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扫一扫,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查看: 283411|回复: 2

11月17日淮安区报选发《清雅隽秀 韵致空灵》等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1-17 17:53: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清雅隽秀 韵致空灵
—— 王红莉散文集《淡雅女人花》序
  叶 子

  读完王红莉散文集《淡雅女人花》,感触颇深。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王红莉散文集中的66篇文章,篇篇流珠淌玉,篇篇格调高远,篇篇引人入胜,读之余韵袅袅,意绪流连,手不释卷。我如此细阅一位作家的散文还是第一次。
  对王红莉散文总的感觉是八个字:“ 清雅隽秀,韵致空灵。”所谓清雅是指文章含蕴婉约,自然流畅,像缕缕微风,似绵绵春雨,若涓涓细流,爽爽地、悄没声地润入读者心田。所谓隽秀是指作者文笔玲珑新巧,优美洒脱,虽为平言浅语,却点石成金化为妙章秀句,哲理充盈,趣意盎然。所谓韵致指作者触景生情,情与景会,又景随情迁,景中蕴情,情致深厚也。所谓空灵指意韵纷呈立体多元,意象舒卷灵动,思澈超然之空间充满无尽之遐想也。
  《淡雅女人花》之所以豁人耳目,发人遐思,在于作者将散文的知识性、可读性、趣味性浓缩于情韵之中,从而演绎了极为丰满的诗意般生活画面。散文的良莠在于一个情字,没有真情实感的散文实为无病呻吟,必然苍白枯燥,味同嚼蜡,难以卒读。什么是文章中的情?情是主体对客体生发的喜怒哀乐心理状态通过艺术加工在文中委婉含蓄之宣泄,并能与读者生发共鸣之效应。《淡雅女人花》里有友情、亲情、爱情、乡情,诗情、画情、花情、茶情、禅情、雪情、雨情、月情、石情、竹情等等,无论哪一种情,均是作者对世态炎凉百味人生的亲身体验和真切感受的流露和抒发。如作者在《真水无痕,茶过留香》中写道:“喝茶喝的是一种心境,是一种享受,在这片蓝天下,朋友你是否也坐在窗前,端着佳茗,品着心境,品着人生?”品茶怎么会如品心境如品人生呢?原来作者从沏茶中领悟到:沸水沏茶反复几次,茶叶几经沉浮才能释放出清香,人生也如同沉浮的茶叶,几经风雨历练才能激发出生命的芬芳。如果作者没有对茶有一种独特的情感,没有对沏茶作细致的观察和对茶的性质作精微的透析,没有人生沉浮跌宕之经历,能有如此鲜活而经典的哲思吗?作者在散文集中写了五篇有关品茶文章,可见作者茶情之深,茶悟境界之高。阅读这些文章不仅会增进读者对中国茶文化的了解,而且会深化读者品茶之情结,升华读者品茶之境界。
  作者的家乡在古都洛阳龙门石窟伊水河畔,大概从小受佛教文化环境影响较深缘故,不经意间将人生感触切入进深邃的禅机佛理领悟之中。作者在《禅悟》中这样写道:“香山寺和西山卢舍那大佛遥遥相对,伊水潺潺从中流过,清澈而温柔。置身于这样的景色中,悠悠的,可以什么都不想,可以什么都放下。可以将所有虚无缥缈的追逐暂时卸下,将一切凡尘世俗的浮华抛之脑后。心灵从没有像此刻这样的安详和宁静,澄澈而明镜,一如这清寂的秋水。”文中没有抽象的说教,没有玄虚的推理,而是将人文与景观天然妙合,读之如闻云外梵音,凡心入静,不带一丝尘埃。作者和普通人一样被世尘所围,但没有被世尘所没,那安详慈悲的卢舍那大佛似乎时时刻刻在为作者指点迷津:抛弃世尘,心静如伊水,方能不为名所累,不为利所牵,方能超然物外,回归生命之本真。作者是画家、书法家、诗人、散文家、艺术评论家,是当今屈指可数的集诗文书画艺术为一身的文化名人。