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扫一扫,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查看: 284169|回复: 2

水乡探水作品选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11-18 11:15: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绿水滋润的村庄
——献给“水美村庄”双井村
姚克连

这里一条条河渠纵横
这里一汪汪池塘如镜
清亮亮的水映着
参天绿树、蓝天白云
妇女们在水边淘米洗菜
成群的鹅鸭在水中徜徉
塘面上时常掠过洁白的鱼鹰
全村密如蛛网的汪塘、河渠
犹如村庄的脉络神经
水,清清的水哟
水,甜甜的水哟
滋润着农田的谷禾
滋润着花草的温馨
滋润着村民的欢乐
滋润着一年又一年丰硕的年景

这里一排排一幢幢
别墅似的小楼房
耸立在绿荫之中
显得更加优美更加恬静
小学校、门诊室、运动场
让古老的村庄焕发着青春
宽敞的道路上
各种车辆来来往往络绎不绝
一声声清脆的喇叭声
仿佛颂扬着
村庄一天天繁荣昌盛的美景

在新农村红红火火建没中
这个村在区镇水利部门的支持下
把原先即将干涸淤塞的
一个个汪塘、一条条河渠进行疏浚
清淤去杂不留一处死角
春风轻拂,旧貌换新景
泥土路全都变成水泥路
不再有往日的坎坷泥泞
道路两旁
滨河两岸
汪塘周围
花草生艳、树木成荫
生活污水处理厂在村中挺立
污水管网向四处沿伸
几十个大小汪塘
数条小沟小渠
常有人检测水质的优劣
为它们评判打分……

哦,双井村
因两口井闻名
古朴的双井
一个在东,一个在西
犹似村庄两只深邃的眼睛
回眸逝去的沧桑岁月
记忆里还飘着苦涩的风云
放目今日--
河更畅
岸更绿
景更美
水更清
生态,在村庄里漫游
文明,在人们心里扎根
村庄,成为谁都向往的地方
城镇,在这里化为愿景
幸福,在人们的脸上绽放
梦想的骏马
在人们的希望里驰骋

