  行至车桥中心卫生院南门外的孝福桥头,昔日的木桥早已随着时间的推移,日月的变换而消失在时间的长河里,代之而起的是如今的水泥桥,驻足桥头,屏息静听,仿佛有寺院诵经的禅声。史料记载,在清朝中期,在涧河南北两岸,建有三座寺庙,河北岸,在如今的车桥中心卫生院是当时车桥十三座寺庙中规模最大的兜率院,这里香火旺盛,信男信女每天前来焚香祷告、祈求神佑的人络绎不绝;河的南岸,就是现今的车桥粮管所位置,是都天庙,其南门外紧相连的是龙王庙。很多车桥的老人们谈及历史上车桥的“五桥十三庵”依然充满着骄傲与自豪。可以想见,一个距淮安县城30多公里的偏僻集镇在其时竟拥有这么多寺庙,在当时是如何繁华一时。
  正思绪飘飞时,一阵烧饼的酥香飘来。这里是集镇中心的富福桥头,散着热气的烧饼炉旁,既是老板又是师傅的男人在案板上麻利的忙碌着,一团团白面,在他的揉搓下,很快有了模样。在车桥,人们习惯地称之为“朝牌”,仔细端祥,确与古代大臣的进殿面君时所持的“笏”有点相像,趁着刚出炉,咬上一口,酥而不脆,香而不腻,一两个芝麻仁随着嘴角咬劲掉在你的掌心,放进嘴里,细细品尝。涧河边上的馄饨店留给我太多的记忆,从富福桥继续沿涧河北堤西行,三三两两的馄饨店便进入你的眼帘,这些经营的店家基本都是祖传的手艺,保持车桥馄饨的传统风味。心情愉悦时,约一两个好友,偷片刻清闲,端一碗馄饨,坐在临窗的桌边,耳边涧水流淌发出欢快的声音,馄饨的香气从鼻进入直至心肺。车桥的朝牌和馄饨成了很多车桥人的记忆,他们无论如今生活在哪里,只要谈起家乡,总忘不了老涧河边那飘着香味的朝牌和那香喷喷的馄饨,我的许多在车桥中学读过书的校友们,每每相遇,总是忘不了询问车桥朝牌和馄饨是否依然,我总是不忘热情相邀,回车桥看看母校,见见老师,品尝朝牌和馄饨,同时也不忘为我捎来发展车桥经济社会的信息和支持。
  夜色渐浓间,涧河两岸人家的灯光慢慢亮起,映在涧河波光粼粼的水面上。涧河夜色动静相间,人景相宜,顺着涧河水西望,仿佛看见昔日夜帮船的纤夫们正在弯身卖力、哼着号子拉着客船西去。古时的车桥,涧河上交通船运业非常活跃,每天往来穿梭。此时,我仿佛看到清朝本镇的大诗人潘德舆站在富福桥上西眺船帆点点,诗性大发,吟唱《涧曲归帆》:
  涧水入东湖,曲折送归艇。
  岸转人不见,林缺受帆影。
  在诗人的笔下,古时的车桥如诗如画,先生所作《车桥八咏》所描绘的涧曲归帆、五桥晴雪、桑堤夕照、柳园春雨、兜率古槐、郭墓寒松、东墅寻梅、南池晚步等八景,让我心怡神往。
  清晨,薄雾袅袅,红日初升,位于集镇西侧的太平惮寺传出悠扬的钟声,这钟声伴着川流不息的涧河水,载着车桥远古与现代的记忆在时间的长河中流淌。她承载着一代又一代车桥人的梦想,见证着古镇的发展变化。 车桥,我生于斯,长于斯,奋斗于斯的大地,正在书写着新的篇章,展现新的美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8-14 10:19:08 | 显示全部楼层
外地作者可以参加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0-30 14:15:49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评奖了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1-6 12:11:23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没有,希望大家踊跃投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1-6 15:05:52 | 显示全部楼层
稻 浪 起 伏
孙凤山

