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方旅游文化
散文要凝聚更多的光点
——赵日超散文集《窗外风景》序
王宗仁
读赵日超的散文,无论是他对故乡、亲情的咏赞,还是**游走祖国大好山河的游记,或是从日常习以为常生活经历中生发而来的随感,我们都感受到他是在用力用心追寻**的人生与思考人生。散文集《窗外风景》正是这种追寻与思考之后的收获。换句话说,日超是在寻找与剥离中进行散文创作。说寻找,是指他注重积累生活,跑了许多地方,接触了那么多人,经历了那么多事,这样既丰富了人生阅历又获取了文学资源;说剥离,是说他多角度地观察生活之后进行认真地思考生活,探索、发现掩藏在复杂多变的现实生活和历史事件中有意义和有意思的闪光点。散文创作万万不可就事论事,它必须是作家对生活透彻思考的结果。我把这种结果叫作作家创造的“第二生活”。“第二生活”高于“第一生活”,因为它集中了作家的智慧,去伪存真,由表及里,因而更集中更概括,也更具典型性,更有普遍意义。
看看日超散文中的亮点。
提起淮安,不能不说到敬爱的周总理,那条古老的驸马巷里有他的故居。故居里有一株“凌寒独自开”的腊梅。日超写周总理的故居就写得不一般,我想这也是大家都期待的。因为他熟悉淮安,还因为他是一位善于思考的作家。果然他的那篇《踏雪寻梅——周恩来故居印象》,透射着一股清新的芳香。香味自然来自故居后院的腊梅。用梅比喻周总理的人格魅力几乎是所有这类题材散文约定俗成的写法。日超呢,另辟蹊径,他写到腊梅时突出写了周总理的三位母亲:生母万氏、嗣母陈氏和乳母蒋江氏,三位母亲在周恩来成长的人生经历中有着至关重要的奠基作用。特别是对那位为人耿直而又不巴结权贵的乳母蒋江氏着墨更多,她除了带着恩来在后院空地上种菜、栽树栽花外,还让恩来“接触穷苦人家的孩子,感受社会低层人的生活”。“恩来的力量来自三位母亲,来自于百姓”。作者散文中多次出现三位母亲,暗喻梅香是从她们身上喷散出来的。我认为这样写比那些用梅香比喻周恩来的散文要深刻得多,也更贴近真实,耐人寻味。
有的时候,人对一些事情深感无所适从、无奈,因而感情很复杂。友谊吗?怨恨吗?一时难以说得清。我读了《敲钟寒山寺》后,悬挂在寺内大雄宝殿右侧的那口铜钟,引发了我这种似乎说得清又仿佛难以彻底说得清的很复杂的情感。原来,寒山寺钟楼里那口钟早在明代就莫名其妙地流入了日本,后来一直下落不明。这块心病折磨着国人的心,也令日本友人不安。于是在1905年日本政府就派人送来一口仿唐钟,高悬在寒山寺,被看作中日友谊的象征。至今这钟仍在寒山寺。每年都有不少日本友人专程涌进寒山寺与中国人一起听午夜108响钟声。“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听钟的人,国人也好,日本友人也罢,到底有几人能听懂这首诗的孤独、伤感意境?正如作者日超所写的那样:“在铁岭关抗倭遗址,在有着悠久历史的苏州古城,在遭受日本核辐射的东海边缘,日本政府正否认历史,复活军国主义,在**问题上,挑起历史争端。而每日游人欣赏并敲打的依然是日本人送来的仿唐钟,我内心一直都不是滋味。”我相信大家的心境一定和作者相同。这就是这篇散文带给我们的感悟和联想,可以说举一反三的联想。
