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扫一扫,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查看: 224601|回复: 2

乡村旅游――黔北“十一•五”期间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5-14 14:58: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乡村旅游――黔北“十一·五”期间的
旅游文化拐点

/李利维    /蔡海红


随着旅游业的飞速发展,欠发达地区因开发迟缓,旅游资源的人为破坏较少,植被保护完善,羁履践踏痕迹较轻等原因而相得益彰,留给了后人一笔不可多得的资源和宝贵的财富,日趋成熟的自然村落的合理保护与开发利用初见端倪。
“十一·五”旅游看贵州。这是国家领导人的精辟论断。其中,乡村旅游成为一个亮点。
贵州的乡村旅游最具有代表性的模式是“农家乐”和“村寨游”,一度时期也兴起“家庭生产作坊”和“自驾自助游”。在黔北地区最典型的模式是悄然兴起在余庆县的“四在农家”,即“黔北民居”建筑风格的“富、乐、学、美”进农家,从旅游的角度,应该诠释为“富、乐、学、美、游”。
乡村旅游是伴随着旅游产业的发展而衍生出的一种旅游模式,是以农民为经营主体,乡村民俗文化为基础,拓展城市居民休闲市场为目标的一种旅游业态形式。乡村旅游以乡村田园风光为依托,在与当地农民生产生活和乡风民俗和谐相融的前提下,适当融入旅游发展合理规划理念的休闲游憩模式,丰富和完善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具体内涵,“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使乡村旅游赋予了政治内容、民生向导和时代色彩。


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乡村旅游资源
乡村旅游资源林林总总,十分丰富,几乎包含了大自然的山水村落,自然风光、民风民俗、非物质文化遗产等,真可谓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乡村旅游资源可以定性为可再生资源。
1、山水环境资源:以山岳、河流、溪谷等地质、地貌、水文等自然环境的独特观赏价值为基础,形成了山水景观基础,是“山水型旅游新农村”。
2、生态环境资源:以绿色植被为依托,形成的郁郁葱葱的生态环境,特别是较好的森林覆盖,成为天然森林氧吧,形成了生态环境基础,是“生态型旅游新农村”。
3、田园环境资源:以乡村田园的农耕风貌为特色,形成一幅优美的乡村田园农耕景致,形成了田园景观基础,是“田园型新农村”。
4、村落环境资源:以古村落、古街道、古巷道、古民居、特色民居、特色村寨建筑、新型特色村庄建筑、民风民俗雏形等文化为基础,构成独特的村落景观,形成了传统的村落景观基础,是“村落型旅游新农村”。
5、经济林木资源:以果林、花卉、大棚、药材、牛羊牲畜、鱼塘、简单副食品加工等农作物、经济作物、农副产品加工、畜牧业、渔业等为依托,形成独特的景观环境和经济产业基础,是“新农产业型新农村”。
6、地方文化资源:包含民风民俗、非物质文化遗产等的文化包装,特别是口头文学、地方戏曲、民间音乐、民间舞蹈等,形成旅游文化的独特魅力,是“地方文化型新农村”。
二、旅游也是生产力之说乡村旅游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旅游是科学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旅游也是生产力。生产力是人们改造自然,征服自然,创造物质财富的能力,是随着经济发展的需要,既为改造资源的可利用和可再生服务,又为人类发展的可持续提供物质基础,包含劳动对象、劳动资料和劳动者三个基本要素。
旅游业是第三产业中发展最活跃的因素,几乎遍及了发展的全部,渗透到各个行业领域。有一句话叫做“不与旅游有关的行业我不做”,是三产中的行话。而从理论的视角去探究,正印证了旅游的“六大要素”,从这一角度讲,发展旅游就是发展生产力。
乡村旅游是一种旅游业态形式。发展的路径已经从四川盆地走向了云贵高原,并在这里枝繁叶茂,形成了正果,特别是黔北地区的“四在农家”模式,得到了各级领导和专家学者们的认可,归纳出一整套理论成果,形成了原始的地域文化,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就生界村乡村旅游在今年“五·一”黄金周的动态效果来看:旅游人次达7300/次,车次达510/次,餐饮业接待5193/次,旅游收入74650元。在这整个过程中,既包含了劳动对象,一是没有经过劳动加工的自然物,如待采摘的野菜、水果等,二是经过劳动加工的原料或材料,如石磨豆腐、打糍粑等,也包含了劳动资料即劳动手段,如餐饮炊具、娱乐场所等,还包含了劳动者,是以农民为经营主体。乡村旅游的过程是符合生产力的三大要素的。乡村旅游的发展,为旅游业注入了生机活力,佐证了旅游也是生产力之说乡村旅游。
三、返璞归真是乡村旅游依存的原动力
世界统一于物质,物质世界是多样性与统一性的辩证统一。
返璞归真也是一个物质的过程,去掉外在的装饰,恢复原来的质朴状态,把原始的东西真诚再现。
乡村旅游的着眼点在于山水相融的人与自然和谐,落脚点在于具有世外桃园般的人间胜境的永续利用。其旅游的主要对象是城市居民。


