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片”温馨
曹其明
曾几何时对身边环境的反应变得越来越迟钝,一切皆听从于生理本能行事,一如热了把衣服脱去,冷了就穿上。我知道这都是因为生存的压力使然,像一个纤夫,只能埋头行走,无视也无暇去欣赏季节所赋予我们的色彩变化与美丽,直到有一天一帧精美的明信片霍然眼前:呵——原来在不经意间又送迎了一个寒暑。
不知道是不是我这个人的感情过于丰富的原故,每年新年的时候,我都会把我的祝福寄给别人,也喜欢收藏别人送给我的问候。因为它总能带给我一次次的感动和温馨。
我以明信片的方式来交流情感是1986年从“邮校”毕业分配到旌德县工作以后的事。年少离家,生活在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充耳是佶屈聱牙的皖南山区的方言土语。没什么娱乐,也没有多少朋友,孤寂之中难免生出一种“去国怀乡”的愁绪来。多亏那一片一片雪花一样飞来的问候,使我感到身边还有那么多关心和牵挂我的人,温暖着我走过那异乡漂零的第一个冬天。有些寄语直到今天我还能记起:“每一个深深的冬晨,都有我深深的祝福。同学,愿你如意、快乐!欢迎随时来××玩。”这是一个女同学寄来的,收到这张明信片后很让我欢欣好一段日子,并为此还衍生出许多无端由的美妙幻想来……而这种简洁别致不失内涵的沟通方式也就一直为我所钟爱,持续至今。
不久前整理旧物,一张已开始发黄的明信片攫取了我的眼光。“其明贤弟:兄弟相别久未逢/各居东西梦相处/乡间小路共抒怀/昔日茅屋夜高歌/如今又迎新春景/但愿重逢论新功。愚兄 建民”这张不乏稚嫩,有着浓浓时代气息的明信片是我的一个高中时代的同学在87年写给我的。上高中时我们关系非常密切,加上我的家就住在学校附近,因此,他总喜欢上我家去玩。我们这些十七、八岁的少年,常常在月下的乡间小路上漫步,无忧无虑地畅谈我们的人生理想,诉说青春懵懂的烦恼……当时中学生中特别流行台湾校园歌曲,其中有一首歌的歌名我已记不得了,歌词大意是“……林中的小路有多长,只有我俩漫步度量, 月儿好似一面明镜,映出了我们羞红的脸庞。在这样,美好的夜晚里,你的心儿心儿可和我一样……”曲调优美、抒情,词意缠绵,大家都非常喜欢唱。尤其是我们的校名简称“陵中”,所以有女生的时候,男生就故意把歌词唱成“‘陵(ling)中’的小路有多长,只有我俩漫步踱量……”还有时,我们会在我那不足十平方米的“小天地”里冷不丁地“夜半歌声”,直到召来一片犬吠。好在那是个偏居山里的小村庄,否则就有“扰民”之嫌了。
近几年还因为工作的原因在每年的“元旦”前后向我的那些经常有工作联系,或不常联系的客户寄上一张明信片。它就像一个春天的使者,带去了我的问候与祝福,也捎回了一片片爱的回应和谅解。曾经有一个不太理解我们工作的客户在收到我的明信片后由衷地对我说“谢谢你寄来的明信片,你的字写得真不错。”我是知道自己写字的水准的,其实他的真正含义不是对我字的称赞,而是向我传递一种理解与友好的信息。
也许,一页薄薄的纸片算不得什么,但最起码说明在我们的心底此时此刻想到了对方。抑或是曾经的友谊,抑或是一段感情的经历,甚或是发生在彼此之间的误会或记恨。而往往就因为那一页纸片上的聊聊数语,一声简单的问候,唤醒了我们因生活的重压和时间的消磨而正渐渐淡忘的记忆,舒活了已茧结的情感,消弭了曾经的误会和隔阂……
至于印制在明信片上的天南地北的风光风情所带给我们的欣赏愉悦则是它不言而喻的另一种妙处了。
(稿于2006年12月23日星期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