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扫一扫,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查看: 610485|回复: 25

梅雪诗香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11 12:03: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大爱无言 于 2015-1-11 12:05 编辑

梅雪诗香


       今年腊梅花开得很繁,可街头卖花的大姐却说没多少人买。往年这个时候,背篓里的花早卖完了,哪像今年,直到晚上还剩这么多。傍晚天上下着小雨,北风轻轻刮过,显得有些冷清。
       听大姐这么一说,看看花枝花型也不错,就买了一束带回家插在瓶里。夜晚,梅花的香气在屋里弥漫开来,沁人心脾。闻着梅香,想起案边有本诗集,里面有好些描写梅花的诗,一时兴起,就开篇浏览起来。
       “黯淡江天雪欲飞,竹篱数掩傍苔矶。清愁满眼无人说,折得梅花作伴归。”这是宋代陆游写的《城南寻梅得句》诗。诗人寒天寻梅,郊野度步。面对寂寥天地,一直萦绕在心的淡絮愁怀不能离去,便托情梅花,郁郁而归。那一刻,梅花作了他寒天独行的伴侣,也成了他轻诉淡愁心绪的对象。我不知道诗人对着梅花说了些怎样的话,但知道那时他的心一定是很安净的。
       天风一阵吹来,裂开冰封,把梅花的香气送到人间。在漫天冰雪的世界里,这位诗人把雪与梅的自然品相融入到人的精神中,“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这是自诩,也是寄托,更是一种精神的追求。茫茫山雪,点点梅花,一派洁白清隽。然而这雪、这梅,因为之于人,算是达到了纯清的境界。惟人之情愫,才是物华的精髓。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把自己的追求寄托在梅花上。改革失败,身遭贬抑,可他并未放弃崇高理想。面对寒天雪梅,唱出了心声。表现了他为追求真理矢志不渝的信念,寓情于物,梅花成为了追求崇高的象徵物。他在《独山梅花》诗里说:“美人零落依草木,志士憔悴守蒿蓬。”诗中一个“守”字,充分表达出他虽“九死而未悔”的精神。
       恒伊功成升退,住在山中吹笛《梅花三弄》。他把人生战场博弈的经历比喻为梅花与风雪搏斗的形象,借梅表己,反映出人与梅共同的凌霜傲雪坚贞品质。因了这,颜师古特地将笛曲改为琴曲,以成“花之最清为梅,音之最清为琴”的无上境界。
       南宋爱国主义词人洪皓,被金国扣留十余载,不屈不挠,信念坚定,具有崇高的民族气节。当他得知自己将回到祖国,便抑制不住内心激动的心情,写下了《江梅引·忆江梅》:“断回肠,思故里。漫谈绿绮,引三弄,不觉魂飞。”的词句,操起绿绮古琴,弹奏《梅花三弄》。他抚琴喻志,借梅花傲雪凌霜来比喻自己的坚贞不屈,并以江南梅花寄托他思念南宋的爱国之情。于是,梅花便具有了爱国主义的情感。
       “梅岭花初发,天山雪未开。雪处疑花满,花边似雪回。因风入舞袖,杂粉向妆台。匈奴几万里,春至不知来。”心怀祖国安宁的卢照邻,看着梅岭上初开的春梅,联想到西北边疆年复一年的战事,他庆幸在这个冰雪还未融化的季节里,匈奴没有入侵,边疆人民获得暂时的安宁。
       许多描写梅花的诗句都着重于高洁清雅的品质,很少将它与民族和人民的安危相联系。而一旦象洪皓和卢照邻那样把梅花与祖国的命运结合在一起,便抒发出一份悲怆雄浑的气质,也体现出了诗人博大的情怀。
       梅和雪是一对天生之物,有雪便有梅,有梅也就有雪。二者虽不同属,但却须臾不可分。卢梅坡曾把雪与梅作了品分,他在《雪梅》一诗中写到:“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是梅成就了雪,还是雪成就了梅?雪与梅各有风骚,共同营造了一个精神的洁白境界。正如他在另一首《雪梅》诗里写的那样:“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日暮诗成天又雪,与梅并作十分春。”梅花须得雪衬,而雪又须得诗雅。显然,赏雪赏梅都不应该是单纯的自然欣赏,而是要融汇到社会人文中去,诗、雪、梅三者同在俱有,才是风物梅雪的真正韶华。
       白日里的梅花有白日里的志向,而深夜里的梅花则更多地是文人诗客的私情之物。
       宋代的魏了翁在《十二月九日雪融夜起达旦》诗中这样写到:“远钟入枕雪初晴,衾铁棱棱梦不成。起傍梅花读周易,一窗明月四檐声。”雪停寒夜更冷,潮湿的被窝冰冷僵硬,无法入睡。诗人干脆起身,依傍着窗外的梅花读书。伴随明朦的月色和屋檐的风声,梅花作了他的伴读人。
       “红梅欺雪树槎牙,梅片飘零雪片斜。夜半和风到窗纸,不知是雪是梅花。”郑会深夜里听着飘飞的雪花敲打在窗门上,猜想着是雪花还是梅花呢?其实,他是虚问实答。红梅又叫春梅。红梅开了,预示着春天即刻来临,而春天则是身处冷酷严冬的人的向往。因此,在他看来,这时的梅花是胜过雪花的。他宁愿是梅花。梅花敲门,大地复苏,万物生长,这将是一种多么美好的情形。正是这种憧憬的存在,梅花就成了希望的象征。
       梅花体现着美好多样的情怀,传递给人一种精神上的享受。而这种性质层面的传递,不光局限在物华范围内,还体现在人际的交往中。杜耒的《寒夜》诗写到:“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这个寒夜,因为有梅花相伴,更因为友人的到来,才使得这个夜晚和天上的明月有了不同往常的含义。围炉夜话,以茶当酒,皆因得梅而高雅。
       ……
       思绪和心灵在这些诗中流连游走,从梅香中感受到冬天寒夜的温暖,这是今年一个冬夜的感觉。
       放下诗集,又回想起傍晚街上那位卖花大姐的话。我在猜想,在这个寒冷的夜里,那些绽开在乡村雨夜里的梅花会怎样呢?于是,陆游的词便飘然而至:“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发表于 2015-1-11 12:16:21 | 显示全部楼层
梅和雪是一对天生之物,有雪便有梅,有梅也就有雪。二者虽不同属,但却须臾不可分。卢梅坡曾把雪与梅作了品分,他在《雪梅》一诗中写到:“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是梅成就了雪,还是雪成就了梅?雪与梅各有风骚,共同营造了一个精神的洁白境界。正如他在另一首《雪梅》诗里写的那样:“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日暮诗成天又雪,与梅并作十分春。”梅花须得雪衬,而雪又须得诗雅。显然,赏雪赏梅都不应该是单纯的自然欣赏,而是要融汇到社会人文中去,诗、雪、梅三者同在俱有,才是风物梅雪的真正韶华。

