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扫一扫,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查看: 180829|回复: 3

我的电影,我的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8-31 16:04: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曾荣 于 2015-9-2 22:46 编辑

      七十年代末和八十年代初,在鲁东南的农村能看上一部电影,是非常难得的事。每逢村子里要放电影了,大队院里的喇叭就会提前通知:广大社员同志们注意了,今天晚上我村有电影,请大家提前收工做好准备,到大队广场看电影。留好看家的人员,注意防火防盗。而这时候,我们的村办小学里也会提前放学,得知要放电影的消息的我们欢天喜地的程度不亚于过年。

      放学后小学生们并不急着回家吃饭,而是把自己的小板凳搬到放电影的广场上占位置。有的同学家里人多的,一个板凳占不过来,就会用粉笔在地上画个圈儿。而那些没有粉笔可画圈儿的同学就会用石子在地上连成一个圈子。当地土话叫“画牛郎”。意思是我家占了之后,今天晚上的使用权就归我了,谁也甭想在这里的位置上坐下。从太阳刚西就开始两眼直勾勾地盯着两根粗粗的木杆子挂直的白色幕布,直到夜幕降临,村里的男女老少除了留守看家的都到齐了,这里大队书记还要给全体村民训话:我们今天能吃饱饭坐在凳子上看电影,首先要感谢党的领导,感谢三中全会政策,吃水不忘的挖井人等等。那些东西我们这些小孩子是听不懂的,不免私底下抱怨连连:可当了个书记了,可捞着讲话的机会了。好不容易大队书记讲完了,什么大队主任还要整几句,再后来还有民兵连长也要发言,无非是不要打架斗殴啦,要防火防盗啦等等。说得大家实在烦了,就一齐起哄:还让不让人看了,不看回家了。这时只见酒足饭饱的放映员才慢条斯理地开始放映。大多先放一些加映片什么《科教园地》啦,《祖国各地》啦,还有一些像现在的《新闻联播》等等。具体内容我不记得了,当时也看不懂,只是耐着性子等着看电影,因为那可是在当时农村孩子的眼里最高品的娱乐节目了。

      我平生看到的第一部电影叫《今天我休息》,那时我有七八岁的样子,还不是在我本村子里看的,是我的二伯父、二伯母带我到五里外的一个叫作“四海山”的军营的露天影院去看的。内容记不太清,可能也没有看懂。只记得是一个当兵的休息的一天去相亲时做了几件好人好事什么的。听伯父伯母说,我当时没有看完就在他们的怀里睡着了,回来时是他们轮番把我背回来的(因为那时我父亲在外地上班,妈妈一个人在家带孩子,她是永远有做不完的家务,是从来不会带着我们去外村或是部队上看电影的)。后来随着年岁的增长,我渐渐不用大人带就跟着当时的小伙伴一起去四处寻着看电影了。我哥哥是从来不带我的,他觉得男孩子晚上还带妹妹是没有太大出息,另外也影响他在和自己的同伴打仗时水平的发挥(当时农村的孩子最爱玩的游戏就是打仗,分成两队,一头是好人,一头是坏蛋,当然这游戏我也是放下的老生意了)。
       看电影最好的去处就是去驻扎在“四海山”的三六五部队的篮球场,那也是一个长期的露天电影院,不像我们村了里只有放电影的那天才会在大队院外的广场上临时竖杆子扯银幕,他们那里这样的简易设备从不撤下来,因为随时都有电影放的。三六五部队(当地人都这么叫,后来都叫四海山部队了)是驻扎在山脚的一支后勤部队,听大人说四海山上有很多山洞,里面放很多大炮武器弹药,我也确实看到过很多时候有那种叫做“解放”的大卡车往山里运大炮,每往山里运,人们就说是安全了,前方不打仗了。每每看到从山里往外运大炮时,就会有人惊恐万状说,不得了了,部队往外运武器,肯定是前方要打仗了。当然这些都是曾经经历过战争的老人这么看的。对于我们这些孩子来说,我们就总是觉得好玩。于是我就对那被高高院墙围起来的军营充满了向往,每次我们去看电影时经过那荷枪实弹的战士把守的大门时,都会探头探脑地往里看一下,里面的生活对我们来说是神秘而又神圣的。军人住的房子有青砖青瓦的,还有三层的青色楼房,而我们当时当地的农村人住得都是土墙的草房;军人的妻女们穿得是花衣裙装,而我们这些女孩子穿得是自己母亲用手缝制裁的冬天塞上棉花作棉袄,春秋把棉花取出来当单衣的粗棉布夹衣(母亲叫它作夹袄);军人吃得是洋米白面,而我们当时吃得是地瓜面做得煎饼玉米面糊糊;所以,每天当我们放了学打过猪草吃过晚饭得到消息灵通的人士(哥哥的伙伴)“今天部队放电影”的消息后,就会乐得屁颠屁颠得往村北的四海山部队跑。在小学期间,我在这军营的露天影院里着实看了很多电影。比如《铁道游击队》、《野火春风斗古城》、《永不消逝的电波》、《看不见的战线》《英雄儿女》、《冰山上的来客》、《小兵张嘎 》、《我们村里的年轻人》、《今天我休息》、《李双双》、《祝福》、《瞧这一家子》、《四渡赤水》、《大渡河》、《残雪》、《白蛇传》、《花为媒》、《红楼梦》、《两个小八路》等等。有时,哥哥的消息不可靠,当然也有别人受蒙蔽的,我们兴高采烈地去到半路上,就会遇到先行去而打转的人群,问之:怎么不看了?答曰:我们看完了,你们来晚了。啊!什么电影?再答曰:《白跑路的战士》。一些个没有读过书的人听不明白:是新片啊?怎么没听说过。我们就都笑他:白跑路你还看什么呀?当时我和其他小朋友不一样的是,我的记忆力特别好,看电影也不像他们只为凑热闹,打发时间,我虽然看不太懂(像一些戏曲类的越剧《红楼梦》京剧《平原作战》平剧《刘巧儿》等),但也极大地丰富了我的内心世界。一些老演员像王丹凤、赵丹、达士常、葛存壮、李秀明、龚雪、白杨等人的名字和表演深深地根植在我的记忆里。
       有时一部电影我们在部队看过之后,他们就会在各村轮流再放,我们也会乐得跟着到别的村子里再看几遍。内容新不新鲜无所谓,关键是让我们那时晚上有事做穷开心。记得当时那部也不记得是由谁演的京剧《白蛇传》,我跟着小伙伴这村看到那村,足足看了四遍。对于里面的情节服饰台词唱词一清二楚,以致于当时极为调皮的我就把自己记的唱词用到课堂上。从我家到村小学要过一条河,夏天雨水上涨,桥被冲坏时,我们就从水中趟过去。上语文课时老师让我回答问题,我嫌他课讲得无趣,就把自己的花布书包搭在手上当长袖,学着白素贞的样子用假声尖尖地唱起来:虽然是叫断桥桥何曾断,桥亭上过游人两两三三。面对这好湖山愁眉尽展,也不枉下峨嵋走这一番。把按辈分我应该叫他五叔的语文老师气得暴跳如雷:你等着,放了学我去找你爷爷(我父亲不在家,我和哥哥的学习归爷爷管,爷爷从山亭区退下来的前税务所长,现相当于村子里族长)。听了他这话我更来劲了,再舒广袖唱道:谢君子恩义广,殷勤送我到钱塘。 我家就在红楼上,还望君子早降光。青儿扶我把湖岸,莫叫我望穿秋水想断柔肠。整堂课被我搅得乱七八糟,下节课他就不来上了,那我就乐得自在,这课堂就变成了我的天地了。我就把自己在电影中学得所有的戏儿歌儿全吼出来。有的同学想跟我学唱,我唱过后他们记不住,我就把歌词自己想着用笔写在自己用白低装订的小练习本上。有一个女同学被一个男生欺负哭了,我就哼唱在一个有贺龙还有打乒乓球夺什么冠军呀等等一个叫不上名字的电影中学来的歌词来劝她:谁没有泪珠滚滚的时候,那是心中涌起的热流,它来自殷切的祖国之爱,孩儿啊,依偎在母亲的胸口……边唱边把她搂在怀里抚她的头发,她实在忍不住就大笑起来。

