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扫一扫,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查看: 162284|回复: 9

[原创] 沂蒙笔会散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5-16 21:32: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沂蒙笔会散记 摄影撰文/琴语
    
   
   
    5月5日,从早晨不到5点开始打雷下雨。听着窗外越下越急的雨,不能再入睡,等待天亮。去位于鲁西南的蒙阴县开笔会,要赶很远的路,所以要坐早班车。
   
    早餐后,雨下的更大了。伞起不了很多作用,衣服很快湿了,皮鞋灌进了水。水淋淋地乘上车,舒了口气。不去管湿了的衣裤,掏出纸巾擦模糊了的眼镜。戴上因清晰而明亮了的眼镜,透过被雨水冲涮着的车窗,才发现,春暮夏初的田野,一片浓绿,那是一个多么宁静的世界啊。
   
    许多参加笔会的朋友都这样认为,这场雨是带着目的性来的。不然怎么能在久旱的春暮,在全省范围内下这么一场大雨,并且整整下了一天。
   
    是的,我也是这么认为。这场雨为我冲洗掉久居城市所蒙陈的灰尘,让我干干净净地走进那个红色土地。汽车驶离了车水马龙的高速路,拐进一条柏油路,路两旁是高大的杨树,新生的绿叶让雨水洗的鲜碧欲滴,极目处都是这种深浅不一的绿,似乎世界就是由绿色组成。一个宁静平和的世界,一首纯粹流动的诗歌,一曲自然天成的乐曲……
   
    离蒙阴越来越近,路两边的树以槐树为多,正是开花时节,挂着的串串白花,让雨水淋的晶莹剔透,隔着窗似乎都能闻到槐花独有的清香。我开始兴奋起来,一座座沂蒙特有的崮屹立在远处,又渐渐地拉近推远。一条条清澈的河流,飘带一样从远处飘过又被车子抛向远方。唯一不变的是绿,绿山绿水绿色的树和田野,即使是那些连绵的雨雾,也是一片朦胧的绿。田野中大片已是珠胎暗结的麦子,在雨中含羞地招展着青涩的情怀,给予人们一种丰收的希望和喜悦。
   
    从烟台到会议所在的蒙阴县坦埠镇,汽车整整跑了8个小时。从公共汽车下来,看到公路边有一条向山坡斜插的沙土路,路边有一标志牌,指明了去钟山寺度假村的方向,但没说明有多远。问过一位老大妈,大妈用浓郁的蒙山话告诉我:走2里地就到了。我已经坐了8小时汽车,累的腰酸腿麻,正想活动一下,雨也小了许多,就撑开伞,顺着那条路向山上走去。
   
    没想到,我在五月雨中的这样一个下午,从一个村庄走进了又走出,那个村庄被紫色的梧桐花和白色的槐花笼罩,此时,正诗意地盘横于我的梦中。连沿途遇到的狗儿们都非常友善,见到我也不叫,只是安静地目送我经过,或者冲我摇摇尾巴,这也算是一种欢迎吗?雨水轻轻地敲击着我的伞,我开始近距离走近一株株麦子,还有麦子地边紫色的野花。她们都挂着水滴,鲜艳、青翠,散发着迷人的气息。新鲜的空气,似乎把我的肺泡充满了,一种透彻的清新在我的身体中每一个细胞中游走,乘车的疲劳消失的无影无踪。
   
    无知不觉中,似乎已经走了很远的路。回头看那个最初穿过的村庄,已经是一个模糊的影子。2里地该早到了吧?迎面一对从田间劳作归来的夫妻,我上前打问:度假村还有多远?男人说:你怎么不坐出租车上来?还有很远呢,最少还要走8里地。有些吃惊和失落,没想到在那个大妈眼里的2里地会是这么远。再走8里地应该能够坚持下来,虽然没吃午餐,但周围景色这么美,该不会很累。我继续走着,边观山景看野花,兴致还是很高。听到有汽车上来了,我没有回头,只是往路边靠了靠,走我的路。没想到那辆小车越过我后突然停住,车窗打开,有一男士问我:是参加笔会的吗?我回答:是啊。那男士说:看着就像,快上车吧。就这样结束了我独自雨中漫步的设想,乘车又经过十几分钟后,到达了那个绿色怀抱中的幽静所在,笔会所在地——钟山寺度假村。
   
