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聆听作家莫言的讲座
黄云香
那年,我有幸亲临现场聆听著名作家莫言的讲座。莫言结合自身实际,畅叙读书故事,传授文学创作经验,让人颇受教益。
莫言对文学创作可谓见解独到,他特别强调了三点:一是,在创作初始阶段,可以多模仿一些其他前辈的创作,锻炼自己的写作能力,学成之后再来形成自己的创作风格;二是,在写作上要注重细节的描写,用准确、朴实的描述代替空泛的形容词;三是,在写文章的时候要全神贯注,把个人的情感灌入文章,这样的文章才会有血有肉。
让我印象深刻的是,莫言走上讲台,主持人指挥搬来桌子椅子放在讲台中央,莫言站在讲台侧面演讲台的位置说:“我还是站着讲吧,长的太胖了,坐着也很不舒服的。”听众席爆发出一片笑声。莫言的幽默感,一下子拉近了听众的距离。
聆听莫言的讲座,有如读他的小说一样,在他天马行空的想象中,无所拘泥的结构里,以及从任何一页的任何一行都可以读起的奇妙鲜活的语言中,每个人都会在不知不觉中陷进莫言式的语言波浪,仿若置身一个从不曾存在过的精彩斑斓的世外桃源。
莫言几十年来的写作,几乎都带着对社会的高度责任感的,他特别关注重大的社会问题。记得莫言曾经有一个著名的发问:“他们会不会忏悔”?可见“忏悔”二字,是莫言针对众多社会问题最重要的反思结果。
演讲中,莫言客气地说:“没想到会有这么多热心读者来听我的讲座,我很感动。尤其是在这样一个浮躁的时代,文学被边缘化的今天,大家都很忙,还来听我讲文学。”莫言的一番话,除了流露出真诚的感激之情外,还让人看到了他谦卑的一面。从花甲之年的白发长者,到刚届而立的青年,对于莫言的讲座,听得入心入肺。
讲座结束的时候,有几个文学爱好者提问十分雷人。“创作的时候,一天吃几顿饭?我一天吃5次。”莫老先生说:“吃得太多恐怕影响写作,因为血液都流到胃里去消化食物了。”顿时,又引来现场一阵笑声。
听完讲座,从礼堂出来后,我的心情许久未能平静,而作家莫言的内心也似乎一直都未安宁,他如同他所崇敬的马尔克斯一样,在探究人类精神世界里最夸张的那一部分,据说那是灵魂的所在。
梦随远方
孙凤山
梦是圣物。拥有梦,我们会怀揣春天,心花怒放;会绽放夏天,热烈奔放;会收获秋天,硕果芬芳;会储蓄冬天,冷峻大方。没有梦,时光就会停滞,四季无法更替;没有梦,远方就没有支点。没有梦,眼前远方无法转换:智慧无法发光,汗水无法滴落,萌芽无法伸延,枯叶无法凋零,炎热就会烂在夏里,严寒就会烂在冬里,庄稼就会烂在田里,爱情就会烂在心里……啊,梦随远方。
五千年民族魂,生生不息;一代代炎黄种,风雨前行;挥汗水洒热血为国强盛;一人梦民族梦,中国崛起。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是艾青1938年的内心吟唱。正是在这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中华民族孕育着打败日寇振我河山的梦想。如今,中华民族以东方巨人的姿态傲然屹立于世界舞台,又孕育着百年中国梦,迸发出冲天的力量。这力量,源自三峡大坝的巍峨壮观,源自北京奥运的百枚奖牌,源自“神舟十号”的冲天征程,源自“辽宁舰”的扬帆远航,源自诺贝尔奖章的熠熠闪光,更源自中华大地的和谐安康和华夏儿女的信仰理想。一个个梦践行远方,好梦成真。啊,梦随远方……
想当年,我每每站在芜湖长江大桥八号码头,遥望彼岸,梦想天堑通途。2000年芜湖长江大桥顺利通车,今年又开工建设芜湖长江二桥。想当年,我在轮船上当加油工,劈波斩浪,梦想国轮出洋、外轮进港。上世纪90年代,芜湖先后获得了3个引以为自豪的“国家级”,芜湖港对外开放是最早的一个,也是其它国家级充分必要的一个!1992年5月26日下午3时,我亲眼见证了由我公司承担船代和货代的日本“三岛丸”冷藏船,先期抵靠芜湖港,这是外籍轮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驶进芜湖港。芜湖进入飞速发展时期,实现了一个又一个梦想。现如今,业已形成汽车及零部件、新型材料、电子电器及电线电缆三大支柱产业,形成产业发展﹑城乡一体化﹑制度、社会环境和先进文化五大优势。这正是,鸠鸟正扶摇,北合南宣舒劲翼;皖江新跨越,吴波楚月激雄风。啊,芜湖梦,中国梦的一个缩影。啊,梦随远方。
每一个人都有一个属于自己,也属于民族的梦。一代枭雄曹操有梦:“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诗仙李白有梦:“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陆游有梦:“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一代大将霍去病有梦:“匈奴灭,有家为。”古往今来,梦生梦圆。在邓亚萍眼里,梦想是心中永不服输的信念。在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眼里,梦想是“杂交水稻的茎秆像高粱一样高,穗子像扫帚一样大,稻谷像葡萄一样结得一串串”。在“千手观音”邰丽华的眼里,梦想是聋人可以“听”到、盲人可以“看”到、肢残朋友可以“行走”。为了圆梦,“草鞋书记”杨善洲为国造林不酬劳;“最美女孩”孟佩杰带母上学书孝义;“新时代雷锋”郭明义二十年来做好事……他们的梦圆了辉煌的远方,也铸就了“中国梦”。啊,梦随远方!
