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扫一扫,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查看: 192701|回复: 1

《古典文学名著与淮安》之三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2-15 11:48: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古典文学名著与淮安》之三

金翠故事及《翠翠传》作者瞿佑籍里考
刘怀玉

《剪灯新话》是元末明初一部文言传奇小说集。全书4卷,连附录在内共22篇,大体皆叙述灵怪、艳情之类的故事。卷3有一篇《翠翠传》,其中主要人物金定和刘翠翠,皆为淮安人。此故事对后世文学创作具有很大影响,经常被改编为通俗小说和戏曲,因而引起戏曲小说史研究界的极大关注。
先简单叙述一下该文的主要情节:
金定、翠翠二人儿时同学、同龄,且都极具才情。因而互相爱慕,诗歌互达,以至定情。翠翠至有“平生每恨祝英台,怀抱何为不早开”语,盖欲效梁祝故事。虽刘富而金贫,但双方家长都能体谅,因而得以成婚。婚后,“二人相得之乐,虽孔翠之在赤霄,鸳鸯之游绿水,未足喻也。”不久发生战乱,刘翠翠被张士诚部将李某掠去,成了李的宠妾。金定为了寻妻,“备经险阻,星霜屡移,囊橐又竭”,“草行露宿,丐乞于人”,夜行露宿,到了李将军处。不好表明夫妻关系,只好以兄寻妹告之,经李将军同意想见,两人相对悲咽,仅一见而已。李将军以妻舅称之,留金定做自己的书记,但因为内外有别,金定再不能进入府与翠翠相见。借请翠翠洗补寒衣之机,金定写了一首诗放入领头,让人送给翠翠,翠翠亦回赠了一诗。后来金定因思念过度病重垂死,翠翠看望,金定“凝泪满眶,长吁一声,奄然命尽。”翠是夜得疾,不复饮药,亦卒,双双葬于湖州道场山。张士诚被灭后,淮安老家的一位仆人一次路过浙江湖州道场山下,见有朱屋华庭,翠翠与金定正比肩而坐。仆人带回翠翠写的家信,翠翠的父亲从淮安赶到道场山下,可见到的却是两座坟莹。三更时,梦见翠翠与金定对他说出真情,父女相见悲叹不已。醒后,信已变成一张白纸。
  这篇小说用现实与浪漫的艺术形式,生动地表现出了金定与翠翠这对青年男女对爱情的大胆追求以及对爱情生死不渝的忠贞。故事曲折,凄婉美丽,令人同情,因而经常被人改编成话本、戏剧,或者编入各种闺媛类书。
嘉靖至万历间大文人王世贞(1526—1590)《艳异续编》卷五《情感部》,全文录入,仍题为《翠翠传》。稍后的詹詹外史,一说即冯梦龙(1574—1646)评辑的《情史》卷14《情仇类》收入此篇,改题为《刘翠翠》。末注:“事载瞿宗吉《剪灯新话》。后尚有翠翠家旧仆,以商贩过道场山,遇翠翠夫妇,寄书于父母。父买舟来访,徒见二坟,夜复梦翠翠云云。”编者认为这一段“似涉小说家套数”而删之。
同时另一小说家凌蒙初(1580—1644),用白话将它增饰铺写,又添入话部分,改编成话本,作为第六卷收入《二刻拍案惊奇》,回目名为《李将军错认舅,刘氏女诡从夫》,而内容基本相同。陈治平等《新编绘图今古奇观》第9卷将二刻中的此篇收入,回目改作《刘翠翠长恨情难圆》。清初尤侗(1618—1704)《宫闱小名录》也有转录。
蒋廷锡(1669—1732)《古今闺媛逸事》卷4也收入此篇,文字与《情史》相同,而题目改作《死则同穴》。董恂(1807—1892)《宫闱联名谱》卷18,亦有收入,文字压缩二分之一,径题作《翠翠》。
清末民初古吴靓芬女史贾茗辑《女聊斋志异》,在卷1中收录此文,仍题为《刘翠翠》,而文则缩为一半。可能从王世贞《艳异续编》中转录的,故事至二人死后葬于道场山即止,无托梦及家人相访之事。
        金翠故事还常被改编成戏剧。明代祁彪佳(1602—1645)的《远山堂剧品•雅品》中,著录叶宪祖(1566—1641)的戏曲《金翠寒衣记》,简称《寒衣记》。
万历年间赵琦美脉望馆抄校并收藏的《古今名家杂剧》卷2,亦收有《金翠寒衣记》,正题为“李将军强谐莺燕,徐元帅打合凤凰”,“金秀才寒衣暗寄,刘翠翠宝镜重光”。今本《元明杂剧》系据此重印,自然亦有此剧。
近代人董康《曲海总目提要》卷二十三,着录有清初袁声的传奇《领头书》。实即是根据《翠翠传》改编的戏剧。因金定至湖州寻得妻子刘翠翠后,以诗纳入寒衣之领致翠,翠亦以诗置衣领答金,故有是名。此剧今佚,然《曲海总目提要》有其提要。此剧中说金定字确卿,李将军名伯升,并增添了夫妇还魂,金定中进士为官等情节。此事颇为新鲜。因《剪灯新话•翠翠传》一书现在不难找寻,而其后增情节则不易读到,故特转录于此:

