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扫一扫,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查看: 717634|回复: 8

淮安区:“我家这40年”征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10-18 17:57: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家这40年”征文选登
《淮安区报  》淮安区文明办主办
807e706b8026c5653b81b50ecaeca03a_5bc4a96be8426.jpg
行军礼的父亲
许濛

    作为新时代的90后,如果说起我对改革开放40年的印象和感悟,可能并不深刻,只知道这40年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国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今天,我想说说关于我家这40年。
     父亲,是一个厚重而又深邃的字眼,但我父亲的身份有点特殊。我的父亲曾经是一名长期驻守在内蒙古的军人,长期和我母亲相隔异地。他虽是国防长城的一块砖,但是家里顶梁柱始终是我的母亲。当时,家里的生活条件也不是很好,母亲总是省吃俭用的,用来孝顺老人。
     直到上世纪90年代,随着我的出生,母亲终于盼到了在旗帜下行使军礼的父亲转业,他回到了家乡。原本以为生活能有些许变化,但是事与愿违,父亲到被分配的单位从事稽查假烟的工作,工作常需要下乡入村,脚底都是泥泞的印记。在我的印象中,他很少陪在我身边,总是忙于工作,但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父亲的右手高高举起,演示给我一个军人的敬礼。是的,哪怕转业,他依然不忘记,他曾经是一名军人的身份。
      如今,我长大了。现在的我是一名人民教师,父亲时常教我为教育事业尽上自己的一份微薄的力量。随着改革的春风不断浸润千家万户,我们家里的情况也逐渐好起来了。前几年搬入了宽敞明亮的新居,换了新的家电。不仅物质条件变好了,而且父母之间也多了和谐和温馨,家里有种欣欣向荣的气氛。我知道,这都是来自我的父亲多年来的付出与坚持,这是变迁带来的喜悦,也源自改革开放的力量,源自父亲旗帜下的自信。
     现在父亲虽年纪大了,但他依然没有停下匆忙的脚步。党需要他的时刻,父亲坚持在一线,是军人的那份责任感让他在风里雨里穿梭。父亲说,现在的卷烟市场稳定健康多了,经营户的自觉性在提高,不像他刚转业回来时的那般混乱,大概是因为生活好了,人们也不需要买假烟了吧。
      作为父亲的女儿,曾经的我也许不是很理解他。如今我深深明白,父亲的身上流着红色的血液,流着军人的那种特有的坚毅和顽强。想起来,这也是一种渊源,爷爷奶奶膝下的子孙四代,有大半都是军人,大概红色也是一种特殊的纽带,让我的家族都向着党而生、以祖国为荣,甘愿奉献一份微薄的力量。
     我的父亲,当您举起右手行使军人庄严的敬礼时,我终于明白,左手连着我们的手,连着家庭的温暖,你的右手是为了祖国繁荣,为了家乡的变化,为了人民的需要。我为您骄傲!
       许濛,女,淮安区人。仇桥镇初级中学老师,首次在《淮安区报》发表作品。

出行工具的变迁
施仕国

    40年前的今天,我上高中一年级,班上的同学来自全县各个乡镇。那时班上最威风的一个同学,并不是因为学习成绩好,也不是因为长得帅,而是因为他有一辆自行车!
    每天下午下课之后,他都会骑着车在操场上转圈,身后留下一长串羡慕的眼神,也许还有不知不觉流下的口水……
    那时县乡已经通车,但一天只有两班车。周末回家时,乡镇之间除非是一条路线上的可以乘班车回家,否则只能到县城转车,可放学之后哪还有班车啊,大部分同学只能走路回家,有的要走到夜里一点甚至两点。
    那时的最大梦想——家里能有一辆自行车!
    30年前的今天,我已经工作几个年头,也有了属于自己的自行车,但由于工作的地方离家有七十多公里,坐班车要倒几次车,难得的周末都花在路上了,回一次家在家只能呆半天就得往单位赶,否则赶不上上班时间要罚款啊。
    那时的最大梦想——有一辆属于自己的摩托车!
    20年前的今天,我已成家,有了孩子,也有了属于自己的摩托,但我工作在盱眙,父母在金湖,岳父母在涟水。那时年轻,也有精力,每次骑着摩托,带着老婆孩子回金湖、跑涟水,乐此不疲。可看着年幼的女儿小脸夏天被晒得黝黑,冬天被冻得通红,心里难受啊。
    那时的最大梦想——有一辆属于自己的小汽车!
    10年前的今天,我有了属于自己的小汽车。终于感觉到那句“你的交通工具,决定了你活动的圈子,决定了你的社交范围”。闲暇的时候,带上家人,看看淮安各地的风景,领略一下淮安的魅力,感到人生充满了希望。
    如今,我的小车又换成了大车。不管是工作上还是生活中,已经越来越离不开车了。
    40年出行工具的变迁,让我真实的感受改革地成果,感受到祖国真好,淮安真好!

