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扫一扫,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东方旅游文化网 门户 查看主题

7月25日淮安区报用稿

发布者: 赵日超 | 发布时间: 2017-7-24 16:44| 查看数: 367641| 评论数: 6|帖子模式

外婆的三饼手艺  
金 矿

    在我童年时代,父母都参加生产队集体生产劳动,尚已年迈的外婆在家里也闲不住,所有家务活都由她包揽,长瓜种菜喂猪,还要一天烧三顿。也许正是因为外婆的勤劳,待人热情,生产队长总是把外来的客人朝我们家带。这些客人有来支农的单位职工,有来结合生产的机关干部,还有县里检查工作的领导,那时候不像现在这样顿饭成席,只是多一个人多一双筷子,和我们家人一起吃饭,那是灾荒年月,那些客人能吃到热汤热水就感到满足了。
   记得叫客人最满意的莫过于外婆有一种三饼的手艺,只要做这三饼,客人都吃得香喷喷的。有些结合生产队的常客领导一到我们家,就主动要求外婆做三饼。
    要说三饼其实是三种面饼,一种是发面饼,又叫锅贴饼。那时候,街镇上很少有干面兑换,我们每家都有一台小磨子。要吃面都是自己家里磨小麦,用细箩把那很细白的麦面箩出来,那是给客人吃的,我们家平时都是吃那二次磨后的粗面。用发酵的酵肥把面发得噗起来,贴在饭锅边上,饼边上有巴子,吃在嘴里香喷喷的,外婆还自己制作辣椒酱、豆瓣酱,让他们把饼蘸着吃,根本不用小菜。
    第二种是“水和饼”,这种饼又叫早酒饼,多是吃稀饭的佐餐。早餐稀汤不经饿,粥锅里做一些很薄薄的米面饼。那种米面是用磨子磨,不用箩子箩,因为米里没有渣滓,粗细都可以吃,这种饼通常把面和得硬硬的,不至于到稀汤锅里融化,这种饼吃在嘴里有咬嚼,还能吃出米星子来,一碗稀汤里放上两三片,那稀饭都特别香。
    而第三种饼叫“粘食饼”,粘食饼的原料是糯米面,也就是做元宵的那种细白面。我小时候不喜爱吃元宵,因为那粘的作腻,人家能吃两碗,我吃四个就被打倒了,虽然都是糯米面,但我却最喜欢吃“粘食饼”。这“粘食饼”做的有一点细工。就是把糯米面和得半干半稀,里面少放点糖,先把锅烧热,放些香油到锅里炸,然后用筷子把半干半稀的糯米面挑到锅里,适当油炸一下就熟了,一个接一个,然后放到盘子里端上桌子,也有后放白糖的,那种饼不大,往往一块两口就吃完,是甜而不腻,用这种饼招待客人,就是上等了。
