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扫一扫,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楼主: 江山

姚秉德《麓山松庐诗词散文集》受好评

   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1-21 09:08:3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读完姚老师的《麓山松庐诗词散文集》,最大的感受是姚老师有一颗热爱生命的心,细心的感悟生活中的点滴、感悟人生,这一点对于正值青年的我们也自愧不如。
诗集包含“赤赤依恋”、“山水抒情”、“谦谦思故”、“渔樵对歌”、“散逸飘仙”五辑,从“赤赤依恋”中能体会到了爱情的美妙和向往,还有对自己国家和人民所表现出来的深情大爱。在“山水抒情”中将祖国的大好河山描绘的栩栩如生,让人仿佛有种身临其境的错觉。在“谦谦思故”中抒发了对故乡人事的思念,深深的触动了每位在外游子的思乡之情。在“渔樵对歌”中与朋友吟诗作对增进感情,尽显闲情雅致。在“散逸飘仙”中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记述了平日生活趣事,看似普通但道出了许多人生道理,让人反思。
总而言之,这本诗集凝结了作者的心血,在如今网络发达的时代,不妨试着停下来,用心好好的感受文字给予的力量。最后,由衷祝贺姚老师的新书发布,在未来也能继续给我们带来新的创作和思考。
                                                             毛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21 09:24:4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近期姚老师发了新书《麓山松庐》诗词散文集,有幸阅读了该书,记忆最深的便是第一首《祖国,母亲》,这一首词中将国家的山脉写的宏伟巍峨,将阳光照射下的山比作美丽的天仙,祖国将如此的景色带给了我们;也写到了奔腾的黄河如祖国翻腾的热血,长江流淌着祖国的激越,第一高峰喜马拉雅更是比作祖国不可冒犯的头珏,大好河山犹如祖国的臂膀一样,巍峨磅礴;这块土地包容了上下五千年的文化,更是养育着十三亿人,最后姚老师的一句“不管天荒地老,爱您永远不变”,抒发了对于祖国的热爱,以及对祖国母亲的崇敬之情,也说出了所有中国人对于自己祖国母亲的热爱,这首词看的我热血沸腾,激昂的情绪由心中喷涌而出,祖国给予我们的,我们无以为报,只能用自己的热血与抱负去报答自己的祖国母亲,这片养育着我们的土地,给予我们美好生活的祖国。
姚老师的这本书每一篇都有着许多的深意,看得我对诗词有了新的认识,也让我领悟到了姚老师高尚的诗词水平,对姚老师的崇拜之情更深了一些,有幸见过姚老师一面,姚老师慈祥的面容让我不禁更加钦佩。最后望姚老师的书发布后能大卖,能让更多的人在此书中陶冶情操,学到其中的文学气息,提升自身的境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21 09:25:4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姚老师的诗是有优美的,是跳跃的。各个年龄段的人都可以从他的诗中品味到故事,只不过经历不同的人读起来领悟不同罢了。他并不把文字写的太过饱满,留给读者很大的遐想空间。他并不会直接给人励志的文字,不会告诉你人生的路应该怎样走,他慢慢讲述着人生路上遇到的美好风景,让你自己去体会、尝试。因为只有自己体会过的人生才值得珍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21 09:49:1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读《麓山松庐·诗歌散文集》有感
