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扫一扫,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查看: 583849|回复: 14

2018年淮安区报优秀作品选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3-28 15:42: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散文类
从一个故乡到另一个故乡
       魏丽饶

      此生,坦率地说,我想去的地方,似乎没几处,可又不得不去;能记住的人和名字,也仿佛消失得越来越少。但是,惟有我呱呱坠地的那个麻糊村,以及从母亲灶台上升起的熬沁州黄小米粥的锅灶味,一直深藏在我心间,越来越深,挥之不去。我不敢说夹在太行山褶皱里的麻糊村,就是中国最后的具有古风古味的山里村庄,但是它一直会保留在我和我之前之后几代人的记忆中。
      我还想说的是,在我扛着麻糊村的炊烟走南闯北打拼的时候,又不得不在另一个离故乡千里迢迢的城市安家落户。那里没土地,只是水泥地,人们只顾低着头建高楼大厦,乐于搞大路大街大广场,却忽视对棚户区、城中村的改造治理。导致了“锦上添花”处处花,“雪中送炭”不见炭。为了生计,我可以在这个地方安家,却无法生根。
      十五年前,初到昆山时,我像一个尚未断乳的婴儿,对故乡山西充满了无法割舍的牵挂。仰望蓝天,我能望见故乡天边的白云;闭目听音,我能听见太行峡谷的风声。江苏和山西,我从不比较,因为无需比较。在我心中,山西是赋予我生命,抚育我成长的母亲,无可比拟。无论何时何地,只要有人问起哪里人,我都毫不犹豫地回答,我是山西人。自然,对故乡也有暂时的忘却,怎能没有呢?生活天天变新,物质的欲念把人带得团团转。每天都被忙碌驱赶着向前走,走着走着竟然忘了身处何处。忙过后,清醒,思念又回到麻糊村。忙碌过后的思念,我的心感到舒适和愉悦。
      每当春节临近,我便想尽一切办法买火车票,即使再苦再累也要赶着回家。怎么能不回家过年呢?倘若到年三十日我还没回去,奶奶那三寸金莲定要僵在村口的积雪堆上了。奶奶在这个时候是多么固执啊,她拄着拐杖,眺望着远方,路上每走过一个人,她就兴奋地唤上好几声我的乳名。我不回去,奶奶要在寒风里经历多少次失望啊!我不回去,她连年夜饭都吃不下了。更要紧的是,我不回去,她围裙兜里那一兜子的好吃食怎么办?从记事起,一见着我,奶奶那双枯树枝似的瘦手就忙不迭地伸进围裙兜里掏摸,不是几颗干枣,就是一把炒瓜子。我不回去,她舍得分给谁?
       去年春节回家,因大雪封路,航班取消,无法按计划返昆山上班。滞困于老家三日,借机与同学小聚。本想叙叙旧,不料言谈之际大家最感兴趣的话题竟是昆山,这座我长期居住的城市。昆山的经济发展,历史文化,古镇周庄,昆曲《牡丹亭》,百年小吃奥灶面,闻名海内外的阳澄湖大闸蟹等等,都成为酒桌上最热的谈资。甚至有人不觉间对我说“你们昆山”“你们昆山人”。除此之外,还饶有兴致地印证了一个现象,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在他们看来,我性情温婉,皮肤白净,身形纤瘦皆是受了江南佳境的滋养。而同窗好友这般不经意的说法,却使我瞬间感到一股无法言喻的凄凉。我想问,我究竟是哪里人?吃北方的面食长大,晕染了二十多年北方文化,体内流着山西人的血,口中讲着正宗的山西话,在他们眼中,我却是江苏人了……