我也有梦。静水流深,沧笙踏歌,荏苒岁月过往,匆匆铸就三十年。从一个懵懂孩童,到航校学生;从一名加油工成长为党委书记;从居住30平米陋室到150米大房……今天的幸福和富足,让我们欣喜和自豪。“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这是流传千古的四书之一《大学》里的一段话,是儒家经典铭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原版! “中国梦”之于己,则是要做好13亿分之一,以踏实的行为践行梦想。“中国梦”之于人,是成长之梦,是幸福之梦;之于国,是民族复兴之梦,是国家富强之梦。一人智则中国智,一人强则中国强,中国梦就是我的梦!就是我们的梦!
啊,梦随远方。远方有我,有你;还有我的梦,你的梦。勇敢地迎接远方,一如既往盛开热情,洒下汗水,只要勇往直前,总有成熟为我们芬芳,总有灿烂向我们招手……
(作者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父亲最后的日子
管传生
我父亲85岁那年,出现了进食疼痛。作为医生,我知道他一定是出了问题,坚持要带他到市级医院进行治疗。没跟他商量,我事先联系好市里一家三级甲等医院,安排好父亲入院治疗的相关事宜。没想到,当我把这些告诉父亲时,得到的却是他的断然拒绝。
记得当时,父亲气愤地说:“我一直觉得你们都挺孝顺的,为什么非要在我临终前做不孝的事呢?死亡是任何人都无法回避的,就是国家领导人有那么好的条件,也不可避免地会走到这一天。我已经这么大年纪了,我绝不离开我的家!”
一开始,我还有些委屈。毕竟我费心安排好了这一切,却被父亲视为不孝之举。但父亲的倔强坚持,我也无力违抗。
一个星期后,父亲平静地走了。在为父亲办理后事的过程中,我的侄女婿向我转述了父亲曾对他说过的一句话:“如果不是想到子女的名誉,我一定会选择自杀。”这话父亲从没对我说起过,我甚至还自以为对临终的父亲各方面都照顾得挺周全。他表面安详地去了,但我这做儿子的却全然没能了解他的内心世界。
直到现在,每每回忆起这些,我都会非常内疚和自责。作为医生,我总以为对他最好的是治疗,而他想要的却是理解。随着老龄化社会的来临,老年人的临终选择已成为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我相信,他们中的绝大部分都愿意在自己的家里走完人生最后一段旅途,因为家才是他们永久的驿站。这一点看似简单,但年轻的我们又有多少人能真正理解呢?作为家人,我们往往更注重延长老人有限的、无质量的生命,而让他们“被自愿”地接受各种痛苦的治疗。或者是对儿女的孝心无法拒绝,又或者是对自己的临终安排无能为力,于是他们再次牺牲了自己,离开生活了几十年的家,在充满消毒水味道的冰冷的医院独自面对死亡。
就我父亲而言,他把到医院治疗看做是最大的伤害,因为他清楚这意味着他不可能再次回到他温暖的家。所以,他誓死捍卫这最后一点尊严。
再则,老年人的传统观念很重,很多人都把使用**品看做是吸毒。所以父亲尽管承受着难以忍受的疼痛,也总是拒绝使用吗啡类止痛药。为了早点远离痛苦,他后来干脆采取绝食这种方法。类似的情况我遇到过很多次,甚至有些患者身为知识分子,却把使用吗啡类止痛药与“晚节不保”相提并论。因此,我们医生应该向老年人宣传止痛药与吸毒的本质区别,让他们在癌痛面前少受点罪。当然,这也需要我们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长期在社区工作,我其实很少想过安乐死的问题。但是,父亲生前曾有过的自杀念头让我感到难受和震惊。对一些老年人来说,尊严比生命重要得多。在父亲最后的日子里,尽管他骨瘦如柴,却总是坚持在两个人的搀扶下自己下床大小便。直到他停止呼吸前12小时,他实在是不能下床了,到需要大小便的时候,总显得非常无奈。有尊严地离开,是他的心愿。当活着成为一件没有乐趣只剩下痛苦纠结的事情时,我们做子女的又怎么能自私地要求他继续活下去呢?