淮安人金定、字确卿,弱冠多才。娶妇刘翠娘,有殊色,通诗书,情谊甚笃。内外父母俱全。结缡甫一载,张士诚兵至淮安,定举家出避。路逢士诚麾下将李伯升。掳翠娘去。久之,道路稍平,定踪迹其妻,备历荼苦。一夕,梦润江紫姑仙吿曰:“脚下路程,东西南北。今生夫妇,生死离合。且向东南去者。”定乃从润南行。翠娘被掳,求死不得,绐伯升曰:“前夫新丧,愿服麻三年,服除从命。”伯升听之。定抵钱塘,历绍兴至湖,谒伯升,以兄妹见。久之,作诗缝衣领,嘱童子达翠娘。翠亦作诗置领中还定。(两诗俱与《新话》所载同。)定读至“生不相从死亦从”句,以为此生无完聚之日矣,忧苦得疾。垂危,翠娘乃吿之伯升,至床前问疾,相持恸哭。定执翠手而死,翠抚尸欲绝。伯升怜之,为葬定于道场山麓。翠娘扶病浇奠,野哭而回,亦不起。临殁,以兄妹之情恳伯升,埋骨于定坟。伯升如其言。既葬之夕,两魂相见,悲喜俱深。定之父母,讶其子之久不归,夜与刘公、刘媪同时得梦,见定夫妇,谓:“破镜重圆,现住道场山下。”醒而相吿。刘乃遣仆刘旺赴湖访问。道场山瞿昙寺有卧轮禅师者,山中宿德也。伯升亦梦定夫妇来谢。具道实为夫妇,权称兄妹,感合葬之恩,因地与寺相近,托佛力将得还魂。伯升乃求卧轮师为建道场,牒申十帝。卧轮定中见定夫妇,知其过去未来。而刘旺亦至,遇定夫妇于寺旁一大宅中,留旺食宿,作书寄其父母。刘公得书,报知金父母,而亲诣山下,欲携定翠归。至山,则惟有双坟,不见所谓大宅也。遇轮师,知已死。刘哀恸无已。轮师引入方丈,为摄定、翠魂与相见。刘归,造招魂旛,复至墓相招。而金父母亦知其子媳死矣。定夫妇魂入地府,冥师为查其籍,知当还魂,且有后福,命役导归。普门大士奉佛旨临其冢,召雷公开冢,以杨枝水洒其尸。定、翠皆得回生。急欲归视其亲,卧轮师为治装。取道金陵,时方招贤试士,邻寓兪友仁、吴公达见定靑年美才,劝令就试。主司宋讷取中廷试二甲第一,授官编修。捷书到家,其父母以为同姓名者,悲悼不信。定上表请假省亲,夫妇双归,父母尙疑为鬼。徐吿其详,始知重生衣锦始末。事闻于朝,两家父母各锡封诰云。

