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扫一扫,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查看: 320482|回复: 3

闹中取静的古镇福音堂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2-23 11:32: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樊国栋 于 2015-12-23 11:33 编辑

                                               闹中取静的古镇福音堂
       上个世纪初叶,淮安老城内的基督教堂已达到了4所,都称作“福音堂”。驻堂的美籍牧师们,利用下乡巡回布道、发展信徒的间隙,购房买地,因地制宜地改造成外中内西的教堂,由受聘的中国传教士驻堂管理。在历史上人文荟萃、距老城仅两三里地的河下古镇,教堂选址于湖嘴大街与竹巷交汇的繁华商业圈,虽比不上城内教堂的欧式洋楼,却也具有闹中取静、别有洞天的特色。
       与众多商店鳞次栉比的河下教堂,临街部分原本是座西朝东的四开间店面楼房。自从传教士购买后,南三间的楼下店门面,被砌上砖墙封闭起来;斜对竹巷口的北一间店门面,则被改造成石库门,门楣上方高悬一块镌有“福音堂”三字的木匾。
IMG_5202.jpg
(昔日福音堂,今又恢复店门面)
       石库门过道设有三重门:两扇对开的铁皮大门,只隔音、不隔光的玻璃槅扇腰门,左拐进入南三间的简易旁门。推开旁门,便进入三间礼拜堂。满堂排列整齐的飞来椅,南端讲坛背景墙上的十字架图案,营造了庄严肃穆的气氛。
       楼座后面有两进院心。第一进属“四合头”的小天井,由楼座本体与对面三间穿堂及两侧的小厢房围合而成。每侧厢房均为两开间,南厢布置成欧美风格的会客室;北厢被一堵墙分隔为二,紧贴楼座的东室,安装了登楼的转角木梯;紧贴穿堂的西室,砌有三眼锅灶,是烧饭做菜的小厨房,后来人员增多,与穿堂北屋打通,厨房得以扩容。
       从小天井向西,经过穿堂过道,便进入二道院心。迎面是三间中式堂屋,两侧为高高的围墙,因为无厢房,比小天井宽绰得多了。靠北院墙长有一棵小叶黄杨树,形成优雅格调。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收起 理由
昭阳千垛 + 10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15-12-23 12:42:3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樊国栋 于 2015-12-23 12:45 编辑

                     闹中取静的古镇福音堂(续上)

       推开南院墙的小门,一片花团锦簇,阵阵花香袭人。进入其中,环视四周,高大葱茏的乔木护卫着枣、柿、石榴、木瓜等果树及大小不等、形状各异的片片花圃,花圃之间便自然形成了曲折小径。——想不到这里竟是比教堂屋群大上四、五倍的花园,向西直抵古镇的罗柳河,向南,包抄了街南两三家店铺后的住房!花园西北角,建有三间精致的茅屋,屋面选用不易腐烂的红草铺就。在贴着北围墙的茅屋与东侧的石栏水井之间,并排耸立着两棵高大的老榆树,树距十几米,树干粗得两人都合抱不过来。据当地老人回忆:站在夹城天衢门城楼,就能见到河下福音堂这两棵浓密黝黑的树冠。偌大的花园幽静而安全,生态优良,引来许多鸟雀筑巢搭窝,随时都可听到园中清脆婉转的鸟鸣。

       从上个世纪20年代末开始,城里西门大街福音堂美籍牧师林亨理的二女儿林爱莲,经常来河下福音堂蹲点,每次能一连住好上好几天。这位金发碧眼高鼻梁的窈窕女郎,喜欢穿中国旗袍,显得格外漂亮。林二小姐还特别大方而亲切。无论对官、对民,总是不卑不亢。与女性交谈之初和临结束之时的握手礼,全无一般时髦女郎的矜持与敷衍,总是一边天真地注视着对方,一边用另一只手抚摸一阵对方的手背。操一口流利的中国话,却从不直接劝人信奉基督教,对教徒与非教徒一视同仁。看来,这位有教养的年轻中国通,对孔夫子“不愤不发,不悱不发”的启发原则,也运用得很到家!据说她经常来河下的那段日子,举办了几期妇女识字班,每期都花最短的时间教授常用的汉字,以促成女信徒能自行阅览《圣经》。

       福音堂南隔壁,是王兴懋酱园及其家眷住所,据如今已88岁的王嵩余老人回忆,幼时的他经常听到福音堂传来风琴演奏的乐曲,林二小姐的到来,增加了铿锵悦耳的钢琴曲。当他逐渐听懂了琴声伴奏下的赞美诗内容,就情不自禁地跟唱,竟也学会了好几首。至今还能吟唱这样的一首:


               我们都要回天家,今默想那日真快乐。
               我们要见救世主,我们要唱得胜歌。


       在兵匪横行、洪涝频发、百业萧条的社会背景下,赞美诗对饥饿线上挣扎的百姓,起心灵的慰藉作用;对垂暮之年或病入膏肓者,更是一种临终关怀。无怪乎称“福音”的。

       从酱园店再往南,是后迁来的王老的小姨娘家。那年,小姨娘刚中学毕业,因为酷爱英语,又与林二小姐年龄相仿(比林小三、四岁),两人经常你来我往,用汉、英语言混杂着交谈。幼年的王老经常随小姨娘去福音堂玩耍,领取礼拜后散发的精美画片,朦胧地领会了彩印画面的基督故事。
IMG_5203.jpg (绣球花)
        他最感兴趣的是后面的大花园,最钟爱的是园内的西洋绣球花。这种藤蔓植物攀附在人工木架上,缀满了洁白晶莹的球状花朵,最大的足有篮球那么大,踮脚伸手便可触及。置身于鸟语花香的西洋花园中,聆听西洋乐曲拌和着的基督赞美诗,油然而生天堂境界的美妙联想。(待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2-23 12:49:1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樊国栋 于 2015-12-23 12:56 编辑

