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张艺华 于 2012-11-2 09:08 编辑
每次与小内侄羊羊上街,他都会拉着我的手嚷嚷着要吃烧烤。有一次他突然问我:“大姑父,你小时候吃过烧烤吗?”我说,吃过啊,经常吃哩。“也是在大排档吗?”小家伙就爱刨根问底。我回答道:“不是,我们吃烧烤总是在田野里。”“你骗人!”羊羊的头摇得像拨浪鼓。他跟我到田野去玩过,估计他是无法想象我们那时候的烧烤是如何制作成的。 不知为什么,羊羊的话让我记得这么一个故事,叫珍珠翡翠白玉汤,说的是朱元章少年时代要过饭。有一次,他一连三日没讨到东西,又饿又气,在街上昏倒了,后为一位路过的老婆婆救起带回家。老婆婆将家里仅有的一块豆腐和一小撮菠菜,红根绿叶放在一起,浇上一碗剩粥一煮,喂给朱元章吃了。朱元璋食后,精神大振,问老婆婆刚才吃的是什么,那老婆婆苦中求乐,开玩笑说那叫“珍珠翡翠白玉汤”。。当时的朱元璋饥不择食,狼吞虎咽地吃下了这碗粥,自以为这就是世界上最美的食物了,因此一直铭记于心。他做了皇帝以后,吃腻了山珍海味,忽然记起这一段美好的经历。突然有一天他生了病,什么也吃不下,于是便想起了当年在家乡乞讨时吃的“珍珠翡翠白玉汤”,当即下令御厨做给他吃。那御厨无奈,只得用珍珠、翡翠和白玉入在一起,煮成汤献上,朱元津尝后,觉得根本不对味,一气之下便把御厨杀了,又让人找来一位他家乡的厨师去做。这位厨师很聪明,他暗想:皇上既然对真的“珍珠翡翠白玉汤”不感兴趣,我不妨来个仿制品碰碰运气。因此,他便以鱼龙代珍珠,以红柿子椒切条代翡(翡为红玉),以菠菜代翠(翠为绿玉),以豆腐加馅代白玉,并浇以鱼骨汤。将此菜献上之后,朱元璋一吃感觉味道好极了,与当年老婆婆给他吃的一样,于是龙颜大悦,下令重赏那位厨师。之所以提起这个民间故事,就是因为我忽然回忆起了自己当年吃过的烧烤。 我童年时吃过的烧烤,花样还是很多的。冬天,我喜欢把瓜子、玉米、土豆、红薯等放在火盆里烤,火盆里垫着若干的稻壳,稻壳上边盖着厚厚的燃烧未烬的稻草灰。然后呢,在稻草灰上铺一层纸,再然后将需要烧烤的食物放在纸上慢慢的加热。一旦闻到香味了,也就是食物烤熟了,我们就会迫不及待地抓起食物美美地受用一顿。最美的烧烤还数我向羊羊炫耀的那种,说白了是一种野餐。那时候,我们没有什么好玩的,最大的乐趣就是跟着大人去田里,或者看他们劳动,或者采集几朵野花,或者捉些小虫子。田里的豆角半青半黄的季节,是我们烧烤的最佳时机。我们往往将豆子整棵地拔起,放在火上烧。怎么个烧法?先搬来几块土疙瘩,支成锅灶的形状,将豆棵搁在上边,灶膛里放置稻草或麦秸。把燃料点着了,烧烤的程序就完成了。我们把这种烧烤,叫做烧猪头。至于为什么叫这种名称,我到现在也不明白。记得我们偶尔也捉住过野鸡野兔之类的,一样地烧烤。一开始没有食盐,烧出来的野味好像有点儿腥。后来有了经验,于是我们每次下田总是带着盐,这样的烧烤就好吃多了。野餐的烧烤带着些许的烟味,让我们吃起来感到格外的香,就像我后来在部队吃过的腊肉一样,美极了。 到底是我童年吃过的烧烤香,还是现在大排档里的烧烤美?还真的难说。反正我觉得当年的烧烤比如今的美。也许,这与“珍珠翡翠白玉汤”同理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