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扫一扫,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查看: 100449|回复: 1

[原创]中国尾巴喀纳斯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10-30 15:48: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国尾巴喀纳斯

陈富强

在中国地形图的西北角上,有一座磅礴的山脉叫阿尔泰。中国地形酷似一只雄鸡,阿尔泰山脉所在的位置恰好处于鸡尾巴上,无论从哪个角度,都能看出,这是一只多么雄健、奇丽的尾巴。而喀纳斯,犹如中国这只鸡尾巴上那根最美丽的羽毛,在阿尔泰崇山峻岭间摇曳着。

从乌鲁木齐坐飞机到阿尔泰,再继续前行,经布尔津向北,就进入喀纳斯了。车子在山脉间蜿蜒,地貌呈现出明显的湿润度,平缓的草原、山上的树林、哈萨克人的毡房,尽管没有“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苍茫,但成群的牛羊在蓝天白云下悠闲地啃草,牧羊人骑着马儿在草地上漫步,构成的是我心中幻想了无数遍的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画面。

去看喀纳斯,这是很合适的铺垫了。

很快,一条河流出现在车窗外了。导游告诉我们,这就是喀纳斯河。河流是曲曲弯弯的,水流湍急,却无比清纯,是那种深浅不一的纯蓝色。一般的河水或湖水,多呈绿色,而喀纳斯河水更趋向于海一样的纯蓝。或许,这与它亿万年前,这儿曾经是一片汪洋大海有关,但来自喀纳斯湖的河水是淡水,因为它们的源头,是在第四纪冰川之后,经过漫长岁月的冰川刨蚀才形成了现在的湖泊。

我无法更深入地探究喀纳斯湖的形成背景,有限的地质常识告诉我,20万年前,那些冰川雪融,滴成了我很快将要见到的喀纳斯湖。我还能想象到的是,20万年来,这儿一直是宁静的,她也许寂寞,也许孤独,但她是那么纯洁地游走在这一片美丽的山林。和她一起相互依存,共享这片乐土的一定还有更多不知名的生物和动植物。但是,人类总是这样的不可理喻,就像我这样,飞越几千公里,来粗暴地撕裂她的安宁。

喀纳斯河就像喀纳斯湖用她特有的色泽串连而成的一条彩带,将我牵引进她的怀抱。那些挺拔的白桦林在河边站成一列,以仪仗队的形式欢迎我的到来。我在心里这样想着,曾经产生过的内疚就随水而去了。面对喀纳斯,我再次发现,人类是多么卑劣,当他想要攫取美好的事物时,总能想出许多自以为是的理由为自己自圆其说。

进入喀纳斯保护区,能先看到两个比较有代表性的景点,一个叫月亮湾,另一个也叫湾,与成吉思汗有关,但名字我想不起来了。它们都处于峡谷之间,人站高处,河湾尽收眼底,组成它们的其实就是水和树林,河流在树林间穿过,因为是初秋,树林没有转色,可以想象,深秋季节,这些树林的叶子渐变成五彩缤纷,会是何等的美不胜收。就是此刻,它们在我眼前也已经一点点地洇开去,以它们无与伦比的每一滴水,每一棵树,组合成一幅浓墨重彩的油画,只等深秋为它们加色。

在另一处我记不上名的河湾,能俯瞰一片形似足印的河中绿洲,导游解释这是传说中的成吉思汗的足印。成吉思汗经过这儿,就那么一跳,在河湾中留下了这只巨大的足印。美丽的传说,总是景区不可缺少的调味品。但随后,又一个传说,却让我对这只足印颇有些敬意了。我们晚上住宿的木屋,是图瓦人部落的。图瓦人属于蒙古族,是传说中的成吉思汗的后代。因为这个有板有眼的传说,那只河湾里的足印,其传说,就有了那么一点依据了,至少,它并非导游的信口开河。

小木屋是用原始树木建成的,看上去非常简陋,砍下的树木几乎没有进行过加工,就横排成墙。屋内用砖铺地,分隔成若干个小房间,每个房间放置两张简易床,紧挨着,空间利用到极限,有的房间里两张床几乎是并排在一起的,中间只有十几公分的间隙,人若上床,只能在门外脱了鞋。