作者学富五车,才华横溢,但没有时下一些名人俗不可耐的派头。我曾请教作者写意牡丹画技,作者对我牡丹画中的构图、笔法、色彩等问题逐一点化,颇有“与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之感慨。作者这种平易近人,虚怀若谷的大家风范以及与人为善成人之美之平和心态,源于对禅意深层次的参悟,源于高深的自我修养。作者行善积德心清若水,在物欲横流的当下犹如临风之玉树,超脱俗尘,实乃可敬可佩。《禅悟》是作者对禅的独到思考,是作者心灵的自我透视解剖,是作者作别旧我的思维轨迹,也是对人生情感本真的普渡。
  欣赏《淡雅女人花》,品味作者对人生解读和鲜语迭出的禅意哲言,犹如在夏日月光竹影下的小溪边欣赏一曲涤耳爽神的轻音乐,实在是一种清心濯目幽雅别致的艺术之享受。例如作者一连写了三篇赞美蓝莲花的文章,不仅情感充沛、意蕴丰厚,而且笔墨畅达、音韵和谐流美。作者在《蓝莲花(一)》起笔写道:“蓝莲花,霏霏的春雨打湿了你的脸颊,那是你眼中飞出的泪花,痛苦的你,一滴一滴的泪珠滚滚落下,那是你苦楚的表达。你那忧伤寂寞容颜,默念着逝水流年的潺潺,浅吟着苍凉凄美的幽幽,守望的寂寞在雨帘的一弦残月外,看着轻诉如水的流年。你为何而伤感,是年前的秋霜染白了你的鬓发?岁月的沧桑已刻在脸面,蓝莲花春天已到来了,我希望让春风激起你生命的火花!”这一段文字隽永、含蓄、凄美,作者是在写雨中蓝莲花的伤感情态?还是即景生情写自己对风雨流年的感叹?读者可以自出机杼地驰骋想象。要我说,这是雨中蓝莲花别样的韵致与作者心境邂逅化合为特定意象而生成的一段幽雅蕴藉,盘郁萦绕,寄意高远的蓝莲花童话开篇语。单从这段文字的音律而言,如果分行就是一首时而低沉、时而缠绵、时而激昂,音韵跌宕回还的抒情诗。平声字当韵脚语气舒缓,音调可以适当拉长。仄声字语气急促,音调不易拉长。作者选用“发花辙”为韵脚:“蓝莲花、脸颊、泪花、落下、表达、鬓发、火花”中有平声有仄声,但句号前皆为平声,完全符合诗歌结句的声调格式,读起来易彰显作者思想情感之律动,从而生发朗朗上口之音乐美感。这段文字实际用了两个韵脚,其中的“容颜、潺潺、流年、伤感、脸面”为“言前辙”,穿插在“发花辙”中。作者以“发花辙”为主旋,以“言前辙”为辅旋,妙合无痕地生成了优美的和声旋律。开篇映入眼帘如此富有音律情感色彩之文字,步入如此诗韵舒卷化景为情之意境,怎能不紧紧牵引读者之思绪,怎能不让读者耳目为之一新而心神俱醉呢?散文音律美是对蕴含意象的拓展和诗意化包装。音律的抑扬顿挫轻重缓急与意蕴完美融合使得散文更文雅清逸,更富浪漫情调。作者在《我和雪花有个约定》中的一段文字同样选用“发花辙”为韵脚,却不囿于结句平声押韵的格式,而是根据内容的起伏跳跃的画面来择韵,结句韵脚有仄有平,细细品来,繁弦促节,恰到好处。“天亮了,我静静伫立在窗前看外界的雪景,白花花的天地相连,这雪的世界简直是一幅极美的雪景国画。你看树上那一片片白雪堆挂,你看那红梅迎着雪花,红白着色两极分化,你看那顽童扔雪球把雪仗击打,你看那靓女帅哥结伴踏雪倜傥潇洒。他们跳着唱着喊着闹着,手拉手在雪地上滑着嬉耍,笑声中谁在定格青春年华?只听得那相机快门咔嚓咔嚓!”这段文字的韵脚依次为“国画、堆挂、雪花、分化、击打、潇洒、嬉耍、咔嚓”,多用发音短促的仄韵。由于文章画面欢快,开头两仄韵干脆利落,中间有一平韵调节,随后短促有力的仄韵蝉联而下,结句以平韵压阵,余音不绝。散文对押韵没有要求,如果要押韵,韵脚可以相隔远一些。《我和雪花有个约》中的这段文字韵脚很密,音律感很强,朗读起来如同切入镜头娓娓动听的画外音,美妙极致!这种笔法在散文集《淡雅女人花》中篇数不少,可谓匠心独运,自成气象。