                        闹中取静的古镇福音堂(续三)
       河下福音堂首任中国牧师是孙廷飏(19001963),孙先生在1934年前后成立“淮宝布道团”时被公推为“会副”兼“司库”。接任的是徐杨乡的葛安藤,葛先生是布道团的“总务”,历任车桥、范集、宝应县等教堂的传教士。他曾带头将长女葛寄文送到教会在城里办的“福荣女子学校”读书,成为首批住校寄读生之一。他还将“寄”字辈的五个小儿子谦、让、和、平、安先后送进附近罗家桥的河下小学读书,晚间,五个儿子挤在穿堂屋里温习功课。在他长女的影响下,胞弟的长女寄红、次女寄儒也先后成了福荣女子学校的寄读生。

       1937年淮安沦陷于日寇的铁蹄下,美国人撤离,礼拜活动停止。葛先生搬到城里看守中心福音堂,而让胞弟葛慰藤来河下福音堂看护。胞弟曾在葛庄、苏嘴、钦工、马场担任传教士,人称葛二先生。二先生计有子女12个,稍大一些的韶、光、儒、明、亮也先后转入河下小学读书。十来个小孩穿堂屋容不下,匀一部分到会客室。某天,美国牧师托人从上海捎来一封信交给葛大先生。大先生不识英文,需隐居在龙窝巷里的福荣女子学校的校长——刘美德女士翻译;特派住河下的侄子寄明送达,因为城里人不认识他,个头又不显眼。经校长翻译,才知美国牧师要求他们务必妥贴地藏好已装箱的各版本《圣经》及图文资料。徐杨乡一女孩早先来河下读书,祖母王奶跟随陪读。抗战期间,无人来礼拜,王奶便在门口打草鞋卖钱,看守福音堂。
           
       1945年正月初四日晚间,二先生长子寄韶随地下党高端元投奔新四军的黄克诚三师。当年秋季,日寇投降,淮城解放。大先生三子寄和(葛清华)考上华东军政大学,分配至军医院。二先生三子寄明加入驻博里乡的县文工团;半年后分配至盐阜印钞厂,随厂迁到河下附近的圆明寺,并入华中印钞厂。王奶的孙女王秀清,小学毕业后考进淮安卫校,分配至县医院担任护士长。河下福音堂演绎了为中国革命和建设储备人才的动人故事。

       日寇投降至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河下驻堂传教士,先后为来自钦工镇的颜乐天、来自湖嘴大街的黄振华。振华的胞兄振淮是淮宝布道团的书记,长期在淮阴布道。振华之妻正是第三任传教士葛慰藤的长女寄红,她与胞妹寄儒、堂姐寄元、姑子黄振荣,都曾先后从福荣女子学校毕业,都曾在仁慈医院当过护士。
       合作化运动中,福音堂曾是平车队所在地;“文革”前,是淮城五金厂所在地,房屋结构开始改变;“文革”期间演变为毛笔社;后来,毛笔社与位于仓桥的酱醋厂互换房屋,后花园改造成了酱醋厂的职工宿舍,把临街最南一间打通,以便直达后面宿舍区。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拨乱反正,坚决依据宪法落实宗教政策,河下福音堂的房屋归还给了基督教三治爱国委员会。

       1984年春,城里西长街南头福音堂(今为区政协租用)主持牧师孟格美的二女儿孟静荣,带着丈夫马好留、儿子马乐义,来淮探视自己的出生房屋。受年事已高的林二小姐托付,特意取道河下探视古镇福音堂。全程陪同的陈牧师表示欢迎经常来第二故乡探亲交流,年近70的孟二小姐率真而深情地说:“我出生在淮安,淮安应该是我的第一故乡,美国才是第二故乡。”孟静荣逝世后,马好留多次来淮。当他得知要在通向“京沪高速”的华西路口建造大型教堂的规划,非常高兴,主动捐款二十万元,还特意参加了1995年春的新教堂奠基仪式,并留下来做义工。他的儿子马乐义带着妻弟孟乐道多次来淮安参观生母的诞生地,也照例弯到河下福音堂拍照留念。
IMG_5208.jpg
(马乐义在陈彬牧师等陪同下光顾福音堂旧址)
       新教堂的设施先进完备,可容得3000人同时礼拜,往返交通又异常便捷,河下教徒都乐意赶到那里做礼拜。湖嘴大街的福音堂就租给了文化旅游开发局,辟为“陈秉寰女士艺术馆”,专门展出旅台的河下籍著名仕女画家的作品,楼上则另辟为青年书法家的创作交流基地“淮安四友堂”。
                                                                                                                                                     (樊国栋 3221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2-28 14:01:15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佳作,插图精彩。长见识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东方旅游文化网 ( 苏ICP备10083277号|苏公网安备 32080302000142号 )
东方文旅百家集,天下风光一网中! 电话:13196963696

GMT+8, 2024-12-1 03:04 , Processed in 0.050439 second(s), 3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