回家的路越来越近了
涂怀军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到淮安区工作已十个年头了。在这十年里,经常有人问我,最大的感受是什么?我总是毫不犹豫地说,感觉回家的路越来越近了。
    记得2009年2月,我所在的企业股权转让,我离开了金湖原单位。我通过淮安人才网应聘到淮安区施河镇一家生产教学教具企业。当企业打电话通知我去面试时,我是既高兴又犹豫,担心到施河太远。记得那天是午饭后在金湖车站购票去淮安区,途经新农、岔河、范集集镇,一路颠簸,好不容易到了楚州车站。再由车站转坐206公交车去施河,一路上公交车走走停停,路面狭窄时常要让行人通行,特别是到了溪河镇境内,一路上洼地此起彼伏,积水塘随处可见,路面不是很宽,有的地段为了避让车辆和行人,中巴车不得不停下,一路显得荒凉。我坐在车上一路失落感,施河究竟是个什么地方?我坐在车上很着急,又是第一次去施河,手里拿着路线图,心里盼着早点到。坐在车上的人对我说,小伙子,一路坎坷,不好走呀!我心里嘀咕,嘴上却说,慢,可以看风景啊。就这样,到了傍晚时分,我到了施河镇。我已经记不得当时与企业主谈了什么,但这一路的颠簸和冷清,却给我留下难以忘怀的记忆。
    不久,我接到该企业通知,随后应聘入职了。每到周末,同事们就问我,这周回家吗?我依旧犯难,想回家,可是再看看那破路,要坐几个小时,不敢回家。我开玩笑说,人到家了,身子骨却散架了,太遭罪了。我心里一直期盼,回家的路什么时候再宽一些,有一条好路,暖心路。记得很长时间,我都是两周,甚至一个月回家一次,只因那条回家揪心路。至今还记得,有一次回家的路上,天色渐晚,司机为了避让车辆和行人,车后轮紧贴河边几乎悬空。当时车上所有人都感觉身体猛地倒向一边,差点出了交通意外,吓出一身冷汗,不是司机技术娴熟,反应及时,车子就会侧翻到河里,人命关天,后果不堪设想,。
    2012年下半年,终于迎来了艳阳天。淮金路,通车啦!我们金湖到淮安的班车也可以上路了,我从新闻媒体获悉,淮金路全长61.1公里,一级公路标准,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而淮安到施河的公路也有了明显的改善,随时停靠上下,市民出行更加便捷。这是我盼望已久的心愿。
    现在回家只要一个多小时,回家的路,就是一幅新生活的画卷。距离的缩短与时间的减少,我们可以早晨出门,晚上就可以到家。交通让市民充分享受着现代生活,其背后则凝聚着交通人的使命感、责任感,以及交通人的心血和汗水。淮金路直接将淮安市区与金湖相连,是市区与金湖之间最便捷的一条快速通道,必将为淮安的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更让淮安市民享受到改革开放的喜悦成果。
    我为淮金路而自豪,为回家的路而自豪。赞叹党的政策,真给力!我还告诉我周围的同事,以后去金湖可以吃上正宗的金湖蒜泥龙虾。还有人说,以后去漕运镇方便多了,那里白马湖边建了很多休闲场所。路,给力淮安经济发展,让广大市民笑逐颜开。
    有了这条路以后,淮安到金湖的班车也由以前的全天两班变成了四班,极大方便了两地市民出行。我也几乎每周都回家,同事们调侃我说,我对交通事业的贡献比以前大了。是的,回家坐车时间缩短了,一路平坦舒服了,时常是小睡一觉就到站了,工作和家庭两不误。一位交通人告诉我说,今后的交通将会更好、更舒适、更便捷,更贴近市民生活。
   回家的路,越来越近了。