圩乡的七月,稻浪起伏的远不止开镰前的喜悦。微风轻拂着,迎接早早赶来的霞光,为稻浪镀上一层又一层金黄。涨潮的小河,蜿蜒着水位,伸延着细浪,紧紧地箍着村庄、田野和农事。圩乡七月的早晨,属于早,早到的繁忙,早到的炎热,却也清新,清新的如细浪透彻;却也芳香,芳香的如稻穗迷人。属于早的圩乡,传承着农人每一天的忙碌和最初的向往。
村庄由小路牵着,把农事延伸到田间地头,小路两旁是树木、庄稼、纷飞的小鸟和往事。这是我的故乡,一个背负着几百年历史的典型的江南小镇。进入火红的七月,乡亲们便把更多的目光交给稻浪,一起铺展着对收成的憧憬。无论是田边低地头,还是房前村头,三三两两的人们随意交谈着心事、农事和农事以外的事,譬如村里的琐事和外面的世界,言语间溢出的是期盼、闲适和慵常。那时,我想的最多的就是,怎么在最短的时间里,收割完十亩责任田的水稻,企望不要遭遇暴风雨,否则淋湿刚割倒尚未脱粒的稻禾,真的很糟糕。有时,又希望来一场暴雨,暂时驱散炎热,还能免去一场田间灌溉的烦恼。在圩乡,收获的七月就是这样起伏着烦恼和喜悦。就在我们因寻觅到夏天的方向而踌躇满志时,村头的大伯毅然率先开镰了。随着第一镰划破了稻浪,圩乡紧张的“双抢”(抢收割、抢插秧)也就开始了。
大伯只种植了三亩多责任田。太阳升起的时候,他下到田里,从容地收割,每当大汗淋漓和口渴难耐的时候,大妈准会出现,提来一壶茶水,递上一条打湿过的毛巾。无需他人帮助,花上四天时间,大伯就割完了全部的稻子。紧张,倒也自在。但用脱粒机脱粒就要雇请四五人了。大户人家,十几亩水稻,往往不在一个地方,只能收割一片,脱粒一片,灌溉一片,翻耕一片,锄细一片,栽插一片。这时,大部分人家都有“换工”的习惯。“换工”就是今天你家收割、脱粒、耕作或者栽插,招呼来七八头十个人来帮忙,几亩天同样的活一天完成,明天再到他家干一天活。“换工”是农村自助合作,提高劳动效率、完成季节性农活的一种有效形式。它有助于争抢时间,有助于改善邻里关系。抢时间,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到了“立秋”这天,上午和下午栽插的日后收成就不一样。这就是有句农谚说的:“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季。”印象最深的是收割和插秧。收割水稻时,十几人各占一趟(六行水稻为一趟),争先恐后,你追我赶,稻浪起伏着、翻滚着、倾斜着,一棵棵倒下的沉甸甸的稻子,诉说着夏天的成熟。一排排呈现的,仿佛是诗人写下的诗行。稻浪深处,不再是大伯孤独的目光,而是团结协作的和谐的影子。在这种互助合作的美好中,浑然天成的是乡野的地气和汗水的潮涨潮落。在最后起伏的稻浪里,人们看到了丰收的帆升起在希望的田野。
后来,联合收割机和插秧机沿着拓宽的小路开进了田野。汹涌的稻浪和成行的秧苗在隆隆的马达声中陶醉。一个多小时的功夫,大伯的稻子就收割完了。劳动效率提高了几十倍。在现代化的农业里,稻浪起伏的远不止开镰后的喜悦。圩乡的七月,到处是拔节的生活。这正是:后浪推前浪,献爱输诚,为大农业添锦绣;新风继古风,知新晓尚,于小田间展文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1-6 15:10:20 | 显示全部楼层
梦想照进乡村
文/李 铮
    对乡村总是有一种难以言说的好感,童年是在乡村度过的,长大后自始至终秉承着村里人那种勤劳,淳朴,善良,诚实的做人准则。
    在外求学,工作,穿梭在车水马龙的都市,离乡村渐行渐远,但内心对故乡的感情如品醇酒,难以割舍,时间愈久,思乡之情愈加强烈,一草一木,一山一水,让人魂牵梦绕。
    阔别多年,重回故乡,感慨万千,今非昔比,昔日的乡村景象实实在在的留在了记忆中,旧貌换新颜,映入眼帘的是一条条纵横交错的整洁光滑的水泥路,从主路一直延伸到每家每户,记忆中,许多破败不堪的老房也被清新的大瓦房逐一替代。想起当年,最让村里人头痛的莫过了下雨天了,一到下雨,整个村里就是泥泞不堪,污水遍地,坑坑洼洼,如果再遭遇到连阴雨,更让人苦不堪言,一出门连个下脚的地方都没有,都猫在家里足不出户,如果谁家的驴车或者马车陷进去,那更的号召左邻右舍,费九牛二虎之力才能抬出来。
