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扫一扫,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查看: 201790|回复: 0

感时忧国 恨时思亲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10-31 10:11: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感时忧国  恨时思亲
——杜甫《春望》欣赏
丁驾龙
《春望》是杜甫于唐肃宗至德二载(757年)春,被安史叛军虏在长安时所作。诗人身陷危境,举目四望,睹物伤怀,对花溅泪,闻鸟惊心,抒发了诗人感时忧国,恨别思亲的情怀。字字含恨,句句怀痛,沉郁蕰藉,自然深挚,体现了杜甫诗词约义丰,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领联触题,描写春望所见安史乱后长安城内荒凉凄惨景象。起句不凡,犹如飙风骤起,山洪暴发。“破”字,诗人怵目惊心;“深”字,叫人黯然落泪。领联睹物伤怀,情随景生,系全诗“诗眼”。下文一系列描写,均由此生发。
领联对仗工整,圆润自然,耐人寻味。“国破”对“城春”,两意相反。按理,“国破”下应写断壁残垣,碎砖乱瓦的情景,但诗人却以富有生意的“城春”景象与之相对,形成强烈的鲜明的对比。“国破”继之以“山河在”,诗意翻跌,出人意表;“城春”继之以“草木深”,文意顺达,合于实情。然而,“山河在”是实写实意,而“草木深”却是实写虚意。实意是说“国破”了,只剩下“山河”依旧,虚意是说草茂人稀,物是人非。且“城春”之“城”,即“国破”至“国”。诗人以“国”点明地点,以“破”交代历史背景,以“春”标明节令。统览领联,“纵横变化,尽越陈规,浓淡浅深,动夺天巧。”确为全诗诗眼,不愧为神来境诣之笔。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领联是“城春草木深”的具体描写,由鸟瞰满城草木,到 细观花鸟特写。对此联解说,众说纷纭,分歧很大。焦点集中在“溅泪”和“惊心”的主语是花、鸟,还是诗人自己。《诗人玉屑》中说:“花鸟平时可娱之物,见之而泣,闻之而恐,则时可知矣。”认为此联是写诗人的“泣”和“惊”。清人施补华则说此联“是律句中加一倍写法”;令人周振甫在解释此话时说:“加一倍写法有强调作用。杜甫《春望》“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是写对国事的悲痛。花鸟本是令人喜爱的,诗人对着花鸟还是悲痛,这就更突出悲痛的深切,是加一倍写法。”这一解释与《诗人玉屑》的说法基本相同。徐应佩等人不同意这种说法,认为施补华的“加一倍写法”,“是说花溅泪,鸟惊心,”“这是拟人的手法。”
我们认为领联可以这样理解:诗人由于“感时”,即使是看到可喜的春花,也要落下可悲的泪水;由于“恨别”,即使是闻到可娱的鸟啼,也要惊动自己的凄苦之心。施补华的“加一倍说法”,说的就是这个意思。这里,诗人以写乐景来抒哀情,倍增其哀,确有强调作用。诗人用反衬手法,表达自己忧国思家的深情。“感时”、“恨别”互文见义。“感时”承上,“恨别”启下。
前四句诗的内容,都统在“望”中。诗人的视野由远而近,由大而小;描写的笔触,也由粗到细,由山河到草木,又由草木到花鸟;视象也由整体到部分,由浑浊到清澈。诗人写景寄情,借景抒情,由景见情。虽不直书其情,但情由隐到显,由弱到强,步步推进,层层显露。诗人由翘首远望,转入低头沉思,由忧国到思家,思路清晰。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颈联的前一句写战争的频繁,接连不断,整个春季都是在动乱之中度过的,蕴含着诗人对安史之乱这场非正义战争的诅咒,与上联的“感时”呼应。