    其实客人在桌上,外婆早就对我们有严格要求,要让客人吃饱,家里人要少吃,不要犯穷相,要给客人留下好印象。其实,不是来客,外婆根本舍不得做这种高级的“粘食饼”,这就叫穷支架子。
    外婆说平时过穷日子没有人看见,而来客招待人要丰盈,要热情待客,不能让客人看出我们家穷。其实就像这“粘食饼”端上桌子,我还真没有看到外婆和母亲动过筷子,难道她们真不愿意吃?
    一次来了一位大干部,后来才知道是县委书记邵凤翥,是大队书记和生产队长两个人送到我们家,这位书记自己还背个被包。大队书记对这干部那客气相,外婆就知道这干部有来头,那一年要数是最穷苦的,家里坛子里真没有多少米,没有办法外婆只好替这干部单单做晚饭,记得当时是煮稀饭,做粘食饼,炒盐霜黄豆。
    当然,那一天外婆对干部也优惠了一点,在做粘食饼时还特地放进两个鸡蛋,黄的颜色像鸡蛋糕,只让干部一个人吃,这干部问我们怎么不一起吃,外婆就拿我搭桥,说这孩子不懂道理,差礼貌,你先吃,辛苦了早点休息,说我们家人还没有饿呢,迟点吃睡觉睡得着。那干部吃得喜滋滋的,说在县委食堂都从来没有吃过这样的美餐,等干部吃完后,外婆把干部的稻草铺铺好,还端上洗脚水,那干部还真不好意思,等干部上床后我们一家人到灶屋喝稀汤。
    第二天早上现相了,外婆再对他优惠,他是坚决不接受,结果那粘食饼一定要全家人都吃,我说不喜爱吃,那干部哪里相信,我还真舍不得吃,一块饼要匀几口,尽量把美滋味在口中多留连一会。那干部还把我一夸,说我从小就讲礼貌。临走,那位干部要丢钱丢粮票外婆没有接收,说你这干部只要不把我们家当外人就行了。
    现在真正深入农户吃农家饭的干部真的很少。其实,像外婆那做三饼的技艺,如果在现在,也许还真的吃香呢。那次,淮安市民网有五六十人骑单车到我们白马湖边旅游,提出要求吃农家饭。我想起外婆的锅贴饼,还好,接待的这家主人就会做,我说你可以多做一点,那天中午那些骑车人吃的很美,临走那些女同胞还特地又多买了一些打包带走,说给家里孩子吃,这时髦的新鲜美食太诱人了。
    外婆的这三饼技艺,还有一种农家美德在飘香,城里人容易做到吗?现在生活好了,吃粮早已不上计划,我嘱咐老妻,是否恢复当年外婆的技艺,我们平常可以吃一点三饼。不是老妻手艺不行,确实是很难做出外婆当年的特色和风味来,因为那发酵粉虽然速成,却远没有当年那种“老肥”发酵放香,那是一种原生态的美味。也许是我的念旧情结吧,总感到那几千元的一桌酒宴也没有外婆三饼的美味,朋友,你相信吗?

