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扫一扫,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楼主: 东方红

卢世龙:行吟诗人姚秉德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1-19 14:24:5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wx_细雪初_RtdOb 于 2021-1-19 14:29 编辑

赏析《麓山松庐诗词散文集》韵律之美

肖辉耀


“秉德诗坛国会开,华笺四万八方才”。手捧《麓山松庐诗词散文集》,我品味着“赤赤依恋”,畅游于“山水抒情”,感受着“谦谦思故”,欢喜于“渔樵对歌”,沉醉在“散逸飘仙”。《麓山松庐诗词散文集》既有诗词,又有诗论,既有散文,又有词赋,既有随笔,又有儿歌,既有格律诗,又有自由体,还有勇于探索新旧诗词融为一体,于山水草木、风景名胜中展现了家国情怀、志趣修为,充满正能量,内容丰富,美不胜收。受书中《诗词韵律简述(一)(二)》等启发,结合姚秉德先生的诗词,鄙人且初探皮毛,着眼于平仄、押韵、对仗,赏析《麓山松庐》诗词韵律之美。
(一)平仄之美
我们先来读秉德先生的诗:《七绝•夜宿柳叶湖(通韵英韵)》:
擂茶畅饮汗元蒸,一觉共和已曙明。
红日湖托斯冉亮,霞光云蔚渐趋昇。
鳞波闪闪连天际,赛艇扬扬互竞争。
抗战高歌犹在耳,烟波浩渺赴敌庭。
鄙人认为,平仄有规律地交错运用,能使诗歌具有节奏感和音乐美,可使得语言协调和谐、生动形象。姚先生这首诗的平仄韵律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点规律:
(1)在一句之内,平仄以音步为单位交替相间,即平平之后便是仄仄,仄仄之后便是平平。最后一字若是韵脚必为平,非韵脚必为仄。例如第五、六两句(颈联):“鳞波闪闪连天际,赛艇扬扬互竞争。”这两句诗的平仄是: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就全诗来说,每两个字一个节奏。平起句平平后面跟着的是仄仄,仄仄后面跟着的是平平,最后一个又是仄。仄起句仄仄后面跟着的是平平,平平后面跟着的是仄仄,最后一个又是平,这就是交替。
(2)在一联之内,上下两句的平仄以音步为单位双双对立,即平平对仄仄,仄仄对平平。就对句来说,“鳞波”对“赛艇”,是平平对仄仄,“闪闪”对“扬扬”,是仄仄对平平,“连天际”对“互竞争”,是平平仄对仄仄平,这就是对立。
(3)在两联之间,相邻两句的双数字即第二、四、六三字为节奏点,其平仄两两相粘(即一致),从而平粘平,仄粘仄,如首联与颔联之间,“一觉共和已曙明”“红日湖托斯冉亮”节奏点上的“觉”(仄)、“和”(平)、“曙”(仄)三字与“日”(仄)、“托”(平)、“冉”(仄)三字两两互粘,同样,颔联与颈联之间的“光”(平)、“蔚”(仄)、“趋”(平)与“波”(平)、“闪”(仄)、“天”(平)互粘,颈联和尾联之间的“艇”(仄)、“扬”(平)、“竞”(仄)与“战”(仄)、“歌”(平)、“在”(仄)互粘。节奏点上的第二四六这三个字,要求相当严格,而对于第一三五这三个字却相对较宽松,往往可以通融,这就是所谓的“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