    度假村在山的绿色怀抱之中,所居住的房舍稻草铺顶,很有些乡村朴拙的味道。当一切安置好后,雨的仪式也结束了,一切陷入无边的宁静之中。
   
    早晨,我是被小鸟的歌唱叫醒的。走出房间,看到天空中大团大团的云彩在奔走,树林翠绿洗眼,数不清的鸟儿在大合唱,空气中带着甜甜的槐花香。忽然,阳光穿透了云彩的缝隙,如一道奇幻的光瀑,倾泄而下,刹时,面前的世界生动了。沂蒙山的阳光是如此温暖灿烂,让绿色的叶更翠,白色的花更纯……
   
    哦,蒙山,用这样盛大的雨为我们洗尘,又用这样明媚的阳光温暖我们的心灵。让我少爱你一分都不行啊,你就是这样,敝开宽广的胸襟,把我揽进了怀抱之中。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5-16 22:01:19编辑过]
发表于 2006-5-16 22:16:20 | 显示全部楼层

文朋诗友欢聚一地不亦乐乎

羡慕姐姐[em02][em0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5-16 21:35:24 | 显示全部楼层

    二
   
    山东虽然是我的老家,因生长在外地,后又一直生活在胶东半岛,对鲁西南了解的不多。学历史知道了孟良崮战役,从影视文学作品中知道沂蒙革命老区……但引起我对沂蒙山区关注却是在90年代末,上级机关的一份内部报纸中,连续刊登沂蒙革命老区的贫困现状,以及大批失学孩子的简介和照片。我资助了两个沂南县的孩子读书,并且和其中一个男孩保持了几年联系,这期间一直想找机会去一趟沂蒙山,看看这个孩子。终因身体原因没有成行,各种原因,后来与那孩子也断了联系。但在心中最柔软的地方,却留下了一份母亲般的牵挂和对沂蒙山、沂南县的惦记。
   
    这次在蒙阴县参加笔会,也算了了我一个多年的心愿。虽然没时间去沂南县,却登上了连接着这片热土的沂蒙山。面对暮春美丽的蒙山沂水,我的心里并没有想象中的兴奋,似乎蒙山上那一块块沉重圆润的石头,换了地方,压进了我的心底。
   
    红嫂的故事,家喻户晓;还有支前六姐妹的故事,也发生在这块土地。支前六姐妹中,已经故去了两位,还有4位与千百万沂蒙人一起,仍旧生活在这个美丽却是贫穷的土地上。汽车行驶在马路上,常常可以看到头上包着看不出颜色毛巾,弓着直不起的腰,拄着拐棍行走的老人。还有壮汉推着的“吱吱”作响的独轮车,车的一边坐着老大娘,一边堆放着各种灰乎乎的物品。这种独轮车,后来在孟良崮战役纪念馆中又看到了,只不过车轱辘是木制的,在解放战争中,在孟良崮战役中,老区人民推着这样的独轮车支援战线,运送粮食衣物等军用物资,立下了汗马功劳。如今,交通工具日新月异地变化,独轮车却仍然是革命老区百姓的主要运输工具。这块浸透了烈士和老区人民热血和汗水的土地,仍然是全国知名的贫困地区,怎么能不让人心疼。
   
