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扫一扫,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查看: 11643|回复: 0

陈法玉:写作给自己的灵魂摆渡 ——读郭世明散文随笔集《风景这边》

[复制链接]
发表于 前天 18: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东方旅游文化

写作给自己的灵魂摆渡
  ——读郭世明散文随笔集《风景这边》
  陈法玉


cd0e029ae699ee76091816cf8bc2e4e9.jpg

  灵魂需要放在此心安处的地方。如何抵达,各人有各人的方式。然而,也许有的人从来就没有认真考虑过这个问题,任其灵魂随意游走。郭世明不是这样,他通过写作给自己的灵魂摆渡,使其一直处于此心安处的状态,从而写出了如此情真意切、如此率性朴实、如此云淡风轻、如此充满力量的文字。通过他的散文随笔集《风景这边》,我们看到了一个摆渡者的昂扬姿态,洞察了一个摆渡者的心路历程,认识到了一个摆渡者熟悉的故乡、至爱的亲人、尊敬的师长、难忘的游历、曾经的过往和对人生的感悟。

  因为一个人,爱上一座城,这是关于爱情的传说;因为一本书,爱上一座城,这是文学的力量。在郭世明的《风景这边》里,我们领略和感受到了沛县的历史、文化、风物、美食、传奇与巨变……许由隐居之地、老子悟道之地、孔子问道之地、刘邦诞生之地,中国文学之乡,中国武术之乡……作者抑制不住内心的骄傲与自豪,尽情赞美故乡沛县历史的辉煌、发展的成就与美好的未来。在《张柳庄:梦里老家是故乡》《我的故乡故事》等篇章中,郭世明更以浓墨重彩描摹家乡的今昔样态——一物一景、一草一木、一人一事皆化作永恒的乡愁记忆:成片的杏树林、故园的香椿树、村口的老井、破旧的老屋、年迈的父母、善良的乡邻、看露天电影、到有彩电的人家看连续剧、爬树偷杏子的童年趣事……这些场景如叠映式蒙太奇,深深烙印在读者心中。尤其关于杏子的诗意描写,更似一组电影镜头:杏花含苞时纯红,绽放时粉红,花落时雪白;青杏初挂枝头,随风忽隐忽现如荡秋千;成熟时满树鹅黄金黄,令人垂涎。

  父母亲的墓碑,是乡愁的扉页;父母亲的墓碑,是故乡的门牌。书中《爹娘在故乡》《父亲生命的最后时光》《父亲走了》等泣血文字,读来令人动容。父母为子女操劳一生,而儿女可曾留意母亲青丝何时成雪?可曾发现父亲脊梁何时佝偻?子欲养而亲不待,何止是郭世明一人的遗憾?父亲在,天就在;母亲在,家就在;父母在,亲情与自信就在,我的世界就在!这般痛彻心扉的认知,恰是文字力量的明证。

  《风景这边》最具可读性的,当属对沛县文化人的生动刻画。在郭世明笔下,这群文人跃然纸上:丁可以泥土塑诗、真情写苍生,牌桌喜怒形于色,聚会必吼京剧;黄清华博学且提携后进;宋传恩高大俊朗,能文善画;好人朱迅翎离世引发全城哀恸;唐冬梅侠义干练;徐慧挂职驻村业绩斐然;张墨翰轮椅逐梦;谢华伟网络弄潮……这些篇章既展现文人群像,更印证中国文学之乡的实至名归。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本是文人雅事。郭世明亦爱远行寻诗,每游必有佳作:在苏州发现文学负氧离子,于扬州感叹二分明月照古城的浪漫,赴澳门领略大都市的繁华与小城的闲适,登长白山以灵魂解码天池之谜。

  教学之余,郭世明以一半烟火、一半诗意的姿态,成为高产作家。《散文百家》《散文选刊》等刊载其作,《故乡还在》《乡土恋歌》《风景这边》相继出版。其《我的文学新菜单》列出的2019年阅读计划,既有中外经典,亦有地方文史,足见其孜孜以求。愿他百尺竿头,再创不负时代的佳作。

  (作者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国家二级作家)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东方旅游文化网 ( 苏ICP备10083277号|苏公网安备 32080302000142号 )
东方文旅百家集,天下风光一网中! 电话:13196963696

GMT+8, 2025-9-16 00:52 , Processed in 0.138021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