秉德先生在书(P384-386)中指出了律诗格律的四种形态,其诗作也是严格遵守这个四种形态:
(1)首句平起仄收式(平平仄仄平平仄),如“同窗岳麓未能忘”(《七律•京城会泽洪学友》)。
(2)首句仄起平收式(仄仄平平仄仄平),如“远上黄山栈道悬”(《七律•登黄山》)、“风爽月圆意正浓”(《七律•秋思寄语》)。
(3)首句仄起仄收式(仄仄平平平仄仄),如“庭院深深千百载”《七律•岳麓书院一千零四十年纪念》。
(4)首句平起平收式(平平仄仄仄平平),如“擂茶畅饮汗元蒸”(《七律•夜宿柳叶湖》)、“秭归出仕气轩昂”(《七律•吊屈子》)、“千山环抱柳杨庄”《七律•拜访柳庄》等,秉德先生的律诗大都是平起平收式。
在平仄运用方面,秉德先生一方面相当严格运用平仄声律,另一方面又不完全为平仄声律所束缚,尽可能地使其服务于表情达意的需要,诗句呈现一派和谐气象。
(二)韵味之美
鄙人仔细研读,发现《麓山松庐诗词散文集》中的诗词用韵对于常用的《106部平水韵》、《词林正韵》、《中华通韵》、《中华新韵》皆有使用。
例如:《五绝•登岱岳(通韵英韵)》:
云飘风浪涌,日淡曙光生。
封禅祖龙在,谁能与角峰?
这让我想起苏轼的《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两诗都有借韵,达到相互衬韵之妙。
通过咏读,秉德先生的诗词在押韵方面主要是以宽韵为主,韵脚主要是以“ao”、“an”“eng”、“ang”开口呼为主,开口呼读起来开口较大,声音非常洪亮,极富有节奏感,宜于表现雄壮激昂的情感。如:《七绝•观黄果树瀑布(平水东韵)》:
日淡山青震耳隆,洪流飞泻玉河泷。
银珠滚滚帘千尺,溅起龙潭雨雾濛。
在这首诗里,隆、泷、濛都压了平声韵,韵脚“eng”,开口度较大,声音洪亮,写出了黄果树瀑布恢宏、磅礴、壮观的气势,更体现了诗人对黄果树瀑布震撼的感官体验和高度赞扬之情。同样,在《七绝•观陡塘坡瀑布(通韵英韵)》一诗中,诗人同样也是用了平声“eng”韵,起到了较好的效果。
再如:《七绝•谒富厚堂(平水阳韵)》:
富厚堂前嫩荷香,齐家八本美名扬。
屡输屡战多风范,济世诗书万载长。
《五绝•登岳阳楼(平水阳韵)》:
洞庭浮日月,世事几沧桑。
天下堪忧事,伊人可怅长。
在这两首诗里,香、扬、长、桑,韵脚“ang”,开口度较大,声音洪亮。
《七律•游南山牧场(通韵安韵)》:
城步蛇行数重山,山高岩险路弯弯。
嫩芽短短奶牛瘦,细雨蒙蒙不衣寒。
阳紫峰亭观日落,红缨哨堡忆时艰。
丘岚绿映八十里,地静天蓝忘返还。
此诗首句入韵,“山”、“弯”、“寒”、“艰”、“还”都是用了平声“an”韵,选用开口呼的韵脚来押韵,使得诗词声韵和谐,同韵相押,具有回环之美。
(三)对仗之美
鄙人认为,对仗是一种形成文字整齐美的修辞手段,也是构成格律形式、呈现格律气氛的重要因素。
仔细研读《七律•游南山牧场》,其中“阳紫峰亭观日落,红缨哨堡忆时艰”一句,首先是上下两句平仄相反,“仄仄平平平仄仄”对“平平仄仄仄平平”;其次是相对的句子句型相同,句法结构一致,谓宾结构对谓宾结构(“观日落”对“忆时艰”);再次,词语所属的词类(词性)相一致,名词对名词,“阳紫峰亭”对“红缨哨堡”,“日落”对“时艰”,动词对动词,“观”对“忆”;词语的“词汇意义”相同,同是名词,“阳紫峰亭”对“红缨哨堡”,都是地理名词,都是景观景点。
