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扫一扫,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查看: 82046|回复: 6

投稿<石头的记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10-16 10:07: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石头的记忆
                              禾  源
不知是人自作多情,还是万物有灵,和我们沾上关系的事物,若是我们有了情感投入,常常会睹物思情,于是乡村里的一棵树,一管竹,一垒草垛,一个信物……都能发育着成熟的记忆,只要有人对着他们吹口气——唉!念上“想当年,这……”记忆催生的咒语,伸开手就能抱上一个个活生生的记忆。当然许许多多的记忆如芸芸众生,总是在生生灭灭中不断轮回。可是石头的记忆却坚硬、顽固不化。
我村子的四面被以石头为姓的乡村锁住了三面,东是乌石村,南有重石村,北又叠石村,西面虽然没有石姓村子守着,但村子最古老和鲜活的记忆就来自那块西面的雄鸡石,可见这一带人与石头情结有多深。
村子取名为洋头寨,以寨为名,山风、野息、匪气一同染上,再与西山的鸡鸣岭联起来,想像中吹来的山风能滤出几丝幽咽的牛角号,轰隆的雷鸣隐有铜锣的余音,霹雳的电闪显现一两抹刀光剑影。栖息在乡村几里外鸡鸣岭上的雄鸡石确实有过这个记忆。
这是在清朝时的一段记忆,强人带一帮人马要来洗劫我村,村中一位先祖正在鸡鸣岭一带狩猎,发现了这情形,就站在雄鸡石上对天鸣铳,吹响牛角号,向乡村报信。村里人知道,铳响单声,号连四节,有匪情,大家回村关好了寨门,严阵以待,狩猎的先祖又到了同族姓的“际下,小梨洋”两村搬来救援,强人吃亏愤愤而去。后来强人乘夜潜入,层层封锁,想困住寨里人。强人想村寨在山岗上,井在山岗下寨门外,困上几天没水了,何愁你不贡饷。过了三天双方还相持着,寨中的水确实用光了,第四天就要因缺水而断炊。寨中长得最矮小不显眼的祖婆,依然在灶上升火,她不理任何人的责怪,并从孩子衣服堆里找出两条比较好的裙子,浸在尿桶里,用竹杆撑着晒到寨中最高处。寨中人明白过来时,强人也撤走了。
当然这则记忆,不是雄鸡石最古老的记忆,最古老记忆是这块石头本身的故事,讲述着它如何从一只称霸一方的雄鸡精,随心随性吃尽邻近村子水碓里的米,甚至还变作紫冠锦绣的花花公子调戏各村小媳妇,而与洋头寨村祖婆发誓打赌,被雷殛成石,住守西山,晨啼日出,暮送日归。永远记住不劳动不得食的誓言。
村子类似这样有故事的石头还有很多。牛蹄石,棋盘石,犁头石等。有文墨的人会对石赋诗一首,写家谱的七拼八凑说是乡村的八景。这些石头的记忆种在我幼稚的心园中,我没有觉得它景致的美丽,只觉得故事不错。
有着故事的石头用故事当记忆,让人记得生动。而那些刻上碑文记忆的石头,记得一板一眼,让人觉得有血有肉有细节。家门前的记着家道兴衰;村路口的记着村运旺竭;森林里、山道边的记着禁令告示;亭台、寺庙,桥头、古道中记着积善行德。
可是,在村子通往闽北的古道上,几块石头的记忆不是成碑立在道边看来去风云,而是随意地刻在铺路石上,让过往行人千踏万踩。“甘四娘捐路七丈,陆二妹捐路五丈,郑三姐捐路九丈……。”这些字没有一丝的匠心,没有一点垂青意愿。为何又要刻上字呢?“四娘、二妹、三姐”全是女的。我摸着冰凉的石头,摸着如水的女人名字,又摸着粗躁不规则笔划,心河中的血液也流得特别快,几经循环,石头的温度被流动的血带到了体内,那种寒彻的感觉像是走进隧洞。我在咬牙中,仿佛挤出渗透时空的询问:甘四娘——陆二妹——郑三姐——你们为何要把自己的姓名刻在路石上让千人踩万人踏?隧洞的那一端传来则是祥林嫂寻找孩子的叫声:“阿毛,阿毛,我的阿毛不见了。”
祥林嫂的走来,回答了我的问题,她在恳求庙祝向地土庙捐门槛时,甘四娘,陆二妹,郑三姐,正刻着自己的名字捐上这段路。石头的这一段记忆和石头一样重,跌倒在古道上一直爬不起来,但愿她早一天老去。
就在这条路上,“枫林村”边立着姑嫂贞节坊,这碑坊的记忆“枫林村”记得清楚,同在一条路上南来北往,想象若是这姑嫂见了甘四娘,陆二妹等,她们会聊上几句吗?我想,她们无话可说,一个是立着的榜样,一个让人践踏的扫帚星,怎么能对话,就像飞鸟与鸡无话。多少的文人用柔软笔毫,温润墨汁为碑坊写过充满激情的文章,就当今摄影、摄相的也让碑坊涂上了各种的色彩,仿佛主人没有挥霍的女人气息就凝在碑坊上,总让他们牵情挂心。可面对躺在路上同样用石头记忆的女人,写文章的、拍摄的都和当年的人一样踩着过去。大概这些女人为生儿育女,赡养公婆,那双奶早就瘪成了空皮囊,几丝的女人味早就像祥林嫂一样在寻找阿毛中耗尽,怎么还能引起人们注意。
路一代代人走过,行路人总是朝前,而记忆则是向后。当人走完一生,回到土里,记忆则从石头上长出,一个墓穴就长出一块碑。碑的阳面是对着活人的阳面,让人记起的依旧是活生生的。我仔细看着碑中的字,一笔一沟壑,一划一道梁,刻在碑上的男人是跨着过来的。右边的孺人又怎样走过来呢?
2006、10、16
发表于 2006-10-16 22:09:28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的文章写得不错耶,自然朴实娓娓道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0-17 06:36:13 | 显示全部楼层
自然清新,文笔细腻,层次分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0-17 07:10:53 | 显示全部楼层
禾源好文!回头我再仔细看几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0-17 08:43:42 | 显示全部楼层
尤喜最后一段,于整篇起点晴作用,且富有哲理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10-17 10:22:54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各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0-17 17:5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很有文化和历史的内涵!欣赏禾源<石头的记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东方旅游文化网 ( 苏ICP备10083277号|苏公网安备 32080302000142号 )
东方文旅百家集,天下风光一网中! 电话:13196963696

GMT+8, 2024-5-20 04:44 , Processed in 0.086683 second(s), 4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