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扫一扫,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查看: 220424|回复: 8

周恩来故居所在地驸马巷的独特格局(插图赏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3-6 15:17: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周恩来故居所在地驸马巷的独特格局

       位于淮安市楚州区古城中心的驸马巷,是举世敬仰的开国总理周恩来的故居所在地。可知道驸马巷的人却未必都知道,该巷绝大部分老民居其实跟总理故居一样,惊人地维持着整条巷子外观的规整性,并且具有大体一致的、独特的建筑布局。
   
                                                          (一)外观的规整性
       一个基本常识:为确保冬暖夏凉,北半球的住房大多采取坐北朝南的方位,因而南北纵向的巷子总免不了以山墙连着围墙。尽管驸马巷也是南北纵向,却无一户民居的山墙面临巷道,而是毫无例外地以屋檐面临巷道,从外面看,除了间隔着的一户户大门,全是封闭的实体墙。这不能不说是一个特别之处。
       可以说,三联城内几乎所有南北纵向的老巷老宅,都具有这一特征,只不过相对而言数驸马巷保持的时间最长,也最典型。之所以形成这一特征,很可能跟历史上这里是征战方激烈争夺的军事重镇有关。在强烈防御意识的作用下,城池营造师们考虑的是:万一城池被突破而发生巷战,人地生疏的外敌也很难从街巷房屋的朝向上判别方向(若在农村,仅凭茅屋朝向就能轻易判别),犹如陷入棋盘阵。如此看来,这种貌似有悖常理的规整外观,还是先辈们因地制宜、深谋远虑的一种智慧的反映。
       自从三十年前周恩来故居对外开放以来,上述巷貌特征,似乎被伟人故居的夺目光辉对比得较为暗淡,不怎么引人注目了。而近几年旧城改造以来,南段东侧争相改作店门面,弄得原有巷貌几乎荡然无存。西侧的恢复性重建,虽说注意到了沿巷道不见山墙的特色,却也留下了疏于大门错位、开窗主观(甚至主观到画蛇添足地向外挑出砖雕雨搭)的遗憾。这些,都不同程度地搅乱了至少是削弱了原貌特征。
       庆幸的是,在该巷北段的东侧,还大体保留着原有巷貌,并较好地维持着以每户为独立单元的建筑布局的独特风格;就连南段东侧,虽然普遍翻建出新、开了门面,也还基本遗留着这种特别布局的痕迹。

s临巷无山头-资料图IMG_4148.jpg
             驸马巷鸟瞰:过道及厢房维持与巷道平行,深藏在里面的堂屋,才采取朝阳方向(资料图片)




s大门偏一边IMG_1859.JPG

s大门偏一边IMG_1854.JPG
            临巷两侧房屋并非店门面,因维护不见山头的布局原则,都放弃了朝阳取向(樊国栋摄)

 楼主| 发表于 2013-3-6 15:26:3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樊国栋 于 2013-3-6 17:15 编辑