再如,在对仗的运用方面,《七律•攀崀山骆驼峰》中“独览丛云观寿海,众争陡壁找福星”一句是工对,“独”对“众”是反对,“云”对“壁”、“海”对“星”是天文对地理,“寿”和“福”是邻对。“明珠洒落于高处,阴涧流淌怎有踪”(《七律•游天生三桥》)则是宽对。《七律•岳麓书院一千零四十年纪念》中的颈联和颔联“朱张会讲开新史,黄蔡功高覆满清。曾左名丞儒作本,毛何立志济世宏”用的都是正面的典故,因此是正对、事对。“毋忧世事多离幻,但旺鸿鹄少虑荣”(《七律•秋思寄语》)在形式上是流水对,同时用“鸿鹄”借对“世事”,全句在内容意义上则形成反对。
鄙人认为,对仗之美不仅是体现在整齐工巧的诗意,长短交错的呼应、气势酣畅的排比也都展现出对仗之美,使得文章具有大气磅礴之势。例如《舜周书屋记》一开篇就写到“斯屋也,承麓山灵气,接南岳雄风,观洞庭波涛,察宇宙星辰”,这不由得让人置身于岳麓山的钟灵毓秀和南岳衡山的大气雄浑之中,同时让人联想起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匹夫家国情怀,以及王羲之在兰亭“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的文人闲情雅致。全篇几乎都是对仗,窃以为直追最负盛名的骈文《滕王阁序》。
(四)节奏之美
鄙人认为,一首造诣高的诗词作品,其节奏感契合意境,又往往是与其格律融为一体,这淋漓地体现于秉德先生的词作《满江红•守木》:
独卧/尖舱,伴/木排、哗哗/雨劈。浊浪/滚、掀舟/拍岸,簸吼/淫逸。千载/江水/源远/流,四方/栋器/淤泥/弃。梦中/回、掀被/速/出巡,无/贼迹。
航灯/闪,鹤声/唳。举/马灯,雨中/立。心/蕴热,哪管/风啸/寒戾。慢步/弯腰/入/卧处,缩腿/掐指/扫/睡意。须/用心、护好/厦/梁才,事/怎毕?
这首词的节拍分明,富有节奏感,有一个音节一个节拍的,也有两个音节一个节拍的,一般是单音节和双音节词汇相互搭配使用,内部意义联系紧密,上下两句中,对应位置的音节相同,从而可以使得诗词句读起来节奏分明、匀称和谐。词中包含了三、四、五、六、七字句,节拍安排方式上,三字句为二/一式和一/二式,四字句为二/二式,五字句为二/二/一式和二/一/二式,六字句为二/二/二式,七字句为二/二/二/一和二/二/一/二式,这样使得这首词读起来有一种急促之感,表现了当时作者在一天夜晚急风暴雨、应急守护的创作背景,以及在1973年年轻气盛却怀才不遇的急切心情,鲜明的节奏与诗句所表达的内容一一相吻合,读起来自然和谐,表意清楚。
同时,秉德先生善于运用复沓、叠句和反复的手法来强化诗词的节奏性,特别是创造性地运用到现代诗中。例如:
《复海平》:
君如梁上燕,
吾似针头线。
心心相印几时断,
时把海平念!
时把海平念!
短短五句中,“君如梁上燕,吾似针头线”用了《诗经》中常用的复沓手法,句法基本相同,中间更换相应的几个字,反复咏唱,起到了加深印象、渲染气氛的作用,深化了诗的主体,增强诗的音乐性和节奏感,使感情得到充分的酝酿和尽情的抒发。“心心相印几时断”一句重叠使用相同的音节“心心”,即采用“叠音”手法,增强语言的音乐感,念起来动听悦耳,有效地增加诗词的音韵美。最后两句“时把海平念!时把海平念!”用的是叠句的形式,前后呼应重叠,表现作者的一种回环往复的强烈感情,给人以“百转千回”、“绕梁三日”的感受,使整个作品产生强烈的艺术魅力。还有《枫叶红了》、《别梅》都是两段诗体,形式上是段落之间的反复,作者将复沓手法运用得恰到好处,在现代诗中也能读出了如此强烈的节奏感,不能不说也是一种创新。