捧起《麓山松庐·诗歌散文集》,视线所及的几个字,拨动心弦,琴音渺渺而来,我相信,沉每个人的悲欢,源自心灵深处的恣意流淌,打动我们的,唯有真情。《麓山松庐·诗歌散文集》,每首诗歌包含着先生内心的爱与哀愁、痛与欢乐、失落与收获。悲欢离合有几多,渐行渐远渐无声。仅有文字,成了不败的记忆。
全书分为五辑,“赤赤依恋”、“山水抒情”、“谦谦思故”、“渔樵对歌”、“散逸飘仙”,家国情怀、祖国山水、故乡土地、悠然人生、美好向往等尽入先生笔下,让读者忙碌又浮躁的生活里,感受到精神的升华。
我热爱看书,从金庸古龙,到琼瑶张爱玲的风花雪月,从生动的漫画图像到晦涩难懂的古诗词,再到海岩刘猛,再到此刻的各类畅销书,忽然发现,书籍的魅力就在于,无论年龄性别不管隔着怎样的时代,我们都能找到一本有共鸣的书籍。读书对我们来说,是人生的另一种享受,在现实生活里的所有不可能,我们可以在书里面的世界中感受,享受别人的人生,流泪喜悦。
说实话,读书是件磨人心性儿的事儿,你得把自己掏空了,使自己置身于她所讲述的故事里,活一遍,才能真正领悟,书中无处不在的博大、淡泊、宽容、善良,无处不有的谋略和智慧。
虽说岁月无情,四季更替中,白发丛生,华年逝去,但是亲情、友情乃至家国情,却在悄无声息里,留下抹不去的印记,成为永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21 10:59:0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麓山松庐诗词散文集》是湖大华龙公司董事姚秉德先生著作,是姚秉德先生一生文学创作的结晶;读一本书就好比阅读作者一生,不仅仅是阅读书中文字,更是细品作者对人生的态度和格局;《麓山松庐诗词散文集》一书在姚老师的笔下,展现了中国大好河山的美丽风景,把美好的亲情、友情、爱情彰显得淋漓尽致。姚老师喉咙做了多次手术,依然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对待生活,歌唱生活,这种精神值得我们细心品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21 11:26:34 | 显示全部楼层
《麓山松庐诗词散文集》全书共有五辑。第一辑:赤赤依恋,从赤赤就联想到我们伟大的祖国,又有姚老师的赤诚真情。第一辑以《祖国,母亲》开头,深切地表达了姚老师对祖国的款款深情。后面则是姚老师对爱情、友情、师生情的深刻表达。第二辑:山水抒情,主要描写了姚老师游历过的大好山河,或生动或贴切,令人心神向往。第三辑:谦谦思故,主要以姚老师的故人往事为引,抒发了人生的酸甜苦辣。第四辑:渔樵对歌,描写的是姚老师与他的诗友以诗怡情的快意人生。第五辑:散逸飘仙,该辑为散文集,或记叙姚老师的往事,或抒发胸臆,或论为人处世的道理,文笔飘逸,让人印象深刻。
作为一名工科生,读过姚老师的诗集后惊为天人,姚教授不仅专业知识硬扎,文学造诣亦是登峰造极,吾等的敬佩之情犹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最后预祝姚老师《麓山松庐诗词散文集》发布及其文学研讨会圆满成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21 11:26:52 | 显示全部楼层
《麓山松庐诗词散文集》全书共有五辑。第一辑:赤赤依恋,从赤赤就联想到我们伟大的祖国,又有姚老师的赤诚真情。第一辑以《祖国,母亲》开头,深切地表达了姚老师对祖国的款款深情。后面则是姚老师对爱情、友情、师生情的深刻表达。第二辑:山水抒情,主要描写了姚老师游历过的大好山河,或生动或贴切,令人心神向往。第三辑:谦谦思故,主要以姚老师的故人往事为引,抒发了人生的酸甜苦辣。第四辑:渔樵对歌,描写的是姚老师与他的诗友以诗怡情的快意人生。第五辑:散逸飘仙,该辑为散文集,或记叙姚老师的往事,或抒发胸臆,或论为人处世的道理,文笔飘逸,让人印象深刻。