      晚上回到家,我心里仍旧酸楚,为自己被说成是江苏人。尽管已在昆山成家立业,也被称作“新昆山人”,并且十五年如一日兢兢业业地为昆山的现代化建设默默奉献自己的绵薄之力,更为昆山的繁荣昌盛感到骄傲和自豪。可是……可是什么呢?可是突然被同生同长的好友这般说起,我感受到的竟是一种说不出的委屈。按理讲,当天的聚会由我发起,自应由我埋单。不料我刚要掏钱包,就被止住了。“你是客人,咋能叫你埋单?”说这话的,偏偏是邻居家从小跟我一块长大的小午哥。同年毕业后,我去了江南,他留在县城,年初一那天我们还像儿时一样兜着糖果相互串门。我却从不曾想,这些年小午哥在我心中越发亲近,而我却成了他的“客人”。
      家乡的正月,连子夜都是醒着的。鞭炮声此起彼伏地响在耳畔,远的,近的,单响的,双响的,成串的。然而这热闹越是热闹,它就越冷清,甚至冷清出一种客居他乡的悲愁。
      何尝不是呢?不得不承认,在这该走却留的三天里,我内心里是何等的焦急难安!按照计划,开工第一天单位要组织巡线拜年活动,到生产流水线上给春节期间留守公司加班的一线员工拜年慰问;第二天是举办开春第一期爱心行动,组织志愿者去看望市福利院的孩子。在昆山,这是我的工作,他们是我的家人,是我最难以割舍的牵挂。可是,一次又一次打电话到机场咨询,得到的回复都是等待通知。汽车站被积雪包裹得严严实实,大门口电子流动屏上的停运通知,在白茫茫的冰天雪地里格外令人绝望。街头的行人三五结伴,提着礼物走亲访友,他们悠闲自在的说笑既与我无关,也不令我生羡,我所有的心思都飞向了千里之外。十多年来,我第一次惊奇地发现,昆山在我心中是如此不可或缺。山西似酒,越陈越香;江苏似茶饭,一日不可无,只是我一直不肯承认罢了。
       血脉的根扎在山西,梦想的花开在江苏,以致我无论身在哪里,心都难以踏实安宁。回望来路,不过是从一个故乡到了另一个故乡,借一种牵挂牵挂着另一种牵挂。
      人在思乡时是有姿势的,男人女人的姿势不同。大自然本来就赋予男人和女人不一样的生理结构和寄托感情的方式。男人思乡时抬头望明月,女人思乡时低头瞅脚尖。望明月,那是让思念飞跨银河看到故乡的炊烟。低头瞅脚尖,是回望回家的路多么漫长。我自然是低头看的时候多,偶尔破例也会对着明月思念,那是因为别有乡愁一万重。前不久在北京参加一个文学笔会,恰逢中秋佳节,我放弃了和文友赏月的机会,特地踏访了赵树理在京城的故居遗址霞公府。
       老赵——家乡人都这么称呼他——是从我的故乡山西沁水县尉迟村走出来的作家,他进京后住在霞公府的一间民宅里,现在那个地方早被北京饭店的楼群淹没得不知去向。我却要固执地找着一个小饭铺的留痕。得不到一块地砖,能看到曾经铺过地砖的泥土,我也心满意足。我在参观赵树理老家的故居时,想到村里的乡亲曾告诉我,那时老赵常在霞公府一个小饭铺吃一种最便宜的菜叫“炒和菜盖被窝”——菠菜炒粉丝,上面盖一层薄薄的摊鸡蛋。此次来京我虽然没有看到霞公府的“盖被窝菜”,可是对并不完美的故乡和并不完美的故乡人的思念,依然挚爱着。月光下,我站在霞公府遗址上望尉迟村,不由地想到了赵树理的烟袋锅,那时老赵总嫌一般的烟锅抽起来不过瘾,就用一个山药蛋挖空了,插一根竹管,装了一“蛋”烟,狂抽几口,才算解气。后来,他进京了,没有了山药蛋他就用“盖被窝菜”来顶替。这就是我们这位农民大作家改不掉的地气!我不得不说的是,正是这山药蛋和“盖被窝菜”给赵树理的作品注入乡土文化的内涵和人格力量!