以上皮毛之言,班门弄斧了。再借用秉德先生的一句诗:“热血满腔多梦想,谢天谢地谢师宗”,忝作刍议,感谢文学专家、评论达人、广大读者雅正。
2020年12月30日撰于星城

作者简介:
肖辉耀,湖南城步县人,湖南大学电力专业硕士毕业,现工作于湖南省电力公司,高级工程师,处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19 14:27:2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wx_细雪初_RtdOb 于 2021-1-19 14:30 编辑

情真意切跃楮练,气定神闲度春秋

——读《麓山松庐诗词散文集》有感

杨胜杰

记得在上高中前,将自己定位为一个“文人”,最爱买的书是宋词唐诗。不求风流倜傥,但也图个潇洒快活,是我很长一段时间的人生梦想。后来,一方面自己进了比较激进的理科班,另一方面宋词反反复复地读,创作起来实属不易,文学梦渐渐被隐藏,留下些许遗憾。
不觉间,惊闻我的导师秉德先生第二本文学专著《麓山松庐》已经出版,不禁兴致盎然,闲时读来,感慨颇多。首先是秉德先生作品的“真”,真性情,真创作。在理工治学方面,是资深专家、教授,在技术上求真,无论是舶来的洋理论,还是顶着大头衔的高论,想要糊弄过去可不容易。在诗歌创作上,秉德先生从基础的文学理论开始研究,用最真实的经历凝练出文字,读来情真意切,画面感强烈。孕育着人生的哲学,远不是无病呻吟、内心苍白之人的作品可及。第二个是作品的“趣”,趣味横生,童趣盎然。秉德先生是一个有趣的人,相信交往越久的人感受越深。作为一个有着丰富阅历和壮阔内心的长者,却丝毫感受不到横秋的老气,对生活中的点点趣事如珍珠般撷取,读来不禁莞尔。第三个感触很深的在于作品的“情”。书如其人,秉德先生是一个饱含家国情怀之人。书中作品一篇篇饱含对祖国的热爱、对妇孺的爱护,对学生的祝福,也有对父母亲的思念等。朴素而真实的感情直击人的内心,总能引起强烈的共鸣。
文集焕于“真”、“趣”、“情”,立于尘世而免于尘俗,读之如闻长者的教诲、爱人的私语、朋友的畅乐、垂髫的嬉戏,一颗深陷于公式、规则的大脑仿佛感受到久违的柔软和惬意。当物质、金钱在这个社会的地位被无限抬高,人作为整个世界的精华、大自然的精灵,是否应该任由欲望所绑架,是否任由“996”所摧残?我们的心中为何不保留一块诗情画意的秘密花园?
衷心感谢秉德先生,谢谢您唤起了我心中的美好。期待您更多的新佳作!
2021年元月5日夜撰于谭州

作者简介:杨胜杰,男,湖南益阳人,湖南大学博士毕业,副教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19 14:32:2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wx_细雪初_RtdOb 于 2021-1-19 14:33 编辑

