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扫一扫,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查看: 266545|回复: 8

韩信文化在淮安老城区的传承(一)“淮阴市”碑的由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2-12 15:16: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樊国栋 于 2014-12-12 15:19 编辑

“淮阴市”碑的由来
韩信文化在淮安老城区的传承(之一)


                                                   一、兵仙传奇
        汉朝开国功臣韩信(前230—前196),是中国古代伟大的军事家、战略家、统帅、军事理论家,也是淮安最杰出的历史人物之一。他在反对秦朝暴政的起义浪潮中仗剑从戎,投入项梁队伍,因不满其侄项羽自封西楚霸王的一连串刚愎自用行为,遂失望离去转而投靠汉王刘邦。起初也不被刘邦重用,再次离去;可经过“萧何月下追韩信”的挽回,促成了刘邦向他当面问策,才被刘邦隆重地拜为大将军。他亲率百万大军驰骋沙场,结束了群雄割据的分裂局面,为成就汉朝的一统天下,立下赫赫战功。
s韩信-名人亭IMG_7623.jpg
    与韩信同时代的伟大史学家兼文学家司马迁,借刘邦之口佩服他“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东汉史学家兼文学家班固,赞誉他“以正守国,以奇用兵,先计后战,兼形势,包阴阳,用技巧”;宋代思想家兼文学家陈亮,赞叹他“信之用兵,古今一人而已”;明代散文家兼藏书家茅坤,推崇他“予览古今兵家者流,当以韩信为最”,并称呼他为“兵仙”;明末清初成书的《三十六计》,将韩信策划的“暗度陈仓”智谋列入三十六计之八;几乎所有古今名将,无不得益于对韩信典型战例、用兵谋略的借鉴;国外专家通过世界范围的纵横比对,盛赞韩信是“冷兵器时期最伟大的军事家”。
    可令人扼腕叹惜的是,由于韩信屡屡“功高震主”,遭到刘邦猜忌,由齐王徙为楚王,再贬为淮阴侯,终以“谋反”罪名被诱杀于未央宫。
    韩信出身社会底层,自幼备尝艰辛,在他身上保留着劳动人民特有的吃苦耐劳、坚韧不拔、心胸豁达、志趣高远等优秀品质,尤其是他指挥若定、仁义忠贞的形象,深深映入人们的心目中。对于朝廷强加给他的“谋反”罪名,人们从《史记》里的大量相关细节描述中察觉种种破绽,越发给予更大的同情。迁客骚人对于他横遭杀戮,公开提出质疑以鸣不平。平民百姓也依自己的愿望在他身上附会了许多美好的传说,使韩信成为立功、立德的传奇式英雄人物,对后世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楼主| 发表于 2014-12-12 15:30:46 | 显示全部楼层
                                        二、追念之碑

       在淮安老城区,供人们追念韩信所立的纪念物,最简易的首推“淮阴市”碑了。该碑背面的“汉淮阴侯韩信故里”八个楷书大字,道破了竖碑的追念目的,而从该碑正面的落款处留下的知府王廷器重修东鲁刘大文题字样,可推知为明代遗存。

原碑址在上坂街北首西侧,封堵于市民潘长庚店面楼房北山与附属房东山之间的巷口,正面朝向街心。幸而背面及其护碑墙砖雕警示语“文官下轿、武官下马”街上行人是看不到的,否则,给旧时文武官员带来的麻烦及由此引起的交通堵塞状况,是可想而知的。
s韩侯故里IMG_7672.jpg
  1968年“文革”期伺,红卫兵用黄纸将其封盖,也许觉得破“四旧”不够彻底,予以摧毁后运到郊区。较大的一块残件,被城北大队群众搬到近旁的市河边,作为垫脚石利用起来。1987年老城的北门大街连同北延长线拓宽时,城建局将河边的这件残高1.36米、宽0.9米、厚0.17米的残碑运到勺湖碑园内存展(左上图),并在原碑旧址向北30米、扩大了的府市口,竖立高仿真的“淮阴市”碑,继续供人访古怀旧。

        这就是我们现今看到的人文景观:绿岛中央,立有一座四角翘飞的小庑殿顶墙式的碑亭,镶嵌着一块两米多高的青石碑。碑身正面阴刻涂红的淮阴市三个楷书大字十分醒目,两侧砖墙之上嵌有砖刻碑联,王孙遗址国士流芳亦没有短少;碑身反面,阴刻涂蓝的汉淮阴侯韩信故里八个楷书大字端庄醒目,两侧砖墙之上所嵌的砖刻警示联文官下轿武官下马,也不再回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2-12 15:34:11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碑址争议

       2004年版《淮阴金石录》,载入了上述景观的剪切照片,称“此碑建于唐代,原立在淮阴故城中(即今淮安市淮阴区码头镇)明时被移立于淮安府市口”;并称“据《淮阴县志》载:淮阴市碑,在古淮阴县治内,城久圮废可考,今于郡城府市口立淮阴市碑,其实非是。”
s淮阴市碑分歧IMG_1589.jpg
     《淮阴金石录》所说,有失偏颇。