       参加北京笔会的文友来自全国各地,相互之间频频询问是哪里人。起初我很确定地回答,江苏昆山。因而从江苏来的朋友,很热情地将我当作一个小老乡,处处加以照顾。活动第二天,在前往采风的途中,我又结识了一位山西老乡。他也毫无保留地分享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创作心得,鼓励我坚持走好脚下这条平凡却不平坦的路。
        活动结束,在北京火车站跟山西老乡依依不舍地道别,然后和江苏老乡同道乘车返回昆山。我一路思索,我究竟该算是哪里人?山西人?江苏人?来自江苏的山西人?还是远离了山西的江苏人?故乡究竟是什么?身在外时想着她,盼着早日回家。而回到故乡后,看到的还是曾经的那个故乡么?长着枯草的撂荒土地越来越多,空窠老人加上留守儿童成了村庄的主人,那些祖坟以及坟地上的古柏青松被迁移到了老远的山脚下……故乡,故乡,是一种辽阔、复杂、矛盾的心情。她承载了我们太多的期望和情感,也许她不要求你去膜拜,却又让你心存敬畏;她不要求你衣锦还乡,却又让你魂不守舍地牵挂!即便我走到天涯海角,也走不出家乡那个血脉相连的麻糊村。然而,倘若久居故里,我的内心又无法安分。唯有背着故乡跋涉途中,才是灵魂深处的归属。
       魏丽饶,女,山西襄垣人,现居江苏昆山,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江苏省作协会员。2010年开始发表作品,散文多次入选年度中国散文排行榜,曾获第八届冰心散文奖、首届浩然文学奖、“宝安杯”鲲鹏文学奖,出版个人散文集《净土》。
      
   杂文类
春节人生课
汪 政

       每到过年过节就会想到小时候在老家的时光,在我的印象中,祖父祖母平时总是和蔼得很,对儿孙可算得上溺爱有加,但到了过年过节反而变得严肃起来,礼仪程式,让我们处处小心,用祖父经常说的话就是,不能坏了老祖宗留下来的规矩。祖父是一个大字识不了几个的农民,但却又是个仪式感很强的人,平常也不见他讲什么,更少对我们耳提面命。祖父说,“我只管供你们上学,说道理是学校先生的事。”但逢年过节,他的话总是说个没完没了。他一边指挥我们忙这忙那,一边滔滔不绝地述说着年节中种种礼仪的来由,许多的做法都伴随着富于传奇性的人物和生动有趣的故事。我们常常听得如痴如醉以至忘了手里的活计。
       毫无疑问,过年是我们家的头等大事。祖父有句名言:“过年就是把日子过一遍。”他的意思就是说过年虽然就那么几天,但人生的重要内容都在里面了。一个人不管活多长,生命中重要的事情在这个年里面几乎全有了。所以,祖父特别看重这几天。按家乡的习俗,祖上传下来的仪式要一一走过,至于大小规矩自然不容我们越雷池一步。长大了,每到过年,总会时时想到儿时的日子,想到在祖父指挥下过的那些眼花缭乱的“复杂”的年。把祖父的话细细地过一遍,真的觉得许多的道理,还是这位老农民说得清、道得明。刚进腊月,祖父便开始安排计划,准备过年的家什,置办年货。到了腊月初八,按祖父的说法,这年便开始了。前一天晚上祖母便开始选料,腊八这天早上天还没亮,灶间的风箱便响了起来,那是祖父祖母开始为全家熬“腊八粥”了。我们一边喝着别致的粥,一边听祖父讲腊八粥的由来。祖父问我们为什么要吃腊八粥?腊八粥里为什么是这八样?祖父说这不是为了好吃,比腊八粥好吃的东西多了去了。这八样其实平常,都是我们田里长出来的,米也好,黄豆也好,还有赤豆、花生、青菜、胡萝卜、芋头、山芋,都是我们地里长出来的庄稼,就是这些庄稼养活了我们。祖父说进了腊月,开始过年了,首先要吃腊八粥,这是要让我们记住粮食,记住庄稼对我们的恩情。喝着腊八粥,要在心里把一年的收成盘算一下,检点一下自己有没有亏待庄稼,得罪土地,是勤快了,还是懒惰了?更要好好地算计一下来年,腊月虽闲,却要为来年的农活儿早作准备,千万不能误了农时。