用热爱书写生活

——浅谈《麓山松庐诗词散文集》中表达的爱

叶伦

惟楚有才,于斯为盛,这是先贤对湖湘人才济济的高度评价。千年学府岳麓书院作为湖湘文化策源地和中国最古老的高等学府,千百年来为中国社会的发展培养了大批能人志士。岳麓书院精神回答了君亲恩何以酬,民物命何以立,圣贤道何以传三个问题,即:心怀天下的家国情怀,心系民众的责任担当和修身传道的使命。姚秉德先生在湖南大学就读、工作期间就深受岳麓书院精神的熏陶。《麓山松庐诗词散文集》正是对岳麓书院精神的传承和发扬。
《麓山松庐诗词散文集》是姚先生一生文学创作的结晶,吟咏了祖国美好河山,歌颂了中华文明,展示了爱情、亲情、友情的珍贵,文采飞扬,饱含热情。文集通俗易懂,雅俗共赏,读之如饮甘泉,如酌醇酒,激荡情怀。文集给我最大的感触是,一个人应当对生活怀有十分的热爱与激情,原来生活还可以用这样激扬、高雅的形式书写。文集字里行间散发着的浓烈的“爱”,这是一种心系国家,情系乡土,爱亲人、爱朋友、爱学生的大爱,包罗万象。这里,我仅以文集中“爱”的旋律来谈谈自己的一点主观感受。
姚老师躬耕教育四十余载,喉咙做过多次息肉切除手术,依然饱含热情地对待生活,歌唱生活。姚老师身上闪耀着湖湘文人对传统文化的坚守和发扬,衡云湘水之间,续传圣贤之道。看看《七律•岳麓书院一千零四十年纪念》:
庭院深深千百载,
赫曦台上论英雄。
朱张会讲开新史,
黄蔡起义覆帝功。
曾左名丞儒作本,
毛何立志济世宏。
怀思瘦弱文山体,
拨乱重修事耿躬。
全诗表达诗人对岳麓书院和历代名士的敬畏与深沉的怀念之情,也表达了诗人的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怀,中华民族伟大的复兴正需要这样的精神传承。那些彪炳青史的人物无不对自己的祖国怀有深沉的爱,这种爱需要传承和发扬,岳麓书院正是起到这种作用的载体,她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文人志士,为他们树立了积极的爱国情怀。姚老师成为了传承和发扬这种精神的无数个湖湘工匠之一,初看不知诗中意,再看已觉先生亦是诗中之人。
从生活中的一花一草到国家大事,都可以窥探姚老师对人生的热爱与激情。如五绝《题小华春天落叶摄影》:
花开花落处,
叶落亦同悲。
春日何曾驻,
风吹香不随。
热爱生活的人才会仔细观察生活,思考生活,在他们眼里一花一草皆显情。短短的20个字,巧妙地描述了绿叶与红花的依托,相依为命的深情。本诗虽然表达了自然规律不以人的意志转移的悲情,但是暗示了深厚友谊和不渝爱情的珍贵。
有描写真挚的师生之情的,如《留香》:
齿噙花鲜,
目露爱怜。
今朝一别,
何时再见?
鲜花象征着师生之间亦师亦友的美好,一年一度的毕业季,怎不让三五年建立的真挚师生情变得急切。虽是同事和学生的合照,却让姚老师感同身受,短短16个字表达了老师对学生浓浓的爱怜与殷切期盼。
有对同事的赞美,如五绝《藏首五绝•王华一笑》:
王妃腰脸瘦,
华美不需妆。
一眼勾人魄,
笑中怨更长。
这首诗不但将诗的题目“王华一笑”藏头,而且韵律优美,读起来朗朗上口,将王老师窈窕的身材,惹人怜爱的姿态鲜活地展现在读者眼前。我想,只有对工作充满激情,心怀坦荡的大爱之人才会这样高雅而毫无掩饰地表达对同事美的称赞吧!
除了对生活的赞美,文集随处可见对山水名胜的追遐思。如《五绝•登岳阳楼》:
洞庭浮日月,
世事几沧桑。
天下堪忧事,
伊人可怅长。