    蒙山是美丽的。满山一片葱茏,树木高大挺拔,加上形状各异的怪石,实在是难得的景观。我面对眼前的景色,心中只有震撼。满山遍野的树木中,分布着满山遍野的石头,阵阵山风,树的枝叶摇动,那些遍布于林中的石头仿佛活了,变成一群群黄牛。有的在埋头耕田,有的回眸招乎幼子,还有的在仰天长啸……在乱石中挣扎着生长成这样粗壮高大的树木,需要什么样的力量和精神?我对蒙山的树木花草心生敬意,更对沂蒙山人产生由衷敬佩之情。沂蒙山人何尝不是一株株扎根于乱石之中的大树?又何尝不是一头头无怨无悔的忠诚坚韧的黄牛?!他们没有因为在战争年代立下的汗马功劳而坐吃老本,在恶劣的环境下,不放过一寸可耕种的土地,在石头缝里种下一棵棵果树,在稍微大点的土地上种上小麦玉米花生。乘车沿途,可看到一片片翠绿,已结出幼果的桃树,想象着如果是在桃花盛开时节来到这里,漫山遍坡一片片红霞,该是多么壮观。但细看这些桃树都栽种在乱石缝中,树的间隙布满圆滚滚的大石头。栽种的艰难和树生长的艰难,用语言是难以表述的。
   
    沂蒙山是坚韧的。正是有了这种坚韧,才有了沂蒙山独有的憾动人心的美丽。沂蒙人是勤劳的,正是有了坚韧中的勤劳,才能在战争后的疮痍中,重新建造了这片非凡的美丽。近几年来,国家有关部门对革命老区实行重点扶持,在政策和资金等方面给予倾斜,加上拥有着勤劳善良坚韧的百姓和独有的地方特色,为蒙阴的建设和发展带来了新的希望和机遇。相信蒙阴县会很快扔掉贫困的帽子,以一个更新的姿态,如高高的山崮屹立在祖国的大地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5-16 21:41:4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到沂蒙山区,才知道这里把许多山称为崮,是多么的形象。车子在山路上盘旋,一道道山梁从窗外掠过,一座座山崮被抛在身后。这些大大小小的崮,或雄奇、或险峻、或秀美。远远望去,在蜿蜒的山峦之间,一座座崮顶有的象蘑菇,有的象博士帽,有的象石磨,有的象棋子,有的象木桩……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让我不由的连声赞叹。近看山崮,刀劈斧刻一般直上直下的石壁,神态各异,惟妙惟肖的天然石头或坐或卧或半埋于土中,都给我强烈的视觉冲击。据说,蒙山有名的崮七十二座,从历史上讲,崮崮都有不同的典故和来历。当年陈毅元帅转战沂蒙时,面对随处可见的奇崮险隘,诗兴大发,挥笔写下脍炙人口的《如梦令临沂蒙阴道中》:“临沂蒙阴新泰,路转峰回石怪,一片好风光,七十二崮堪爱。堪爱,堪爱,蒋贼进攻必败。”
   
    孟良崮位于临沂市蒙阴县境内,属蒙山山系。相传宋朝杨家军将领孟良曾屯兵于此,故名。1947年5月,华东野战军在陈毅、粟裕的指挥下,于孟良崮一举歼灭了国民党的精锐部队整编七十四师,击毙该师师长张灵甫,孟良崮由此而名扬海内外。
   
    我们的汽车沿崎岖山路盘旋着驶向孟良崮,路边的槐花开的正盛,清香扑鼻。绿树白花,和遥遥相望的烈士纪念塔一起进入视野,让我的心中涌现出肃穆的情感。下车后又步行了一段台阶,到达了崮顶。天气晴朗,天蓝云白,衬托着孟良崮顶的烈士纪念塔雄伟高大。纪念塔高30米,由三块状如刺刀的灰色花岗石筑成,像两把钢刀直刺云天,再现当年华东野战军之雄风。
   
    1947年5月13日至16日,陈毅、粟裕指挥华东野战军在沂蒙山区进行了一场敌我力量悬殊的孟良崮战役。国民党有24个整编师共45万人,比解放军多十几万人,且装备精良弹药充足,还有坦克与飞机助阵。但孟良崮一役,国民党军队仍败于解放军,其精锐之师整编第七十四师全军覆没。这个战役,是敌我双方指挥员谋略的较量,也是双方军队士气、战力等素质的搏杀,更是一场真正的人民战争。在孟良崮战役中,沂蒙山人民组织了7万随军民工,15万二线民工的支前大军。沂蒙老区人民的有力支援,巩固和加强了华野在战役中的优势地位。
   