      这哪是过年?这简直就是自然课,是人生课。前些日子还看到微信上许多人在晒腊八粥,为到底是哪八样争得不可开交。若按我祖父的说法,地方不同,庄稼就不同,养活人的食物自然不同,这有什么好争的呢?再如腊月二十四的掸尘,也是非常隆重而又忙碌的。全家老小齐上阵,扫帚抹布总动员,直到把家里收拾打扫得一尘不染。祖父说,过了这一天,其实就是新年了。掸尘可不止是打扫卫生,更要紧的是除旧布新。旧的不去,新的不来,屋子一新,人的心里也就亮堂了,要的就是这种日子的新鲜劲。就是关于这一天,祖父说过一段让我永远记住的话。黎明即起,洒扫庭除,早晨的扫地抹桌子,就如一个人早上的洗脸刷牙,一清扫,就精神了,一天也就有了好的开始。其实人也是要掸尘的,祖父摸着我的头说:“你这小脑瓜里有没有坏东**东西呀,有就把它掸了。”长大了,每每静夜反思,我都会想到祖父的话,做人确实要时时掸尘的,祖父真是我的人生导师。
       我确实是这么认为的,中国的传统节日文化就是一堂系列的人生课,老祖宗们把每堂课的教学内容都安排好了,甚至连教具与教学程序都为我们设计得丝丝入扣。中国是个农业大国,农业文明有着悠久的历史,而节日文化的内容也基本上是围绕这一传统来安排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人与彼岸世界,我们生活的哪个维度老祖宗没为我考虑好呢?还说过年吧,我们家乡,年三十要祭拜祖先,这是慎终追远,不忘来路。到了大年初一,就开始拜年走亲戚。中国乡村的社会根基与人伦关系是建立在血缘纽带上的,这根带子一定要系牢。然后有送穷、迎财神等等,这都是我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啊。记得送灶迎灶也是过年中的重要仪式。灶神或灶王爷在各路神仙中并不是位大神,我问祖父为什么对灶王爷这么恭敬隆重。祖父反问我有什么比吃更大的事?民以食为天啊,灶王爷官不大,但有实权。何况,有哪位神仙与我们常年在一起呢?腊月二十三送灶,大年三十再迎回来,除了七天上天述职汇报,三百多天都和我们在一起,都成了我们的亲人了,对这位神亲近一点真是应该的。最让我倍感温馨的是我们过年从没忘了鸡、犬、猪、羊、牛、马这些动物,它们在每年过年的时候都有自己的日子,还都排在前面,我们人类自己的日子要到初七,初七才是“人日”。我们的祖先是多么的谦卑啊,他们时刻记着我们活命路上的朋友。还有什么比这更和谐、更生动的生态课呢?
      这才是节日由来的初心吧,它们是我们每年都要上的人生课。
      汪政: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文学创作一级。江苏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中国小说学会副会长,江苏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江苏省当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南京市文联副主席,南京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

    特写类
纸墨相伴 笔耕不辍
——记杨光中六十余载的文学情
赵日超

       杨光中是一位资深编辑,同行同事喊他“老编”,省去个辑字;同乡同学喊他杨大编辑”,多了一个大字,他的人生就是在字里行间逡巡。稿纸是铺展在眼前的天地,笔墨是他不离不弃的工具。他是我的文学引路人,有20多年的情感交流,犹如一条细长的小溪,不湍不急,微波细澜,缓缓流淌。
      人生好比一枝笔
      杨光中1936年生于福建省莆田市仙游县。少时家境贫寒,自幼刻苦自学,油灯下的他,手握一枝笔,埋头做作业复习功课。“地瘦栽松柏,家贫子读书。”他祖父说,他是一颗读书的种子。
      1956年,杨光中考上南京大学中文系,老母亲省吃俭用为他买了一只藤箱,两套咔叽布衣裤和一些简单的日用品,一个人踏上离家、求学之旅。他上的是五年制,领取的是甲等助学金。他酷爱写作,当年他上大学期间写的一首《同志前进》在《雨花》杂志上发表,后被收入《江苏十年诗选》,这算是他在学生时代的处女作。同学们说他一枝笔不离手,将来不是诗人就是记者、编辑。
      五年大学毕业后分配工作,广西艺术学院要人,于是他一脚踏进艺术学院的门槛,在院刊编辑部工作,也教写作课,前后长达15年之久。