随着城市发展的日新月异,城市的喧嚣和高速的运转,给久居城市的居民带来了身心的疲惫,假日游成为时尚,自驾车游与日俱增,寻找临近的地方放松放松心情,因而,城乡结合部的乡村旅游成为卖点。城市居民前往旅游的目的很简单,就是以曲径通幽的山水美陶冶情操,以自娱自乐的方式寻找片刻的宁静,洗涤因喧嚣而带来的烦恼。这种需求产生了一种新的消费心理,游的地方要具有原始美,玩的花样层出不穷,吃的是农家饭,住的是仿生态的木制房,能有四季新鲜的花草和水果带点回家,也是一种收获。这些需求心理就是一个返璞归真的过程,是乡村旅游依存的原动力。
四、合理保护与永续利用的矛盾相对论
旅游资源的合理保护是发展旅游产业的前提条件,旅游资源的永续利用是开发旅游产业的最终实现手段,二者受法律保护。既要对旅游资源合理保护,又要发展旅游做到永续利用,这是一对相互排斥的矛盾。
矛盾是指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对立和同一及其关系的基本哲学范畴。对立和同一是事物矛盾固有的两种相反而又相成的基本关系和基本属性。这种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是相对和绝对的关系,相结合推动着事物的发展。
如果要合理保护,那么对发展就要有规划性的发展,只有在规划的前提下,做到合理保护与发展,才能永续利用。这是相对的。用规划的手段来调剂这一对矛盾,合理保护、规划、永续利用,三者之间互为转换,互为补充,在保护的前提下规划,在规划的范畴内发展,在发展的进程中永续利用,在利用收益中安排专项资金投入到合理保护。这一过程揭示了合理保护与永续利用的矛盾相对论,为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五、乡村旅游的文化理念发展最一般走势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文化理念使文化进一步深化,用具体的内容和载体凸现出文化的积淀。乡村旅游文化理念重点是反映地域文化的多元性和质朴性,从原始的衣胎上升为理论的界定,其质的一面就是一个对地域文化的初级包装过程,一个“扬弃”的过程。


黔北“十一·五”期间的旅游文化建设重点表现在乡村旅游文化,以民风民俗、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导的地域文化。口头文学、地方戏曲、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摩岩石刻、农耕文化、建筑文化、饮食文化、民族文化等一支支文化奇葩绽放,而这些文化大都具有地域性,传播的地域范围小,知之者甚少,“长在深闺人未识”,这就是我们的地域文化优势,充分挖掘和整理,申请合理的保护,形成乡村旅游最具感召力的文化特色,为旅游者提供旅游文化大餐,其乐无穷。
乡村旅游的文化理念发展最一般走势――地域文化。
六、乡村旅游是黔北“十一·五”期间的旅游文化拐点
关于拐点,从数学上是指曲线上凸和下凹的分界点;从经济学上是指某种经济数值持续向高后转低或持续向低后转高的转折点,特指经济运行情况;从旅游文化上是指旅游经济的运行情况和艺术生产发生论、艺术生产消费论。
旅游经济运行情况是用旅游人次和旅游收入来表示,与同期相比的增加值。艺术生产发生论是“生产活动是实现的起点,因而也是实现的居于支配地位的要素”,其表现为艺术创作动机的发生、艺术创作灵感的发生、艺术创作行为的发生;艺术生产消费论就是艺术主体在艺术需求作用下,对艺术产品的审美接受与享受,其发生的基础首先取决于艺术的产品构成,发生的结构是艺术接受主体的接受行为具体发生时所拥有的那种心理结构,发生的过程是艺术主体的审美体验的产生与深化的过程,包含初级的审美的感觉阅读、二级的反思性阐释阅读与三级的历史化重建阅读三大过程。
乡村旅游除了自然风光是特殊的组成部分,文化的陶冶更是必不可少的。从乡村旅游的文化理念发展最一般走势分析可以发现,这种乡村旅游文化需求日趋强烈。艺术是文化的特殊表现形式,在需求中生产,在生产中消费。把握乡村旅游的文化格局,就是充分整合了乡村旅游文化资源,以文化促乡村旅游产品的推介。从“四在农家”到乡村旅游建设,有着必然的联系,既丰富和发展了“四在农家”这种模式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又成为乡村旅游文化建设的拐点,发挥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从旅游的角度,“富、乐、学、美、游”,“五在农家”;从文化的角度,地域文化是乡村旅游的必要补充,二者的完美结合推动着事物的发展,彰显乡村旅游文化的发展前景,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可考的模式。


20070510、茅台书屋


附:部分数据资料来源
1、《马克思主义哲学》
2、《政治经济学》
3、《艺术文化论》
4、《中国旅游文化》
5、《旅游运营》
6、《仁怀市旅游统计资料》
发表于 2007-5-14 23:05:57 | 显示全部楼层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使乡村旅游赋予了政治内容、民生向导和时代色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6-15 18:46:03 | 显示全部楼层
游乡村是我的最爱!欣赏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东方旅游文化网 ( 苏ICP备10083277号|苏公网安备 32080302000142号 )
东方文旅百家集,天下风光一网中! 电话:13196963696

GMT+8, 2024-11-28 05:35 , Processed in 0.044568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