竹篮子的自述
王晓云

     知道我是谁吗,我是一个竹篮子。老百姓喜欢叫我菜篮子,因为我平时的任务就是为主人装菜,从菜市场带到家里,我每天和各种蔬菜打交道,当然也有其他食品啦,来谈谈我的见识吧。
      八十年代初,我在集市上被主人买来,那时的我青涩,全身微微发青色,竹条有规则穿过我全身,身体呈椭圆形,两个胳膊形成弧状,结实有力,当时我一个月大。女主人从农村进城,没有工作,在城里刚结过婚。男主人在商业部门工作,他们住在单位分配的20多平方米的房子里。早上女主人早早就提着我到小菜场,和菜农讨价还价,仔细挑选新鲜的菜品。一会儿我就收了几捆菜,蔬菜用稻草打个结,带点泥土的芳香。布鞋轻快地跳跃在碎石小路上,回到家,主人取出菜,把我在水中冲个澡,放在屋外晾干。
     几年下来,他们陆续有了三个孩子。女主人也在商场里上班,她每天起得更早了,人多了菜的份量也多了,我的身体也沉了许多。每到发工资时,我发现会进来油亮亮、红通通的“肉类”,一个月三四次。随着孩子渐渐长大,开始上学。我发现女主人买菜时,时不时朝肉铺看看,逗留一会儿又走开。一天,她走近肉铺对卖肉的说,“师傅,我买两斤骨头。”一大包白乎乎的东西搁在我面前,气味和“肉类”很像,但这好吃吗?回家后,女主人拿出骨头,在水笼头下一冲,放在锅中煮,五六分钟后取出来,女主人仔细地用手把骨头上碎肉剥下来,装在碗中。中午,毛豆炒肉,青菜豆腐配上骨头汤,炝个萝卜,孩子们吃得可欢啦。男主人疑问地看着她,“不贵,二块钱,够吃三天呢!”从那以后,主人时常会买骨头,一直到九十年代末。三个孩子或上班或当兵,那蹬自行车的黑皮鞋鞋底换过三次。
     我20岁时,身体变成了淡棕色啦。主人的房子也换成二室一厅50平方米,三个孩子一屋,客厅也是餐厅。孩子们渐渐长大,我的身体基本都是沉甸甸,不知什么时候开始,我又认识了新的朋友——水果,红扑扑的苹果,瘦而长的香蕉,头小身子大的梨子。种类越来越多,有时主人都不认识,一次带回来绿绿的叫西兰花的菜,主人问了邻居才会做。原本冬天看不到的菜也能吃到,说是在大棚里长的,真神奇!
     孩子们谈恋爱、结婚,成家立业,一个个离开主人单独开伙了。主人退休后,我体重好像回到了从前,但又有点不同,稀客成常客了,鸡鱼肉蛋三天二头见,特别是孩子们周末回来,还有海鲜呢,就是那气味难闻。我那时真是超重啊,主人笑呵呵,脚上鞋从休闲鞋、运动鞋到健步鞋,跨上电动车,一路哼着小曲,路两边姹紫嫣红的月季花迎风笑着。
     现在的我快40岁了,身体远不如以前,主人给我罩上了一层花布,一束干花放在怀里成了客厅的装饰品,我也光荣退休啦。这一路走来,陪着主人一家成长,心里欣喜而骄傲!
     王晓云,女,淮安区人,退伍军人,淮安船闸管理所办公室办事员。首次在《淮安区报》发表作品。


发表于 2018-10-23 20:23:49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活动!支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10-30 14:25:19 | 显示全部楼层
变化的小村庄
朱延庆