    站在高高的孟良崮顶,放眼望去,是连绵的山崮,一直到云雾飘渺处,山崮上是层层的梯田,层层的绿,低谷处,有红色屋顶的人家,隐在绿树之中,如居仙境。半个世纪已经过去,战争的硝烟已不复存在,但孟良崮上那一块块巨石上,到处隐约可见的累累弹痕,仍然诉说着那场战争,提醒着我们,我们的脚下,浸透了烈士的鲜血。就在这样美丽的地方,在这块土地下,埋葬了无数烈士的遗骨。我走进了烈士墓地,墓地正中是粟裕将军骨灰撒放处,其后是烈士英名塔,塔身镌刻着在孟良崮战役中牺牲的2800多名烈士的姓名,墓区内掩埋着2800多名烈士的遗骨。墓地很宁静,只有小鸟在鸣叫。阳光温和地洒在坟墓和周围的树木空地上,野花在静静地开放。岁月的风雨侵袭,使烈士埋骨的坟丘只有小小一捧,上面长着野花野草。有的坟墓有墓碑,更多的只有小小的一杯土。他们为了祖国的解放事业献出了最后一滴血,他们的血没有白流,他们的英姿已经化成漫天遍野的松柏、化成沂蒙山区雄伟壮观的山崮,永远镌刻在人民的心中。
   
    现在的孟良崮,已经被开发成国家级森林公园,成为当地创收的一个窗口,游客来往不绝。但愿,所有来到孟良崮的游客,眼中所看到的,不仅仅是美丽的风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5-16 21:43:11 | 显示全部楼层

    
   
    笔会所在地是在蒙阴县的坦埠镇钟山寺度假村。蒙阴县的名字来自“蒙山之阴”,位于蒙山之北。蒙山是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山,2000余年来,一直为文人骚客、帝王将相所瞩目。孔子曾多次登临蒙山,有“孔子登东山而小鲁”之说。唐代大诗人李白、杜甫曾结伴游蒙山,李白并在坦埠镇的钟山寺居住了月余。大宋皇帝宋真宗赵恒也曾驾临钟山寺并留下题诗:“地宝含章凝粹质,天姿表异吐奇声。安居群籁林间歇,默听余音砌畔里。涧下遗根形最怪,霜中余响气犹清。禁闱倍得增佳景,化力还应为典城。”;杜甫写下“余亦东蒙客,怜君如弟兄。醉眠秋共被,携手同日行”的佳句;唐玄宗曾率群臣登临蒙山;北宋文学家苏轼登蒙山写有“不惊渤海桑田变,来看龟蒙漏泽春”的名句;清帝康熙《蒙阴晓雪》和乾隆《望蒙山雪色》等诗篇,都对蒙山颂扬备至。
   
    面对如此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美丽景色,会议期间,许多文朋诗友激情迸发,当场赋诗。黄迪声朋友朗读的作品中有几句引发我的共鸣:
   
    在这里我们没有提为文苦不堪言 乐在其中
    我们也没有说当下文坛冷落 文人落魄
   
    这里白居易来过帝王来过华东野战军的将军来过
    唐朝的庙宇还在碑刻还在古树还在文昌君还在
   
    山势四合而围 鸟声渐渐下坠
    我看到绿色和阳光再压下来 只有风儿向上而走
   
    是的。这次文学盛会,让我们如沐春雨洗尘,心灵似乎被希望的阳光穿透。“这里白居易来过帝王来过华东野战军的将军来过”,现在,一群痴迷于文学的作家,又来到了这里,欢聚一堂。从这些作家身上,我更深刻地体会到在文学这条道路上行走的不易,更看到坚韧不拨的精神在他们身上的闪耀。从他们身上,我更看到中国文学希望之所在!
   