       首先,此碑不可能是唐代产物。重建者与题字者皆为明代人,不至于把唐代的碑刻原字磨掉换上明代人的题字,谁都知道越是古碑越有价值。且两者前后相隔一百多年:王廷器,宣德八年(1433)任都指挥佥事,充左副代陈瑄镇淮安督漕运,累进左军都督佥事;而刘大文在150多年后的万历二十四年(1596)才任淮安知府,两人不可能相会。这种落款处的特异现象,起码说明了不是原始碑,系后人将损坏甚至遗失的前碑内容掺合到新碑中所为。
       其次,“文官下轿”、“武官下马”的砖雕警示联,不大可能属漕督与知府所为,因为实行起来最遭麻烦的将是他们自己。很可能是后来的韩信崇拜者所添加,他们有府学牌楼旁同样内容与形式的砖雕警示联可借鉴。官府与民间如此热衷于恢复并装饰该碑,完全出于对韩信的敬仰之情,也为远近人士提供凭吊韩信的载体。
       第三,由于上述原因,也就不可能从码头镇“移立”到府市口。甚至也不大可能由驻淮安郡城的明代漕督与知府为曾经的“古淮阴县治”专门勒石造碑,诚如金石录所言,“古淮阴县治”“城久圮废可考”,他们有什么必要把重建的碑竖到“城久圮废”的地方呢?
       第四,古代还没有“市”的行政级别,碑上的“市”,仅是市口、市井、集市等字义的古代单音词而已。古人根本预料不到解放后的“淮阴市”、“淮安市”的行政建制,更预料不到两“市”还有二级市与县级市的级别之差。


       那么,府市口是怎么竖起“淮阴市”碑的?究竟有没有为历史记载添乱?下面的地名演变的历史梗概,有助于问题的进一步澄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2-12 15:52:23 | 显示全部楼层
                              四、古淮阴范围
       韩信少年所处的秦朝,广行郡县于天下。碑址所在的地带,归属九江郡所辖的淮阴县。西汉初,该地带改属临淮郡,可仍为淮阴县之地。汉武帝元狩六年(前117),析出淮阴县东南境置射阳县,——不应忘记,析出的这块地方原先是秦汉时期的淮阴县。东晋义熙七年(411)改射阳县为山阳县,且山阳郡、县两级治所均设山阳城内,山阳从此定位。隋、唐时改山阳郡为楚州。隋开皇元年(581)起,楚州治所一度设在淮阴,至十二年复移治至山阳县;到唐天宝元年(742)起,又一度将楚州改为淮阴郡,郡治仍在山阳城内,直至16年后的乾元元年(758)才复称楚州。
       元代的至元二十年(1283),淮阴县建制被完全取消。从这时起,“淮阴”作为行政区划的地名,便被中断了,直至民国三年(1914)再次起用“淮阴”地名。这一断,便是631年。
       另据《宋史》、《元史》、明正德《淮安府志》,元代至元十五年建立的清河县,本在泗州的清河口一带,其区域均在淮河以北。元泰定中,清河县的治所迁至淮河以南的淮阴故城,但清河县大部分地区仍在淮北。直至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割出山阳的清江浦连同其周围的十余乡,一起并入清河,形成清河新县城,并移治于清江浦。但淮北土地仍占清河县的大部分。
       尽管“淮阴”作为行政区域的名称被中断了六百多年,但在上述传统观念的影响下,“淮阴”作为别称与雅称,却在这期间一直为山阳所沿用。元代至元二十年到民国三年这漫长的631年,完完整整地涵盖了明、清两个朝代。这就难怪清朝乾隆皇帝爱新觉罗弘历在《过淮安府》的其中一首诗中,出现“汉淮阴是晋山阳”这样的句子了。明、清时的淮阴,其实就是淮安府的山阳县。
      明、清时代,山阳城被称作淮阴城的特有现象,还可以从古碑上找到非常客观的文字依据。现仅举两例:
      例一:《节孝徐先生祠墓志》巨碑,高2.9米,宽0.92米,碑额为二龙戏珠浮雕,中间篆额,即上述碑题九字。碑文第十行起,赫然镌有“淮阴旧城东
s淮阴旧城东门外137.jpg
门外□三里前□祠肖先生像右前双冢为先生父母”等字。(参见左上图最右一行)此碑原立在建于明天顺二年(1458)重修于嘉靖□年的老城之东节孝祠内。“文革”期间,此碑被人移至城东乡闸口村冯陈组鱼塘边作石跳板,由于字面朝上,磨损较重。于五年前被运至淮安区博物馆大院,仍然字面朝天,经不起如今的酸雨浸蚀,亟待竖起来加棚保护。
       古碑之二:《福建天后宫碑记》,高1.37米,宽0.7米,第四行起“吾等乡友公提厘头,积少成多,置买市房,于丙戌(1826)年春淮阴城北莲花街
s淮阴城北莲花街 023.jpg
旧址,重建圣母宫殿”等字样历历在目。此碑本于清道光八年戊子(1828)由福建同乡会立于萧湖莲花街天妃宫旁。改革开放之初移至勺湖碑园内,镶嵌于第二进南墙从左向右第五块。(参见右上图中间一行)
       明清时代淮阴特指山阳的情况,更多的记载于古籍文字中,可以说,稍加留意俯拾皆是。
       顺便提及一下,淮阴特指山阳的惯例,甚至也被当时的官府所接受。元代淮安府、路辖有四个驿站,在山阳县境内的驿站就沿用宋代的“淮阴驿”名称;而同时期的清河县驿站,则名为“清口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2-12 16:14:45 | 显示全部楼层
s淮阴旧城东门外137.jpg
s淮阴城北莲花街 023.jpg
也许限于篇幅,在楼上两图中,“淮阴”的“淮”字都被压掉了。试着将两图并列,提交时又变成上下串连的了。这里只配说明文字重新提交碑文局部。望见谅。     奇怪,明明地名完整,一提交就被“掐头去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2-12 16:18:06 | 显示全部楼层
                                  五、山阳风格
        在以上的历史大背景下,明清时期的外地人寻访韩信故乡,自然而然会首选淮安府的山阳县,不大容易想到清河县。地方主政者修建凭吊韩信的纪念物,也会在古淮阴疆域之内的交通便捷处,选择相似的地貌环境。