      “文革”期间,他获得一个机会:调入南京市文化局创作组,负责编辑《群众创作》杂志,培养基层文艺人才,许多作者成为杨光中的拥趸。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我国掀起“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赛”运动,南京市委宣传部筹办《新南京报》,抽调他去帮忙,后又转入市文联的《南京文艺》编辑部工作。这期间,他又推出不少本市的新作者。1978年秋,一批文艺达人开始筹办新刊物,并起了一个很有活力的刊名:青春。创刊后一炮打响,最高一次月发行量达64万份,杨光中作为创刊人之一,在《青春》一干就是18年。
      平日里的杨光中很低调。他常说“老太婆纳鞋底,老头儿改稿子。”意思就是说当了编辑就要细致耐心。他们那代人是书写的年代。他的字不算好看,但有骨性,更像其人。他曾对学员说:“我的财产除了书就是手中的一枝笔。他手中的笔从蘸红墨水的毛笔、钢笔再到圆珠笔,从繁琐到简单方便。
      人逢盛世树逢春。杨光中退休时正逢国家改革开放,作为在南京的20多万闽籍人士之一,他加入了于1994年1月9日成立的南京闽侨投资促进会。在南京闽侨投资促进会和莆田商会这两个大家庭里,来自八闽大地的企业家、专家、教授多达数万人。于是,杨光中与同仁分别创办了《南京闽侨》《金陵莆田人》会刊,他任总编辑、主编。这两本季刊现已出刊100多期。至此,在他半个多世纪的生涯中先后在不同单位参与创办了6种不同性质的刊物。
      甘为人梯一片情
      为无名者铺路,这是《青春》杂志的办刊宗旨。为他人作嫁衣,这是对编辑的要求。
     《青春》杂志创办于1979年,是南京市文联主管的国家重点青年文学核心期刊,被北京、上海各大图书馆等权威机构收录。《青春》是“文革”后创办的全国第一家青年文学期刊,影响力很大。当时的来稿蜂拥而至,邮局一天送一大布袋稿件,看都来不及。他当时任编辑部主任兼评论组工作,一天到晚埋头阅稿、给作者写回信,废寝忘食患上胃病。
      1994年,我将一篇散文习作寄给了《青春》杂志,随后便自我怀疑起来,我身在农村,那幼稚的稿子就像地里生长的韭菜黄,嫩得很,怎能在《青春》发表呢?就在我不抱希望的两个月后,我忽然接到了《青春》编辑部的来信,说我写的《我等着你》一文将放在“处女作”一栏刊用。来信署名“编辑杨光中”,这是我最初与杨编辑的文字结识。
      从这次书信中,我能感觉到他是一位心肠无比火热的人。1998年8月,我冒昧地踏进了《青春》编辑部的大门,个儿不高的杨光中,穿一件圆领汗衫,操一口闽中口音。当我自报家门后,他热情地接待并和我亲切交谈。当我将话题转移到他写的由天津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写作也有绝招》这部新著上,并问道:“您当编辑事情多,怎么想起要写这本书?“杨光中动情地说,每天置身于大批来稿和信件中,每稿每信必复,详谈存在的问题是不可能的。于是他萌发写一本书,列出74个题目,从《青春》办刊宗旨、投稿要求到历年开展的文学活动,从文学体裁到表现技巧,每一篇用交谈对话的形式,与青年作者进行思想、生活及技巧交流辅导。从《写作也有绝招》一书中,不难看出他为无名者铺路、乐为他人做嫁衣的奉献精神。
       功夫在编外,知文知人还要知心。他还关心《青春》作者的生活,出差北京时,他专程到残疾青年作者史铁生家探望。文革期间,北京女知青赵泽华被几个流氓纠缠追逐,慌不择路穿越火车轨道,不幸被火车压断了一条腿。就在她对生活失去信心时,杨光中和另一位编辑一起去北京看望她、鼓励她,并向北京市残联反映她的情况,帮助赵泽华找了一份工作。后来赵泽华以她自己为原型创作了长篇小说《生命的坚持》,发表后受到社会广泛好评。
      杨光中为扶植文学新人,想了几招。首先是开文学写作辅导课。那时青春杂志很有名气,编辑到学校开讲座很受欢迎。他在南京三中、十三中、锁金村中学、晓庄师范学校、南京师范大学等10多所中高等院校开讲;还到扬州、淮安等市县大中院校讲课数十次。我本人就聆听过他的写作辅导课,很有针对性。他从创作构思谈到文学基础知识,他说校对稿子也是一门细活,错别字是捉不完的“贼”。他曾写过一篇“编辑手记”,专谈似是而非的错别字,刊登在1997年10月12日的《扬子晚报》副刊上。