七爷的村庄
若荷

    七爷回乡下那年,已经七十多岁了,和许多久住城里的人们一样,住高楼,行柏油马路,抬脚不沾泥土。经济发达了,生活水平提高了,久住城里的人们却都慨叹起来,说四季飘香的田野离他们越来越远了,您瞧瞧,天上都看不到月亮了。
  七爷也不例外地抱怨过,只是这时候的七爷年纪已经大了,身子骨不是多硬朗,腰弯了,想当年,七爷是何等地威风啊!知道七爷底细的人,提起他来总发一通感慨,说那老七,啊,那身板,那威风……
  好汉不提当年勇,多硬朗的人也抵不住折腾。七爷年轻时带兵打过仗,有过几次重创,元气大伤。更何况,七爷已届七十四岁,老话说,“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叫自己去”,谁不知道这个年龄是个坎儿?儿子女儿都把心提到了嗓子眼儿。七爷不信,安慰儿女说,想当年,枪林弹雨都闯过来了,命也差点搭上,还怕什么阎王?他指着身上的几处伤疤给晚辈们看,那老阎王他早就领教过了,和它拉过锯,都成老朋友了。
  话虽这么说,可随着日子一天一天从眼前飘过,七爷也开始琢磨,经常一个人坐在阳台上发呆。七爷曾经一人到很远的一块绿化带,在那块被城里的人们称作公园的附近,一条清悠小溪的反光拂掠在七爷的脸上,七爷的眼眶里竟莫名地蓄起一汪泪水。
    从此,七爷说话就提乡下老家,说山区空气怎么怎么好。乡下究竟有什么好?儿女们问他,七爷就讲那山、那水,还有那人。七爷的怪异行为令儿女们更担心了。
    中秋节前的一个晚上,七爷吃完媳妇做的肉丝面,和小孙子玩了一会儿玻璃球。就在小孙子满地去捡弹球的当儿,七爷上床睡下了,但第二天一觉醒来,话也不说,眼神毫无光彩地盯着天花板,一动不动地呆滞在那里,把儿媳妇吓的三魂丢了四魄,大声唤,爹,您这是怎么了?
  冒着斜斜的秋雨,闺女、女婿连忙赶回家。一家人急的团团转。转眼四五天过去了,七爷的病还不见好。他不说话,只把手抬起又放下,好像有许多心事要表达。有一次,七爷的手又抬起来,女儿把耳朵凑到嘴边去,不一会儿,打发人火速把大哥叫回来。
    大儿子一进门招呼,“爹,我回来了。”
    七爷摆摆手,示意儿子到床沿上坐下,儿子就听话地坐下。
    “不吃饭?”儿子问七爷。
    “不吃,吃多少也不中用。”七爷气如游丝地回答了儿子的话。
    “那好,你不吃,我们也不吃了,咱爷俩谁也别吃。”
    七爷急了,说:“小子哎,吃饭是大事,你身板好好的,敢不吃!”
    儿子嘿嘿笑:“那我们一起吃。”
    七爷嘴巴上的胡子抖了两抖,迟疑一下,终于答应喝点汤。
  “炒菜、斟酒!”大儿子连忙喊媳妇。
    三四天没进汤水的七爷,竟然顺从地喝下媳妇喂过来的小半碗绿豆汤,然后长长地叹了口闷气。
    七爷心疼儿子,儿子不吃饭,七爷是断不肯的,所以硬撑也要陪儿子吃一点。人到暮年,心里总有一种掩饰不去的苍凉,在七爷的心里,儿女们就是他的依靠,是他的温暖。更何况,大儿子的脸上,永远挂着让七爷舒心的微笑。
  喝了汤,七爷终于说话了:爹想回老家,那里,爹早就嘱托让人买了一块老地,前几年爹回家去看过,那地方不错。
  儿子以为,这一定是七爷在安排后事了,便顺从地答应了七爷,但必须找个保姆照顾他。保姆是七爷的一个亲戚,人们都叫她秋姑姑。找好了保姆,全家人把七爷送到乡下,说好每半个月来看老人一趟。
  半个月很过快去了,当儿子和闺女再踏进七爷那所小院时,眼前的情景把兄妹两个感动了:简陋的小院里,秋姑姑正在烧火做饭,七爷悠闲地躺在一张藤椅上,怀里抱了一壶茶,自斟自饮着……儿子和闺女都知道,七爷是不打算回城了。
  七爷在村子里又生活了六、七年,家院里喂着家禽家畜,荒山上种了果树,两年以后开花,三年以后坐果,七爷的愿望实现了。也有人说七爷不该回村的,在城里养老有多好?秋姑姑的脸笑成了一朵大菊花:“随他怎么开心吧,人老了,可脾气还和当年一样犟。”