作为一名工科生,读过姚老师的诗集后惊为天人,姚教授不仅专业知识硬扎,文学造诣亦是登峰造极,吾等的敬佩之情犹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最后预祝姚老师《麓山松庐诗词散文集》发布及其文学研讨会圆满成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21 12:19:2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读《麓山松庐诗词散文集》让我领略到了姚老师的人文风骨,每一首诗词描绘了一个故事,耐人寻味,一个故事讲述了一段人文风情,别致细腻,那些在寻常不过的场景在姚老师的描绘下都显得如此的别有一番风味,让人深陷其中寻找乐趣。从在姚老师妙笔生花描绘下,于情、于景有着触物兴怀言不尽,春来非是爱吟诗的情怀,于国、于家有着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的怀勉。领略一首优美的诗,读一本抒情的散文,聆听一首婉转的歌曲。才发现生活需要创造,无味的生活才会产生甜美的清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21 14:12:35 | 显示全部楼层
用热爱书写生活
——浅谈《麓山松庐诗词散文集》中表达的爱
叶伦
惟楚有才,于斯为盛,这是先贤对湖湘人才济济的高度评价。千年学府岳麓书院作为湖湘文化策源地和中国最古老的高等学府,千百年来为中国社会的发展培养了大批能人志士。岳麓书院精神回答了君亲恩何以酬,民物命何以立,圣贤道何以传三个问题,即:心怀天下的家国情怀,心系民众的责任担当和修身传道的使命。姚秉德先生在湖南大学就读、工作期间就深受岳麓书院精神的熏陶。《麓山松庐诗词散文集》正是对岳麓书院精神的传承和发扬。
《麓山松庐诗词散文集》是姚先生一生文学创作的结晶,吟咏了祖国美好河山,歌颂了中华文明,展示了爱情、亲情、友情的珍贵,文采飞扬,饱含热情。文集通俗易懂,雅俗共赏,读之如饮甘泉,如酌醇酒,激荡情怀。文集给我最大的感触是,一个人应当对生活怀有十分的热爱与激情,原来生活还可以用这样激扬、高雅的形式书写。文集字里行间散发着的浓烈的“爱”,这是一种心系国家,情系乡土,爱亲人、爱朋友、爱学生的大爱,包罗万象。这里,我仅以文集中“爱”的旋律来谈谈自己的一点主观感受。
姚老师躬耕教育四十余载,喉咙做过多次息肉切除手术,依然饱含热情地对待生活,歌唱生活。姚老师身上闪耀着湖湘文人对传统文化的坚守和发扬,衡云湘水之间,续传圣贤之道。看看《七律•岳麓书院一千零四十年纪念》:
庭院深深千百载,
赫曦台上论英雄。
朱张会讲开新史,
黄蔡起义覆帝功。
曾左名丞儒作本,
毛何立志济世宏。
怀思瘦弱文山体,
拨乱重修事耿躬。
全诗表达诗人对岳麓书院和历代名士的敬畏与深沉的怀念之情,也表达了诗人的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怀,中华民族伟大的复兴正需要这样的精神传承。那些彪炳青史的人物无不对自己的祖国怀有深沉的爱,这种爱需要传承和发扬,岳麓书院正是起到这种作用的载体,她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文人志士,为他们树立了积极的爱国情怀。姚老师成为了传承和发扬这种精神的无数个湖湘工匠之一,初看不知诗中意,再看已觉先生亦是诗中之人。
从生活中的一花一草到国家大事,都可以窥探姚老师对人生的热爱与激情。如五绝《题小华春天落叶摄影》:
花开花落处,
叶落亦同悲。
春日何曾驻,
风吹香不随。
热爱生活的人才会仔细观察生活,思考生活,在他们眼里一花一草皆显情。短短的20个字,巧妙地描述了绿叶与红花的依托,相依为命的深情。本诗虽然表达了自然规律不以人的意志转移的悲情,但是暗示了深厚友谊和不渝爱情的珍贵。
有描写真挚的师生之情的,如《留香》:
齿噙花鲜,
目露爱怜。
今朝一别,
何时再见?
鲜花象征着师生之间亦师亦友的美好,一年一度的毕业季,怎不让三五年建立的真挚师生情变得急切。虽是同事和学生的合照,却让姚老师感同身受,短短16个字表达了老师对学生浓浓的爱怜与殷切期盼。
有对同事的赞美,如五绝《藏首五绝•王华一笑》:
王妃腰脸瘦,
华美不需妆。
一眼勾人魄,
笑中怨更长。
这首诗不但将诗的题目“王华一笑”藏头,而且韵律优美,读起来朗朗上口,将王老师窈窕的身材,惹人怜爱的姿态鲜活地展现在读者眼前。我想,只有对工作充满激情,心怀坦荡的大爱之人才会这样高雅而毫无掩饰地表达对同事美的称赞吧!
