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扫一扫,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东方旅游文化网 门户 查看主题

2016年9月27日文史

发布者: 赵日超 | 发布时间: 2016-9-26 18:56| 查看数: 106196| 评论数: 1|帖子模式

下关大街
陈  勇
下关大街地处淮安新城望洋门外,据《中国地方志集成•江苏府县志辑》记载:下关大街旧称“柳浦关街”。下关大街是一条东西走向的龙形主干道,东起下关东圩门(关帝庙广场),西至东仁桥(“承芳坊”牌楼处),全长约1公里,街宽约4米,街心部分是用约40厘米宽、1.5米长的长条型黄麻石石板铺砌而成,长石板两边均由青砖横立铺砌,其建筑古朴独特,散发着浓浓的古朴气息。
历史上的下关大街贯穿古镇的东西核心地带,两端临河,街道两边依街而建,依街为市,一个个相对而立的小小门面房都是一家家商铺,原汁原味的竹木结构,富有的人家一栋栋小楼排列在街道两边,都是一座座有了年代的老铺面,置身其中,惝恍迷离,犹如穿越到遥远的烟雨江南。
下关大街的历史悠久。春秋末年,吴王夫差为了北伐中原,开凿了沟通长江与淮河的邗沟,地处“长淮古渡”。这样,位于末口的下关便成了南北经济、文化、交通的枢纽,并日趋繁荣,以至后来发展成为淮安历史重镇。古老的下关渡曾经是南船北马换乘之处,也是当年辽京贡道必经之所。明嘉靖年间,王宗沐推行海运,下关扼辽津要枢,引涧河之水,居盘坝要塞,守三河入淮,是商旅必经的南北物资集散之地,促进了下关的经济繁荣。纵观两千多年的发展历史,可以想见,下关大街、下关集市曾为来往商旅、周边百姓、居住市民提供了多少方便,为淮安地区经济、文化作出巨大的贡献。
以下关大街为中心,街巷相邻相依,布局合理严谨。大街两旁店铺土木结构多于砖木结构,二层楼多于普通民房。一色的明清民居兼商铺制式,多数均前店后坊,前铺便于经商,后院宜人居住。有些后院还设有畜厩关养骡马或其它牲畜,是商业贸易的民用住房。环顾下关街巷店铺,他是商贸活动的中转站、集散地,历史上的下关是淮安府城东门户,长长的古街曾串起一个个老商号、老店铺:粮行藕行柴草行、土行脚行棺材行、猪行牛行屠宰行、牙行车行钟表行、布店鞋店缝纫店、烟店酒店杂货店、粉坊磨坊豆腐坊、酒楼茶楼聚宾楼、银铺当铺铁匠铺等,应有尽有。不仅如此,民国时期,下关行政机构集中在街上,当时有警察局、镇公所、水龙局、文化站等部门。
昔日的下关商贾云集,市俚喧闹难行,街道生意繁华热闹得像一条暴涨的河流。到了近现代,下关大街成为了涟水、益宁、苏嘴、车桥、茭陵、顺河、石塘等周边县镇入淮必经通道。
下关街道后因年深月久,石面凸凹不平,中间有一条明显的痕沟,那是独轮车车轮经年推磨出来的特有标记,记录着石板街的历史沧桑。石板街还有一个奇特的现象,石板潮湿、冒汗了,表明不久就要下雨,上街的人们赶紧回家收粮食收衣被,准备下雨的事情;石板街要是全冒汗,沁出了粒粒水珠,那一定是暴雨将至——石板街成了当地的晴雨表、天气预报。昔日的下关至今还沿用着传统的习俗,无论是前街后巷举办黑白喜事,或者是重大庆典祭祀活动必须按照传统惯例要经过下关大街。
下关大街历史上不只是经济繁荣,也是名人辈出,人文荟萃的地方。至今下关还流传着许多动人的故事与传说。其中有宋太祖赵匡胤屯兵下关拳打“镇关西”——郑一刀;巾帼英雄梁红玉下关街力降疯牛;宋代名将杨六郎镇守三关抗击辽兵(新城外东北城墙处曾有供奉六郎香火台一座);明左都御使杨靖“碎珠四善”刚正不阿;明抗倭名将李遂设伏柳浦关(今淮安区下关)抗击倭寇;清光绪武进士护驾西安城;清御厨金德方艺誉紫禁城、谢碧魁打擂力挫倭寇等典故在民间广为流传。