我注意到了日超抒发男女情感的几篇散文,《又是小荷盛开时》《萤光的怀念》《街头的时尚》《深夜音乐写作》等,都很真实地记录下了异性之间或纯美的交往或藕断丝连的隐情。写情感特别是写个人的私情,必须敞开心扉,才能写得真实,动情。就是说提笔时要进入一种“无意识”状态。其实这种“无意识”从本质讲是一种高度精神感情。这样的“无意识”可以转化成一种理性和知性,恰如其分地把握心灵敞开的分寸,该说的说到什么程度,不该说的藏而不露或欲露不露。有时候隐藏着反而更会产生力量。当我们在《又是小荷盛开时》中读到“我”把那朵未开放的荷花“悄悄地埋了”时,心里涌起的不仅是遗憾,还有一种期盼;当我们在《萤光的怀念》里读到,浩渺深邃的夜空那流溢着光洁的清辉寻找自己的知音时,心头点燃的是生命之火;当我们在《小街上的女子》里读到小街上那些戴金挂银的女子时,感到了这个时代的富有与满足。这些都是从日超的散文里发出的温暖的声音、亮点,值得珍藏。读日超的其他散文,也发现不同的亮点点缀其间。
日超在一篇散文里写下过这样的创作悟语:“散文写作应注重发掘和发现最有特点、最能打动人心的东西,以独创性的构思提炼素材和主题。着意用爱心去发现具有普遍社会意义的独特个性,这样写出的散文,将会凝聚更多的闪光点,具有更高的审美价值。”日超说,这是他读了冰心老人的教诲后的心语。说得极好,我们共勉。
(王宗仁:陕西扶风人,笔名柳山。中国散文学会名誉会长,著名作家,出版作品42部,有四篇散文入选中小学课本。)
品味神话之地:吴承恩故居
徐朝红 刘崇实
古城淮安,贯穿的大运河扭身西去,在与淮水故道并行的相望之地,坐落着千年古镇河下,从历史的深处隐约传来叮叮当当的打击音韵……
因为这里有个打铜巷,历代的匠人希望打铜成金,梦幻悠悠,情期殷殷,然而只能打造出一个沿用至今的巷名。
明代中叶,打铜巷诞生了世界闻名的文学巨匠吴承恩,吴承恩却打造出名贯九天、神通三界的“猴精”孙悟空,演绎了《西游记》的神话故事。
《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并称中华四大古典文学名著,而《西游记》的真经能感动天下,在全世界有着广泛的影响……
开启历史的尘封,追寻“悟空”的真谛,世人自然纷至沓来,吴承恩故居有着不尽的渊源叙说……
1506年,吴承恩出生于一个儒商家庭,少时聪慧好学,天赋过人,而性格狂放,恃才傲物,愤世嫉俗,以致多遭挫折,英龄不得济世之志,晚年隐居著书立说,笔伐人间邪恶,倾吐回天愿望。
20世纪末叶,在淮安的二堡村,发掘到吴承恩的墓葬,他的迷茫身世被棺木前的铭文证实,社会各界无不惊喜,人们开始把追寻的目光投向传说中的古老巷陌。
在考证中,那历经几个世纪的凋零院落——吴家遗宅浮现在人们眼前。风雨飘摇几百年,断墙残垣梦依稀!一砖一瓦、一草一木,是否被吴承恩赋予灵性?无不流露着神秘的沧桑痕迹!
