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扫一扫,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查看: 272057|回复: 0

读周恩来推荐“本家兄弟”到淮安工作的一封信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4-19 17:27: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公事公办
———读周恩来推荐“本家兄弟”到淮安工作的一封信
秦九凤

2017年4月1日上午,名城扬州游人如织。在古城最负盛名的古街道东关街的一寓,一位年逾花甲的老人正忙着茶具的洗涤和茶道的表演。其心情表现得特别开朗和舒畅。这位老人名叫周年庆。按照事先约定,这天淮安周恩来纪念地的有关领导将登门拜访,向他征集和借展一件70年前的文物———开国总理周恩来的一封亲笔信。这也是笔者多年努力的结果。待淮安周恩来纪念地管理局副局长兼周恩来纪念馆馆长陈明等到了之后,周年庆便迫不及待地一边为客人倒茶,一边将自己已珍藏三代人达70余年、由伟人周恩来生前亲笔书写的一封书信拿了出来。
这封信用的是旧时印有竖线红条纹的常用信纸,已用塑料纸包得严严实实,共两页。信虽收藏多年,纸面发黄缩短,还有微量破损甚至虫蛀小洞,但由于周恩来是毛笔书写,所以每个字、每个标点都基本上能辨认清楚。信的全文如下:
鼎、恢、氓诸兄:
本家兄弟周耀庭因在扬无法生活,两次来宁要求入我区工作。我因其曾为乡村高小教员,加以训练或有可以效力之处,特为介绍,希予接洽。见后乞诸兄勿稍存客气,公事公办。倘耀庭思想言行无进步可能,千万勿使之滥竽充数,直言告之无隐。倘其才志犹可造就,亦乞予以群众教育,使其改变观念,重视劳动,然后方能为童子师也。春间曾介绍舍弟润民前来工作,不知有无进步。如其志趣与我们距离太远,亦望予以学习机会,切勿客气不说,给人们以不良影响。万一留在我方,竟成累赘,亦不妨告其退出,免误我方工作也。专曰。祝好!
弟  周恩来拜九·八
这是周恩来的一封推荐他的亲属到淮安解放区工作的介绍信。言辞恳切,又绝无一点私心徇情之意,即便今人读了,也是一篇遵纪守法的公道信。
信的抬头三人中,“鼎”是指时任中共中央华中军区司令员的张鼎丞同志;“恢”是指时任中共中央华中局书记的邓子恢同志;而“氓”则是指时任苏皖边区政府主席的李一氓同志。信中说的“耀庭”则是周恩来的“本家弟”周恩灿,耀庭是恩灿的字。
周恩灿和周恩来为同一高祖笑岩公之后,也就是说,周恩来的曾祖周光勳和周恩灿的曾祖周光焘系亲兄弟俩。正是这两兄弟于清道光十九年(公元1839年)从浙江绍兴迁居江苏淮安,并以260两白银买下驸马巷原住户胡干臣的一处居所,从而定居淮安。
周家定居淮安后是伴随着清王朝的衰退而败落的。更准确地说,周氏在淮安的家更像一个驿站,周家稍有出息的人都纷纷外出谋生,到淮安的家只是歇歇脚而已。周恩灿的父亲周贻宽早就到南京谋差做事了,因此,周恩灿是1901年在南京出生的。那时医疗卫生条件差,婴幼儿成活率很低,家里人怕他长不大,就在周恩灿出生100天的时候,让他穿上山东人家一个孩子的老蓝布棉袄。因此,人们就叫他小侉子,小侉子也就成了他的乳名。在他长到5岁时,也就是1906年,他的祖父周骏发在淮安驸马巷过世,按封建的儒家规矩,5岁的周恩灿便随父亲周贻宽回淮安守孝,直到12岁时才离开。
周恩灿在淮安期间的前两年,周恩来还在清河未归。1908年夏天和年底,周恩来先后痛失生母和嗣母,被迫带着两个更幼小的弟弟返回淮城驸马巷,于是就和周恩灿有了许多接触。他们经常在一起戏耍,一起上学读书。在周恩来故居所藏一份周恩灿的笔录上,周恩灿回忆说:“七哥(指周恩来)特别爱读书。他在为母亲守孝时,还手捧书本在油灯下看。”周恩来后来在他的作文或日记中提到的“侉哥”、“侉弟”也就是指的周恩灿。周贻宽为父亲守孝期满后带着儿子周恩灿先是返回南京,后来又北迁扬州,在扬州找到了一份管钱粮税务的活,当上了一名会计,从此在扬州安家落户。那时亲戚朋友以至家族兄弟之中都很讲究门当户对的,周贻宽的会计身份和当时周恩来父亲周贻能的小职员身份不相上下,所以周贻能无论是南来还是北往,路过扬州总会弯到周贻宽的住地,住上三五天。这兄弟俩既谈国事,也谈家事。他们喝绍兴黄酒,品淮扬美食。也就是说,尽管在家族谱系中,他们是远支兄弟,但这两家的关系却相处的很亲近、很亲热。