岁月沧桑,斗转星移,如今的下关大街失去了往日的繁华,街面也日趋萧条。现在,古民宅房子翻盖了不少,但下关街巷的格局与地名仍然被沿用,如下关大街、市河(南北)街、沿路街、堂子巷、宰牛巷、和合巷、安乐巷、卜家巷、杀猪巷、关帝庙巷、东晋巷、土地庙巷等等。但令人可惜的是,宏伟的东仁桥被换成了粗糙的水泥桥墩桥面;不伦不类单调划一的门面房代替了古街古巷。石板上处处刻满了沧桑岁月的痕迹,上世纪八十年代(1982年)石板街也不见了,石板路被换成了水泥路面。
据目击者陈月松口述,在改造、挖掘下关大街路段路基时,在地下2米处发现保存完整的古街道遗址与地下排水系统。另外,上世纪(1998年)下关中市口东侧陈氏民宅(原陈和泰杂货店)翻建房屋,在开挖屋基时发现地下有一块宽约1米,厚约30公分石碑,据陈玉嵩述说:施工挖槽时发现石碑,挖至2米深仍然没有挖到碑基,碑文中隐隐看见“镇海庄”等字样,碑文内容不详,后来在父母的催促下将其深埋。
下关大街曾经的繁荣虽然随着历史变迁的脚步远去,但它积淀的不可磨灭的历史文化,让世世代代下关人记住了这里,让曾经居住在这里的人们引以为自豪。
杀猪巷
宋兆和 周文清
杀猪巷东起关帝庙巷,西至火星庙西侧的宰牛巷,是一条东西向的巷子。整条巷子长约500多米。这条街在历史上称为“杀猪巷”,因“文革”时期割资本主义尾巴以及打击投机倒把,人们不敢再称“杀猪巷”,而是称“后街”。直到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后,杀猪巷才恢复巷名。
    下关有句俗语:“杀猪宰羊,下关人内行。”其实下关杀猪的人家大多集中在杀猪巷。这条巷子里面70%人家的祖上都是以杀猪为业,也是以杀猪为生的。至于下关猪行具体起于何时,不得而知。下关生猪行业与猪肉加工业为何长盛不衰?应该归功于下关人的辛勤付出。先是由私人经营,后转为集体交易所,猪行的生意十分兴隆,前来卖猪、买猪的有来自山东、安微;阜宁、宝应、涟水等地,来往商贩络绎不绝。
杀猪行业历史上旧称“汤锅”。在淮安,下关的“汤锅行”数一不二。“汤锅行”肥猪的来源有的是养猪户送货上门,有的是去猪行挑选。说起淮安猪行,当数南门猪行与下关猪行,上世纪淮安县城周边的老年人几乎没有不知道的。因为过去的乡镇经济比较落后,无论是富裕大户还是贫下中农都喜欢购买猪苗家中喂猪,有句俗语称:“富了要读书,穷了要喂猪”,喂猪既可以吃肉,又可以生财。要想发展生猪养殖业,就要有猪行交易,所以在明清两代淮安生猪业得到迅猛发展。下关屠宰业一直发展到至今,而且一直是江苏省大型生猪屠宰批发区县之一。
    晚清时期,下关猪行近20家,其中规模较大当数“下关西市猪行”“王记生猪行”“陈记汤锅”“卜记汤锅”。“下关西市猪行”创办于咸丰十年(1860),系下关马家创建,猪行规模最大时的当家人是马标(1850—1932)。“王记生猪行”创建人是王广生(1889—1960)。“陈记汤锅”的创办人陈步喜、陈步云等人曾将生意做到南洋新加坡、马来西亚一带。到了民国,下关的“汤锅业”达30余家之多,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竞争淘汰,曾为杀猪巷创造辉煌的“陈记汤锅”“卜记汤锅”等户已逐渐改行,“张记汤锅”(创建人张友顺,出生于1840年,1911年去世)、“王记汤锅”“马记汤锅”等杀猪户又不断开张。虽历经沧桑,却不改本行,直至今天,这些家族的后代们仍然有人继承祖业杀猪卖肉。
传统的屠宰有专职屠夫,屠宰行俗称“刀工”,民间则有“小刀手”之说。屠宰行杀猪正常是先把猪牵引到杀猪桶上,众人协力将猪按住,主刀人一刀见血点血料、吹蹄,吹蹄后将吹蹄口用绳子扎紧,然后开始兑水,水温正常在60度左右,水兑好后,将猪推入长木桶中进行刮毛处理。在热气腾腾中,帮忙的人就开始忙碌着给猪褪毛。毛褪干净,刀工开始娴熟的给猪开膛剖肚,分割挂钩。