除了对生活的赞美,文集随处可见对山水名胜的追遐思。如《五绝•登岳阳楼》:
洞庭浮日月,
世事几沧桑。
天下堪忧事,
伊人可怅长。
该诗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思考和对先贤的缅怀之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是所有文人士大夫的崇高理想追求。因为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心怀天下,所以不停鞭策自己追随先贤的步伐,以至于触景深情,感到无比的惆怅。又如五绝《芷江受降坊》:
一雪百年耻,
二扬万众忾。
倭今新保立,
战雾罩降台。
同样是心怀国家,这首诗则没有丝毫的惆怅之情,相反,是积极和昂扬的。本诗也警示国人在为国家富强感到骄傲的同时,仍要铭记历史,居安思危。
如果说姚老师的古体诗中的爱是豪迈热情的男子汉以其凝练的辞藻高歌祖国的秀美与人生的壮阔,其现代诗中的爱则更像是含情脉脉的少男少女诉说着爱的温情与百转千迴。
人生自古伤离别,现代诗《木棉树下》中以木棉为载体表达了无尽的离别之情,结尾点睛之笔写到:
岁月悠悠清风在,
木棉依依君不还。
离别不需要哀怨,因为爱的格调是悠扬而深沉的,是不会随时间褪色的。木棉依旧,你却不在,物是人非,怎不让人感慨万千,回味无穷。“情到深处人孤独,爱至穷时尽沧桑”,这大概是诗人真实的写照。
离别后是无尽的思念,姚老师的现代诗《多想把你忘记》表达了无尽的思念之情,结尾写到:
多想把你忘记,
从岁月里。
不再有爽朗的欢笑,
孤苦地走完后矣!
“自古多情空余恨,此恨绵绵无绝期”,这大概是上天给心中饱含热爱的人开的最大的玩笑吧。爱之深,所以伤之切,所以绵绵不绝期,欲罢不能。怎么办?忘记吧,也许只有这样的自我欺骗才能摆脱对你的无尽思念。
姚老师在现代诗《爱》表达了其爱情观,文末写到:
只有白雪皚皚的冬
才能检验爱的真
寒风刺骨
原野莽莾
天下只有你我
相互依偎取暖
相互拥抱前行
爱的真谛就是“相互依偎取暖,相互拥抱前行”。诗中歌颂了这样能够经历寒霜与沧桑检验的真挚的爱,既表达了高尚的爱情观,也升华了主题。华美的袍子掩饰不住浮躁爱情下的空洞,真正的爱应当是沉淀后的朴素,刻骨铭心。
让我感触最深的还要数姚老师的现代诗《无言的爱》:
想寄你一小笺,
却无句成章;
想向你表心意,
却情乱心慌;
想给你唱支歌,
却舌痴喉伤。
你扑啦啦的大眼,
使我心速膨胀;
你红嫩嫩的脸蛋,
使我气短心长;
你银铃般的笑声,
带我在仙境游荡。
我愿在桃花园里,
与你共嗅早春的清香;
我愿在灸热的沙滩上,
与你共晒火辣的太阳;
我愿在金黄的原野,
与你共享硕果的芬芳;
我愿在白雪素裹的枝头,
与你共度纯净的洪荒。
但却只能望着你,
渐渐地,
渐渐地,
飘向远方!
记得那是2018年教师节前夕的夜晚,我正好在图书馆自习,窗外朗月清风。明亮又泛黄的灯光下依稀能听到手指刮过书页的沙沙声,对面的岳麓山则静静地环抱着这座千年学府,百年名校,静静地守护着一个个年轻且渴望成长的心,那一刻我内心涌动起无比的感动与鼓舞。年近古稀的老者,依然能够焕发童稚般地心气荡漾,依然能以最纯粹的热情诉说他呵护的花朵,依然能以少男般地口吻诉说一份温情却无言的爱,这,是心藏大爱之人的真实感悟。对我们而言,湖南大学注定只是人生的弥足珍贵的驿站之一,但对于姚老师而言,这片培养我们的土地已然是他教育事业的全部。我们终会在时间齿轮的推动下飘向远方,而姚老师却在四季的轮回中独自忍受着师生情由沉淀到分离时的空虚,然后继续用热爱为我们的离去谱曲,继续用热爱歌唱生活。
对祖国之爱,亲友之亲,师生之情,生活之眷念的热爱与高歌,都是姚老师仁者大爱的显露。爱是无言的,但对待爱的态度是无私和积极的,爱的旋律是婉转和热烈的。姚老师的人生正是用热爱书写着的,博爱满胸怀,自可信手拈来!
我们可能不是一个会写诗赋词的人,但我们可以成为一个善于发现美,勇于称赞美,热爱生活的人。由衷地希望姚老师的《麓山松庐诗词散文集》能给读者带来对人生的思考与激励,让生活流淌爱的热流!