几经查阅史料、走**间和专家的指导,吴承恩故居修复出原貌。
吴承恩故居现馆内总占地面积1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4000平方米,均为明代风格的古典园林建筑群,一派灵秀景气。大院由五个部分组成,吴承恩故居及后花园、玄奘大师纪念堂,美猴王世家艺术馆、六小龄童工作室,吴承恩生平陈列厅。旅游设施配套齐全,交通便捷,故居以宽广的襟怀、雄浑的气度,亲切的招徕四海宾朋。
天下名人雅士、文艺大师多来拜谒吴承恩先灵,感慨抒情,致以崇高的敬意,留下珍贵的缅怀心迹。
故居大门上有著名书法家舒同所书的“吴承恩故居”横匾,正堂内高悬原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题写的“射阳簃”匾额。
厅正中安放着一尊吴承恩的半身塑像,由中国科学院古人类研究所根据吴承恩的头颅骨复原而成。
正厅西侧是两间书斋,室内陈列有各种《西游记》古书版本,置放着条台桌椅、纸墨笔砚,高挂着书法家萧娴书写的一副对联“伏怪以力,取经唯诚”。
吴承恩就是在这里创作长篇小说《西游记》,古老的灯盏,仿佛时时幻化着昏暗的光线,勾勒一个伏案老人的身影。
书斋前山秀水清,吴承恩全身塑像临池而立、注目凝思,仿佛正在酝酿着《西游记》的有关章节,神态深静而执著。
一生不肯为五斗米折腰的吴承恩,他看透封建官僚社会的**和虚伪,也怜悯天下苍生的贫困和艰苦,在不屈不挠的心灵抗争中,鞭挞时弊,寄托于一个搅动天地的精灵,反贪锄奸、抗暴降魔,借猴王之口,喊出“皇帝轮流做”的信念,在虚幻的塑造中,给天下黎民一个精神上的支撑和慰籍。
胆敢犯上作乱之书,在那个时代也就难免遭“禁”。但是民愿所向,《西游记》不胫而走,脍炙人口。
书斋前后还有吴承恩的住房和诞生地,这里古色古香,保留着明代人的生活气息,这里也是2007年拍摄全球首部大型立体电视连续剧《吴承恩与西游记》的主场地,描述西游记创作的酸楚背景。
再向后是吴家的后花园——悟园,园中有松风轩、小尘世、石舫、醉墨轩等景点,还有一座假山,假山上的“石破天惊”四个大字让人浮想联翩,园内奇花异木、小桥流水、荷花清池、金鱼涟漪、假山亭榭,清静幽雅。在思想苦难中挣扎的吴承恩,为芸芸众生寻找一片安生的芳草地,也许这正是想象中的花果山和天瑶池。
玄奘大师纪念堂也在后花园内,是吴家纪念玄奘大师的厅堂,吴承恩崇尚佛家的教义:慈悲为怀,普度众生。唐玄奘是杰出的佛教人物,正是吴承恩要描述的西天取经使者的理想原型,因此这里也是吴承恩构思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和笔下挥洒风云的地方。
故居本体的东侧是美猴王世家艺术馆,是著名表演艺术家六小龄童先生与淮安区人民政府合作兴建的艺苑,该馆与故居相接相通,从故居大门内侧北端迎面可见一院门,院门上高悬着著名书法家启功题写的横匾“美猴王世家艺术馆”。该馆由五个部分组成,坐东朝西直对大门的是“世家馆”,再现了孙悟空的扮演者六小龄童先生家族的演艺生涯,大厅中央是六小龄童父亲六龄童先生的半身塑像,他们家一百多年来四代人共同塑造了猴王孙悟空的形象,闪亮戏剧舞台,一代接一代地臻善臻美,六小龄童更有特别的演艺创造,《西游记》电视长剧,使美猴王形象更加灵动,声隆布远,受到世界人民的喜爱。
世家馆左侧向北的是珍藏馆,展示了六小龄童家族几代人收藏的与《西游记》相关的书籍、邮票、雕塑等艺术品,琳琅满目、美不胜收。珍藏馆西侧是猴戏馆,展示着六小龄童家族几代人使用过的服装、道具、脸谱等文史资料。在世家馆前的院子中心有一水池,中间有一石,顶端有树,树上有两只猴子嬉戏,下有一龙一虎,人称三王石,是六小龄童先生珍藏的元代之物,另有一石刻写着著名文学家冰心的手笔“猴王世家”。
如此陈列,虽然是历史的一个定格,但是在岁月的飘移中,却永远飞扬着孙悟空艺术形象的神采。
在故居西侧,2005年兴建了一座吴承恩生平陈列厅,采用实物、图片、多媒体等手段,生动形象的再现了吴承恩的传奇一生。通过艺术的演绎和张扬,人们从丰富的想象到实际的视觉,无疑在感受的升华中,领悟吴承恩那深邃的思想境界,理解西游记那博大精深的主题。
吴承恩故居蕴含丰厚,在这里,人们触摸历史的膊动和心跳,感受《西游记》创作源头厚重的文学气息,臆想当时民主思想的萌动,追梦那个年代久远的醒世师魂。
“金猴奋起千钧棒,玉宇澄清万里埃。”孙大圣,齐天大圣!人们又在时代涌潮般的欢呼声中,留下不可磨灭的记忆和驰思神往!