杀猪巷百来户杀猪卖肉人家匀有分工,有专职挑水、杀猪、送肉人员,供应了当时淮安城里外肉食需要量的百分之六十左右以上。民国后期,杀猪巷屠宰人家多数以任、王、马、张姓为主。改革开放后,下关村投资办起了屠宰场,由村里负责征地建造了面积约1000多平米的屠宰场,一定程度上规范了屠宰和肉食经营。
下关整体拆迁后,杀猪巷的居民又先后创办了“翔宇生猪交易市场”、“建山生猪交易市场”,调整了下关传统的“养殖—屠宰—加工”一条龙的经营方式,放弃了多户同质竞争低效益的屠宰与加工两项目,建立单纯的生猪交易市场。为养猪户、屠宰户、加工户搭建买卖优质生猪的平台,也为本地区及周边县市提供新鲜猪肉的货源,丰富了肉食品的品种。良好的品牌带动了地方经济与社会效益,不仅如此,生猪批发、猪肉肉加工业还辐射到浙、闽、徽、晋、鲁、豫、湘、赣、川、滇等外省地区。
解放前后,全县各乡镇都有猪行,专司生猪买卖。最为著名的还是要数下关猪行。猪行有猪行的规矩,学做猪行里“开行”的是要拜师的,要学会识别猪的技能,首先要学会识别黑猪、白猪、花猪,公猪和母猪。什么地方的猪种一看就能猜个七大八。“看猪相”,就是看猪的毛发、耳朵及长相。猪行的行话为“耳大毛稀,粗脚高腿,吃食吃稀,作肥叮咚叮咚,八月准包成功”,意思是说具有这样长相的猪,肯长耐劳,是庄稼人的财宝。另外,长相为小头,全身毛发站立,腿粗脚小之类的猪,性如烈火,不好饲养,爱破坏猪舍,这种猪没有好猪舍是万万买不得的。
优秀的猪行开行的在识别猪相上很专业,除了以上方法外,还要具备良好的口才,敏捷的思维。聪明的猪行开行者是不会倒向一边的,在买卖双方之间游说。一般来说佣金是买方给付,猪行会尽量为买方相一头好猪,当相中一头好猪时,猪行便拿起随身带的大秤,边称猪边在买方面前夸赞起来,又说又划:“瞧,这头猪喊起来像喇叭,一跳就丈把,吃起来要桶把,每天能长斤把!”如此这般的说辞,押韵顺口,通俗易懂,现场气氛热烈,买方听后都觉得满意,卖方也很高兴,一桩生意便谈成了。
下关猪行有吃杀猪酒的习俗。每年的寒冬腊月,下关杀猪的人家都要按规矩宴请开猪行的、地方领导、紧密邻居、至亲好友喝杀猪酒,新杀活猪,吃的全部是猪肉、猪舌、猪油、猪肚、猪肺、猪心、猪肝等猪身上的东西。热热闹闹,欢天喜地,祈求来年睦邻友好、诸事顺当、生意兴隆。这种习俗一直延续到20世纪80年代。
宰牛巷
    陈 勇  刘金龙

下关有一条南北向的小巷,名宰牛巷。它南起下关大街,北至沿路街,长约200米。此巷虽不大,也不长,但对于老淮安来说,它的名气却很大——因为淮安人都知道,淮安人餐桌上的牛肉绝大部分来自下关,来自下关的宰牛巷。
关于这条巷子,在下关还有一个传说:
北宋末年,梁红玉出生在楚州北辰坊(今淮安区新城村)的一个贫苦农民的家庭。梁红玉少年时代便和家人一起编织蒲包,编织好的蒲包、草鞋由她拿到下关街上去卖。后因父母去世才沦落为军中艺人,以舞剑弹唱为业,在军营中结识了抗金名将韩世忠,结成眷属共同抗金。
南宋绍兴五年(1135),韩世忠任武宁安化军节度使、京东淮东路宣抚处置使,置司楚州。韩世忠与夫人梁红玉率部进驻淮安,在淮安城北一里多筑新城抗击金兵。梁红玉率领军营伙头军到新城东门外下关镇上去采购,正巧遇见一头疯牛从下关宰牛巷冲出,疯牛横冲直撞连伤数人,又径直冲向抱着个孩子的老人。行人们不知所措,吓得大叫起来,梁红玉来不及多想,闪身挡在孩子们和牛之间,并大呼要孩子们赶快跑,自己却勇敢地与双眼通红的疯牛进行“搏斗”。 
由于情况危急,面对疯性十足、力大无穷的疯牛,要把它摔倒并不容易,除了需要力量外,技巧也十分重要,梁红玉自幼随父练就了一身功夫,面对疯牛的攻击,只见她沉着面对疯牛,一闪身双手牢牢抓住牛角,身子一沉,猛一使力,在人们都还没来得及反应时,大喝一声,一下子就将牛掼倒在地,随行的军营伙头军一涌而上按住疯牛,并将疯牛四蹄捆绑后交给了从宰牛巷赶来的失主。
