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扫一扫,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查看: 90660|回复: 4

投稿:瘦扬州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9-11 09:40: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瘦扬州

张利文

扬州不大,甚至堪称小,扬州人却并不以这小而脸红,反以这小为内心的安妥,为灵魂的沉静,小得不卑不亢,小得理直气壮。扬州人说,“借取西湖一角,堪夸其瘦;移来金山半点,何惜乎小”。因此西湖虽瘦,扬州虽小,却瘦得有了大胸襟,小得有了大气象,反倒赢得了大名气,以至有人想要腰缠万贯,骑鹤下扬州。
扬州人确是把这一瘦一小做到了极致。窄窄的一个湖,在他处无甚可做,历尽千年怕是早成废水污泥,扬州人却筑山留岛,修亭建桥,湖岸三米一桃五米一柳,硬是做成满眼胜景。舟行水上,回环有致,但见波光潋滟,但听玉人吹箫,但知“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在扬州”。
贾平凹先生移舟上岸,在熙春台上闲闲坐定,听两曲古筝,抽两颗香烟,已是气定神满。“念泗桥上明月稠,水到扬州相思瘦。”先生搁笔而立,玄想不已。旁人笑问,不知先生与谁相思。先生笑笑,默而不语。彼时清曲依旧,胜景还在,人心却空。此前,先生戏谑,“水瘦船大,景美人臭”,自认俗人,负了这一湖的好景。先生是自嘲,我却以为先生之言有至理存焉。
想这扬州,当年水榭亭台,莺歌燕舞,玉人吹箫,船娘袅娜,一派升平,满湖迷醉。世人记得杨广为祸扬州,日日淫逸;也记得乾隆六下扬州,极尽铺张豪华之盛。于是世人到了扬州,但寻沉沦之迹,只念颓废之象,内心隐秘地藏着一个让灵魂下坠的欲望。一个瘦西湖,阅尽世间人心之萎琐,饱览世间人性之迷惘。殊不知,此是误读了西湖之瘦,小看了扬州之小。
瘦,自是有瘦的风骨,小,并不见得就失了力量。
在大明寺,观鉴真塑像,看鉴真纪念堂,瘦就有了瘦的诠注。日本留学僧人从长安慕名而来,恳请鉴真大师从自己的弟子中推荐一两位东渡传戒,大师毅然决定亲自东渡,言“是为法事也,何惜身命?”遂以失明之身,越飓风、恶浪、白鲨、兰鲸,经六次历险,登上扶桑彼岸。今之大明寺,佛意深蕴,住持能修得鉴真精神,拟辟鉴真学院,广播佛法,实为佛教界之大动作。想那时,扬州城里,西湖之畔,万千佛徒静心研修,扬州人定会愈加安妥,愈加沉静。
扬州有个梅花岭,梅花岭畔有个纪念馆。纪念的是史可法。贺敬之先生参观之后,留下两行大字:“史可法,人可法,书可法;史可法,今可法,永可法”,并言“扬州不仅有瘦西湖,扬州更有史可法。”斯言诚哉。想当年,史可法以兵部尚书衔督师扬州,与满清铁骑周旋数日,浴血苦战,以身殉国。郑板桥填词为赞:“尽孤臣一死,他何怕,气堪作,长虹挂。”彼时场景,想必瘦西湖也是目睹了的,此一精神,想必也是融入了西湖之水,给这“瘦”字注入了风骨和神气。
大明寺东侧有一岭,名万松岭。万松岭葬的熊成基。熊成基,字味根,扬州人,同盟会会员,1910年1月30日被捕,2月就义。刑前有言:“譬如草木,不得雨露,必不能发达。我们之自由树,不得多血灌溉之,又焉能期茂盛!我今早死一日,我们之自由树早得一日鲜血,早得血一日,则早茂盛一日,花朵早放一日,故我现望速死也。”铁骨铮言,掷地声响,其勇其义,又为瘦之一笔。
朱自清先生也是扬州人。其骄傲地宣称:“扬州好也罢,歹也罢,我总该算是扬州人的。”其时,先生何止是瘦,还患着重病,“美援面粉”诱惑着饥饿的胃,也诱惑着一些饥饿的心,先生断然在《抗议美国扶日政策并拒绝领取美援面粉宣言》上签名,拒绝领取配购证,并于临终关照夫人:“以后不买国民党配给的美援面粉。”“一身重病,宁可饿死”,先生是深味了“瘦”之真义。
为这“瘦”字添笔加画的何止数人。
“扬州八怪”斗雪傲霜,“清白一生殊”;单刀浅刻“当世第一”的于啸轩愤于官场污秽,弃官而去;人称“吴菊仙”的吴笠仙为拒绝日本人登门索画,在门上高悬一纸“笠翁年老多病,恕不再卖画矣”;名儒陈含光拒绝日寇主持自治维持会的命令,闭门不出;画家鲍娄先画《百桃图》,枯树一株,上结两只干瘪毛桃,题款用狂草,“天谷将军教正”为“天哭将军教正”,怒斥日寇;名医赵得臣得知抗日伤员惨遭日寇杀害,挥泪而作:“穷羞白发为文士,老羡黄泉作国殇”……
瘦,却瘦得满是精气神,小,却小得尽是大风流。
于是看来,我似乎是懂了平凹先生之“明月稠”与“相思瘦”,只是不知,这私心揣度,到底有几分道理?

地址:北京北三环中路四号司令部综合局
邮编:100720
电话:010-66352686,13641070570
发表于 2006-9-11 09:46:48 | 显示全部楼层
细致,流畅,问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9-11 20:0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情有景有感,不错的一篇,问好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9-11 20:13:17 | 显示全部楼层
很有意思的一篇,学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9-12 10:58:55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一谢过并问候楼上朋友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东方旅游文化网 ( 苏ICP备10083277号|苏公网安备 32080302000142号 )
东方文旅百家集,天下风光一网中! 电话:13196963696

GMT+8, 2024-5-30 18:38 , Processed in 0.051666 second(s), 3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