千古大师吴承恩,旷世神话《西游记》,永葆万代精彩!
圆月寄思
——怀念恩师筱文艳
梁伟平
去年中秋之夜,我收到剧作家乔谷凡老师的短信:文艳走了,走在中秋。对于乔老师传来的消息我也有所心理准备,然而当真的看到手机短信的时候我还是愣神了半天——接受噩耗远比自己想象的困难,尤其,那是恩重如山的筱文艳老师。
就在中秋前一天,按照惯例我去看望了筱文艳老师。筱文艳老师已经卧床许久,她已经认不出自己的家人了。我坐在她身边半个多小时,她竟然慢慢地睁开双眼,她儿媳试着告诉她:小梁来看你了,她竟然说:晓得。这让我们十分惊讶,她儿媳并不相信她的片刻清醒,又换了一个方式问她:梁仲平晓得吗?筱文艳老师努力地接着说:梁仲平是梁伟平兄弟。她儿媳说这简直是个奇迹。我离开时与恩师开玩笑地说:我去化妆唱戏了,今天唱二断桥,她似乎在微笑。只要讲到上台唱戏,她就会很高兴,就能激起她的回忆……我暗自期望:也许恩师会好起来的。然而仅仅一天,筱文艳老师却永远离开了,还选择在这样一个本该团圆的日子,简直像是老天爷在开一个玩笑。直到这个时候我才意识到,在我内心深处其实是希望筱文艳老师永远都不要离开。华东医院的病房里,我扑跪在恩师的遗体旁痛哭失声,恩师给予我的点点滴滴从此都只能在记忆里寻找了。
我是筱文艳老师亲自从苏北引进到上海的,很多人都听过她到扬州找我的故事,实际上,我和老师的缘分来得更早。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我刚刚二十出头,是阜宁县的一名青年演员,远在上海的“人淮”(上海淮剧团)对我而言就是一座崇高的殿堂,而筱文艳老师就是我心中的“淮剧之神”,只能远望膜拜,能和筱文艳老师近距离的接触便是看她的演出。1982年的一天,“人淮”来阜宁演出了,一票难求。我专门去找在剧场管票务的朋友希望能多买几场戏票。那时候演出团体的演员都住在剧场的后台,我匆匆走过剧场的后院,并不知道那里面就有筱文艳老师,没想到筱文艳老师却注意到了我。几年后,筱文艳老师把我引进上海淮剧团,她告诉我当年她在那个剧场的院子里看到我走过去,当时就觉得这个小伙子形象不错,要是能唱淮剧小生就好了。筱文艳老师就是这样,无时无刻都在想着淮剧,想着为淮剧培养接班人,她是为淮剧而生的人,而我因为淮剧才能幸运地遇到筱文艳老师,获得改变命运的机会。
1984年,筱文艳老师通过多方打听,辗转找到已在扬州准备改行的我,把我拉回了淮剧的世界,此后,这个世界才真正向我展开了无限魅力,让我愿意为之奉献一生。
进入上海淮剧团之后,筱文艳老师在业务上对我严格要求。为了提高我的业务水平,她请来了岳美缇等艺术家对我进行指导,同时,她也不断给我创造演出机会,只要是小生角色,她都让我去演,无论主角配角。几年内,上海淮剧团所有剧目里的小生角色我都演了个遍,出戏出人,筱文艳老师就是这样实实在在地践行的。筱文艳老师是旦角演员,但她是我的恩师,她的艺术修养、她的朴实为人都深深地感染了我。
除了业务上的悉心帮助和严格要求,筱文艳老师对我生活上的照顾也是无微不至的。刚到上海,我举目无亲,筱文艳老师经常把我喊到家里,亲自下厨为我做饭,我遇到了什么困难,内心有什么想法也是第一时间想到和她说。刚到上海每天就是学戏、演戏,脑子里除了大量的台词外,我能背出的电话号码只有一个:4315348,那是筱文艳老师家的电话号码(当时七位数),直到现在我还深深记得。独自在上海生活工作的我把筱文艳老师当成心灵的依靠,有她在身后,我便少了漂泊感。因此,筱文艳老师也是我的慈母。