该诗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思考和对先贤的缅怀之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是所有文人士大夫的崇高理想追求。因为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心怀天下,所以不停鞭策自己追随先贤的步伐,以至于触景深情,感到无比的惆怅。又如五绝《芷江受降坊》:
一雪百年耻,
二扬万众忾。
倭今新保立,
战雾罩降台。
同样是心怀国家,这首诗则没有丝毫的惆怅之情,相反,是积极和昂扬的。本诗也警示国人在为国家富强感到骄傲的同时,仍要铭记历史,居安思危。
如果说姚老师的古体诗中的爱是豪迈热情的男子汉以其凝练的辞藻高歌祖国的秀美与人生的壮阔,其现代诗中的爱则更像是含情脉脉的少男少女诉说着爱的温情与百转千迴。
人生自古伤离别,现代诗《木棉树下》中以木棉为载体表达了无尽的离别之情,结尾点睛之笔写到:
岁月悠悠清风在,
木棉依依君不还。
离别不需要哀怨,因为爱的格调是悠扬而深沉的,是不会随时间褪色的。木棉依旧,你却不在,物是人非,怎不让人感慨万千,回味无穷。“情到深处人孤独,爱至穷时尽沧桑”,这大概是诗人真实的写照。
离别后是无尽的思念,姚老师的现代诗《多想把你忘记》表达了无尽的思念之情,结尾写到:
多想把你忘记,
从岁月里。
不再有爽朗的欢笑,
孤苦地走完后矣!
“自古多情空余恨,此恨绵绵无绝期”,这大概是上天给心中饱含热爱的人开的最大的玩笑吧。爱之深,所以伤之切,所以绵绵不绝期,欲罢不能。怎么办?忘记吧,也许只有这样的自我欺骗才能摆脱对你的无尽思念。
姚老师在现代诗《爱》表达了其爱情观,文末写到:
只有白雪皚皚的冬
才能检验爱的真
寒风刺骨
原野莽莾
天下只有你我
相互依偎取暖
相互拥抱前行
爱的真谛就是“相互依偎取暖,相互拥抱前行”。诗中歌颂了这样能够经历寒霜与沧桑检验的真挚的爱,既表达了高尚的爱情观,也升华了主题。华美的袍子掩饰不住浮躁爱情下的空洞,真正的爱应当是沉淀后的朴素,刻骨铭心。
让我感触最深的还要数姚老师的现代诗《无言的爱》:
想寄你一小笺,
却无句成章;
想向你表心意,
却情乱心慌;
想给你唱支歌,
却舌痴喉伤。
你扑啦啦的大眼,
使我心速膨胀;
你红嫩嫩的脸蛋,
使我气短心长;
你银铃般的笑声,
带我在仙境游荡。
我愿在桃花园里,
与你共嗅早春的清香;
我愿在灸热的沙滩上,
与你共晒火辣的太阳;
我愿在金黄的原野,
与你共享硕果的芬芳;
我愿在白雪素裹的枝头,
与你共度纯净的洪荒。
但却只能望着你,
渐渐地,
渐渐地,
飘向远方!
记得那是2018年教师节前夕的夜晚,我正好在图书馆自习,窗外朗月清风。明亮又泛黄的灯光下依稀能听到手指刮过书页的沙沙声,对面的岳麓山则静静地环抱着这座千年学府,百年名校,静静地守护着一个个年轻且渴望成长的心,那一刻我内心涌动起无比的感动与鼓舞。年近古稀的老者,依然能够焕发童稚般地心气荡漾,依然能以最纯粹的热情诉说他呵护的花朵,依然能以少男般地口吻诉说一份温情却无言的爱,这,是心藏大爱之人的真实感悟。对我们而言,湖南大学注定只是人生的弥足珍贵的驿站之一,但对于姚老师而言,这片培养我们的土地已然是他教育事业的全部。我们终会在时间齿轮的推动下飘向远方,而姚老师却在四季的轮回中独自忍受着师生情由沉淀到分离时的空虚,然后继续用热爱为我们的离去谱曲,继续用热爱歌唱生活。
对祖国之爱,亲友之亲,师生之情,生活之眷念的热爱与高歌,都是姚老师仁者大爱的显露。爱是无言的,但对待爱的态度是无私和积极的,爱的旋律是婉转和热烈的。姚老师的人生正是用热爱书写着的,博爱满胸怀,自可信手拈来!
我们可能不是一个会写诗赋词的人,但我们可以成为一个善于发现美,勇于称赞美,热爱生活的人。由衷地希望姚老师的《麓山松庐诗词散文集》能给读者带来对人生的思考与激励,让生活流淌爱的热流!
2020年12月29日夜于湖大图书馆