  散文集《淡雅女人花》是作者对世事对人生感悟的解读和抒发。作者为什么要取名“淡雅女人花”呢?我想作者大概是在通过淡化自己、淡化名利、淡化世尘来涅槃旧我返璞归真。何谓淡雅?淡雅谓之中和,乃无过不及无乖无戾是也。淡雅是一种平和心态,是一种无我情怀,是一种包容胸襟,是一种自我超脱,是一种高古境界。世界原本很简单,如果你看重名利,计较得失,就人为地把世界复杂化了,就必然自设心狱地陷入无穷无尽的烦恼怪圈。正如作者在《菊花的淡和美》中写道:“有了人淡如菊的品质……所有的得失,都被一种释然取代;所有的追逐,都被一种淡定驱散;所有的寂寞,都被一种丰盈填充;所有的功名,都被一种脱俗淹没……嫉妒、攀比、郁闷、烦躁这些负面情绪就会远离你。”作者虽为名人,但把名看得很淡,从不把自己当作名人看待,“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从而远离了上述负面情绪的袭扰。作者在不同的篇章中提出了“人淡如菊”、“茉莉花的人生是清淡的”、“人生何尝不是这淡淡茶水”、“心素如水”、“心中的清清荷韵”、“淡淡兰香慧我心”等等淡我意象,既是一种人格追求,也是一种心灵自白。作者崇尚淡雅,打造淡雅,践行淡雅,把人生阴晴圆缺当作一种淡雅风景来经营,于是就有了闲看花开花落,静听潮起潮伏,漫随云卷云舒,潜心诗文书画的洒脱与浪漫,何不优哉悠哉!
  散文集《淡雅女人花》的主题可以用四个字概括:“淡定人生”。作者无论是写景、抒情、议论,还是记事、回忆,字里行间均彰显着女人花不温不火、不激不厉、不张不扬的淡雅情怀。《淡雅女人花》确实淡雅,世上还有什么能比淡雅更美的境界呢?

情彩着笔话春秋
——读赵日超散文《梦里依稀看淮安》
  许文金

  作家赵日超笔下的《梦里依稀看淮安》是一篇内容淳厚隽永、形式别具一格、主题深邃凝重的旅游文化散文。作家撷取了古韵浓郁的名城淮安——历史文化的落英,串缀成一朵鲜活的奇葩,情彩兼备,尺牍春秋;赏之富含韵味,品之如漱佳茗。
  淮安是一座举世瞩目的历史文化名城。她厚重坚实的历史文化积淀,令历代风流人物为之折腰,教古今文人雅士为之喟叹。仅仅青莲岗文化,早已把这座古城定位在华夏历史的星空中,永放光芒。
  更有枚乘父子为之添彩,“兴汉三杰”为之著色,巾帼英雄为之增荣,文学巨匠为之加冕,抗英名将为之生辉,旷世奇才为之壮色,一代伟人为之加誉……
  厚德载物,世代不衰。淮安厚重的人文历史,为作家们提供了书之不尽的题材。但究竟用什么来描写淮安、介绍淮安;从什么角度来描写淮安、介绍淮安;或者用怎样的思维定向来探求淮安古韵文化的内涵……仍然是作家们面临的新课题;这实际上也是对作家们的一种挑战。因为你只有规避前人早已说够了的话题,方能创生新意;否则,将沦为老调重弹或旧铁翻砂。《梦里依稀看淮安》的作者实在是跳出了这个雷池。站在时代与历史的高峰,俯瞰并审视了这个题材,把握了题材的取向,捕捉了一本书、一座桥、一府衙、一条街、一古刹、一棵树,给历史的淮安与淮安的历史描摹出一幅悠长的画卷,实在令人耳目一新。
  这就说明,散文取材虽然十分广泛,但并不是说创作散文时的材料无需选择加工。相反,倒应该去精心选择生活中突出的有较大意义的事物。著名散文家秦牧在《散文创作谈》中曾形象地把这比喻为“尖端状态”,称之为“笋尖”和“菜心”。倘若作家们不去区别什么是生活材料中的笋尖和笋身、菜心和菜梗,检到一点有些儿光泽、有些儿意义的事物就写,结果就只能写出很平常的作品。作家们只有靠独具慧眼和匠心,通过审视、联想,才能开拓新意。
  “观古今于须叟,抚四海于一瞬”。《梦里依稀看淮安》的作者正是摘取淮安历史文化积淀中的这些个“笋头”和“菜心”——六个“一”,并使其巧妙地组合起来,写出了淮安鲜活的人文地理,无限风光。
  这六个“一”,更如同六颗闪亮的星星,永远嵌镶在华夏的历史星空中熠熠生辉;这六个“一”,也是古韵淮安的名片,彰显她昔日依稀的繁华和今日的繁荣。