    参加笔会的作家中不少是专家学者,多年从事文学创作,走出了一路属于自己的路子。有文学博士,专门从事文学理论研究;有报刊杂志编辑记者,在为他人制作嫁衣的同事,勤奋地写作。还有一批乡土作家,更是令人钦佩。此时,我又一次翻开会议发下来的参会人员通讯录:M,某市作协副主席。我的眼前立即浮现出他憨厚的面容,一双非常有神采的眼睛,说起他,真是个传奇式人物。他不过是一个普通的农民,却把文学当成自己的生命,出版了9部长篇小说,5本诗集。前些年,被破格转为国家正式干部,任市作协副主席,直接定为处级干部;G,某报编辑,一个瘦弱但很精神的诗人。说起他的故事,更多了一份传奇色彩。他曾经是一个流浪诗人,靠收废品维持正常的生活。当他的作品频频在报刊发表后,被中央电视台某栏目做过专访,又被省某报录用为编辑。他们的故事,可以说是从事文学创作走向了一条成功之路的典范,更多的普通文学爱好者,还在文学这条道路上苦苦跋涉探索中,极其艰苦,却仍是痴心不改。L,通讯录上只留下了一个村庄的名字。黑红的脸庞,憨厚甚至有些木纳的表情,说话脸都会红。他说,农忙时会留在村里耕种那几亩山岭薄地,农闲时到处打工。不论在什么地方,唯一丢不下的就是对文学的钟爱,他写诗,也写小说。用传统的方法,白纸黑字,追逐着自己的理想。当大家互留电子信箱以方便更快捷地联系时,他只是在一边沉默。或许他没有时间和机会接触网络,但这并不影响他写出厚实而深刻的诗歌。对他,我只有致以真诚的注目礼来表示我的敬佩。还有S,一个成功的商人,投身于经济大潮中,却不改对文学的痴迷。自费办了一份文学杂志,还用经商所得,资助一些经济困难的文友出版文集诗集,为更多的文朋诗友圆出书的梦想。
   
    我一个一个读过通讯录上文友的名字,眼睛湿润了。从他们身上,我读到中国文学的希望所在。参加笔会的文朋诗友来自各个领域,公、检、法、教师、医生、护士、公司职员、农民、在读博士生……但共同的一点是对文学的执着和热爱。除了个别朋友因为写作获得成功,拥有了稳定的职业和收入。大多数朋友还艰难地走在路上,为生活做好一份工作之余,辛苦地进行文学创作。在商品经济大潮风云叠起,世界以一种缤纷的繁华让人眼花缭乱的形势下,大家都明白,写作更必须守得住寂寞,耐得住清贫。致力于文学创作,还有一份社会责任感在心头。责任和良知,让我们更执着地走在这条路上。一位朋友说:写作是一件很自我的事,是自我心灵的倾诉和抒发。我很赞同。无数的自我,组成了群体和大众。既然是自我的事,既然我们痴情于她,那就让我沿着这条路,坚韧不拨,无怨无悔地走下去吧。还好,我有着这么多同道朋友,我是幸运的,我们都不会太寂寞。
   
    其实文坛不冷落,我们也不落魄。因为文坛中有这么多文朋诗友,因为我们即使清贫,也能守住一颗纯净的心!

2006-05-15初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5-16 21:55:22 | 显示全部楼层
文坛盛事~~在革命老区沂蒙山召开笔会更具非凡意义,琴语姐辛苦,琴语姐幸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5-19 11:14:08 | 显示全部楼层

"文朋诗友欢聚一地不亦乐乎"...我期待着我们诗报的文朋友诗友欢聚的那一天!

我们一起努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5-19 17:37:33 | 显示全部楼层
相聚时易别时难,一车颠簸载伤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5-21 20:45:18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诗杰的诗意评复!

太行的评复有意见哦。“团则圆,圆则荒”有些让我费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5-22 17:01:02 | 显示全部楼层

文学是很个人的行为,所以才能有不同风格的作品。但文学又是很大众的艺术,所以才有这么多人走在这条路上,也有这么多人受文学的感染。

真正意义上的笔会,给我们提供交流和提高的机会,这是很难的文学盛事。

期待着太行主编也能够为我们提供这样的学习交流的机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东方旅游文化网 ( 苏ICP备10083277号|苏公网安备 32080302000142号 )
东方文旅百家集,天下风光一网中! 电话:13196963696

GMT+8, 2024-5-19 04:21 , Processed in 0.072980 second(s), 5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