据说张士诚有党与18人,李伯升即其中之一。至元二十六年,明太祖大兵攻湖州,张士诚的左丞张天麒等以城降,伯升亦降。而兪友仁、吴公达,主考宋讷、状元吴伯宗,皆是历史上的真人实事,惟金定中式事无考。
大约他(《领头书》作者袁声)深受金翠流离颠沛故事的震撼和感染,不忍心其悲惨结局,故而加以扩充,进而还魂,又进而中进士,大团圆。《曲海总目提要》编者说“前半皆实迹,后半回生应试归里荣封,则系作者添出。欲作团圆归结,不得不然也。”旧仆贩贸过道场山,遇翠翠夫妇,父买舟来访,徒见二坟,夜复梦翠翠等事,本有聊斋故事之美。王世贞连此都认为“似涉小说家套数”而删之,而袁声却反其道而行之。故事经增续以后,虽然团圆美满,但顿失悲剧美,当属狗尾续貂之作。
《领头书》作者对此故事情有独钟,不仅作了改编增续,还大发怀古思幽之情,曾亲自到湖、淮二地进行考察过。剧前有自叙,叙中说:先是“亲至道场山,土人犹能指金翠葬处。”后来又到淮安寻访,淮安“父老传闻,其说较详。”于是,《曲海总目提要》编者认为“真有此事无疑。”按此,当为一件真人真事,惟经文人夸饰后更为动人耳。
然而,淮安清代中期以前的地方志尚未有此事记载。直到乾隆间淮安吴玉搢《山阳志遗》卷2,方才转录尤侗的《宫闱小名录》的一段:

天监十四年,降元人周子良家乩仙群至。内有李飞华者,淮阴人,在易迁宫受学。又载:刘翠翠,淮安民家女,与金定同年同学,私约为婚。张士诚兵至,翠为所掠。金访见之,相持恸哭,俱死。有诗在衣领中。按李飞华者,其有无不可究诘,刘翠翠可列入“列女传”,而旧志不载其事。不知作者何从得之。

文中云,应将刘翠翠“列入列女传”中,可知吴先生也认为这是一件实有的事情。光绪《淮安府志》卷40《杂记二》中也录了这一段文字:“刘翠翠,淮安民家女,与金定同年同学,私约为婚。张士诚兵至,翠翠为所掠。金访见之,相持恸哭,俱死,有诗在衣领中。”文后注明,“见《山阳志遗》引《宫闺小名录》。”同治《山阳县志》卷15《杂记》中的记载亦同上,没有更多的资料。续纂《山阳县志》卷12《列女二》开始载入:“刘氏女,名翠翠,与金定约为婚,会张士诚兵至,翠为所掠。金访见之,先死,翠亦相持痛哭,死之。”文后注:“详《府志•杂记》。”笔者曾翻阅同治《湖州府志》和乾隆《乌程县志》,道场山是一座实有的山,在湖州城南十里,有许多寺庙和名胜古迹,但无金翠墓的记载。乡先贤原云南大学教授叶德均先生(1911—1956)一生研究中国的戏曲小说,他曾写过一篇《瞿佑史料辑》,后来收在他的《戏曲小说丛考》中。文中辑录了瞿佑事迹记载7则,但并无有关淮安的事。
金翠故事时代已远,并没有引起淮安的多大关注,但对于首载金翠故事的《剪灯新话•翠翠传》的作者瞿佑却有很大兴趣。现在就来看看瞿佑其人及其籍贯问题。
瞿佑(1347—1433),字宗吉,号存斋,又号吟堂。元末明初文学家。他多才多艺,却人生曲折多舛,流落四方遇,抑郁不得志。他的著作有《存斋诗集》、《闻史管见》《香台集》、《咏物诗》、《存斋遗稿》、《乐府遗音》、《归田诗话》、《剪灯新话》等20余种。其中《剪灯新话》最为有名。因为《剪灯新话》作者自序中署名前有“山阳”二字,别人作的序中称他为“山阳才人”,所以有许多淮安人认为他是淮安府山阳人,即今天淮安区人,或者原籍是淮安。
关于瞿佑的郡望或籍贯,学界本来即存在淮安和钱塘两种意见。我的师兄薛克翘先生(《剪灯新话及其它》(《辽宁教育》1992年10月。)、陈益源等均认为瞿佑籍贯山阳,即江苏淮安人。如陈益源《剪灯新话与传奇漫录之比较研究》(台北学生书局1990年第12页。)中称:“(瞿佑)籍属山阳(江苏淮安),祖居钱塘(浙江杭州)荐侨社。”东南大学中文系教授乔光辉先生原来也有类似的看法,他的《明代剪灯系列小说研究》一书中,(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12月版,第31页。)认为合理地解释应为“籍贯应为浙江钱塘,山阳乃祖上所居之地”。
乔光辉最近发表新作《国家图书馆藏瞿氏二亲挽诗探微》(《明清小说研究》2009年04期第174—195页)改变了这一说法。他的根据是《瞿氏二亲挽诗》。
《瞿氏二亲挽诗》一卷,明瞿迪等编辑,景泰间刻本。其中有其父瞿莘的行状、墓志铭以及墓表、挽诗、哀辞。这些文献中反映了两个主要问题,一是瞿氏原籍是开封,北宋末年南渡迁居会稽,元代曾祖父又迁居钱塘,当时的现籍是钱塘。李时勉《钱唐瞿处士宗尹墓志铭》称:

按行状,瞿氏之先汴人也,其后随宋南渡居会稽,曾大夫讳大荣,元山阴令,年老致政。徙居钱唐,大父讳文埴,绍兴路学录。父讳鉴,江浙省杂造局副使。处士讳莘,字宗尹……

王英的《故瞿处士宗尹曁孺人夏氏合墓表》关于瞿氏籍贯情况也与此相同。根据以上表述,结合其他史料,为其世系列简表如下:

曾祖辈        祖辈        父辈                子辈
瞿大荣
原籍汴梁,先人南宋初流徙会稽。
大荣任山阴令,始迁钱塘        瞿文埴
官绍兴路学录        瞿鉴
官江浙省杂造局副使        瞿莘
字宗尹        瞿迪
                                瞿迎
                                瞿遡
                囗囗        瞿佑
字宗吉       
        瞿士衡        瞿元范               

二是记载了瞿莘(1360-1426)字宗尹,与瞿佑(字宗吉)为同祖兄弟,他们兄弟的手足之情很深。瞿佑在关入南京锦衣卫监狱期间,其弟瞿宗尹曾予以周到的关照。《行状称》:

从兄佑(瞿佑)为藩王长史系锦衣卫狱,宗尹朝夕供饮食与夫寒暑衣服之奉必以时,如此者凡八年,乃得释。

《墓志铭》也说:“从兄佑为王府长使,坐事系狱,饮食衣服极力供给,凡七八年不怠。”《墓表》亦说:“从兄佑为长史,系狱凡八年,服食之用,竭力为之供给。”《哀辞》中也称:“从兄佑系狱凡八载,供服食而无倦色。”
古人中有同族而不同籍的现象。远房族兄弟虽原籍可能相同,但祖辈迁居过不同地方,因而造成现籍不同。从以上这些事实我们可看出,瞿佑与瞿莘是同祖,且很亲密的从兄弟,不是一般仅同族远房兄弟。所以,瞿莘的籍贯就是瞿佑的籍贯,瞿佑也是钱塘人。山阳者,杭州吴山之阳也。瞿佑早年隐居吴山大隐堂,或者出仕杭州附近的仁和、钱塘、临安等县期间,其著作多自署“山阳瞿佑”;后来到河南宜阳等远处地方作官时,其著作则皆自署“钱塘瞿佑”。

发表于 2015-12-22 14:06:10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美文。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东方旅游文化网 ( 苏ICP备10083277号|苏公网安备 32080302000142号 )
东方文旅百家集,天下风光一网中! 电话:13196963696

GMT+8, 2024-5-3 03:59 , Processed in 0.042703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