  文学作品都是一定的社会生活在人类头脑中反映的产物。但这种反映并不是照相式地去摄取生活,而是一种能动的特殊方式的把握。它是用具体可感的形象的方式,对以人为中心的社会生活所作的整体的、综合的反映,同时又渗透着反映者本人的主观评价和情感态度。艺术美不仅反映客观现实的审美价值和属性,同时又表现作者的审美情感、审美观点和审美理想,同时达到内容美和形式美的比较完美的统一。
  散文中的“我”,就是散文记叙、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的主人公,同时也是散文结构的贯穿线。作者在观察和取材时,就是“以我观物,物皆着我之色彩(王国维:《人间词话》)”。朱自清和俞平伯,同是夜游秦淮河,同以《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为题作文,但由于各人的气质、情感、创作风格的不同,写出了迥然不同的作品。这就启示我们:为了写好散文,要更多积聚自己在观察事物时的内心感受,以便在写作时有材可选,有情可抒。周立波说:“举凡国际国内的大事,社会家庭的细故、掀天之浪、一物之微、自己的一段经历、一丝感触、一撮悲欢、一星冥想、往日的凄惶、今日的欢快,都可移于纸上,贡献读者。”(1959-1961散文特写·序言)
  《梦里依稀看淮安》的作者正是把握了这些尺度,在淮安众多的人文地理的历史内容中,只撷取了六个层面加以抒写,而写每一个层面,也不是全面铺开,而是收拢;只选择其中有代表性的点或线来加以生发。作者运用几近白描的手法,简洁地勾勒出其中的特质,撑起了淮安人文地理的一片天地,恰到好处地为作者的抒情议论张本,这正是情彩兼用之妙处。
  淮安厚重的人文历史,为作家们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梦里依稀看淮安》的作者正是由于做到了“以我观物,物皆着我之色彩”,所以,他籍此生发出的抒情议论才更贴近抒写之物。
  旅游文化散文,要想写好,难度更大。因为作为抒写的客体,只是一个客观的存在。斜阳草树,寻常巷陌,园林碑石,小桥流水,奇峰峻岭,古刹碑林,舞榭歌台……对这些客体(历史遗存)的抒写,可谓“前人之述备矣”。如果仅仅满足于提供给读者以愉悦性、观赏性是远远不够的。“李杜诗篇万口传,如今已觉不新鲜”。更重要的是要体现作者的审美观点和审美情趣。《梦里依稀看淮安》一文的特色,不只是取材的精巧,还表现为抒情议论的精要;而作者的这些抒情议论,都带着鲜明的哲理性。该文中的这些抒情与议论,不是简单的文字附着,而是经过作者深思熟虑后的理性的思考以及经过理性思考后的情彩迸发,实现了情和彩的比较完美的统一。
  写到“一本书”,必然要涉及《西游记》中的典型人物。于是作者很自然地亮出“纵观古今,八戒这一形象无处不在;官场上有几个像孙悟空那样敢于‘闹天空’、 ‘摘蟠桃’、 ‘砸玉帝’的父母官!”这一抒发,不正是涵盖了书中人物形象的典型意义吗?
  写到“一府衙”,几副楹联,内容和意义,彪炳史册。于是作者顺势写道:“其实,倘若后人能从府衙这些楹联中参悟并获得益处,不也是一种幸事吗?然而,在这个追名逐利的世界上,又有多少人真正耐心去品读,多少人能够真正读得懂呢?更有多少‘清廉之官’去效仿前贤呢?”针砭时弊,真是一语破的。然而,敢说真话,正是一个有良知的作家的职责所在。
  写到“一古刹”,面对古刹的沧桑历史,禁不住勾起作者的扼腕之叹和心中的沉甸。古刹因人为的原因而至于废圯,这本是对历史的一种亵渎。如今的重建,却夹之于高楼大厦之一隅。再怎么完美,也总是缺失童年的记忆、历史的韵味。难怪作者喟叹:“人生若梦,运河的缺憾,何时才能有大的转折!”