没有卫生设施,在离小木屋一百多米远的地方,有一座红顶小房子,就是公用卫生间,很难想象,若是晚上,一个人,有没有胆量去那么远的地方解决问题。所以,同行的女士,已经在控制喝水了,惟一的理由是为了尽量少上卫生间。洗脸用的水也节俭到极致,在羊栏上系一只铅皮筒,下端开口装上一只水笼头,需要刷牙或洗脸时,那只小铅筒,就是小木屋全体住宿人员的惟一水源。

遍地都是牛、马、羊粪,少雨的好处是让这些粪便无法四处流淌,它们忠心耿耿地与泥土一起腐烂,让青草快乐地生长,成为粪便主人的美食。生态链在图瓦人的部落里年复一年地轮回。现在,我来到这儿,那些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障碍已经显得不那么重要。图瓦人曾经在这儿生活了很多很多年,我要在他们居住过的房子里,闻着白桦树的清香沉睡一晚。

晚上,停电了。整个图瓦人部落都进入了一种无边的寂静之中。我想,真正原始的图瓦人就是在这样的黑暗中度过他们无数个夜晚,他们躺在床上数星星,听着牛羊的呼吸踏实地进入梦乡。在喀纳斯一年中最好的季节,他们开始游牧生活,一直等到下雪了,天冷了,他们才回到自己的家园。

我钻出小木屋,外面已是寒气逼人。站在园子里,星光下依稀可眺更多的小木屋在夜空下向夜色深处延伸。木屋主人去游牧了,图瓦人将木屋租给经营者,每年收取一定量的房租,便赶着牛羊,骑着马儿,带上毡房去寻找青草地。大地冰封了,牛羊归栏了,图瓦人便回到自己的小木屋,开始他们漫长的冬季。

一早醒来,部落里炊烟四起,图瓦人骑着马在路边招揽生意,他们希望会有游人骑他们的马儿,但这样的希望很多次都会落空,因为到喀纳斯的大多数游人时间其实很有限,他们自然想多看看喀纳斯的景色,而骑着马儿是看不到崇山深处的喀纳斯湖的,更无法登上某一个山峰俯瞰喀纳斯湖全景。

看喀纳斯湖是到喀纳斯景区的重要游程。可从水上看,也可从山顶上看。不同的度角能够看到喀纳斯湖不同的容颜。

喀纳斯湖最美的季节应当是在深秋,遗憾的是,我们提前了二十天或者半个月,无论从湖上,还是在山顶,都无法领略喀纳斯湖最令人沉醉的景致,尽管山林间已经有一些树木开始转色了,但万山丛中若干点红或黄,如何一窥喀纳斯穿红披黄时的艳丽与壮美。

游艇一直将我们载到了湖的尽头。也就是说,我们是从喀纳斯湖的这头看到了那头,我看到了一道又一道湾,看到了神奇的朽木在湖畔堆起的堤坝,看到了绵绵不绝的山峦,极目远眺,是皑皑白雪覆盖的山峰。我知道,我现在行走的这个湖泊,在中国的最北端,我似乎只要一伸手,就能撕碎一些白云,而在我的身下,百米湖底,也许正蹲伏着一头或者很多头传说中的怪物。

是的,喀纳斯湖怪已经成为数不清的游人心中一个渴望,他们希望奇迹能够在自己的行程中发生。

我没有这样的奢望。我也不能拒绝喀纳斯人留给我们那么多美丽的传说。湖怪或者是一个传说,或者是一个事实。不知道那个叫金刚的护林员现在在做什么,因为是他第一次在湖面发现了一个漂浮的物体,这个物体在湖面上露出一个黑色的脊背,在湖上缓缓移动。我没有理由,更没有资格否定金刚的发现。

当我乘坐的游艇到达湖头,也就是金刚发现湖怪的位置时,游艇停泊了数分钟。我注视着湖面,一片平静。我想,也许真是有湖怪存在的,这里曾经是它们的乐园,它们在这儿快乐地生活,但是那个叫金刚的男人第一次破坏了它们宁静的生活,接着,更多的人来到了这里,他们的喧哗,他们对所有异于人类生物的好奇,让湖怪们感到了恐惧。它们宁可沉入湖底,永不再现,它们以这种方式拒绝和人类亲近,并以此表达它们的愤怒和憎恨。

那么,倘若我能潜入湖底,我能看到湖怪们精彩的生存状态么?

