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扫一扫,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查看: 177090|回复: 0

步于邯郸起 2008年6月23日至7月2日,有机会去河北省邯郸市及北京市开会,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8-10 17:14: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步于邯郸起

2008年6月23日至7月2日,有机会去河北省邯郸市及北京市开会,所见所闻始终于心于脑,挥之不去。想在电脑上敲击出来,又苦于下笔无处。一日,与河北省同行新虹弟喝酒,他闻知劝我:很简单,就从“邯郸学步”起嘛。
良言一句,想起此行的第一站,就是有“成语之都”美誉的邯郸,其古代帝王之都深藏的文化底蕴和俯首皆是的成语缔造之源保存和流传的遗迹和传说,都让人兴奋流连,窥一斑而知中华文明之渊源。水到渠成,成就了“步于邯郸起”的系列小文——

邯郸“小秋香

在太行山脚下的涉县早餐后,我们又开始了西柏坡之旅。经青(青海)至兰(兰州)的高速公路的一个出口处,大巴车停了下来,因为被大家誉为“邯郸小秋香”的小导游,就要和我们再见,从而结束了她近两天的导游工作,要回到邯郸去了。临别之际,她的靠别演说依然还是那么伶牙俐齿和风趣幽默:
这两天能为各位领导服务,能和大家在一起,实在是我的缘分。有人说,能在一起是“四yuan”,就是“缘分、源头、情缘、圆满。”500年回眸,才换来你我的一次擦肩;因为会议使我们走到一起;同车两天结下了我们的情意;美满的结局昭示着我们的圆满……她的解释入情入理,逻辑分明,迎来大家热烈的掌声。她最后的结束语也很与众不同,手持话筒,满目深情的说:欢迎以后大家再来邯郸,如需要我服务和帮忙,请大家找我。俗语说的好,朋友是麻烦出来的。现在我宣布:邯郸人民广播电台的播音到此结束,谢谢各位收听。然后一个深深的鞠躬,一双舞动的双手,一个难忘的身影,就这样如此幽默轻松又多情的离开了大家,让大家真有点情意难舍。当汽车驶出去好远,我还沉浸在对她的回忆中——
那是来邯郸第二天,我们正坐在车上准备出发,她轻松如风般的飘上车来:个头矮小在1.5米左右,而一头披肩的乌发、白底黑杠的小杉和黑色的短裙,昭显其青春蓬勃的活力和浪漫。尤其是她的开场白,着实让大家耳目一新:
各位领导,大家好!邯郸人民广播电台现在开始广播……她字正腔圆,真如同在聆听播音员的标准广播。接下来的自我介绍,更是妙趣横生:我姓李,叫秋虹。也有人好联想,管我叫“小秋香”。其实,历史上的秋香是第一大美人,赛西施,我怎敢和人比呀!你看我这小个头,一开口的铁齿铜牙(她的牙齿正在矫正,张嘴都是金闪闪的矫正器),正是典型的小丑女阿!现在流行的说法是:一等美女在外飘(都被北京、上海及国外吸引去了),二等美女在家娇(被富翁和高官养起来了),三等美女在外跑,跑什么?作导游阿,像我这样的,为了生活,满世界的转悠,今天来这里为大家服务,还不知道行不行?
“行”,大家异口同声,我带头为她鼓掌。可没想到,她又来了一个段子:
“行”包括“真行、很行和不行”。你们当领导的,对下属轻易不表态,话到舍尖有分寸,一般表态就是“行”,很少说“不行”,更难说“真行和很行”;而大家说我“行”,也可能有勉强的成分,因为各位领导还没有熟悉我小秋香啊……
她的自嘲和形象说法,使我立刻记住了她的名字,并为她作为我们的导游而高兴。接下来,她就无愧于“成语之都”的才女,绘声绘色的讲起邯郸发生的一段又一段的历史故事,尤其是把成语故事与历史背景和宫廷内幕相联系,让人听起来十分生动且轻松愉快。
去涉县,从娲皇宫下来,见大家很累,她带领大家跟着她唱“拍手歌”,并要求大家按着她的口令去做。结果,由拍手、拍腿,一下子拍到了脸上!大家惊呼上当的同时,也领悟到了她的“大家刚从山上下来都很累,要活活血,再轻松一下”的良苦用心!
……
她下车离开我们,当河北的新虹老弟让大家“挥辉手,擦擦玻璃”与她喊再见的时候,
我才听说,她曾是全国的十佳导游之一,在有关比赛中曾夺过冠……
邯郸“小秋香”,真该说你“很行”了。