       尽管如此,山阳前人从不掠人之美,在南宋置清河县后,历代《淮安府志》、《山阳县志》均将韩信列入清河县条。在述及自己籍贯时,除了坦然地自称“淮阴”、“古淮阴”,就是准确地自称“山阳”、“淮安山阳”,几乎找不到含混称“淮安”的。

       在淮阴县建制被取消的六百多年间,山阳人自称淮阴人的这一特有现象,仅用“信而好古”来解释恐怕还不够,他们更看重于先贤韩信的惊天地、泣鬼神的“兵仙”传奇性,尤其是他结束分裂局面的突出贡献以及知恩图报、忠贞仁义的优良品格。这种认同“淮阴人”的情结,是纯粹而高尚的,与今日世俗之人喜欢计较身边行政机构权力范围的大小,八竿子打不着。居住在淮安府治所的古人,没有今人那种势利心理与炒作动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2-12 16:25:31 | 显示全部楼层
                                              六、纪念地多于诞生地

       再说,习惯仗剑出行的韩信本韩国贵族的后裔,码头镇仅是家庭不幸败落后他的出生地。正因为家境一贫如洗,母亲去世后无自家田地可葬,才选四边无人居住的高敞之地(韩母墓今已不在淮阴区的码头镇,被划到清浦区的韩城村,而清浦区乾隆二十六年(1761)前长期划归山阳县)。也正因为无种田的条件,才以钓鱼为生。少了田亩的羁绊,就多了逐水垂钓的可能。
       而早在春秋时期就处于引江入淮的邗沟尾闾部位的北辰镇,亦属繁华大镇。同处千里长淮下游的这两个集镇之间的聚落想必不少,淮水之南更有众多的大小湖泊及小河道,都是适于韩信活动的空间。以韩信高远的志向及年轻的体能,边作修学寻师闯荡,边以钓鱼维持生计,也并非没有可能。作为怀念韩信的纪念性建筑,只要不歪曲历史,不应看成是他的出生地的专利。
       再看府市口的石碑有没有歪曲历史。正面刻“淮阴市”只表明古淮阴的一个繁华市口而已;并未采用“淮阴郡”, 尽管唐天宝元年(742)起,楚州改称淮阴郡,郡治仍在山阳城内,直至16年后的乾元元年(758)才复称楚州。背面的“淮阴侯故里”,恰恰处于这样的历史背景:“淮阴县”的行政建制被取消后,韩信的出生地又被划入清河县,山阳县别称“淮阴”得到公认。明代知府立“淮阴市”碑于此,只为满足远近人士凭吊韩信的心理需求,且并未超出当年“淮阴侯”管辖的范围,可以说是当时的最佳选择。
       韩信出世的时间、地点,只是个偶然的历史事件,正如大诗人李白的出生地在中亚的碎叶城,而大部分的活动时空均在碎叶城之外一样。实际上吉尔吉斯坦也未计较李白的国籍,当然他们想搞李白的纪念建筑,人们也不会说三道四。像太白文化一样,韩信文化谁都可以喜欢并加以传承。
       从本文开始,尝试着对韩信文化在老城区的传承状况进行系列探讨,以作抛砖引玉,请大家批评指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2-12 19:13:51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好拜读,下周选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2-22 16:04:24 | 显示全部楼层
了解淮阴的历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东方旅游文化网 ( 苏ICP备10083277号|苏公网安备 32080302000142号 )
东方文旅百家集,天下风光一网中! 电话:13196963696

GMT+8, 2024-5-6 10:16 , Processed in 0.081580 second(s), 5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