                                                          (二)     布局的独特性
       比规整的巷貌更加令人称奇的,是非常独特的建筑布局。每户面临巷道的一排房屋,大多为4间,大门并不开在中央,而是偏于一端:巷东侧的住户开在最北一间,巷东侧的则开在最南一间,形成一律从左边进门的格局(参见第一组 布局平面图)。
       装有对开大门的这一间,被称作“过道”。过道上空还往往搭有小楼阁。因为刚进门的人总是急于登堂入室,极少翘首仰望楼板的,几乎来不及产生净空降低后的压抑感。前人对空间的巧妙利用,令人叹为观止。(参见第二组 过道楼阁图)
       与过道相毗连的3间或更多间,则被称作“厢房”,一般都不住人,分别辟为客座、茶室、书房等。
进大门,穿过道,转过厢房前的庭院,经过一至两道腰院门,才可以进入坐北朝南、冬暖夏凉的正堂屋。房屋多的还有下堂屋,地界阔的还有后花园。(参见第三组 腰院门)
       堂屋所在的后院,也有一排厢房,与前院厢房遥相对应,一般作为厨房、柴房使用。靠文渠的人家,还就着厨房开有河码头。(参见第四组 家用码头)
       显而易见,这种非常特别的建筑格局,确实是充分利用了有限的空间。尤其令人惊异的是,还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先进理念:处处趋利避害,让防寒避暑性能差的厢房尽量不住人,让住人的堂屋处于最隐蔽、然而光照最充足的后院,这就完美地兼顾了安全性、私密性、宜居性。
       有趣的是,这种格局竟然也包含了华夏民族特有的风水元素。我们如果把各户建筑群的“四至”边缘勾勒出来,大门开在西北乾位的住户就成了典型的土能生金的“西四宅”,其门位,与东北堂屋的艮位、正西沿巷道厢房的兑位、西南角拐点厢房的坤位,形成了乾父、坤母与艮、兑这样的少男少女的最佳组合。而大门开在东南巽位的属于土能生金的“东四宅”,其门位,与正南、正北上下堂屋的坎位、离位以及东临巷道的震位,则形成了长男、长女、中男、中女的最佳组合。按照风水八卦民俗,在上述不论哪种单元的组合里,所提及的四个方位,在排除了未提及的其它方位的前提下,彼此之间相对而言恰好全部处于吉位。(参见第五组 后天八卦示意图及韩国“风水申遗”的相关剪报)
       在南北纵向的巷子里,如此别出心裁的建筑布局,凝聚着江淮平原先辈们乃至华夏先民们的生存智慧。

第一组布局平面图
s南段平面图-何画IMG_4138.jpg
        驸马巷南段及其民居平面示意图  (左南右北。系80老翁“末年留言”网友回忆并绘制。可以明显看出:过道及厢房维持与巷道平行,深藏于后的堂屋才讲究朝南向阳。)


s北段东侧-樊填字IMG_4141.jpg
        驸马巷中北段及其民居平面图   (上北下南。系本人据文管办提供的测绘图走访并填写。也可以看出与南段平面图的格局是一致的。)

第二组过道楼阁

S.6号谭-过道阁楼.IMG_1292.JPG
                                                       6号谭宅的过道楼阁            

S.10号郑-过道阁楼.IMG_1293.JPG
                                          10号郑宅的过道楼阁

S.24号周-过道阁楼IMG_0361.JPG
                                       24号周宅的过道楼阁

第三组  腰院门
a.7号周-从过道尽头看两道腰院门IMG_1301.JPG
                      7号周恩来故居,从过道尽头可见两道腰院墙及门

b.7号周-透过第三道腰院门看祖堂屋IMG_1305.JPG
                             透过故居第三道腰院门,可看到祖堂屋


c.16号王-从过道尽头看腰院门IMG_0373.JPG
                               16号王家,从过道尽头看腰院门

d.22号-从过道尽头看腰院墙重开的两道门IMG_1565.JPG
                             22号成家,翻建的腰院墙上两道门

e.12号杨-腰院墙与堂屋山墙相连IMG_1350.JPG
                         12号杨家,腰院门古色古香

(未完待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3-6 16:10:2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樊国栋 于 2013-3-6 17:04 编辑

                                   (二)     布局的独特性
第四组家用码头
a.18号-小码头IMG_0368.JPG
                         18号门内小码头

c.14号-大码头IMG_0398.JPG
                               14号门内大码头

b.10号郑-小锅屋直通小码头IMG_1367.JPG
            10号门内简易锅屋直通码头

第五组后天八卦示意图及韩国“风水申遗”剪报
sIMG_1865.JPG
                            风水学理论基础——后天八卦图  

s韩力挺风水申遗IMG_4184.jpg
           韩国全民力挺“风水申遗”,传统之争中国已落后(剪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3-6 16:29:1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樊国栋 于 2013-3-6 17:18 编辑