                         梦在吕仙祠
邯郸的午后,天气热得让人头昏。而坐落在市区正北不远处的吕仙祠,却让人梦得正香。
这是依据唐代传奇小说《枕中记》而修建的一座全真教道观,始建于北宋初期。有“蓬莱仙境”之美誉。成语“黄粱美梦”、“一枕黄粱”就是出自这里。
道观不大,几个院落相连。红墙起脊挑檐的平房似的建筑,让人多少感受到一点神秘。其中的钟离店、吕仙祠、卢生殿和中国名梦馆,虽然都让人十分称奇,但是,说梦、解梦,甚至做梦,才是有“天下第一梦”之称的吕仙祠的独到之处。
在卢生殿,托头而睡的卢生正长卧不醒。而室内墙壁上画出的栩栩如生的梦境,正在述说着梦中的曲折故事。导游让我们去抚摸卢生的躯体,说是“摸摸卢生的头,一生都不愁;摸摸卢生的手,一生啥都有。”其实,人生有与没有,都是相对的。同样是黄粱梦,天上美景、人间富贵、地狱折磨都是历历在目,说起来也是大起大落、一波三折的。
人生一世,是无人不梦的。“日有所思,夜有所想”,由此成梦纯属必然,本无大惊小怪。只是由此神化了梦境,并张扬成内涵丰富的、路人皆知的故事,实在是吕仙精心设计的功劳。
卢生殿梁柱上的对联也是颇耐人寻味的:
事变几沧桑,白眼冷看道上客;
尘缘皆梦幻,黄粱熟待枕中人。
这里对梦,说得够到位的。但这里还有一幅对联,说得更是入木三分:
睡到二三更时,凡功名都成幻境;
想到一百年后,无少长俱是古人。
而漫步在“中国名梦馆”里,观看那些以绘画形式展示的古代名人的什么“情感梦”、“才艺梦”、“富贵梦”、“功名梦”、“发财梦”等各类梦幻时,感觉就像祠里的香炷,尽是云烟……
在吕仙祠转了一圈以后,当夜我晃恍忽忽的觉得自己得到了仙人的指点,说自己走进了一片翠绿欲滴高大繁茂的竹林,欣喜之余,忽然见一老者鹤发童颜,正在那卖筷子呢。筷子是竹子做的,很整齐,但有些粗糙。我本不想买,奈老者曰:此筷子非彼筷子,买了此筷子,可以……可以什么他没说。但我心领神会,民间早有“筷子筷子,早生贵子”之说,虽然我不可能生儿子了,但要个孙子还是蛮有希望的!还有其他什么吉祥的内容,都在不言中了……我一下子买了两把竹筷子,乐颠颠的往家走,可路上又担心被人抢走,正在紧张得不知所措时……
醒了,手里拿着的是睡觉前看的《黄粱梦解说词》一书。可真是;
虽说黄粱梦已醒,今天仍有欲眠人。
功名富贵世代累,谁疑来日化浮尘?