    我的老家,地处涟水、沭阳、淮阴三县交界处,名叫余圩。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余圩是全省有名的贫困乡。那里是个三不管的地带,所以贫困一直伴随着这个小镇,到后来直接被别的镇合并,成立了余圩办事处。
    30年前,我出生在余圩乡的余何村。我的父亲那一辈,兄弟姐妹很多,奶奶去世得早,所以我父亲小时候就是靠自己生活了下来。我依稀记得,小时候村里的房子都是土砖、黑瓦,下雨天室内四处放置接水盆。我父亲16岁开始当家做生意,那时候卖猪肉,每天都要骑着自行车到30公里外的县城出售。后来到徐州煤矿做采煤工人,生活过得很不容易。在我还没出生的时候,我的父亲因为下井采煤,遭遇事故,导致双腿受伤,做了手术打上了钢板。那时应该是我父亲最艰难的时候。他那时和我母亲还没有结婚,我母亲不顾家人的反对,和我父亲结婚,独自到徐州医院照顾我父亲。
    善良的人总会有好的运气,在我母亲精心的照顾下,我父亲慢慢恢复起来。我母亲在1988年的秋天,生下了我。当时,在我们村第一胎生儿子的很少,所以我爸妈非常高兴,把我当作宝贝一样。父亲在徐州矿务集团办理了工伤手续,就出院回家了。从那时起,一家的生活重担全部落在父亲一个人身上。
    跟着改革开放的脚步,我父亲和母亲开始做起服装生意。那个时候的收入很可观,家里的房子也从两间泥瓦房,变成了三间红砖房。在我们那个村里,那个时候很少有人家买得起电视机,我爸在我5岁那年从市里带回来一台熊猫牌黑白电视机,一家人吃着晚饭,看着满屏雪花的电视机,真的很高兴,很幸福。
    1997年的夏天,在我母亲强烈要求下,他们放弃了做生意,把赚的所有的钱都用来建房子,一座三间主屋的平房,两间偏房,厨房,洗手间,库房都慢慢地建了起来。从那时候起,家里日子也过得越来越好,从黑白电视机到彩色电视机,安装了第一部固定电话。我父亲在小村庄里第一个用上了BB机、手机等等。后来,父亲还去工地包一些力所能及的小工程,慢慢把这个家的生活变得宽裕起来。几年前又在市里购买了房子,我从学校毕业后,找到自己喜欢的工作,也建立了自己的小家庭,开始慢慢地为这个家分担。
    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国家提倡建设新农村、土地流转等等,老家也接到了快要拆迁的通知,看着我父母亲自打拼下来的几套房子、院子,真的难分难舍。
    现在每逢周末节假日,我都开着车,带着老婆孩子回趟老家,坐在自己家的小院里,看看老家的风景,在老家后面的小河里钓钓鱼,跟家乡的亲朋好友聊聊天,喝点酒。心想,这样的生活,今后可能变成一种奢侈。
    我还想,30年前,我们用羡慕的眼光看着城里人,30年后,城里人又用羡慕的眼光看农村人。今后的农村还在变化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10-30 14:29:36 | 显示全部楼层
行军礼的父亲
许濛

    作为新时代的90后,如果说起我对改革开放40年的印象和感悟,可能并不深刻,只知道这40年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国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今天,我想说说关于我家这40年。
     父亲,是一个厚重而又深邃的字眼,但我父亲的身份有点特殊。我的父亲曾经是一名长期驻守在内蒙古的军人,长期和我母亲相隔异地。他虽是国防长城的一块砖,但是家里顶梁柱始终是我的母亲。当时,家里的生活条件也不是很好,母亲总是省吃俭用的,用来孝顺老人。
     直到上世纪90年代,随着我的出生,母亲终于盼到了在旗帜下行使军礼的父亲转业,他回到了家乡。原本以为生活能有些许变化,但是事与愿违,父亲到被分配的单位从事稽查假烟的工作,工作常需要下乡入村,脚底都是泥泞的印记。在我的印象中,他很少陪在我身边,总是忙于工作,但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父亲的右手高高举起,演示给我一个军人的敬礼。是的,哪怕转业,他依然不忘记,他曾经是一名军人的身份。
      如今,我长大了。现在的我是一名人民教师,父亲时常教我为教育事业尽上自己的一份微薄的力量。随着改革的春风不断浸润千家万户,我们家里的情况也逐渐好起来了。前几年搬入了宽敞明亮的新居,换了新的家电。不仅物质条件变好了,而且父母之间也多了和谐和温馨,家里有种欣欣向荣的气氛。我知道,这都是来自我的父亲多年来的付出与坚持,这是变迁带来的喜悦,也源自改革开放的力量,源自父亲旗帜下的自信。
     现在父亲虽年纪大了,但他依然没有停下匆忙的脚步。党需要他的时刻,父亲坚持在一线,是军人的那份责任感让他在风里雨里穿梭。父亲说,现在的卷烟市场稳定健康多了,经营户的自觉性在提高,不像他刚转业回来时的那般混乱,大概是因为生活好了,人们也不需要买假烟了吧。
      作为父亲的女儿,曾经的我也许不是很理解他。如今我深深明白,父亲的身上流着红色的血液,流着军人的那种特有的坚毅和顽强。想起来,这也是一种渊源,爷爷奶奶膝下的子孙四代,有大半都是军人,大概红色也是一种特殊的纽带,让我的家族都向着党而生、以祖国为荣,甘愿奉献一份微薄的力量。
     我的父亲,当您举起右手行使军人庄严的敬礼时,我终于明白,左手连着我们的手,连着家庭的温暖,你的右手是为了祖国繁荣,为了家乡的变化,为了人民的需要。我为您骄傲!
       许濛,女,淮安区人。仇桥镇初级中学老师,首次在《淮安区报》发表作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10-30 14:31:08 | 显示全部楼层
竹篮子的自述
王晓云