我想一定的。那里一定是个神秘的地方,那里的丛林一定要比湖面上的更翠绿,更烂漫。那儿的风光一定是我终生都无法领略的。可是,湖怪们会同意我作为人类的一份子入侵它们的乐园么?

我们在喀纳斯湖可能永远也无法见到传说中的湖怪了,喧闹的湖面早已破坏了湖怪跃出水面与天空山林亲近的最佳环境了。它们在这儿曾经生活了20万年,现在,它们面对人类的进入,只好让位,深入湖底。这个过程是如此短暂,几年时间,就能击败20万年的生存方式,湖怪们除了浩叹人类的强大与粗鲁,只好回到它们无边寂静的湖底,无声地哭泣。

观鱼亭是一处制高点,据说新疆大学考察队就是在这儿发现湖面上出现的数十个红色的斑点,并且拍下了照片。他们肯定这些大小不一的斑点就是大红鱼,它们的长度可能有十米以上。

喀纳斯湖里有鱼,是可以肯定的,因为我曾经在网上看到过这种叫哲罗鲑的鱼标本,长度大约在一米四五之间,据说这种鱼在繁殖季节,鱼皮呈红褐色,其性凶猛,体型硕大。只是它比传说中的湖怪,在外形上要小许多。这似乎也是可以理解的,传说与现实本来是没有关系的,现在哲罗鲑与湖怪的传说多少有了一些联系,把现实中的哲罗鲑硬要说成湖怪,其外形夸张数倍也在情理之中。

如果说喀纳斯湖没有怪物,那么一些曾经出现的现象就无法做出合理的解释。如果有,那么它们是谁?是哲罗鲑?或者是比哲罗鲑更庞大的生物?

上观鱼亭可先坐景区内的交通车到山腰上,然后继续徒步登顶。这是一次赏心悦目的登顶过程,一步可见一步的风景。山坡上的灌木变色了,深秋在这儿提前到达。岩石风化成树木标本状,高大的杉林笔直地伸向天空,仿佛想要和湛蓝的天空握手问好。随着山势的依次升高,能见到的湖泊面积也就越大,先是一个湾内的湖面,接着两个,三个,到顶上,整个喀纳斯湖就呈现在眼前了。与她一起进入眼帘的还有起伏的山脉,白雪就那么慷慨地覆盖着远处的山峦,它们是喀纳斯湖永不干涸的源泉。

我站在山顶上,眺望着这片神奇的水面,它们从冰川而来,却流向北冰洋而去。如果喀纳湖水能够流向新疆腹地,我见到的新疆会是什么样子?

一位联合国官员面对喀纳斯,这样说:喀纳斯是当今地球上最后一个没有被开发利用的景观资源,开发它的价值,在于重现人类过去那无比美好的栖身地。

时隔十年,我步那位官员的后尘来到喀纳斯。喀纳斯美丽的身躯已经布满杂乱的足印,人类固有的文明和野蛮一起在喀纳斯湖畔横冲直撞。图瓦人游牧去了,他们曾经人去屋空的小木屋现在被我们占据了。传说中的湖怪潜入湖底,不屑于人类为伍。

20万年的寂静在一夜之间,就消失得无影无踪。

我在喀纳斯河畔拣走了一块石头,我不能确认它是否随着冰川一起融化流入湖底,然后随着流水进入喀纳斯河。它或许疲惫了,这堆乱石是它的驿站,如果它继续随水而漂,它将沉入北冰洋,成为喀纳斯地貌的一个标本。我中途截走了它,终止了它的行程,它将成为我对喀纳斯最真实的一段记忆,和我一起,在江南潮湿的空气里,带着对喀纳斯美好的怀想,缓缓衰老。
发表于 2006-10-30 19:44:20 | 显示全部楼层
文字叙述自然。老练。随你免费游览喀纳斯。问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东方旅游文化网 ( 苏ICP备10083277号|苏公网安备 32080302000142号 )
东方文旅百家集,天下风光一网中! 电话:13196963696

GMT+8, 2024-5-20 23:54 , Processed in 0.043744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