成熟的稻穗
陈民牛

     我从小就酷爱上周总理故乡这片神奇的沃土,和妈妈一起耕种十八亩半水稻田,我最喜欢在夕阳无限艳丽时,看成熟的稻穗。那金黄灿灿,狗尾巴似的稻穗,因饱满沉沉的稻粒而弯曲成弓,几乎坠拖到地,十分谦虚;棵棵健壮,粒粒饱满,胜金珠闪闪,煞是可爱;那是汗水的结晶,那是生命的源泉,比金子还要贵重啊!我亦发现在那茫茫稻海中,也有那么几棵高出稻海,昂首得意的稻穗,我走进用手一摸,原来它没有一颗饱满的颗粒,所以弯不下腰。圣人说得好:“饱满成熟的稻穗才会弯腰啊!”
     这句朴素的话语却阐明个人生哲理,弯腰是经过默默孕育已结出饱满成熟的果实。不愿弯腰表面看是怕丢面子,其实那是棵不饱满成熟稻穗,才昂挺胸呢!弯腰并非乞怜,更非屈辱,而是一种睿智、大度、宽厚、仁慈。你若主动向对方弯腰,可羸得对方对你的一份敬重;你宽容了别人,别人也会宽容你。在一定成度上,弯腰是退一步海阔天空、迎得主动权的诠释。可遗憾的是在现实生活中,人们都不懂得这个哲理。难怪印度最著名的孟买佛学院,学生入学时都要补上“弯腰”这一课。
    此佛学院,除正面大门外,旁边专门设个门高1.5米,宽40厘米的小门。成年人进去,不仅要侧着身子,还要弯着腰,否则,就无法进去。入学新生都由老师带着他们,弯腰从这小门进去。然后,老师谆谆教导大家说:正面大门进出当然方便自由,且体面风光,但人生道路上,很多地方没有大门,或有大门不是可以随便进出的。这个时候,就要学会侧身弯腰,暂且放下尊贵和体面的身材进去,否则,你就被关在门外。这不仅是佛家的哲理,更是人生的哲理。人生之路,特别是成功之路,几乎没有平坦笔直或敞开的大门,很多时候要侧身弯腰才能进去。
    当年越王勾践惨遭亡国之祸,屈辱地沦为阶下囚。他没有一死了之,而是忍辱负重,卧薪尝胆,在夫差面前弯下高贵的腰。这种弯腰绝不意味着屈服,而是羸得时间,酝酿出三千兵马,可灭吴国的宏图壮志,最后终于战败吴国,复国天下。汉代韩信被青年屠夫拦在胯下桥前时,他若不侧身弯腰从那屠夫胯下爬过去,也许中国历史上就不会有冷兵器时代的一代兵仙韩信,或许也没有400年的汉王朝,更没有兴汉三杰之说。韩信弯下腰忍辱胯下,然后往上一蹦——因为他胸怀天下安危大志,就必须先弯腰蹲下去,才能蹦跳得更高,他是真正的英雄。南宋苏东坡在《留侯论》中一段话论张良,其实更适合韩信。“古之所谓豪杰之士,必有过人之节。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辜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正因为如此,中国青史上才记下汉朝400年江山,留下兴汉三杰之一的韩信尊名,流传千秋万代。其实宁折不弯是一种生命的体现,那么宁弯不折更是生命力量更高的丰碑。
    司马迁面临受刑的关头,他也没有做出宁可玉碎,不为瓦全拙劣抉择,而是在别人蔑视和讥笑声中,轻轻地弯下了腰。这弯腰绝不是承认自己卑微,而是用一种坦荡的胸怀和超群的睿智,默默完成他史家绝唱、无韵离骚,不朽的《史记》巨著。陶渊明为保持挺立的人格,“不为五斗米而折腰,”但他要采菊东篱,直着身子是摘不到菊的,只有弯腰到地,在泥土中孕育出千古佳句。弯下腰潜心向自然讨教、汲取其精华,最后成为伟大的田园诗人。
    其实挺立高大是一种形象,刚强不屈也是一种形象,温柔婀娜亦是一种形象,为实现宏图大志适时弯腰更是一种伟大的形象。
    那年大雪纷飞的清晨,起床后,我眼球被又一种景象吸引住了。院心里那棵雪松上,积了好多的雪,枝叶也因此向下弯曲,直到雪从枝叶上滑落。就这样反复地积雪,反复地滑落,就这样雪松仍然傲然挺立,越发葱浓昂扬;而院心另一个角落里,几棵其它种类的树木,因没有雪松这种弹性弯腰滑落的本领,好多枝叶都已被积雪压弯压断了。原来雪松富有弹性宁可弯腰,而保存自己不被折断,弹滑掉积雪,重新直起高贵的腰,继续挺拔向上地生长。
     原来弯腰并不是示弱,而是生存的一种高超的智慧。亦如金蝉脱壳,那不是倒下或死亡,那是自身的改变,创造一个全新的自我,走向人生更加广阔辉煌的天地;要想人生完美,记住成熟的稻穗会弯腰的哲理,因为弯腰蕴涵着无穷的智慧和力量,那是人生睿智的峰巅!