2020年12月29日夜于湖大图书馆
作者简介:
叶伦,湖北省武汉人,湖南大学李达班本科毕业,保送就读本校直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21 14:12:51 | 显示全部楼层
读《麓山松庐诗词散文集》有感
付强
2020年即将谢幕之际喜闻恩师姚秉德先生新书《麓山松庐》诗词散文集即将出版发行,兴奋之情久不能熄,作为先生弟子深感骄傲和自豪!
在经历两天的极度期盼后,终于在宁波初雪的夜晚收到了新书的快递。下班归来推开屋门便迫不及待地打开包装阅读起来,一场穿越时空的美妙旅行便随着封面的翻开而就此启程。
旅行的首站—“赤赤依恋”以一首对祖国母亲的赞歌开启,“巍巍昆仑”、“华山喷薄”、“东岳朝霞”、“黄河”、“长江”、“喜马拉雅”等祖国的壮丽山河跃然纸上,让心神在其中尽情徜徉、穿梭,先生用豪迈而不失柔情的语言诉说着对祖国的无尽热爱。《枫叶红了》是先生在深秋时节所写的一首优美佳作,那时我正在攻读硕士研究生,对这首诗歌尤为喜爱,每每诵读都颇有感触。光阴流转,如今我已走出象牙塔步入职场两载有余,生活的压力和对实现自身价值的渴望犹如一双无形的大手在不断地推着身躯前行,焦躁而疲惫。再次读起《枫叶红了》,那句“在寒风中燃烧,在霜冻中笑容”所蕴含的极致豁达的人生哲理犹如山间的阵阵清风爽朗精神,又像林中的涓涓细流浸润心田。伴着床前昏黄的灯光一遍又一遍地读着,仿佛将灵魂附着在一张张、一片片红枫上,穿越岁月长河回到了在麓山脚下求学的色彩斑斓的青春里,倏然疼了眼,将心也通通打湿。
“山水抒情”是旅行的第二站,先生酷爱游览祖国的名山秀水,通读“山水抒情”中的诗篇,跟随先生的脚步将无数壮美山川尽收眼底。我看到了“叠叠巨殿立峨峨”的雄伟故宫,看到了“绿影红光闪玉波”的科幻鸟巢,看到了“峰巅五老观红日”的巍峨庐山,看到了“雾霭朦胧已半仙”的秀美黄山,看到了“层峦叠翠万竿连”的无边竹海……。《五言诗•登华山》中的最后两句“莫言少年壮,老骥亦当先”,让我回想起读研时期的每次集体出游活动中,先生总是走在队伍最前面的那一位,我们这些正值年轻力强的弟子竟然也不如先生有活力。是的,先生的脚步从未停歇,一路走来,他在电力科学、经济金融和诗词创作中均是佼佼者。虽已年近花甲七旬,但他依然在不断提升精进,“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先生实属吾辈楷模。
“游山玩水”过后,即来到了旅行的第三站——“谦谦思故”,这一站的风景便是先生精彩纷呈的内心世界,有“要效武皇戎马切”的雄心壮志,也有“长路盼南归,拙夫何日回”的百转柔肠。字里行间充斥着先生对故乡的深深依恋,对故事的无限感怀,对故人的殷切思念。在我从大四至研三追随先生读书近4年的时间里,常感其情深义重。2018年夏天毕业离校前夕,我们同届的弟子最后一次一起去先生家中拜会,分离前先生站在家门口的台阶上目送我们离去,眼神里流露的尽是慈父对即将远行的游子般的不舍。爱晚红枫下的授业解惑,麓山松庐中的谆谆教诲,神农金顶上的指点江山,苍山洱海旁的对酒当歌……得师如此,何其幸哉!
我的脚步刚至第四站——“渔樵对歌”,读了前几首诗歌,宛如与众位作者一起穿梭回了古代,抚琴弄墨、以诗会友,一同诠释“惟楚有才,于斯为盛”,实在其乐无穷。
旅行尚未结束,期待后续更加绚烂的风景,衷心祝愿《麓山松庐》诗词散文集发布研讨会取得圆满成功!
2020年12月28日夜
作者简介:
付强,于2015年师从姚秉德先生攻读硕士研究生,2018年毕业,现就职于国网宁波供电公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东方旅游文化网 ( 苏ICP备10083277号|苏公网安备 32080302000142号 )
东方文旅百家集,天下风光一网中! 电话:13196963696

GMT+8, 2024-6-1 23:48 , Processed in 0.067936 second(s), 5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