周恩灿这房头的人丁不如周恩来这一支兴旺。从曾祖周光焘之后,一直单传:周骏发、周贻宽、周恩灿、周庆荣、周年庆已经整整五代了,全是单传。到解放前夕,周恩灿因没读多少书,只当上了一名小学教员,仅能混口饭吃而已。谁知日本强盗侵略中国,给中国人民造成无穷灾难。老百姓连肚子都吃不饱了,谁还顾得上子女的上学念书呢?特别是蒋介石统治的民国后期,物价飞涨,兵匪一家,祸乱不断。致使周恩灿一家几乎天天都挣扎在饥饿的边缘。万般无奈之下,周恩灿想到了跟着蒋介石从重庆到南京的七哥周恩来,遂买了轮船票,从扬州两次赶去南京,找到梅园新村,期望七哥能给他在老家淮安找一份工作,好有口饭吃。
时淮安为我华中地区首府,中共中央华中局、华中军区等重要机构均秘密设于淮安,领导着抗日战争时期发展起来的苏中、苏北、淮南、淮北四大解放区合并起来的苏皖边区政府等。周恩来的信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为周恩灿写的。
周恩来是1946年5月3日乘马歇尔提供的飞机由重庆飞抵南京的。是年11月中旬,由于蒋介石召开由他一手包办的伪国大,从而关闭了国共和谈的大门,周恩来等于11月19日从南京飞返延安。也就是说,周恩来率中共和谈代表团到南京后只呆了半年多点时间,这个时间段是1946年的5月到11月,那么这封信所署日期只能是1946年的“九月八日”,而不可能是其他年份。
周年庆告诉笔者,他祖父当时还是想去淮安的。后因兵荒马乱,他的奶奶担心着爷爷和全家人的安全,所以,“我爷爷就没去淮安,从而留下了终生的遗憾。”
国民党军队就是那年9月进攻解放区的。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是:国民党部队打到我们那里之前,先是派飞机侦察、轰炸,一队队解放军队伍由西南往东北撤离,听到飞机那隆隆的马达声时,解放军指战员们纷纷卧倒在地,并把我们刚收割的黄豆往头上、身上盖,以进行伪装和掩护。周恩来写信的9月8日那天是白露,而当年9月23日那天是秋分。“秋分”一过,我们那里就收豆子了。也就是说,在周恩来写信后仅仅头二十天,国民党部队就打到淮安了。周恩灿即便拿着周恩来的信到淮安,中共中央华中局、华中军区、苏皖边区政府等机关也已撤离了,也找不到人了。而且,当时怀揣周恩来的亲笔信出行也绝无生命安全可言。因此,周恩灿虽拿到七哥周恩来的介绍信而他的妻子马菊英却不让他去淮安解放区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可贵的是,周恩灿收藏了这封信,这一保存就是三代人、70年,真正是一大奇迹。
信中,周恩来还曾提到他的一个舍弟“周润民”。其实,这个“舍弟”就是周恩霔,字润民。周恩霔和周恩来为同一曾祖下的本家兄弟。周恩霔的父亲就是周恩来的二伯父周龢鼐。周龢鼐是清光绪甲午科(公元1894年)举人。周恩霔由周恩来介绍来到苏北解放区后,被苏皖边区政府安排做司法工作(一说文化工作)。据说后来他怕苦返回了上海家中。这封信的内容,更是让人感到伟人周恩来那颗对党的事业无限忠诚、对人民无限热爱、对亲属无比关心的赤诚之心!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东方旅游文化网 ( 苏ICP备10083277号|苏公网安备 32080302000142号 )
东方文旅百家集,天下风光一网中! 电话:13196963696

GMT+8, 2024-5-2 00:04 , Processed in 0.040108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