与老师最后告别的感受远非痛苦、难过可以形容,筱文艳老师的追悼会上,她的子女在我的名字前加上“义子”二字,而她对我艺术生命的再造和人生轨迹的影响实在远远超出这两个字,恩师已去,留下了无尽的思念,师恩历久弥深。
佳节思亲,怀念筱文艳老师。
墨海澄心
——记淮安区青年书法家协会主席朱海澄
施平信
2012年金秋,我有幸与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朱海澄相识,其实彼此早己相闻,因我既喜欢清凉如水的文字,亦喜馨香缕缕的翰墨。
海澄幼时即喜丹青与翰墨,家境虽贫,但用功甚勤。青灯、古帖、翰墨伴随他渡过了因物质匮乏而苦痛的童年。苦难虽会消磨理想,但也更砥砺意志,就这样,面对枯寂的时光,海澄兄一笔一笔不停地写啊,常常是不知东方既白,一颗艺术的种子在心灵深处倔强而孤独地成长。
岁月是经过的鸟,无声的音乐。踏入社会后,为了生活,海澄一度远离了令他魂牵梦绕的翰墨,像.一只永不停息的陀螺旋转于生活的烟尘中。然而内心对翰墨的酷爱常常像**破手指一样泛起尖锐的痛。就这样在煎熬里踉跄于生活的坎坷中,直至有一天,那扇门再次打开,阳光像晶莹的水不仅洗去了岁月的尘埃,更让心底对翰墨的热爱再次如涟漪般荡漾开来,轻轻地拍打着心灵的堤岸。
再次游进翰墨的海澄兄像一尾鱼,自由而畅快,更像一株逢春的树,尽情地吮吸着知识的阳光雨露。艺术的追求是永无止境的。尤其是水墨丹青,不仅需要高超的笔墨技巧,更需要有清逸超迈的人品和丰厚的文化学养。王世镗诗云“从来书画本相通,首在精神次在工。悟得梅兰腕下趣,指上自然有春风。”大诗人陆游曾说:“汝果欲学诗,诗在功夫外。”海澄深知其理,因而无论别人是在娱乐休闲,还是酣然入梦时,海澄都是独伴青灯,手捧黄卷,与古人晤叙;抑或援墨濡毫,于时光深处滋润艺术之树,生命也因此而厚重起来。
这些年,海澄于翰墨用功甚勤,不是寻觅于两汉,就是游弋在魏晋的艺术长河。为了进一步提高自己的书艺,海澄多次参加中书协举办的培训,还拜李双阳先生为师,探求书法艺术的个中真味。这些年的勤学苦练,海澄悟出了书道除了要有高超的笔墨技巧和深厚的传统文化,更应“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师法自然”。这样一种“自然”应是源自他对生活及艺术的体悟,艺术本就源自生活,生活为艺术提供了用之不竭的灵感。只有亲身感受过那种真实的苦难,才有发自心灵深处的创作。因而海澄的隶书作品不仅浑穆、高古、苍劲、老辣,更有大气象;行草以二王为宗,旁涉孙过庭、怀素、张旭、米芾等诸家。《书谱》有句云“古质而今妍”,海澄更是在传统帖学基础上融入了汉隶的用笔和结体特征,使其质朴,更使其充满了生命的张力和丰富的意韵,从而呈现出“思虑通审,志气和平,不激不厉而风规自远”一派萧散烂谩的魏晋遗风。因此,海澄的创作,本质上是对于生命意义的思考,体悟和叩问,也正是如此,他反而更加忠诚于尘世,忠诚于现实生活中的爱心与真诚。