“学步桥”前论学步
如果不是它的学问和名气,你也只能把它当作繁华市区内的一座普通的石桥而已。或匆匆而过,或偶尔一瞥,根本不会留下什么可以记忆和留恋的东西。可位于邯郸市区陵西路与丛台路的交叉口,向北50米的沁河上的学步桥,就要另当别论了。


它横跨沁河,为古城南北交通要冲。七孔石拱桥,通高8米,全长32米,桥面宽9米,两旁各19块栏板,板间各立18根望柱。板柱均雕有历史人物和精美的狮子、猴子等动物,并且中间大,两头逐渐小去。在浓浓的民族建筑的艺术风格中,透出了古桥小巧剔透和深刻蕴涵的诗情画意的,十分让人流连。
     漫步在学步桥上,午后烈日的炙烤也没有打消我“刨根问底”的嗜好。当地同事告诉我,学步桥是源于《庄子•秋水》篇中的“邯郸学步”典故:寿陵余子学步于邯郸,未得其能又失其故步,匍匐而归。意为邯郸人步子优美,引起燕国寿陵地方少年的兴趣,他们不远千里前来学习,结果新步未成又失故步,只好爬着回去,引起观众大笑。唐李白有“寿陵失本步,笑煞邯郸人”的诗句。
学步桥是敞开式景点,不收门票。来这里参观,主要是来寻找古赵文化与自然园林有机结合的历史文化,特别是那些直接出自邯郸的200余条成语典故,更让人情有独钟。如 “胡服骑射”、“毛遂自荐”、“纸上谈兵”、“一言九鼎”等每条成语典故,都会栩栩如生的演绎出一段动人的历史故事或传说。不但听者出神,讲者也是津津有味的。尤其是在学步桥上听“学步”的故事,会使你似乎正在目睹当年学步的少年,在体验他们纯真和机械酿就的苦果时,你会深思人生悲剧背后最真实的意义所在——勿失自我才是经典人生。


邯郸学步桥

看看成语典故苑


从邯郸一下飞机,我就向会议的组织者提出,由于航班的缘故,我们提前一天报到,时间宽裕,能否带我们到市内的名胜古迹看看,感受一下“成语之都”邯郸的文化底蕴和魅力?他们爽快的答应了,并说成语典故苑一定领你们去看看。看看成语典故苑,果然不一般:
它的大门就大气非凡,崭新的建筑中透视着远古的影子——
它是一座仿秦汉风格的古式建筑,六个斗拱直檐、错落有致且红黑色压顶底座灰色中间淡黄色的涂料,给人以古朴凝重的感觉。位于门楣之上有一对凤鸟,就是传说之中的玄鸟。相传赵人之先便是食玄鸟卵而孕生的,那么凤鸟在此便又有了荣归故里之说。中国书法协会主席启功老先生所题“成语典故苑”五个金光大字,又为这座仿古建筑着色不少。
    成语典故苑位于邯郸市插箭岭公园内,占地6.8万平方米。始建于1996年。进入大门,在广场的中间有一座铸铁大鼎,十分让人称奇。它高约2米,直径最大处1?5米,其连同底座共高达4米。其外表雕刻着精美的花纹,底座上也雕龙画凤。原来,这本身就是展示成语“一言九鼎”的道具。
   顺着大鼎正后方前行,风吹杨柳的温明湖畔,立有一块高6米、长约20米的铸铁壁画,其内容展示出赵武灵王力行改革、富国强兵的过程。看着铁画漆黑的颜色、生动的造型和那大气恢宏的场面,以及再亲临与广场隔湖相望的巨大的“胡服骑射”主题碑,都使人于瞬间穿过时空的隧道,仿佛看到了公元前307年,赵武灵王推行胡服骑射改革,令赵人穿胡服习骑射划时代改革意义对今天富国强兵的启示。
在紧偎湖面的仿古建筑九曲长廊里穿行,无论是展现赵国文官蔺相如与武将廉颇刎颈之交的将相亭,还是“毛遂自荐”等壁画,你都会被其尽显的艺术魅力所深深地感染着。而俯首皆拾、小巧玲珑地分布在湖的四周的一些成语自然石及造型碑,形象地表明58条有代表性的成语典故的含义,那其中蕴涵的深刻哲理,让人倍感具有3000多年历史的文化古城邯郸的无穷魅力。
??成语“难至节见”,是通过一块自然山石来展现赵武灵王时忠臣肥义曾说过“夫忠臣也,难至而节见”,是我们常说的危难之际见真情的再现。成语“价值连城”,是通过象形碑——和氏璧造型来展示这块稀世之宝的价值以及赵国蔺相如舌战秦廷,终于完璧归赵的故事。柱形碑“怒发冲冠”、形似火焰的山石“赴汤蹈火”、 “鹬蚌相争”的石雕,还有望型生义的瓦形碑“武安瓦震”、箭形碑“不遗余力”,书形碑“纸上谈兵”,瓜形碑“瓜田李下”,船形碑“破釜沉舟”等等,这些碑以形表意,即简洁明了,又使人们在欣赏的同时多了几分深思,多了几分感悟。
?成语典故苑,真是没白看。?