                                                                构件的艺术性
       为使合理的建筑布局更加宜居且怡神,先辈们对建筑构件多作美化处理。
       从外部看,过道屋脊是自成单元的。尽管它的脊长明显短于与之毗邻厢房的脊长,却因为翘起的两头、隆起的中部彼此凑集得较紧密,凸显了曲线之美。当然,两单元屋脊的短曲线与长曲线,本是各自讲究轴对称的;如将一短、一长、一密、一疏的轴对称曲线连缀起来看,则又打破了机械性的轴对称,形成节奏美与韵律美。有少数人家厢房更长,放眼望去,这种长短疏密的屋脊变化,并非数学上的的周期性重复,简直成了凝固的乐章!(见第一组图)
       大门上方,特设砖雕门当。顶端正方形砖雕纹样,随主人的喜好,或呈现诸多组合式的吉祥图案,或呈现各种美化了的单字,耐人咀嚼寻味(见第二组图)。
       与门当相傍的是稳定上方门轴的门楣。厚实的老门楣,往往饰有简洁流畅的木雕纹样(见第三组图)。
       腰院墙,本是用来改善曲尺形院心使之规整化的隔墙,自然,墙上必须开门。为让人更加赏心悦目,除了上方门当砖雕的讲究,还有下方门枕石雕的配置(见第四组图)。至于大门口为何普遍见不到门枕石雕,更见不到石鼓?还是个谜。在作为军事重镇的淮城,历史上曾多次发生拉锯战甚至遭屠城之灾,记取了惨痛教训的户主甚怕露富,也许是出于避免引来盗寇抢劫乃至杀身之祸的考虑吧。
       因为厢房不住人,可以不怎么考虑抗寒避暑,在朝着庭院的一侧,几乎所有人家都安装了能左右启闭并能完全卸下清洗的木制花槅扇门。有的还砌成半截窗台,摆上花卉盆景,台面至檐口安装可以斜着向上撑起的木制花槅扇方窗。门窗图案也是由户主自选,因而各户有别(见第五组图)。但共同点是均可在槅扇内侧糊上白纸,后来随着科技的进步改为装上玻璃,这就在美化的同时保证了采光的充足。为便于木质槅扇的启闭与装卸,门下方接地处是木质长门槛,门上方是木质长门楣,门楣上方又是木质挂檐板。都是木质的,不仅色调协调,而且与木梁木柱自然投契,大大增强了结构的稳定性和抗震性。为着这一目的,木立柱与檐口横向的梁头交接处安装了木雕撑牙,其作用相当于斗拱,装饰性也不亚于斗拱。(见第六组图)
       顺便提及一下,挂檐板上方的瓦当,细分为猫头与滴水,其纹饰亦是耐人欣赏的。(见第七组图)
处于最重要位置的堂屋,除了强调坐南朝北的方位,还重视墙体的厚实,为的是加强冬保温、夏隔热的效果,所以一般不用花槅扇来美化。然而,考究的人家在门窗的上方砌有精致的雨搭,亦配置精美的砖雕(见第八组图)。凡卧房内铺地板的堂屋,在朝南的墙脚还开有通风透气的地窗,尽管很小,窗面砖却是精美的透雕(见第九组图)。此外,不少人家在堂屋门的东内侧、齐门槛高度,开有漂亮的猫洞,便于逮老鼠的猫儿在夜间关上堂屋门时自由进出(见第九组图)。踏阶登堂,你会发现用来间隔房间的都是木板,本地人称为“间板”,绝没有哪一户用砖墙来间隔的。这不仅是出于尽量腾出有效空间的考虑,而且出于防震抗塌、保护人身安全的考虑。考究的人家,在板壁的位置安装上可以卸下清洗的白屏门,之所以选用白色,是为了增加屋内的反光量,而在这种自然光的漫反射下,挂在壁上的字画也不致迅速褪色脆化。(见第十组图)
        看得出,上述种种美化手段,都是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的,可谓恰到好处。你根本找不到一点点暴发户的大红大绿的张扬炫耀与花钱如流水的奢侈大方。相反,你会不断地品味出:前辈们在美化上所选用的材料与手段,竟跟“绿色”、“环保”、“节能”这些先进的现代理念,如此惊人地相近相通!你也会不断地品味出:到处散发出的这种柔和色彩,不仅体现了道家天人合一的思想,还有儒家谦让、含蓄、包容的思想,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甚至跟构建和谐社会的现代思想,也是惊人地相容相通!
第一组  屋脊曲线之美
a.7号南边,原为5号陈家,过道亦偏左,屋脊亦自成单元IMG_1294.JPG
                       7号周恩来故居南边的5号陈宅,大门与过道亦偏左,其上方的屋脊亦自成单元。