在品味了艺术给生活的乐趣后,海澄更是不忘对热爱翰墨人的提携与帮助。在他当选淮安区青年书法家协会主席后,无偿地提供自己的工作室供大家相聚,交流,更无私地与大家一起分享翰墨生涯中的真知灼见。2013年海澄花巨资租、装了自己的美术馆——山阳美术馆,还举办了多场次高水准的书法作品展,拓宽了众多书法爱好者的视野,提高了大家的欣赏水平和创作能力。这种“与民同乐”的行为本身就是对生活、对艺术的一种不倦地追求和尊重。
澄心一片梦兰亭。我深信海澄内心的那株艺术之树,不仅长青,更会枝繁叶茂。
一幅精美的油画
苏雪巧
一阵风吹来,几片落叶“簌簌”地飘下来,垂柳随风舞动,蝉鸣声声入耳。这是一幅精美绝仑的油画。
秋天,瓜熟蒂落,诗意盎然。告别了白昼的炎热,早晚凉爽的空气,让心情也随着温差的幅度波动。运河畔的行走,无疑是醉人的。鹅卵石路道上,三三两两走过的行人,看上去都悠闲得很。男女老少,他们的目光游移不定,手脚并用的协调,只为在这秋日的黄昏里筋骨活络。空气中夹杂着丝丝水汽,行走在鹅卵石步道上,脚下虽有点磕碜,但也自我安慰这是在**脚板。
外壳带彩的甲壳虫,一簇一簇三五成群,聚在老柳树杆的缝隙里抢夺着什么美味。小宝一看这阵势,赖在树下观望了许久。妈妈,您说它们在抢什么好吃的?看这两只在打架呢!果然,其中一只用头拼命地去顶另一只甲壳虫的头,以至于被顶的那只无奈地转身。这只还不甘心又追上去,在它的**后面拱了一番。待它重新折回柳树杆的缝隙口,被拱的那只也折回来。仔细观察发现有成群的蚂蚁上上下下爬着,不知道是不是甲壳虫口里的美味?
运河里的水很浑浊,要是清澈一点,会让人心旷神怡。浮萍,野茨菰的茎叶把水岸边打造得绿意浓浓。走累的时候,在石凳上耽搁几分钟,辗转回到漕运广场。漕运总督府遗址处历史上曾是主管全国漕运的惟一机构——总督漕运部院,占地约三万平方米,与淮安区标志性建筑镇淮楼、淮安府衙大堂在同一条中轴线上,它是中国封建社会经济兴衰的历史见证,更是华夏文明的一大奇迹。
行走在古人曾经踏过的土地上,心里别有一番滋味。老老少少沿着总督漕运部院遗址公园的大理石栏杆外围,竞走,一圈两圈,五圈十圈……渐渐的,人们的身体出现了变化,面红耳赤,口干舌燥,汗渍浸透了胸口,后背的衣衫。漕运博物馆门前的空地上,跳广场舞的大婶大妈,在熟悉的音乐声里,不规范地舞动着。竞走,比的是耐力。不急不缓,腿必须伸直,从单脚支撑过渡到双脚支撑,在摆动腿的脚跟接触地面前,后蹬腿的脚尖不得离开地面,两手也大幅度的摆动着。这里面多数是非专业的,所以有很多人,开始兴致勃勃,几圈走下来就累得不行了。也有长时间锻炼的,十多圈下来依然面不改色。
这里不乏有小孩子在浩浩荡荡人群里穿梭,也有腿脚不便的老人靠大理石栏杆边慢慢悠悠地甩着膀子,胖的瘦的,男的女的,高的矮的,肌肉丰满的,满身赘肉的,有长时间坚持跑的,也有初次参与的……相仿的动作,本着一个方向,一个目标努力。全民健康意识在逐渐加强,人人参与,对人对己都有益处,持之以恒是硬道理。
这也是初秋的黄昏里不可多得的风景,一幅精美无比的油画。你我都在这画面里涂鸦,我们不知道人生的太阳几时会下山,但我们需要在不慌不忙中学会坚强,学会把耐力用到极致,无需忽冷忽热,遇事也不必大喜大悲,顺其自然最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