最喜这段~{:soso_e16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14 10:29:35 | 显示全部楼层
报告大爱兄,俺读了好几遍,有两点想请指点下哈:

“黯淡江天雪欲飞,竹篱数掩傍苔矶。清愁满眼无人说,折得梅花作伴归。” 这首诗的第二句“苔矶”怎么不在韵律上呢?这样的诗是什么风格呢?

还有“梅花三弄”,我怎么百度找不到这首诗,以前倒是看过琼瑶的电视剧“梅花三弄”。大爱兄要是能把这首诗贴上来就好了,谢谢{:soso_e160:}{:soso_e10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16 15:00:55 | 显示全部楼层
纤纤月 发表于 2015-1-14 10:29
报告大爱兄,俺读了好几遍,有两点想请指点下哈:

“黯淡江天雪欲飞,竹篱数掩傍苔矶。清愁满眼无人说, ...

嘻嘻,这个红红就是专心哈。“苔矶”的读音按新韵当然不在韵部上,但按《词林正韵》看,在【平声五微】里,与“飞”同韵部。陆游是宋代人,那时是没错的,现在如按《词林正韵》也是没错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11 12:17:34 | 显示全部楼层
赏读学习咏梅的好文文,我会多读几遍,学习,问好大爱兄{:soso_e160:}{:soso_e10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11 16:54:07 | 显示全部楼层
一篇文章正气凛然,傍证佐引,古今论述,不离梅魂,更见雪魄,各代诗人的复杂情感沁入雪梅之中,显露了高洁,清白,俱古圣贤之怀,无愧于天地,无愧于人类大公,大爱之心,且集古今诗人吟梅咏雪之精华,足见作者学识之渊博,见识不凡,赏学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11 21:51:38 | 显示全部楼层
百读不厌。问好老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12 09:23:36 | 显示全部楼层
听大姐这么一说,看看花枝花型也不错,就买了一束带回家插在瓶里。夜晚,梅花的香气在屋里弥漫开来,沁人心脾。

好想欣赏大爱兄的插花艺术,有片片就好了~{:soso_e142:}{:soso_e14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12 15:31:05 | 显示全部楼层
大爱美文!欣赏,问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14 10:35:33 | 显示全部楼层
好一篇美文,直让人读之不厌,欣赏学习,问好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16 14:51:56 | 显示全部楼层
纤纤月 发表于 2015-1-11 12:16
梅和雪是一对天生之物,有雪便有梅,有梅也就有雪。二者虽不同属,但却须臾不可分。卢梅坡曾把雪与梅作了 ...

最喜欢梅雪同在哈。

点评

一冬没有雪呢,只在这里看见梅花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1-17 10:0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东方旅游文化网 ( 苏ICP备10083277号|苏公网安备 32080302000142号 )
东方文旅百家集,天下风光一网中! 电话:13196963696

GMT+8, 2024-9-28 08:32 , Processed in 0.073940 second(s), 6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