很远,很近的白马湖
亢宁梅

  关于白马湖的传说,我是这些年从事审美人类学研究,逐渐接近和了解的。因为是研究对象,必须保持必要的距离。所以白马湖对于我来说,始终只是“他者”。无论物理空间还是心理距离,都比较遥远。可是,闲暇时候静下心来,我问自己:白马湖真的只是个他者吗?她曾经和我很接近呢。我为什么要刻意遗忘呢?

  我一直以为,烟火人生是形而上的底子,任何高蹈的思想都必须脚踏实地。慢慢地,我的工作重心从哲学美学转向了审美人类学,试图打通生活与艺术的通道。几年前,我去白马湖畔的南闸访问了民歌手金矿。这个吶于言的朴厚的农民,却有一肚子锦绣文章。在这片乡亲们世世代代生活、歌哭的土地上,他默默耕耘了大半辈子,整理出了二百多万字的民歌资料。访谈中,他经常以歌代言,手舞足蹈,仿佛回到了踏歌的时代。兴之所至,他带着我去到了白马湖边。烟波浩渺,水天一色,对岸就是我第二故乡的农场。我第一次真实地来到了白马湖。南闸离城市也很远,因了这远,白马湖好似羞涩的村姑,粗服乱头,很有萨都剌“春水满湖芦苇青,鲤鱼吹浪水风腥。舟行未见初更月,一点渔灯落远汀”的意境,与南闸民歌的意蕴是一致的。记得那天阴云密布,湖风猎猎,却有很多不减兴致的垂钓者,农家乐浓浓的炊烟飘散在空中,还停着不少私家车,颇有一些规模了。我意识到,白马湖已经掀起了红盖头的一角,世人将要一睹她的芳容了。临别时,雨下大了。金矿告诉我,南闸民歌要唱到更大的舞台上去。他做了一个有力的姿势,一直停留在我的印象里。

  慢慢地,随着南闸民歌唱上了大舞台,白马湖的水气也飘进了城市。那里还保留着的农耕时代的生活场景,慰藉了生活在水泥丛林里的人们的乡愁。原汁原味的大柴灶,唤醒了被添加剂麻木的味蕾。被城市生活节奏催赶得疲惫不堪的人们,需要做一回隐居的陶渊明。虽然不能“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做一个长长的白日梦也是好的。正如朱大可先生所言,旅游在这个时代,起到了安慰剂的作用。白马湖,就这样被拉近了,进入了人们的视线。

  时令已经过了立冬,今天是一个阴郁的日子。我来到了白马湖菊园。因为不是节假日,三三两两的游人徜徉在偌大的场地里,显得很空旷。早菊已经凋零,大部分菊花傲霜盛放,正在当令。在现代园林设计师的手笔下,它们以庞大的体量,在巨大的空间里构出了惊人的、色彩斑斓的图案。近观,可以亲切地凝视、把玩;远观,带来的是震撼和惊叹。

  去吧,去白马湖吧。那里还有渔舟泄泄,蒹葭苍苍。在桨声雾霭中,静听鱼儿悄悄唼喋,风且呻吟,去体味“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回到自己的内心。