     知道我是谁吗,我是一个竹篮子。老百姓喜欢叫我菜篮子,因为我平时的任务就是为主人装菜,从菜市场带到家里,我每天和各种蔬菜打交道,当然也有其他食品啦,来谈谈我的见识吧。
      八十年代初,我在集市上被主人买来,那时的我青涩,全身微微发青色,竹条有规则穿过我全身,身体呈椭圆形,两个胳膊形成弧状,结实有力,当时我一个月大。女主人从农村进城,没有工作,在城里刚结过婚。男主人在商业部门工作,他们住在单位分配的20多平方米的房子里。早上女主人早早就提着我到小菜场,和菜农讨价还价,仔细挑选新鲜的菜品。一会儿我就收了几捆菜,蔬菜用稻草打个结,带点泥土的芳香。布鞋轻快地跳跃在碎石小路上,回到家,主人取出菜,把我在水中冲个澡,放在屋外晾干。
     几年下来,他们陆续有了三个孩子。女主人也在商场里上班,她每天起得更早了,人多了菜的份量也多了,我的身体也沉了许多。每到发工资时,我发现会进来油亮亮、红通通的“肉类”,一个月三四次。随着孩子渐渐长大,开始上学。我发现女主人买菜时,时不时朝肉铺看看,逗留一会儿又走开。一天,她走近肉铺对卖肉的说,“师傅,我买两斤骨头。”一大包白乎乎的东西搁在我面前,气味和“肉类”很像,但这好吃吗?回家后,女主人拿出骨头,在水笼头下一冲,放在锅中煮,五六分钟后取出来,女主人仔细地用手把骨头上碎肉剥下来,装在碗中。中午,毛豆炒肉,青菜豆腐配上骨头汤,炝个萝卜,孩子们吃得可欢啦。男主人疑问地看着她,“不贵,二块钱,够吃三天呢!”从那以后,主人时常会买骨头,一直到九十年代末。三个孩子或上班或当兵,那蹬自行车的黑皮鞋鞋底换过三次。
     我20岁时,身体变成了淡棕色啦。主人的房子也换成二室一厅50平方米,三个孩子一屋,客厅也是餐厅。孩子们渐渐长大,我的身体基本都是沉甸甸,不知什么时候开始,我又认识了新的朋友——水果,红扑扑的苹果,瘦而长的香蕉,头小身子大的梨子。种类越来越多,有时主人都不认识,一次带回来绿绿的叫西兰花的菜,主人问了邻居才会做。原本冬天看不到的菜也能吃到,说是在大棚里长的,真神奇!
     孩子们谈恋爱、结婚,成家立业,一个个离开主人单独开伙了。主人退休后,我体重好像回到了从前,但又有点不同,稀客成常客了,鸡鱼肉蛋三天二头见,特别是孩子们周末回来,还有海鲜呢,就是那气味难闻。我那时真是超重啊,主人笑呵呵,脚上鞋从休闲鞋、运动鞋到健步鞋,跨上电动车,一路哼着小曲,路两边姹紫嫣红的月季花迎风笑着。
     现在的我快40岁了,身体远不如以前,主人给我罩上了一层花布,一束干花放在怀里成了客厅的装饰品,我也光荣退休啦。这一路走来,陪着主人一家成长,心里欣喜而骄傲!
     王晓云,女,淮安区人,退伍军人,淮安船闸管理所办公室办事员。首次在《淮安区报》发表作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11-9 17:34:08 | 显示全部楼层
路的变迁
毛洪彪