仅凭一个女子就将一头疯牛降服,整个下关轰动了,闻讯的人们从大街小巷纷纷赶来,夸赞这位勇敢的女子。后来才知道这位奇女子原来是巾帼英雄梁红玉,从此下关宰牛巷更是远近闻名,梁红玉力降疯牛的故事至今仍在流传。
据了解,全牛席诞生于古淮河畔的下关古镇,下关地处古邗沟末口盘坝入淮交汇处,历史悠久,自古商户聚集,下关的屠宰业在隋唐时已负盛名,历来是官府对淘汰牲畜的指定屠宰地区,发展和形成主要在明清两代。由于屠宰业发达,此巷历史上还诞生了几位著名的淮扬美食大师,晚清民国时期淮扬名厨徐殿成、徐桂臣、陈庭荣和金焕贵等。不仅如些,她的巷名还源于民间一些传说。
传说北宋年间,苏东坡路经淮安,一行数人坐着小船在淮河里缓行,只见船窗外漕船竞发、绵延数十里,首尾不见,两岸芦苇迎风摇曳,阵阵秋风送来牛肉的腥味,太阳已渐渐的西垂,河岸边只有零星的垂钓者还在耐心的等待,小船不知不觉已靠近了下关渡口,苏东坡这才想起该吃晚饭了。他们一行人下得船来,顺着河堤走不多远,只见路边巷口有一徐记客店,幌子高悬,名曰海湾春,落坐以后询问店家:这地方牛腥味怎么这么重?店家告知后才知此地称宰牛巷,下关是苏北屠宰业的集贸中心,宰牛巷的居民几乎家家都在从事着屠宰加工行业。只见店小二唱个诺,一串菜名像老淮调里的数板台词,抑扬顿挫娓娓道来,大都是些淮扬菜之类菜谱,不过店小二最后特别介绍的是本店主打新品全牛宴,东坡先生闻听眼前一亮:“好,今天就品尝一下全牛宴,外加一壶地方好酒即行。”小二连连点头,手脚麻利的先上了五香牛肉、花生米两盘冷碟,这样一行人就边吃边等,一边欣赏下关渡口的晚景,也就不着急了。店小二将香气四溢的“盐椒牛头与清炖枸杞牛鞭汤”做好端上桌,东坡等人见色香味俱佳,且造型独特,竟然受到了大家的一致赞扬,东坡先生还即席吟了一首打油诗:“无竹令人俗,无肉使人瘦,不俗又不瘦,竹笋炖牛肉”,记载了这一传说。
从此淮安全牛宴,名扬四方。“海湾春”的老板,在此菜的基础上,还举一反三,发明了牛肉粉丝煲、雀头萝卜炖宛口等特色菜肴,进一步丰富了淮扬菜的品种。  
下关安乐巷与和合巷
陈庆元

下关自古以来有五条主要街道,都是东西走向,下关大街是一条龙形主街,商铺鳞次栉比,一家挨一家,热闹非凡,每天早上人就非常拥挤,市面非常繁荣。还有四条后街,南边一条后街在大街与泗河之间,称泗河后街,主要经营业有藕行、柴行、土行、木厂、扎匠店,泗河沿河还有五个码头。下关大街以北还有三条后街,后街分别经营柴草,有四个柴草市,另外还有猪行、棺材店、烫锅(屠宰生猪),最南边一条后街还有一座闻名遐迩的“安乐园茶馆”。
南北走向的巷子有十多条,巷名绝大多数是以姓氏来指称的,比如丁家巷、胡家巷、余家巷、王家巷、林家巷、陈家巷、陈家豆腐店巷、许家巷;其次有堂子巷、和合巷、土地庙巷、迎脸巷、关帝庙巷。堂子巷因“日新池”澡堂子而命名的,迎脸巷是因巷子非常窄,仅够一个人行走的,如果迎面来一个人,两人照面时必须都把身子侧过来,不然就过不去,所以当地人称此巷为迎脸巷,又叫水龙局巷,许家巷和关帝庙巷分别在不同时期被人为地堵掉了。唯独安乐巷与和合巷是有典故的。
安乐巷,历史上叫土地庙巷,因其临街巷口有一座座南朝北的土地庙,地方人称该巷为土地庙巷。说起下关土地庙,确实与其他地方土地庙不一样,任何地方任何土地庙都是座北朝南,唯独下关土地庙是面北的,有个比较神奇现象,过去凡是因病或其他原因进过土地庙的乞丐,基本上没有能活着出来的。只有下关“黄三毛”进驻多年安然无恙,因为“黄三毛”是弱智的善良人,倍受下关父老同情。