深秋又到黄河岸
赵长顺

    深秋时节,因“水城探水”采风活动,我们一帮文友来到了位于淮安区宋集乡李码村的黄河故道,眼前的景象好像在哪一部电影中看过。黄河故道两岸成片的树林,说得上名的和说不上名的各种树木都像被着了色一样,红的、黄的、紫的,一阵秋风过来,簌簌地往下落,黄河故道上,落叶缤纷。故道边有大片的水稻田,金黄色的水稻都垂下了沉甸甸的头,正在等待他们的主人来收割。故道里的水位虽然很低,但却清澈见底。农家小院旁,有几棵柿子树,挂满了橙色的柿子。不远处的李码闸引水闸水利工地上,人声鼎沸,机械轰鸣,黄河故道整治工程正在进入最后的冲刺阶段。这哪里是我想象中的废黄河的景象啊?
  都说“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古人曾用这样的诗句来赞美黄河的雄伟气势,敬仰它哺育了世世代代炎黄子孙。可黄河历史上“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也给下游两岸的群众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有资料显示,历史上,黄河的下游曾有多次溃决改道,侵入泗水,夺取淮河入海河道。直至清朝咸丰五年(公元1855年),才在河南省兰考县的铜瓦厢镇折向东北,于山东利津附近注入渤海。这样,黄河就留下了一条尾闾,在江苏徐、宿、淮、盐四个地市留下了一条故道,故称废黄河,又叫黄河故道。曾几何时,故道沿线是一条醒目的“贫困带”,这里总与"交通闭塞、环境恶劣、地理位置偏僻"等字眼联系在一起。位于淮安区境内的黄河有33公里,涉及到钦工、宋集、茭陵和苏嘴四个乡镇。在我的印象中,这里也是“风来起沙,雨来流沙”之地。
  事实确实也是如此,据负责黄河故道整治李码闸引水工程负责人苏江霖介绍,历史上的黄河故道,洪水出路不足,排涝标准低,涝渍威胁严重,导致该区域内降雨后长期积水,农田及住宅受涝、受淹严重;黄河故道高滩地势高亢,缺水状况十分严重,水源无保证,形成无水可灌、有水难灌的尴尬局面;黄河故道土壤砂性重,地质条件差,水土流失严重。黄河故道,给沿线人民带来了绵延不绝、难以言表的伤痛。谈到此,这位工程负责人语气沉重地说:远的不说,就说近20多年,黄河故道曾经出现多次险情。1991年汛期,黄河故道水位高出周边农田地面2~3米,危及两岸群众的生活;1998年汛期黄河故道水位居高不下,沿线也多处出险,有近万亩农田和千亩鱼塘绝收;2003年汛期,黄河故道大水,沿线农田受淹面积6万余亩,粮食减产6层以上。
  改革开放以来,水利人对黄河故道整治的脚步一刻也没有停止过。这些老百姓曾经遭受的苦难,已成为整治黄河故道工程建设者们集结号吹出的最激昂、最坚定的音符。特别是近年来,黄河故道治理项目被政府列入了惠及民生的实事工程。淮安区黄河故道治理工程涉及宋集、茭陵和苏嘴。总投资7000余万元。主要建设内容有:新建护岸边8.35公里,险工段处理9.15公里,新建李码引水闸1座,以及新建水土保持工程。工程的主要任务是通过河道岸坡防护、险工患段治理,稳定堤防及河势,消除险工,提高河道的防洪排涝能力;新建水土保持设施,涵养水土,减少沿线岸坡及滩地水土流失,为黄河故道综合治理创造条件;通过新建水闸,改善渠北片8万亩农田的用水条件。
  这位负责人激动地表示,工程建成后,我区黄河故道将充分利用地表水资源,增加河槽的蓄水量;同时通过建设引水闸、水源泵站等工程对黄河故道进行水源补给,减少对外调水源的依赖,保障河道水质。通过对河道水源实施更有效的管控,促进水系连通,让河水循环清洁起来。实施水土保持工程,实现水体、土壤、植物群落的恢复。通过本次黄河故道治理,将极大提高河道蓄水量及排涝能力,减少自然灾害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威胁。同时,可直接或间接改善黄河故道沿线耕地灌溉条件,提高农作物的亩产量。
  我们伫立在在黄河故道整治工程的现场,再也没有“贫瘠、凄苦”这样的感觉,一股勃勃的生机正在故道两岸蓬发。我想,黄河故道曾经的“风来起沙,雨来流沙”将成为历史;今后的黄河故道沿岸,将会是蓝天碧水,茂林绿野,硕果飘香。那激扬如飞流直泻,润泽如漫漫清流的水声,即将成为故道沿岸最美妙的音符。
  深秋又到黄河岸,黄河故道两岸人民正在收获他们辛勤耕耘的劳动果实,水利人也正在收获他们丰硕的水利成果。