    1969年的夏天,生产队要派人去淮安植物油厂换食油分给社员们吃。我的老家博里镇长沙村离淮安城有60多华里,交通非常闭塞。那年我14岁了,每听到拉平车的小爹和大伯父说在淮安城里的见闻时,到淮安城里玩一趟一直是我心中的梦想。
    上世纪60年代末,我们淮安农村多数地方还没通汽车,自行车也很少,人们进城多是徒步。这次我终于有机会随生产队换食油时进城。这时进城只能靠一双脚。队长杨洪海和南京知识青年王新生,俩人轮换挑着一担菜籽在前面不疾不徐地走着,我和大伯家的洪高紧跟他们身后。初出远门的我们,对眼前的一切都感到格外新奇,边走边四处张望。走完两个多小时的沙土路,在北涧我们踏上了苏北灌溉总渠大堤。那时的总渠堆堤是砂石路面,行走时一会一颗小砂粒蹦进鞋里。刚倒掉,不一会又蹦进来一颗。还没到运东闸时,我脚掌上已被石子磨出了几个水泡。洪高更惨,他穿的是一双不透气的黑色硬塑料凉鞋。天气热,脚汗大,走路时间长了凉鞋里全是脚汗,走起路来一走一滑、一走一滑,时间不长鞋口就把脚后跟磕破了,汗水一腌特别疼。但我们仍紧跟着两个大人,一步不落地向着心中的圣地淮安前进。艰苦跋涉了近8个小时后,中午一点多我们终于走进了淮安南门。当巍峨的镇淮楼映进眼帘之际,我心中的激动和喜悦真是难以言表:“淮安,我终于走进了你的怀抱!”
    时间过得真快,一晃49年过去了。抚今追昔,令人感慨万千。那时我们淮安或者说整个中国的交通多么落后啊,我们农村人出行虽非如李白所言之“难于上青天”,但也真是不易。放眼淮安大地,如今的交通多好啊!京沪高速、宁淮髙速、盐徐髙速、新长铁路,还有省道淮江公路、灌楚公路、涟盐公路、扁洪公路、洪阜公路、淮涟公路、新237公路,像一根根黑色的绸带把我们淮安和祖国各地紧紧地联系在一起。现在,全区各乡镇都能“10分钟上一级公路,20分钟上高速公路,40分钟进城区,1小时到达机场、火车站”。经过多次整治,古老的大运河重新焕发了生机和活力,昼夜汽笛欢鸣,四季百舸竞流。宽阔的航道上,一个个船队或北上齐鲁,或南下沪杭,有的转赴皖豫,有的回归川渝,如巨龙逶迤,似长鲸戏水,争相为大运河这一黄金水道书写着绚丽多彩的乐章。淮安现代电商物流园,这个苏北唯一的国家级物流基地,每天吞吐着成千上万吨的货物,让淮安的经济自然融入了国家经济发展的大格局。
    发达的交通极大地方便了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和出行。市客车运输总公司开通了15条省际客运班线、32条市际客运班线和4条县际客运班线,再加上铁路和民航,使我们淮安人现在的出行即便远在天涯也宛若咫尺。现在赶集、上街、进城,如串门一样轻松、方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11-9 17:34:17 | 显示全部楼层
让时光见证
朱亚运

    前几天,家里客厅的挂钟停止转动,两岁的儿子嚷嚷着要换电池,拆下换上新电池也没有再走,看来比我还大一岁的石英挂钟得结束它的使命了。
    说起这个挂钟,还是很有历史的。1989年,父母结婚时双方家庭条件比较艰苦,请木匠亲戚打了一套集衣橱、梳妆台于一体的橱柜,而橱柜的正中央就嵌入了这台挂钟。这台挂钟在当年十分时尚,还带音乐闹铃,走时特别准,和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一样准。
    从我出生起,我家先后搬过5次家,而这台挂钟始终放在客厅的正中央,见证了我家这些年的变化。
    1994年,父母从乡镇供销社下岗创业,凭借双手到县城立足,供我到最好的学校读书,“穷人孩子早当家”,上学之余我帮着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我懂得了勤劳的重要性。
    2010年,家里在县城买了第一套商品房,一家三口从原来蜗居在经营的门市里搬到了宽敞明亮的单元楼,我兴奋了好长一段时间,父母把用了多年锅碗瓢盆、桌椅板凳都搬上了楼,虽然风格不太搭配,但却觉得很温馨,我看到了节俭也是一种美。
    2016年,因为工作和结婚,我们全家搬到了现在住的地方,还多了志同道合的妻子和聪明可爱的儿子,也开始享受上了WIFI、电梯、暖气和中央空调,看着母亲带着小孙子和邻居们玩成一片儿,我知道是父母优良的家风在深深地影响着我们这一代人。
    母亲小心翼翼地将挂钟包裹起来放到了**里,当日下午带着小孙子去汇通市场买了个新挂钟,新挂钟很时尚很科技,带日历和温度显示功能,期待着它能够陪伴和见证更多美好生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东方旅游文化网 ( 苏ICP备10083277号|苏公网安备 32080302000142号 )
东方文旅百家集,天下风光一网中! 电话:13196963696

GMT+8, 2024-11-28 06:35 , Processed in 0.069278 second(s), 5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