    沿着光滑的路径直走下去,发现以前的村小学已经不复存在了,一大片空旷的场地,被一堆各种各样的健身器材占满,一群村民在那里一边健身一边有说有笑,事隔多年,王二叔还是一眼把我认了出来,大老远给我举手打招呼,我兴高采烈的迎了上去,几年不见,他明显又苍老了许多,但精神矍铄,一阵寒暄过后,不由自主的聊起了村里的变化,他告诉我,几年前,村里人响应政府的号召,集资修了路,交通便利,村里的光景一天天好了起来,他悄悄的凑到我的跟前说道,今年,我的果园又被城里一个商户全包了,看着他美滋滋的样子,我又想起了以前,因为交通受阻,外面的车进不来,里面的车出不去,每到果子成熟,怕苹果烂掉,他迫不得已挨家挨户送苹果的情形,而如今他的苹果却供不应求,正谈的热火朝天,一辆大汽车疾驰而过,他告诉我,这是村里的校车,村里现在没有小学了,孩子们都去镇里的中心校上学去了,每天上学都有校车按时接送。
    好不容易回次乡,我急忙问道,哪天有集市,想赶趟集市怀旧一下,二叔听完,哄堂大笑,说道,现在谁还赶集呀,去村口坐车,不到半小时就进城了,城里超市应有尽有,每天从村里进城的车次好几趟,有公交,还有个人小面包,现在乡亲们对赶集已经不新鲜了,你以为还像以前呀,起个大早,赶上马车,谁还愿意遭那个罪呀。
    告别二叔,信步走到村委会大门口,儿时那棵老杨树依旧矗立在那里,像一位阅尽岁月风霜的老人,静默的见证着乡村点点滴滴的变化。
    来到大姨家,多年不见,大姨端茶倒水,热情有加,本想跟大姨聊聊地里的收成,可她对此却并不感兴趣,她说,现在农民都有了医保,看病报销,像姥姥这样年过花甲的老人,政府每年在经济上还给予一定的补贴,人们不像以前那样眷恋土地了,好多人都去城里的工厂,企业单位打工去了,挣的钱远比种地多多了,而且还体面,干吗非把自己拴在土地上呢,再说现在都是机械种地了,没有以前那么辛苦了,以前农村人享受医保,去城里上班,都是天方夜谭,没想到现在都成为现实,听说现在在你们城里,农村户口特别畅销特别值钱呢。大姨说完,不由的呵呵笑起来。
    听着大姨爽朗的笑声,再加上此次回乡的所见所闻,是真正见识到了乡村翻天覆地的变化,村里人许多梦寐以求的梦想都随着乡村日新月异的变化而一一实现,而乡亲们也都在心里怀揣着更大,更高的梦想走在寻梦的路上。

作者:李铮
地址: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区大西街金盾小区3号楼3单元402室
邮编:075100
电话:1508138454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1-26 11:52:18 | 显示全部楼层
四、本次参评稿件系原创稿件,勿一稿多投。对于一稿多投入围的作品经查实取消评奖资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2-7 15:41:48 | 显示全部楼层
征文下周结束。欢迎网友投票评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东方旅游文化网 ( 苏ICP备10083277号|苏公网安备 32080302000142号 )
东方文旅百家集,天下风光一网中! 电话:13196963696

GMT+8, 2024-12-1 04:56 , Processed in 0.083823 second(s), 5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