  写到“一座桥”,借用苏东坡《留侯论》来品议韩信的“胯下之辱”。韩信的修炼,可垂范古今。而正是那种“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以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
  写到“一条街”,更凸现了淮安的人杰地灵。你看,弹丸之地的河下古镇,仅在明、清两朝,就出过55名进士、状元1名、榜眼2名、探花1名,博学鸿儒司5名……面对河下,面对河下古老的石板街,换作别人,不知作何感想?而作者却带着沉思,破解道:历史虽然辉煌,但毕竟是已然的定格,留给现在的仅仅是一道道梦痕。于是作者写道:“耕读传家久,诗书济世长……那些随处可见的楹联,那些随便搁放的农具、石磨,还有那些在一杆烟斗下饱经沧桑的脸庞,还有那个旁若无人的浣衣少妇……都在真实地告诉你,昔日的一切,都已成为过去,最真实的,唯有对生活、日子以及一份耕读精神的守护和演绎。”是啊,历史是延续的,历史,只有得到传承,方显示出生命力。
  写到“一棵树”,这是一代伟人周恩来故居的物事:一棵树,一品梅。梅香馥郁,折射着人品的光辉。对此,人们该有书之无尽的颂辞,或放歌,或豪唱;但作者并未如此,倒是在深沉地慨叹:“怅望千秋一泪洒。时移代易,这一份生命和年轮同步的回望,在时间与灵魂的高度上,已然留下不朽的刻度。然而,关山水阻,不见归雁,乡书不达,只有一份空茫的回望,独自而立,这是一种怎样的执著和无奈?”读到这里,我说,够了。作者不必去包办所有读者的感受,也无法囊括所有读者的心态,只有欲说还休,给读者以想象、回味和思索的空间。
  历史的梦,总是依稀的。谁能够读懂淮安呢?“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常有的事。
  然而,历史,又不只是一个依稀的梦;而历史的传承,却应该是一种永恒。从这点出发,《梦里依稀看淮安》的价值所在,就在于她藉助于淮安人文地理的历史和现状,生发出超乎常人的感叹,并藉助于理性的思考,发抒富有哲理性的理念;选择的是迂回婉曲,而不是直白。
  在这篇作品中,作者始终把握“以我观物,物皆著我之色彩”这个准则。所以对淮安人文地理的解读才不落窠臼。以情以彩,一以贯之。而文思如梦,作者在历史与时光的隧道中穿行、遨游,有时虽感漂渺,毕竟还是写真。作者在遨游中不断地审视,从而解读出个中的真谛,汲取其古韵文化的内涵。正如文中所言:“走近淮安,就如同走进华厦的历史,却很难能触摸到他们曾经的过去。远方苍茫,远方已远,除了一个模糊的背影,祖先们的荣誉、骄傲,祖先们的功名、利禄,都已零落成泥,化作尘埃。祖先们带给自己的那份自豪和优越,早已让位给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与日子……”
  挟着一股深深的情,裹着一抹浓浓的彩,作家引领我们在淮安人文历史的长廊中徜徉。字里行间,流淌的不只是这份情彩,而是多了一份对人类历史的解读,并通过作家的审美,唤起读者的共鸣与感悟。
  岁月春秋,悠悠流长;情彩着笔,笔底春秋。读罢此文,我们不禁慨叹:历史也是一部厚重的教科书。她留给我们的,不只像一片依稀的梦痕,而是一道道待解的多元方程;不只是对昔日繁华或沧桑的缅怀,而是寄厚望于未来的一种畅想。人文历史中的那种固有的不朽,将成为一种永恒。而其中,有着沉甸甸的惊叹号!