作者简介:
叶伦,湖北省武汉人,湖南大学李达班本科毕业,保送就读本校直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19 14:46:5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麓山松庐诗词散文集》有感
诗词散文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统载体,从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朴实劳作的华夏子民将劳动时吆喝的号子,生活的阅历,自然的变化编纂成为了中华诗词的开端作品——《诗经》,到盛唐时期,中华诗词展现着中国世界地位卓然的文化自信,北宋时期,游牧民族的侵扰激发了一批国仇家恨的经典名著。直至今日,诗词一直都是中华民族予以寄托生活美好希望的翅膀,使中华民族数千年来的民族精神连绵。
于繁华俗世之间,远离喧嚣的乱世,放下迷眼的手机,静下心来,打开手中这一本《麓山松庐诗词散文集》,还未开始品鉴诗词的精华,我已为前言中姚老的发言深深感动。姚老说:“文化是民族的灵魂,是人类文明的根本。而诗词是文化的核心,是智慧的源泉,是激励人心的号角。”
翻开书目,是姚老对祖国、对母亲,对中国大好河山,对身边一草一木的“赤赤依恋”;是带领着我欣赏雪山金顶的风华美景,是走到首都北京游览故宫与鸟巢感受祖国首都的古与新,是站在庐山瀑布之前感受大自然磅礴力量一泻千里豪迈的美丽,是登上滕王阁,与王勃、苏东波开启了一场相隔千年的诗会。我看着一句句情真意切的呼唤,阐述着一位老人对故乡的思念。一首首寄语美好希望的祝福,送给身边的亲朋好友。
叶落枝青蕊萼残,炎炎夏日汗滴干。随风瓣瓣翩翩落,留得清香在世间。春夏秋冬,循环往复,一年又一年的工作与生活,春华或秋实的自然风貌,姚老眼中的世界幻化成了平仄对称的诗词,表达出对生命的流连,对世界美好的依恋。
正如后记中,姚老所言,诗的创作过程是一个很好的学习、自省、培育家国情怀的过程。在今后的工作与生活中,我也将向姚老学习,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对待工作,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生活。用诗词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用善举成就生活的暖阳。
最后,祝贺姚老师新书问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19 14:52:2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即为诗——读《麓山松庐诗词散文集》有感