a.22号周-过道及厢房屋脊IMG_1863.JPG
                                                      22号周宅的过道与厢房屋脊,各自成单元 。

b.6号谭-过道屋脊IMG_1624.JPG
6号谭宅的过道屋脊。

c.8号-过道屋脊IMG_1626.JPG
                                                                              8号的过道屋脊。

d.屋脊的韵律美IMG_1629.JPG
        将一短、一长、一密、一疏的轴对称曲线连缀起来看,则又打破了机械性的轴对称,形成节奏美与韵律美。


第二组  门当欣赏
7号周-门当砖雕-楷体福字IMG_1314.JPG
                                  7号周恩来故居门当砖雕:美化的楷体“福”字

7号周-门当砖雕-篆体福字IMG_1312.JPG
                                   7号周恩来故居门当砖雕:美化的粗黑体“福”字

9号秦-门当砖雕-福寿如意,吉庆有鱼IMG_3567.jpg    
                                                    9号秦宅“吉庆有余”图案


10号郑-门当砖雕-楷体寿字IMG_1595.JPG
                                                       10号郑宅 楷体“寿”字

16号-门当砖雕-篆体寿字IMG_0579.JPG
                                                                16号 篆体“寿”字

18号公-门当砖雕-五福捧寿IMG_1822.JPG
                                                             18号 “五福捧寿”图案


12号杨-腰院门-门当IMG_0571.JPG
                                                             12号杨宅“大圆满”图案

(未完待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3-6 16:58:1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樊国栋 于 2013-3-6 17:03 编辑

                              (构件的艺术性

第三组  木雕门栊欣赏  
a.16号许、王门栊木雕位置IMG_1573.JPG
        16号许、王两家合用大门的木质门栊位置

b驸马巷16号门栊(完整).jpg
        仰拍门栊的精美雕刻

第四组  腰院门的石门枕装饰   
k.12号杨-腰院门-门枕及石阶IMG_0570.JPG
                             12号杨宅的门枕

k.16号王-腰院门枕IMG_0376.JPG
                    16 号王宅腰院门两侧的门枕

第五组  槅扇门窗欣赏
a.7号周-厢房花槅扇IMG_1303.JPG
                           7号周恩来故居东、北厢房相通连,用作家塾

a..7号周-西院厢房花槅扇IMG_1311.JPG
                      故居西厢房的槅扇门

b.14号-厢房-花槅IMG_0393.JPG
                              14号的厢房槅扇门

c.14号-下堂屋-花槅IMG_0394.JPG
                            14号的下堂屋槅扇门

d.18号厢房槅扇方窗IMG_0587.JPG
                               18号的窗台槅扇

e.16号王-厢房-花窗槅IMG_0377.JPG
                                 16号的窗台槅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3-6 17:46:4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樊国栋 于 2013-3-6 17:55 编辑

                                 (构件的艺术性

第六组  撑牙木雕欣赏
18号陈-厢房-撑牙-透雕IMG_1825.JPG
                                                               18号陈宅厢房撑牙(透雕)

n.16号王-厢房-撑牙-浮雕IMG_0378.JPG         
                                                                  16号王宅厢房撑牙 (浮雕)

