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扫一扫,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查看: 181265|回复: 0

忆念那“会战”年代-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5-17 14:18: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忆念那“会战”年代-
/耿慧
     那个年代是属于父母那辈人的,“会战”这个词,我和大弟弟早在孩童时期就熟听。但对于一个六、七岁和一个三、四岁的俩孩子来讲,“会战”就是妈妈今晚又加班了。
     长白山区的冬夜又黑又冷,而“会战”大多又都是在冬季。双职工的家庭,爸爸常年出差在外,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又都不在当地,两个孩子只能相互做伴。
     夜幕降临的时候,围着棉被依偎在炕头上的**弟俩,就开始在焦悸中等待着妈妈回来。外面只要有一点动静,就赶紧爬到窗前,把挂满霜凌的玻璃,用嘴的热气呵出一个透明的小孔,单目向外探视,大多都是空喜一回,外面空荡荡的一个人都没有。
当年的孩子没有什么零食可吃。感觉饿了,就从装土豆的筐里拿出几个土豆,洗一洗切成片,再一片一片地摆在烧热的炉盖子烙,烙熟一片就吃一片,既能充饥又能打发时间。
     一天晚上,又因会战下班晚了的母亲匆匆赶回家。进了院子不见屋里有灯光,她不免有些紧张,急忙打开房门的锁头,拉开屋里的开灯,眼前的情景吓了她一跳。俩个孩子趴在火墙上睡着了。儿子的棉袄袖子贴在了炉筒子上,都烤出了焦糊味。炉盖子上还有烤糊了的土豆片…….
     母亲着实的害怕了,可双职工老人又不在身边的家庭只能这样。我和弟弟还没到入学年龄就被送去上学,就是因为没人照看。打那以后,母亲上班不再反锁房门了,而是让我们在屋里把门插好。并吩咐我,晚上在家害怕就锁上房门,领着弟弟到邻居家去,或者到离家较近的妈妈单位去找等她。我选择了后者,因为打小我就自尊心特强,见不得别人厌烦不悦的脸色。那年月,家家都有不少的孩子,再挤进两个去,也是够闹心的了。
      喜欢去母亲的单位,还有两个原因;一是单位大,车间多、人也多。会战的夜晚,车间里灯火通明,厂路上人影绰绰,多黑多冷的夜,只要进了厂院,心里立即就不觉害怕了,身上也感觉有了温暖。二是会战的夜晚,单位会给工人们发面包或麻花做为晚餐。当时细粮短缺,面包和麻花就成了孩子们日常生活中的糕点。厂里发的又都是当天从食品厂现定做的,更觉得好吃。
     发食品的时候,几个后勤工作人员抬着大框,先从车间发起,再到后勤、科室,最后才发领导。都是同样同量的食品,两个麻花或三个面包。我和弟弟吃了妈妈发的那一份,她就得挨到下班后才能吃上晚饭。那时我已经懂事了,每次都说吃不下去太多故意剩下一半,好让妈妈也吃上一点。
     厂里没定吃晚饭的时间,工人们都是抽空匆匆把发的食品吃完,然后继续工作。还有的挂记着家里的老婆和孩子,吃自带的干粮,再把发的食品省下来带回家去。
     母亲工作在材料库,去找她的时候,见她和白天一样,埋头在办公桌上,整理核算着进材料的票据,或者是给来领料的人开出库单。以至于俩孩子在她的身后站了很久也没空搭理。
     会战的晚上,车间的工人、科室工作人员、包括厂长都是统一的下班时间。大多是到晚上八点。特殊情况也有某个车间延时的,只要还有一个车间没下班,材料库就得陪等。当然厂长办公室的灯也不会熄灭。
     那时的人就象不知苦累似的,妈妈整天都在紧张和忙碌之中。在工作岗位上劳累了一天,下班后还要会战,会战完了还得赶回家去做家务。会战的夜晚,她一般都得忙到九点多钟,才能正儿八经地吃上晚饭,可从来就没听她喊饿。倒是我常常问“妈您饿了吧?妈您困了吧?”回答又总是“不饿或不困”!
     惊叹于她那种积极不怠的精神气儿,以至几十年后的今天,都为母亲当年在会战中的工作状态赞叹不已。要知道、当年会战都是义工,是没有加班工资也没有奖金的。而那时的人却又是那么的干劲十足,还那么的有知足感。
     一张奖状贴在墙上,母亲的脸上就会泛起荣光;一个笔记本、一个搪瓷茶缸、或一份其它的纪念品,就能让她十分珍惜和格外满足。如今提起问及时,回答却是浅白简洁的很“当年的人都那样”!
     查了一下《词典》,“会战”是大家集中力量去完成一个任务。就这么简单明了,没任何的迷离和深奥。也许就是这初始的概念和单纯的意识,使得当年的人不带有繁思杂念投入工作。所有的人都把会战当成任务,是任务就是份内的事,是份内的事就是职责,是职责就责无旁贷。
     会战年代,母亲受了不少的苦累,我们**俩也跟着受了些颠簸,但当时的所见所闻却成为一段独特的记忆,参加工作以后,这段记忆成了参照的范本,比对之下,又生出许多不如的感慨。当年的人在工作中,竭尽全力、任劳任怨其动力何来?探寻一下,无非就是两个方面:**与激发。的确、某种情况下、某个阶段,“**”是有效用的。不过“**”这东西,多会成嗜,久会成瘾。由此产生的动力不仅波动不定,且还缺乏持久性。
     而“激发”却不同,它开拓的是人的内在的东西。是对人全身心的调动,这样的调动,能够使人产生责任心和自觉性。当大家都是为了共同的目标,而不是为了个人的目的去学习、去工作,去付出的时候,谁还会去争讲什么?谁还会去计较什么?心无杂念,利益面前就能够持一份淡定,也就甘于奉献,且是奉献无悔了。
     社会改革了、观念改变了、人也现实了,可不能说,从此就不需要同心协力和无私奉献了。一些个好的精神、好的作风、好的传统,不该丢弃,也不能尘封。
     还是常回顾、多怀念会战年代那火热的工作场景、那无懈无怠工作状态吧,因为每回忆一次,就会被激励一次、就会被振奋一次。
     会战年代,真的是一个让人能够付出就不怕代价的好年代,也是一个永远值得倡导、永远值得弘扬的珍版年代!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东方旅游文化网 ( 苏ICP备10083277号|苏公网安备 32080302000142号 )
东方文旅百家集,天下风光一网中! 电话:13196963696

GMT+8, 2024-11-24 13:23 , Processed in 0.043942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