邯郸博物馆印象         里的打油诗
在我们住处斜对面,过了马路就是邯郸市博物馆了。
原以为,一个县级博物馆,可能是简单的不能再简单了。只是有碍于当地的安排,只是想应景般的匆匆看一下而已。可没想到。邯郸的博物馆竟和其“成语之都”的名气一样大:外观像人民大会堂的建筑风格,建筑面积1.1万平方米。长方形正门由8根大柱子巍然挺起,赵朴初题写的“邯郸市博物馆”几个红色的大字,在蓝天白云的衬托下格外醒目。诺大的广场绿草茵茵,或绿或黄,穿行其间,心胸顿开。
博物馆中央大厅昂扬奋起的三匹青铜马雕塑以及环绕其三册的锻铜壁画,都气势恢宏,让人大开眼界,浮想联翩。未见到展厅里的内容,已经感受到这里强烈的文化氛围了。
博物馆展厅里的内容十分丰富,既有《磁山文化》、《赵文化》、《茹茹公主墓》,又有《邯郸古代石刻艺术》、《中国磁州窑瓷器》等专题陈列。但我最感兴趣的是“磁州窑诗词”,诵读和欣赏那些刻在瓷器上的诗词,给人的启迪常常都是别样的,无华的背后,都是生活的再现、挖掘和朴实的思考。
在一个白地黑花的如意形枕前,我看到镌刻在上面的来自民间的诗:“一架青黄瓜,满圆白黑豆。”十个字,两行诗,读来却格外清新、绿色,如同置身在瓜秧下、豆地旁,给人无限的农园之乐。
还有一个白地黑花的如意长方形枕,上边刻有来自民间的《朝天子》,读来很警示人:“左难右难,枉把功名干,烟波名利不如闲,到大来无忧患。积玉堆金无边无岸,限来时,悔后(后悔)晚,病患,过关,谁救得贪心汉。”
说交友,一白地黑花的如意长方形枕,上边刻有来自民间的两行诗文:“地因流水知高下,人为财交见浅深。”真是一针见血,不弯不饶,直面人生。读来特爽。
说财富,一白地黑花长方形枕上,刻有来自民间的一段诗文,看似如白水一般清透,实则内涵着实深刻:“有金有玉,无忧无虑,赏心乐事休辜负。百年虚,七旬初,饶(晓)君更比石崇富。合眼一朝天数足,金,也换主;银,也换主。(《山坡里羊》)”。
……
     在浏览放在玻璃橱窗内的各种形体和颜色的刻有磁州窑诗词的物件时,无不让人通过这些大部分反映民风民俗的乡间俚语和无名诗文上,倍感其内容的丰富和感情的纯真均来自生活底层的质朴和扎实,读来有一种浑然天成的靓丽和清新,并有一份格外的快乐和轻松在心底流淌。
邯郸市博物馆,因“磁州窑诗词”而增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东方旅游文化网 ( 苏ICP备10083277号|苏公网安备 32080302000142号 )
东方文旅百家集,天下风光一网中! 电话:13196963696

GMT+8, 2025-7-7 19:09 , Processed in 0.044008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