      在我大约上五年级的时候,在部队上看了由路遥的小说改编成的电影《人生》,记得是里面的高加林是由周里京演的。这部电影给我的影响很大,它让我碰触到了那些一惯的战斗片、文革片、戏曲片中的不曾带给我的东西:人生的苦恼、美好的愿望、城乡的差别、生活的品质等等。我对剧中的女主人公刘巧珍充满了深深的同情。但当听到她喋喋不休地给已在城里当记者的高加林讲什么猪啊仔呀之类的东西时,年幼的我明显得感觉到她的悲剧来了。当时村子里的大喇叭里风靡朱晓琳唱的《妈妈的吻》,每天当我们放学时就会放这首歌,我就哼着这歌的旋律,歌词却是《人生》中的人物:

      在那遥远的小山村,小呀小山村,心地善良的刘巧珍爱上高加林,过去的时光难忘怀,难忘怀,巧珍给加林多少吻,多少吻,吻干了他脸上泪花,温暖他那受伤的心,巧珍的吻,可爱的吻,使得加林亮了心。

      离开家乡的小山村,小呀小山村,浪漫色彩的黄亚萍爱上高加林,亚萍有个小小心愿,小小心愿,送给加林一个吻,一个吻,吻去他脸上牵挂,动荡他那不安的心,亚萍的吻,可恶的吻,使得加林变了心。

      第二天上课时我就把自己的这首《人生之吻》写在自制白纸歌词本上。没有再去管它,只是自娱自乐时会哼唱几句。谁知一个月后的一个星期天,我向哥哥借他订的《大众电影》看时,竟然发现他的歌词抄写本上用小楷赫然端端正正地抄着我的那首《人生之吻》。我质问哥哥我的歌词他怎么会有?哥哥疑惑地看着我:什么你的?我们学校(哥哥比我大四岁,他那时已在镇上中学上高一了)的同学都在唱,我抄他们的,怎么会是你的?事后哥哥几经周折终于给我搞清了:他们同学是在他妹妹那本子上抄的,而他的妹妹正是我的同桌。这件事儿成为我当时少年时候生活的中一个有点小离奇的小插曲。

      八十年代初,我十岁多点的样子,那时候正是爱做梦的年龄。当时经济不发达,日子过得清苦,但学习不紧张。这就让我有许多闲暇来回味我看过的电影,让剧中人物的喜怒哀乐来充实着我那像风中摇曳的狗尾巴草一样无人问津的岁月。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8 收起 理由
昭阳千垛 + 8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5-9-2 18:01:47 | 显示全部楼层
咋一看标题,还以为是楼主拍了一部电影或表演了一部电影,却原来是......赞好文。回想过去,往事历历在目,温暖了心田。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9-2 22:35:47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点评!从那年月走来的人,大抵感受等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9-3 20:22:03 | 显示全部楼层
红色电影伴随我们成长,给我们欢乐,给我们积极向上的力量。尤其喜爱您改編的歌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东方旅游文化网 ( 苏ICP备10083277号|苏公网安备 32080302000142号 )
东方文旅百家集,天下风光一网中! 电话:13196963696

GMT+8, 2024-9-29 00:20 , Processed in 0.042283 second(s), 3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