再唱最后一遍
葛会渠

    孙有福给娃娃们上课时,那条忠实的大黄狗就静静地趴在教室门口聆听,偶尔抖动一下尾巴,驱赶叮它的蚊子。
    大山深处的沟凹里,这间简易的平瓦房就是一所小学的全部固定资产,但在山民的眼中,它却象征着知识的崇高与尊严。孙有福教着16个学生,一年级4人,二年级7人,三年级4人,外加他养的狗。他们在一个屋里上课,孙有福带领一年级娃娃读书的时候,二三年级的娃们写作业。念完三年级,孩子们就得翻过大山,走十几里的路去乡里的小学再深造。孙有福的知识有限,几十年前他也仅念过初中,现在就是教三年级的课程都感觉吃力。
    孙有福是这所小学的校长,也是唯一的代课老师,一人教娃们语文、数学、体育、音乐四门课。他还想教美术,可惜自己画出来的虾子像蝗虫,不敢误人子弟。
体育和音乐两门课是不分年级合起来上的。空地当操场,没有体育器材,孙有福让孩子们站成一排比赛跑步,或者两人一组爬屋前士兵般直立的几棵老关杨树。有时他干脆任由娃们疯,翻筋斗、架起一条腿“斗鸡”,看着那些红扑扑的小脸蛋透射出成长的气息,他说不出的舒畅。音乐课就更寒碜了,每次都只唱两首歌,《义勇军进行曲》和《我爱北京天安门》。唱了多少年了,一直没变过。这也是孙有福最感内疚和遗憾的事。他不懂五线谱与简谱,无法教给学生更多的音乐知识,无法让他们也像城里孩子一样有滋有色地全面成长。他一直幻想着某一天,有个音乐老师走进山沟弹起悦耳的钢琴,哪怕风琴也好,细雨润物似地滋养这帮他亲手栽育的还没长熟的嫩芽。那是多么奢侈的幸福呦!可从来没有一个师范生愿意到深山沟来拓荒。
    春天还没完全结束的时候,市里实验小学组织学生进山开展体验贫困,忆苦思甜的活动。孙有福接到乡里的通知一夜没睡好。早上,七点不到,他和伢们就端正地坐在教室外的空地上等候。一直九点多,城里的孩子们才花团锦簇地出现。他们要和山里伢子搞联欢。伢子们没见过大场面,有点羞涩紧张,和热情活泼的城里孩子相比,甚至显出几分木讷。不过,很快,调皮的本性让这些同龄的孩子疯在了一起。孙有福想,得抓住机会请城里的老师教唱几首歌。他去恳求穿红裙子的年轻女老师,她答应了。山洼静了下来,女老师的歌声清亮地飞扬开来,孩子们一句一句地跟着唱,一首《春天在哪里》,又一首《让我们荡起双桨》……
     孙有福倚着老关杨树,和伢子们一起学唱,专注的表情比谁都认真,粗哑的嗓门吼得比谁都响。
    整整唱了半天。城里的老师和孩子们结束了意义非凡的活动,向山外走去。嘴里一直哼哼唧唧的孙有福突然拔腿飞跑,追上了红裙子老师,一把拽住了她。
    红裙子老师既诧异又紧张,她狠狠地甩掉孙有福的手,气愤地喊道:“你想干什么?!”
    她高亢而又尖利的喊声被大山回荡开来。走在前面的孩子们停住了脚,几个高大一点的男生跑了过来,怒目瞪视着孙有福,只要他再有什么不规矩的动作,他们就会冲上来和他拼命,誓死保卫他们敬爱的老师。
    孙有福慌了神,他连连摆手,气喘吁吁地说:老师,您别误会,您刚才教的歌里几句调门我又忘了,请你再唱一遍好吗,山里伢子笨,肯定记不住,都指望我学全了教他们呢……
    此刻,跟来的大黄狗汪汪叫起来,它惊诧地发现,那个长得很洋气的红裙子竟抓住主人的手不放,脸上还淌下了泪花。


最新评论

雪子 发表于 2017-7-25 18:31:52
祝贺!
李瑞权 发表于 2017-7-26 22:29:21
祝贺上报的老师们
苏宝大 发表于 2017-7-27 22:43:53
祝贺上报的文友。
古塔上的风玲 发表于 2017-7-28 18:19:54
祝贺上刊的好友!
家兔子 发表于 2017-7-29 14:41:27
祝贺新作上报的朋友。
青山多妩媚 发表于 2017-8-25 09:08:46
祝贺上报的老师。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东方旅游文化网 ( 苏ICP备10083277号|苏公网安备 32080302000142号 )
东方文旅百家集,天下风光一网中! 电话:13196963696

GMT+8, 2024-4-20 19:45 , Processed in 0.163432 second(s), 4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