稻花香·鱼儿肥
赵日超

    “你看,干渠护砌工程不仅改善了水利灌排条件,青绿色的生态砖也美化了河堤环境,‘亲水楼梯’可见河底的鱼虾,又是一年丰收年。”
    时值十月,稻花飘香。淮安市淮安区水利局办公室负责人江凤玉一边介绍一边引领我们沿乌沙干渠一路前行,观赏青绿色的生态护坡,清澈流淌的河水和一往无垠的田园风光。
    乌沙干渠是渠北地区最长的一条输水河道,也是渠北灌溉面积最大的一条河道。自从水利骨干排灌工程的富民政策在农村落实后,全区河堤面貌焕然一新,一个个大大小小的鱼池镶嵌在田野村头。一汪汪明镜似的水面倒映出蓝天、白云、青杨、绿柳和人们喜悦的笑容。这些鱼塘大小不一,形状各异,一眼望去,目不暇接。
    饮水思源,见贤思齐。70年代初,居住在乌沙堤畔手脚勤快的双井村农民用滴滴汗水换来丰收的果实。夏收时节,几场大雨,让将到手的麦子泡了汤。又一年秋季,稻禾抽了穗扬了花,灌了浆。农民们围着稻田喜滋滋的欢笑着,奔跑着,像一群欢乐的鸟儿。谁知狂风骤雨连续的浸袭,因这里防排设施不到位,饱满的谷穗浸在雨水中发了霉、生了芽。庄稼人坐在田头伤心地落下了泪水。
   大灾后反思,反思后大干。大寨河应运而生,成了渠北片高水汇集之地,通过茭陵抽水站抽排入海,同时配合苏北入海水道,解决了渠北防洪排涝问题。可经多年运行,渠北片水利灌排条件很难满足现代水利发展新的需要。
   2014年11月,一个重大的工程在渠北片吹响了进军号。这里的人们开始疏浚沟渠6条长94公里,护砌渠道2条长33公里,新建泵站、涵闸、节制闸上百座,工程总投资9000万元。引水灌溉不再是梦想,农田不再是望天收,渠北的农民们终于盼来了充满希望的季节。
  漫步乌沙河堤,堤岸机声轰鸣,载着丰收的乐曲。远处稻香四溢,近处蜻蜓点水;天高云淡,鱼儿跃水,鸟儿翻飞……更令人陶醉的是那堤岸边满塘随波荡漾的荷花,在夕阳的照耀下争奇斗艳、姿态万千。沿线乡镇依托水资源,全力推进科学种田,淘汰低产稻种,更换优质品种,打造优质米品牌。曾经在稻田里流过汗、落过泪的农民,脸上流露出甜蜜的笑容!
  苏嘴湾生态园,位于乌沙干渠下游。这里有高效苗木种植区、珍贵水果种植区、休闲垂钓区、亲水游乐区。倘若你有一支鱼竿,坐在鱼塘的一角尽兴地垂钓。这时你不仅能钓上几条又肥又大的鱼来,更会使你收获无尽的乐趣。当养鱼人用木棒敲打鱼桶的时候,那声音便会把全鱼池的鱼召集而来。一群群的鱼儿静静地浮出水面等待着主人的赏赐。一把把饵料投进水里,鱼儿便争抢着食物浪花飞溅。此时此刻,观鱼人不知要比养鱼人兴奋出多少倍!
  我们沿河而行,从田边拔起一穗,双手使劲一搓,珍珠似的米粒,圆润、饱满、晶莹。农民们高兴地说:“今年的稻穗又长又大,像狗尾巴样粗壮。”记得小时候,每年开春,我们家每人搬来一张小板凳,坐在太阳下,将从集体谷场上分运回来的稻草一把把扒开,寻找一个个躺卧在稻草中的瘦小谷穗,一把把将他抹下来,作为家庭生活补贴。回首往事,我真有点责怪自己,这凝结着农民智慧和汗水的稻香,是离不开丰沛的水资源和农家肥而获取丰收的。
  傍晚,我极目远眺,渠北地区田野一片金黄。那不是稻田,是金黄的大海。让我想起30年前的夜晚,我跟着四叔点着火把,沿着田埂照长鱼捉虾的情景。壮丽的秋色令人陶醉,使人鼓舞,沿着一望无垠的乌沙堤伸展开去,绵绵稻田,似金色的缎带,镶着一条素帛,悠然飘落在淮安的田野上。稻谷清新如洗,河水明洁如镜。落日的霞光中,稻田泛起金波,流水闪着银光,相互映照,满野生辉。
  如今望天收的村庄因水质的改善已不再是一穷二白,而是土地肥沃,鱼儿肥美,自然风光旖旎。夏季,一望无际的农作物,青翠欲滴充满生机;秋天,一片金色,似大自然挥笔而就的一幅油画,放眼望去,满眼全是笑得合不拢嘴、直不起腰的稻子,金灿灿的让人流连忘返。我们不得不感叹:化荒芜为富饶、变劣势为优势、改水害为水利的淮安水利人,真的了不起!
  乌沙河水流淌的田野里,满眼都是丰收富足的景象。它连接了乡村,沟通了城市,使农村由落后走向现代,由封闭走向了开放,给沿途的乡村解决了很多奢望。乌沙河堤岸的一些村庄还因城市水文化的流入搞起了旅游,带来了个别村庄环境的变化,使原本的纯朴与宁静正一天天丧失,让生活在那些村庄的人今天很难再见到看似微不足道的野草野花,当我们以审美的眼光赞叹民居的古老、风光、美丽与水文化的演变时,我们是否忽略了当地人的内心?因此,在稻花飘香过后,呵护自然植物,关爱水资源,发展养殖业,保护好生态环境,弹奏和谐的生命音符,应该是我们的当务之急。

发表于 2016-11-24 16:24:45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些村庄还因城市水文化的流入搞起了旅游,带来了个别村庄环境的恶化,使原本的纯朴与宁静正一天天丧失,让生活在那些村庄的人今天很难再见到看似微不足道的野草野花,当前我们要高度重视环境的保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1-26 19:54:24 | 显示全部楼层
一组精美的诗文,生动的描绘了废黄河两岸的巨变和美景.赏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东方旅游文化网 ( 苏ICP备10083277号|苏公网安备 32080302000142号 )
东方文旅百家集,天下风光一网中! 电话:13196963696

GMT+8, 2024-11-24 11:33 , Processed in 0.081004 second(s), 3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