美人蕉的花语
黄森林
那一年,他高考落榜,倍感失意与落寞,心中满是彷徨忧虑。在这种情绪下,一日,他漫步进入了当地一家有名的寺院。进寺院,他没有想到出家,那个年龄,还不足以看破红尘。他只是想让寺院的清净能抚慰他那颗烦躁焦虑的心。
那些慈眉善目的佛像,以他们的博大与深邃,的确让他心生敬畏,而慢慢地让自己的心绪平静。他在寺院内随意走动,这时,他发现了寺院角落里的那几株高大的美人蕉。那些美人蕉枝干高达一丈,宽阔青绿的叶片,火红鲜艳的花朵,一下子就抓住了他的灵魂。当时,他仅仅是通过那宽大的叶片判断那是芭蕉,而并不知道它们是美人蕉。待他从僧人的口中得知那是美人蕉的时候,他的嘴角突然有一丝微微的笑意。他在想寺院,美人,怎么能联系在一起呢?僧人没笑,并且很轻易地看破了他的心事。僧人告诉他,美人蕉是由佛祖的脚趾所流出的血变成的。僧人给他讲了一个故事。传说恶魔提婆达多,看到佛陀有超能力,声望日益剧增,就非常嫉妒,于是就暗中设计伤害佛陀。有一天,提婆达多了解到佛陀的行程,就埋伏在佛陀必经的山丘上,并推下一块巨石想伤害佛陀。可是,那大石还未落到佛陀跟前,就粉碎成小石块,只是其中的一小块划伤了佛陀的脚趾,流出了鲜血。谁知那些鲜血渗入大地,却长出了美丽鲜红的美人蕉。
原来是这样。僧人还意味深长地告诉他,美人蕉是佛祖的化身,在这炎热的天气灿然开放,让人感受到强烈的存在意志。那一刻,他已经醍醐灌顶了。从此在他心中就满是美人蕉那招摇的姿态。
第二年,他通过刻苦复读,终于考上了理想的大学。上大学后,随着知识面的增加,他更多地了解了有关美人蕉的知识。他知道美人蕉的花语是:坚实的未来。没想到美人蕉有一个娇柔的名字,却有着不同凡响的花语。
大学毕业后,他被分到了一个很不错的单位,但是工作没几年,正当宏图大展之际,他却毅然辞职,自己办了一家公司。这很是让人不解,然而他却义无反顾地走自己想走的路。
目前,通过十多年的发展,他的公司已有相当规模。漫步在他的公司,到处都能看到美人蕉的绰约风姿。多年来,不论他再忙,也要亲手侍弄那些美人蕉,知情的人都说那是他的宝贝。到他的公司参观,他都会给你讲他的故事,讲美人蕉的花语。
面对那片灿烂夺目的美人蕉,他告诉我,那些就是梦的色彩,是梦的味道。
淮安赋
赵庆生
溯源东夷,长淮古楚,吴筑邗沟,挥师末口。 蛮荒远而文明近,芜旷退而淮扬始。千古名邑,运水之都,珠运河而居中,七省通衢,南北要冲,担京杭于一线,毗苏扬为友邻。西眺秦岭,八百里秦川收藏于腹底,东入黄海,千万倾波涛奔涌于怀中。凭淮水而界分南北,依运河而衣带吴楚。气候分明,节,守四时而信;物产丰富,粟,植两季而熟。吾乡实乃丰饶之地。明初大士姚广孝有诗云:襟吴带楚客多游,壮丽东南第一州。
佛云霭霭,塔影巍巍,文通雄峙大河边,千年祥瑞祈福祉;黄钟大吕,铜壶滴漏,谯楼威振城中央,南北枢机祭太平。雉碟危危,城楼耸耸,铁打“船城”何处去?空留遗址巽关角。府第森森,衙门煌煌,淮安府署体量巨,功过是非任评说。明清两代,皇朝一统,漕运总督统领天下粮仓,运河七关,辐辏八方,榷取船赋过半当数板闸。魁星楼气势磅礴,跨街而居,坐视萧湖园林景;状元府招练乡勇,抗击倭寇,遥看姚荡矮子坆。繁衍生息,青莲岗之炭化籼稻,体现五千年农耕文明,广袤千里,运河之水上立交,延续三千载水利科技。
噫!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君不见:南船北马,辕楫交替,都市繁华隋唐始,港埠盐粮明清盛;徽商晋贾,日不息市, “扬州千载繁华景,移至西湖嘴上头”。洪泽湖万顷碧浪,日出斗金,古堰蜿蜒庇淮水安澜,明祖陵三世皇祖,尽享奢华,水漫泗州淹不二衣冢。淮郡三城内外,商铺万家远近。一曲笙歌清江浦,千门灯火石码头。