后一句用合理的夸张,进一步写出兵荒马乱的年头常见的境况:妻离子散,家属难得,表露了诗人对久别的亲人的眷眷之怀,与上联的“恨别”呼应。诗人于1756年8月被叛军所俘,被困于长安一冬春,过着囚徒般的生活,一直在思念着远在鄜州的妻子儿女,在烽火连天,兵荒马乱的岁月,很想得到一封家书,报告家小安危的信息,然而这样的家书很难得到。因此,诗人说:“家书抵万金”,可见家书之可贵。诗人之所以珍视“家书”,不仅因为“家书”能报告家小境遇,而且可以得到北地的消息,表现了诗人思亲怀国的深情。他在长安经常盼望王师北定中原,收复失地。《悲陈陶》中写道:“都人回面向北啼,日夜更望官军至。”《哀江头》中也写道:“黄昏胡骐尘满城,欲往城南望城北。”都写了他翘首以盼的情景。如今正值阳春三月,感时恨别,自然盼望家人,也盼望官军来收复失地,从而解救自己离险境,出苦海,与家人团聚,享受天伦之乐。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尾联写诗人愁苦烦闷的情状,意思是我的白发越搔越短少了,短少到简直连簪子也插不住了。诗人写此诗时,年仅四十六岁,尚在壮年时期,理应红光满面,乌发满头,神采英毅,但是,由于感时忧国,恨别思亲,思想不愉快,感情受压抑,生活不安定,致使诗人未老先衰,早生华发。此谓之“白发镊不尽,只缘根在愁肠中”。诗人此时确实是白发满头。他在同年写的《北征》中也说:“况我堕胡尘,及归尽华发。”头发白了,烦躁愁苦时又常常用手抓挠,自然愈来愈短少,以致于短少到“浑欲不胜簪”的地步。“搔首”是愁苦烦闷难以解脱时的动作,发短则是愁苦烦闷程度的标志。可以想见,一位白发稀疏的诗人,站在沦陷敌手的残破的长安城头,目睹“草木深”的荒凉景象,心想远方的亲人,老泪纵横,忧心如焚,叫人怎不怆然落泪。
诗的后四句是承上前四句生发出来的,但诗意较前四句又有发展。诗人感时忧国,恨别思亲,盼望官军,最后以诗人望后的情态作结,将前面的感时恨别的情感囊括无遗。这样由所望到望者,使景情熔于一炉,主题得以深化。
全诗缘情写景,景于情化,一字一景,一句一泪,步步推进,层层深入,词约义丰,沉郁顿挫,确为难得之佳作,千古之绝唱。
宋徽宗考画家
宋徽宗赵佶虽政治上昏庸腐败,但对书画艺术却情有独钟,造诣颇深,美术史上称他为皇帝画家。在科学考试中,他把绘画列为题考画家。
有一次,他以“深山藏古寺”为题考画家。应考举子有的把古刹画在山腰上,有的把古刹画在林木深处,有的画完整的寺庙,有的把寺庙半遮半露,均不合赵佶心意,但有一副却引起他的兴趣,这幅画上没有寺庙,只在山崖缝隙中有一泉水飞流直下,泉边有一老僧佝偻着身子在担水。赵佶看了此画最满意,认为它最合题意,很含蓄:有僧必有寺,而寺在何在,因藏在深山,树木遮掩,故而不见。再看有龙钟老僧,可见此寺必古。
再有一次,他以“竹锁桥边卖酒家”诗句考画家。前次考题难在“藏”字上,这次考题难在“锁”字上。竹林、小桥系有形之物,均可画出,而酒家被“锁”在竹林之中,怎么画?有个举子叫李唐,他画了一座小桥,桥边是一片茂密的竹林,竹林上飘着一面酒旗,酒旗上写着斗大的“酒”字。这样画法很巧妙,很合题意。
绘画是视觉艺术,需有形象才可视。但高明的画家却能把无形的画成有形的,把有形的画成无形的。还是宋代画院有一考题:“踏花归去马蹄香。”有个画家构思新颖独特。他画了繁花压枝,落英满地,一游人骑在马上,马儿轻快地扬起后啼,两只蝴蝶追逐马蹄飞舞。试想马蹄上若无香味,何能引来蝴蝶追逐?
赵佶深谙实中有虚,虚中有实,虚实并举之道,可见他的艺术鉴赏水平之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东方旅游文化网 ( 苏ICP备10083277号|苏公网安备 32080302000142号 )
东方文旅百家集,天下风光一网中! 电话:13196963696

GMT+8, 2024-5-6 13:37 , Processed in 0.065692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