  (许文金:中国散文家协会会员)

烟雨江南
于行行

  氤氲江南,细雨斜风,一番诗意,别样风情。雨中的江南,空灵秀美中带着淡淡的青草香味,廊桥花榭的雨韵,旖旎了整个江南小城。
  云情雨意,霏霏斜舞,一直都觉得江南的雨若樱花飘落般柔美动人,那绵绵的细雨,是瞧不见一点雨滴和雨丝的,好像轻盈的薄纱在空中翩翩起舞,有着似烟似雾的凄美,如织如帘的清丽。漫步其中,习习的清风伴着细雨荏苒在面上、手上,清冷中带着幽幽的温暖。细细品味,柔柔雨丝犹珠帘般婉约含蓄,似星星般深邃透彻,晶莹洁白得连尘埃也染不上,空濛如薄雾,散漫似轻埃,弥撒在整个江南的亭台楼阁、砖瓦石草中,悠远而不自知。
  缠缠绵绵,纷纷扬扬。 江南雨,淡淡的,悠悠的,有着一份无法捉摸的飘逸。如果适逢梅雨,江南便完全是雨的江南了,放眼望去,整个天地都笼在濛濛的烟雾里,空灵的天幕,缠绵的烟柳,如诗如画, 轻盈淡雅,像极了江南的山水。看到犹如月宫嫦娥垂下的白色纱裙的纤纤细雨,不禁沉浸在雨中水乡所装饰的童话世界里,此时驻足在古老的青桥上,再读江南的雨,真的就只剩下“瑶池仙境雨江南”了。
  柳下桃蹊,幽香古苑,沾衣欲湿杏花柔,青山绿雾若仙境。江南的雨不知润色了多少诗词歌赋,文人墨客,才子佳人,在江南雨的低吟浅唱中,写尽世间的千种情仇,万般娇美。“萧萧洒庭户,堪慕,江南细雨。无眠夜,软语小窗,应惜柔情万千缕”,在江南的诗情的吟唱中,蓦然发现,原来雨丝就是情丝,剪不断,理还乱,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云窗静掩,握卷闲坐,在雨打芭蕉的柔情中,聆听遐想,那时而“大弦嘈嘈”,时而“小弦切切”的雨声,竟行之有韵,宛如委婉悠扬的小夜曲,在诉说着一段浪漫动人的爱情故事。
  黛山云水,烟锁楼台,迷蒙细雨中,远山隐约,一抹如黛,青箬笠绿蓑衣疏散落在飘飘渺渺的无尽丝帘中,管弦丝竹,霓裳羽衣的雨情,仿佛在诉说着亘古的柔情,恬淡得像一串串轻盈跳跃的音符连缀成梦一般的旋律,如丝如缕的在心头荡漾,激起一层层温馨的涟漪。在雨谱就的这阙“小楼连苑”的乐曲中,纵有万般无奈,也不忍打破此种温情。
  江南飘雨,染柳烟浓,不尽的雨丝缠绵,淅淅沥沥中,也无须担心明朝会徒剩一地杏花。杏花春江南雨,“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当柔柔细雨飘过古朴的小镇,小镇便融化在古典的音韵中,虽然寻寻觅觅中,却不见油纸伞下那独自彷徨的丁香女子擦肩而过,哀怨声中潮润清凉之气拂面而来,遂将一腔柔情深埋在心中。
  帘外之雨,依旧绵绵,说不完的江南雨,在江南的秀山媚水中,弦弹奏出柔美动人的音律,遗落一地的音符。如果你在梦中遇到款款而下的江南雨,那么就在雨季,来到江南,用你的眼、你的心来感受江南雨吧!

妙联赏析
——范长江巧对阎锡山出联
  邵景元

  汉语是世界上最具特色的语言之一,她有利于文艺的表达和体现。诗词楹联正是如此,往往能把这种长处发挥到极致,达到妙不可言、令人赞叹之境界。
  就用一副对联举例吧。
  江浙一带早就传诵一联:“无锡锡山山无锡,平湖湖水水平湖”。此联系两地自然景观的客观描述,从工整、对称、准确而言,却也无懈可击,但论趣味和意境则不免嫌于平淡。后来,在上联的基础上,介入了人和事,带来了时代背景,渗出了政治色彩。此时,那“联”的内涵和份量就大不一样了。
  抗战期间,山西大军阀阎锡山路过无锡,在锡山上突发灵感,出了一则上联:“阎锡山过无锡登锡山锡山无锡。”一时无人能应,据说还在报纸上征稿,数年无果(这里提示一下,阎锡山绝非武夫式军阀,有人称其为“哲学家”呢)。解放战争后期,新华社社长范长江来到天长县。一天傍晚,他在南楼走廊上凭栏远眺,忽然惊呼,说“我对上当年阎锡山出的上联了!”接着,一字一顿地念道:“范长江到天长望长江长江天长。”
  且不说下联的文字层面如何恰到好处,就其寓义上、意境上、情趣上、色彩上等等等等,比起上联,一下子跳跃到云霄,钻入到深邃,延伸到遥远;既作艺术欣赏,又是文化大餐,更有政治激励。试想,同样是自然物,静止的“锡山”又“无锡”了,而动态的“长江”在“滚滚”“天际流”。更妙哉,此二物恰与两人的名字相吻合,此两人正是两个党派、两种前途的代表……
  至此,还需进一步点破和铺陈么!
 楼主| 发表于 2012-12-3 18:06:31 | 显示全部楼层
提一下。移至散文版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2-8 08:38:08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东方旅游文化网 ( 苏ICP备10083277号|苏公网安备 32080302000142号 )
东方文旅百家集,天下风光一网中! 电话:13196963696

GMT+8, 2024-11-28 10:30 , Processed in 0.068398 second(s), 3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