淮风鼎盛,古楚才贤有遗风,文脉相传,后代栋梁显风流。 马上文,胯下武,枚里韩祠,彪炳经纶事业;石旁孝,虎门忠,徐庐关陵,维持民族大义。愤世嫉俗,以神托志,吴汝忠借民间传说而著《西游记》;艰难困苦,玉汝于成,邱心如于米贵囊空时撰《笔生花》。青眼识英雄,亲冒矢石执桴鼓 ,红颜羞须眉,血透重甲铸英烈。苇边芦雁,长笛倚楼,萧家湖畔温《七发》,朱雀桥堍思李公;山阳医派,源远流长,悬壶济世数百年,《温病条辨》著吴瑭。星汉灿烂,博学鸿儒,卫朴瞽修《奉元历》,一序入编《医古文》。新安学童有心唤民众,金融巨子无淮不成行。敦煌立学,甲骨四堂,罗振玉奠基中国近代考古;训诂研学,信息处理,许嘉璐主持《二十四史全译》。鹄峙鸾停,振翅翔宇于驸马巷内,月明柳暗,周阮喋血于孔子庙中。
民风淳厚,沿习千年之旧俗,学风浓郁,开创未来之新氛。淮剧韵悠悠,街头巷尾下河调,文渠水潺潺,千家万户尽枕河。博里农民画名闻遐迩海内外,美食淮扬菜历史悠久贯古今。文化底蕴丰厚,古城淮安荣登历史文化名城;唱响南闸民歌,十番锣鼓序列国家文化遗产。鼓楼广场看不完的尘世繁华,窦娥古巷诉不尽的人间冤情。
日新月异,气象万新。高速逵达天下,飞机畅游蓝天,巨厦林立淮楚,新区延之辟壤。井神吟赋新盐都,淮钢翘首五百强。共创草坪居魁首,移动相邻富士康。百业待举,后步宽宏。吾之故土,兴也!先贤云:生于斯,长于斯,渐习为淮人;耳所闻,目所见,亦无非淮事。幸也!
倾听
邹 兰
儿一上车,便开始了他的诉说。
跟以往不同,选择了与儿同坐一排的位置,尽量挨着他,好想他感受到我的关切。
儿说:这次期中考试不理想。表情很沮丧,我看得出儿很难过。便用手在他腿上轻轻地拍了拍,然后摸了摸他的头,轻轻地说:没关系的,下次考试别那么粗心就是了!
期中考试结束几天了,儿没打电话告诉家长考试成绩,我们也没问他考得怎样,但我们早已知道他考得不理想的现实。后来,我和他爸打电话给他时,也都没提考试的事,我只说了几句话,仅问了问天气转冷了,你冷不冷,需不需要送些防寒衣物。儿依然随意,只说:不需要。
其实成绩一出来那天,班主任就打电话告诉他爸,儿的总成绩,各科成绩,各科成绩排全年级的名次和全班名次,最后我只知道:儿这次考试列全班第8名。
这样的成绩排名不是我儿想要的,他的期望要高于此,我知道儿心里的难过和沮丧,也没多说,只是在他述说过程中偶尔打断他,意思不外乎都是叫他别那么看重,心里放松些,考试只是检测学习好坏的一个方面,但不是唯一的。
渐渐地,看得出来儿的心里没那么难受了,表情也活洛了不少,与我有了更亲密的交谈,我也感到一些轻松,极度地担心他考差后背上思想包袱,怕他不开心,把自己压抑坏了。
到了解放碑,我俩下车,边说边向重百大楼走。
儿依然在说,我依然听。儿这下几乎是带有一种汇报性的,看得出他已经彻底的放松下来,说得也条理分明,每科学习的状态,轻松程度,在班级的排列情况。一说到数理化,明显感觉出儿的兴奋,因为这是他的强项,在班里有独占鳌头的感觉。最后提到他的英语,也是这次考试拖后腿的科目,儿总结得很好,找准了自己的弱点,然后又谈了自己如何加强补救的措施。
儿的一番话,让我既欣慰又担忧。喜,儿可以说比同龄的孩子睿智,善于总结和思考,有自己的喜好,能对事对物持自己的见解与主张,尤其是对历史、对军事及政治敏锐性极强,他的观点极大程度上说可以与成人媲美。忧,不得不应对的应试教育制约着他……
把儿送到校门口,看着大包小包与儿一样提着背着书籍的中学生们,行色匆匆,依然地,我感觉到了他们的疲乏,我甚至还有了想法:应试教育还是该转转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