6号谭-轩-撑牙-浮雕IMG_1609.JPG            
                                                                         6号谭宅轩厅撑牙

第七组  瓦当图案

a.24号周-厢房-檐板-古瓦IMG_0362.JPG
                                                                        24号周宅厢房挂檐板上的古瓦

第八组  堂屋的雨搭砖雕
h.7号雨搭.jpg
                                                                       7号周恩来故居祖堂屋窗雨搭

b.18号-正堂屋-西窗雨搭IMG_0366.JPG
c.18号-正堂屋-东窗雨搭IMG_0367.JPG
                                               18号名老中医章湘侯先生诊病寓所的两侧窗雨搭

d.18号-正堂屋-雨搭IMG_0369.JPG
                                                                             章先生诊病寓所的门雨搭

第九组  风洞与猫洞的砖雕样式  
s.7号周-地窗砖雕-古钱IMG_1313.JPG
                                                      9号周恩来故居内的风洞位置——墙脚靠近地面

s.IMG_3513.jpg
                                                                       故居内风洞图案欣赏

s.IMG_3514.jpg
                                                                          故居内风洞图案欣赏

t.IMG_3516.jpg
                                                                           9号周恩来故居内的猫洞


第十组  白屏门
s 图16.14号-正堂屋-白屏门IMG_0396.JPG
                                                                   14号张家 堂屋内的白屏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3-6 18:17:3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樊国栋 于 2013-3-6 18:20 编辑

               (四)     照壁的作用及其与门厅的相关性

       纵观整条古巷,门前有照壁的不过两户。
       一户是巷西侧的7号周恩来故居。早先,周家大门的对面是观音庵的大片建筑,因为靠得太近,又天天面对,所受到的无形的心理威压还在其次,大人小孩言行上稍有不慎便会“冒犯”神灵,可不是一件小事。就当时的认识水平,想到用照壁来遮隔是很自然的事。
       一户是巷东侧的12号杨家。按照外观规整化的惯例,杨家所开的大门须对着局巷口,处于风水习俗上的“受冲煞”的不利位置。就当时的认识水平,想到用照壁来阻挡也是很自然的事。
       这两户均是较大的门族,临巷的厢房均较多,也显得较长;相应的,门厅都超出一间的宽度,均为3间,除了中间过道,两侧分别为轿房与门房(看门人卧室)。这也为造出宽度超过一间房的照壁提供了可能性。
从外面看,门厅屋脊虽然长达3间宽度,但比起厢房,屋脊还是短了些,似乎并没有违背巷貌的基本风格,也没有违背从左边进门的习俗,甚至还没有违背众腰院门一律处于大门过道右侧的基本布局。这种不妨碍大局的规整性中的变通,同样使我们赞叹不已。
       两户照壁,均在1958年拓宽响铺街、移建酱醋厂、赶建安居房时,为腾地皮兼取砖块而先后拆掉。纪念周总理诞辰110周年之际,恢复了门前照壁,为了不妨碍游人在门前摄影留念,将照壁位置向后移至河边。
*                                 
图17.门前照壁IMG_1431.JPG
                       故居门前退移至文渠岸边且放大体量的照壁


图17.门前照壁IMG_1589.JPG
                                               照壁近观

图17.照壁中心砖雕IMG_1590.JPG
                                          照壁中心的浮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3-13 06:37:26 | 显示全部楼层
哇塞,如此深刻的背景啊!哈哈哈,祝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4-26 22:52:31 | 显示全部楼层
资料翔实,文史珍贵,当收藏拜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东方旅游文化网 ( 苏ICP备10083277号|苏公网安备 32080302000142号 )
东方文旅百家集,天下风光一网中! 电话:13196963696

GMT+8, 2024-5-3 08:27 , Processed in 0.077784 second(s), 5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