为什么现在挂牌安乐巷呢?这儿有一个故事:“文化大革命”时期,有一位外地籍的下关居委会书记到下关赴任,看到“土地庙巷”的牌子就很恼火,当即就叫有人把它拿掉,重新命名,思来想去也找不出适当的巷名,最后就在巷内挨户寻排,既没有名人,也没有典故,结果查实因巷中曾开设过一座安乐园茶馆,于是就将此巷定名“安乐巷”。
据马凤岐老人回忆,他在很小的时候就听到有关安乐园的传说 ,安乐园是下关当时最有名的茶楼,旧址就在下关二层街小河底东岸,面临街道,傍河而建,是一座三开间两层小楼,楼后是灶间(专烧茶水的),整个茶楼上下的门窗都是木雕槅扇,四角挑檐,古式古香,确是品茗休闲的胜地。
安乐园大门口的楼檐是一块烫金横匾“安乐园”,临街店门两边包柱上分别是烫金竖匾,上首是“春风壶中留客醉”,下首是“茶香座上待君来”。楼上有很多间雅座,每间雅座中都是花梨桌椅,墙壁都挂有书画条幅,清风古雅,内蕴恬淡。西边窗牖,两边一副对联,上书“近水楼台先得月,芳香茶叶最清心”,牖帘以外河水清碧荡漾,河边芦苇随风而舞,一边品茗,一边观景,非常惬意,顿感香风古韵,通达透气。
楼下东边是柜台,台后是一排茶具架子,每个架格之中都摆放很多名瓷、名砂的茶壶、茶盅、茶碗。桌椅摆放整齐,西边窗格可以穿放,楼室与作坊的门前设一巨幅折叠屏风,屏风上画的是梅兰竹菊。屏风前面设一高座,每日下午设书场,是说书先生首座。茶馆、茶楼是供人歇脚、聚会、聊天、饮茶、听书、打牌之处,下关“安乐园”茶楼亦是如此。主人将此楼傍河而建,真是名符其实的安乐园,“安乐巷”安得其所。安乐园茶楼是下关人刘正江祖辈经营的。
再说下关“和合巷”,首先要知道“和合”二字的含义。“和合”原为两个僧人,相传是唐代诗僧寒山与拾得,两人亲如兄弟,同时相爱一女,拾得与其婚配,寒山得知后,离家为僧,拾得闻知寒山为僧,就舍女寻找寒山,在苏州相逢后两人一同入庙为僧,后来并把该庙立名为寒山寺(苏州寒山寺的由来)。自此,世传之和合神像亦一化为二,成为僧状。犹为蓬头笑面之神,一持荷花,一手捧盒,意为“荷”谐“盒”好,后世称“和合二仙”或叫“和合二圣”。
后来民间凡婚礼之日,必挂悬“和合二仙”画轴于洞房之中,喻意白头偕老、永结同心,但也有悬挂于中堂的,以图吉利。关于“和合二仙”还有很多传说,上述传说比较广泛而已吧!至清代雍正年间,仍以“寒山、拾得”为“和合二圣”。
知道“和合”二字的来历,就知道下关“和合巷”的出处了。现在的下关和合巷原本是一条小巷子,巷子内只住着一户人家。据陈步华老人讲,该户祖传是相命的,祖辈人在相堂上悬挂一幅“和合二仙”的画轴,画轴上方是一块题名“和睦堂”匾额,从上面“和合二仙”传说内容来看,无非借此宣扬居家“夫妻和谐”,不知从何时开始,这家人又当上了“香头”,看相也好,看香头也好,往往某个家庭不出现“事非”便罢,出现了是非就胡乱猜测,比如夫妻不和、家庭招灾之类的,为了乞求平安、愿望好合,就打卦问卜,烧香许愿,下关及四方人等出现了这些问题,必定要到下关某家去,当然少不了“花言巧语”,跪拜“和合二仙”是少不了,事后居然平安无事,大家都认为是“和合二仙”保佑,神乎其神,世间不断流传,于是乎越传越神乎,不知何时,下关这条南北走向的巷子就变成和合巷了。  

最新评论

东方远见 发表于 2017-2-7 23:05:48
篇篇精彩。东方有特色。中国第一大论坛。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东方旅游文化网 ( 苏ICP备10083277号|苏公网安备 32080302000142号 )
东方文旅百家集,天下风光一网中! 电话:13196963696

GMT+8, 2024-4-17 07:12 , Processed in 0.055302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