我即为诗,是在研读过姚秉德老师的新作《麓山松庐》后的最为直观的感触。姚老师将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生命中的所思所感,对身边的亲朋好友,对学生,对工作,对美景,对祖国都有着积极向上的乐观态度与深深的爱恋。从姚老师的作品中,我可以感悟到他对祖国的热爱,对巍峨高山的敬仰,对连绵瀑布的感叹。大气时可叹祖国大好河山千里万里绵延不绝,细腻时可述孙女与小螳螂的趣事,感悟颐养天年儿孙绕膝的幸福与快乐。
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在世界上的地位也越来越高。尽管近年来,我们通用白话文,我们学习英语,但是言简意赅的诗词文化是中国人刻入骨髓的文化。
姚老师的诗词既通俗易懂,又感人至深,实为现代诗词文化的一本佳作。有幸拜读此作,我深感荣幸。

唐文龙
2021年01月19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19 16:53:1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作为一名华龙人,能够有幸拜读秉德先生的《麓山松庐》诗词散文集,是一件高兴与自豪的事情;
      虽也曾求学十六载,奈何个人文字功底实不敢恭维,但对于诗词歌赋等国学精粹常常是心驰神往的;现代诗读的不多,总感觉现代诗难有古体之意境,但当我曾读到毛主席《咏蛙》中的“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时,顿感心潮澎湃,原来白话后的文字也能讴歌出如此豪情,自那后,便也渐渐喜上了现代诗词。
      秉德先生的诗词散文集既有古韵、又含新风,读之朗朗上口。书中多含先生所见所感,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书写出了先生的家国情怀,以不同的文体呈现了先生的性格为人和处事风格,思乡更思人、念情更恋家,对待事情目标明确、思路清晰、更是自信满满。
      读先生的书,仿佛看完一部传记。激情飞扬的青春、热血满腔的梦想、淡水交情的益友、风情月意的爱人、壮丽唯美的山水、故土难离的愁绪纷纷跃于纸上,让人如饮甘泉,如酌醇酒,如痴如醉。果真千年学府多奇俊,理工园里隐诗人!
                                                                                                                                                                            --廖广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19 16:53:44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眼看见书名,“麓山松庐”四字瞬间就描绘出一幅青山氤氲的雅境,文人雅士结庐其中畅谈畅饮的画面。开卷翻阅,在诗中感受作者的所思所想所感,体会不一样的生活趣味、人生体会,感受不同视角下的大美山川,文人情怀,既在陶冶情操,养心益德,也让我更加关注生活中的美好和幸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19 16:56:2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凡优秀的诗歌,往往具有超越时代的艺术品质,甚至可以既感动古人,又能征服相隔千年的今人,成为传世的经典,姚老师所创作的《麓山松庐诗词散文集》饱含了这样的功能和魅力。
《麓山松庐诗词散文集》共分为“赤赤依恋”、“山水抒情”、“谦谦思故”、“渔樵对歌”和“散逸飘仙”五辑,这些诗词散文带我走遍了祖国的大好河山,领略了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体验了人世间的真情。
最后,衷心祝贺姚老师的新书发布,继续为我们带来优秀的诗词作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19 16:59:1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近期姚老师发了新书《麓山松庐》诗词散文集,有幸阅读了该书,记忆最深的便是第一首《祖国,母亲》,这一首词中将国家的山脉写的宏伟巍峨,将阳光照射下的山比作美丽的天仙,祖国将如此的景色带给了我们;也写到了奔腾的黄河如祖国翻腾的热血,长江流淌着祖国的激越,第一高峰喜马拉雅更是比作祖国不可冒犯的头珏,大好河山犹如祖国的臂膀一样,巍峨磅礴;这块土地包容了上下五千年的文化,更是养育着十三亿人,最后姚老师的一句“不管天荒地老,爱您永远不变”,抒发了对于祖国的热爱,以及对祖国母亲的崇敬之情,也说出了所有中国人对于自己祖国母亲的热爱,这首词看的我热血沸腾,激昂的情绪由心中喷涌而出,祖国给予我们的,我们无以为报,只能用自己的热血与抱负去报答自己的祖国母亲,这片养育着我们的土地,给予我们美好生活的祖国。
姚老师的这本书每一篇都有着许多的深意,看得我对诗词有了新的认识,也让我领悟到了姚老师高尚的诗词水平,对姚老师的崇拜之情更深了一些,有幸见过姚老师一面,姚老师慈祥的面容让我不禁更加钦佩。最后望姚老师的书发布后能大卖,能让更多的人在此书中陶冶情操,学到其中的文学气息,提升自身的境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19 17:14:3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全文直抒胸臆,文笔精炼,词句工整,纵观诗文,全篇主题鲜明,情景交融,对仗工稳,巧构出彩,这不仅仅呈现了长期的创作中所积累的深层次的文学底蕴,更是让我心中的激情恰与眼前的实景交汇,顿时撞击出思想的光芒,笔下写出来的诗句,竟是可遇不可求的天籁之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东方旅游文化网 ( 苏ICP备10083277号|苏公网安备 32080302000142号 )
东方文旅百家集,天下风光一网中! 电话:13196963696

GMT+8, 2024-11-24 09:32 , Processed in 0.065226 second(s), 5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