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古淮阴范围 韩信少年所处的秦朝,广行郡县于天下。碑址所在的地带,归属九江郡所辖的淮阴县。西汉初,该地带改属临淮郡,可仍为淮阴县之地。汉武帝元狩六年(前117),析出淮阴县东南境置射阳县,——不应忘记,析出的这块地方原先是秦汉时期的淮阴县。东晋义熙七年(411)改射阳县为山阳县,且山阳郡、县两级治所均设山阳城内,山阳从此定位。隋、唐时改山阳郡为楚州。隋开皇元年(581)起,楚州治所一度设在淮阴,至十二年复移治至山阳县;到唐天宝元年(742)起,又一度将楚州改为淮阴郡,郡治仍在山阳城内,直至16年后的乾元元年(758)才复称楚州。 元代的至元二十年(1283),淮阴县建制被完全取消。从这时起,“淮阴”作为行政区划的地名,便被中断了,直至民国三年(1914)再次起用“淮阴”地名。这一断,便是631年。 另据《宋史》、《元史》、明正德《淮安府志》,元代至元十五年建立的清河县,本在泗州的清河口一带,其区域均在淮河以北。元泰定中,清河县的治所迁至淮河以南的淮阴故城,但清河县大部分地区仍在淮北。直至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割出山阳的清江浦连同其周围的十余乡,一起并入清河,形成清河新县城,并移治于清江浦。但淮北土地仍占清河县的大部分。 尽管“淮阴”作为行政区域的名称被中断了六百多年,但在上述传统观念的影响下,“淮阴”作为别称与雅称,却在这期间一直为山阳所沿用。元代至元二十年到民国三年这漫长的631年,完完整整地涵盖了明、清两个朝代。这就难怪清朝乾隆皇帝爱新觉罗弘历在《过淮安府》的其中一首诗中,出现“汉淮阴是晋山阳”这样的句子了。明、清时的淮阴,其实就是淮安府的山阳县。 明、清时代,山阳城被称作淮阴城的特有现象,还可以从古碑上找到非常客观的文字依据。现仅举两例: 例一:《节孝徐先生祠墓志》巨碑,高2.9米,宽0.92米,碑额为二龙戏珠浮雕,中间篆额,即上述碑题九字。碑文第十行起,赫然镌有“淮阴旧城东 门外□三里前□祠肖先生像右前双冢为先生父母”等字。(参见左上图最右一行)此碑原立在建于明天顺二年(1458)重修于嘉靖□年的老城之东节孝祠内。“文革”期间,此碑被人移至城东乡闸口村冯陈组鱼塘边作石跳板,由于字面朝上,磨损较重。于五年前被运至淮安区博物馆大院,仍然字面朝天,经不起如今的酸雨浸蚀,亟待竖起来加棚保护。 古碑之二:《福建天后宫碑记》,高1.37米,宽0.7米,第四行起“吾等乡友公提厘头,积少成多,置买市房,于丙戌(1826)年春淮阴城北莲花街 旧址,重建圣母宫殿”等字样历历在目。此碑本于清道光八年戊子(1828)由福建同乡会立于萧湖莲花街天妃宫旁。改革开放之初移至勺湖碑园内,镶嵌于第二进南墙从左向右第五块。(参见右上图中间一行) 明清时代淮阴特指山阳的情况,更多的记载于古籍文字中,可以说,稍加留意俯拾皆是。 顺便提及一下,淮阴特指山阳的惯例,甚至也被当时的官府所接受。元代淮安府、路辖有四个驿站,在山阳县境内的驿站就沿用宋代的“淮阴驿”名称;而同时期的清河县驿站,则名为“清口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