      另一招,邀请全国名家写创作谈,介绍经验。他给我看过一本出差日记,对曾邀请过的百余位作家都有详细记载。我问他是怎么知道这些作家的家庭地址的?他说上世纪80年代初期,他找到中国作家协会创联部要作家地址。那段时间,他穿着耐磨的解放鞋穿梭在北京城,吃的是窝窝头就京白菜,经常寒碜地登门拜访,大多数名家都对他很是热情。
      《青春》杂志是青年作家成长的摇篮,也是一座文学之桥。许多作者从这里起步跨越,如梁晓声、周梅森、范小青、苏童、舒婷、黄蓓佳、张平等一大批名家,《青春》功不可没。
       收藏书信一箱宝
      当编辑苦并快乐着。能结识许多青年作者,能拜访心仪已久的名家,收集书信手迹。每次外出组稿,与作家的交谈他都有记录。那个年代没有手机,也没有网络通讯。多年来,他与数百位作家、评论家保持书信联系,久而久之手头积存了大批手迹信函和照片。其中有冰心、王蒙、白桦、萧军、王愿坚、秦牧、丁玲、巴金、茹志娟、严文井、姚雪垠、陆文夫、郭风、田间、高士其、路遥、邓友梅、陈白尘、铁凝、贾平凹、从维熙、赵本夫、叶至诚等等,杨光中收藏名家书信手迹有400多件。这些信件是作家们在当时吐露的心声,如鲁迅的学生、老作家萧军对他说:“要告诉年轻人,写作要下苦功夫,没有什么捷径。要多观察生活,多思考问题,多练笔,多阅读,这就是一切。还有一点就是不要对自己估计过高,心存侥幸,一举成名的思想,是有害的。”又如他在拜访女作家冰心时,冰心对他说:“我考虑身后的积蓄不留给子女,用它设一个散文或短篇小说奖……评奖作品时有个原则,长的让给短的,老的让给小的,男的让给女的,这也算是我身后的遗言吧。”
      不同的年代,许多作家书信纸张笔墨也不一样。有的用毛笔,有的用钢笔,有的用圆珠笔,每一封信长短不一。这些手迹随着岁月的流逝而增值。1985年老诗人田间去世,后河北省作协要出一本《田间书信集》,杨光中便将田间的几封书信邮去供出版。广东散文家秦牧去世,他以《保存的秦牧六封信》为题写了一篇悼念文章。他说,笔迹是一种人体语言,性格开放者与性格拘谨者,其字形是不同的。理性与易冲动的人,其笔势也有区别。其实,我十分盼望他能编写一本《百位名家谈创作》的书,并附上手迹。他说已经写了一些,其中有《我给作家姚雪垠寄送稿纸》,说的就是姚雪垠创作长篇历史小说《李自成》时,因手头缺少稿纸的事;另一篇《有恒为成功之宝》,写的是上海作家叶永烈的创作故事;还有一篇是写受习近平主席表扬过的著名作家路遥先生的事迹。
      岁月流逝,当年文坛上的许多作家已经过世,但他们的经验之谈与作品都是文学财富。如今,已82岁高龄的杨光中仍是纸墨相伴,笔耕不辍。衷心祝愿杨光中先生写出更多的创作谈、回忆录,为扶植青年作者,为文学事业做出新贡献。
      杨光中采访本上的部分作家签名录



发表于 2019-3-28 15:50:37 | 显示全部楼层
     散文类
时间深处的香
朱映铮

       处暑过后,秋天就理直气壮了。蝉的声音有些沙哑,绿意深处那些为夏天执守的花朵,也渐生了羞涩。落在银杏上的阳光,犹如碎金,透出旖旎婉约的光。细密连绵的风,撩动了隐匿在窗外那些明媚安然的桂花那醉人的芬芳。
      立秋前,妈妈讲起那只矫健壮硕的秋老虎时,就觉得热浪滚滚,让人昏昏欲睡。好在今年立秋在凌晨,“早立秋凉飕飕,晚立秋热死牛”。凝结于荷叶上的露水,欢快地在晨曦里打了个滚,再裹一身花草的雍容之气,落进我的玉色茶壶。荷塘蛙声处,取下一本书,点燃一炉火。待壶中泛起缕缕禅意,等楼上南风再起,泡一杯轻盈芳香的茶。饮一口心境安稳,啜一缕呼吸平和。若得缘与君对饮,喝下的是山重水复处,也是幽然百花谷。如此清欢时刻,笑看远处一对两小无猜的小伙伴,在绿意交错的小径嬉戏追逐。时光顿然悠远,素心亦然清澈。再看隔壁楼上安详的老人,眼含深海,胸装苍穹,于窗前提壶喷灌他的海棠和月季。此时,空气和水就是眷顾与恩赐,就是慈悲与宽恕。
      立秋后,风也调整了呼吸。把梦的平仄吹落到丰满的荷塘,溅起一片片涟漪。海棠被扫落一地,野花也开始沉默不语,但满山还有让人震颤的绿。我坐在风中,守着不愿被洞穿的秘密,寻找一个慢下来的理由。虽然花儿失了她的仪容和姿势,风也不再有英雄的暧昧和豪气,但是,落叶的旋转却不是叹息。你看,远山黛色依然深隆,轻水遥遥长及天边。云在水上飞,水在云间流。深浅底色晕染出的,正是岁月的水墨青词。
      该来一场带着秋意的雨了,像云朵的睫毛,也像鹊桥边的星星,一眨一闪间把世界刷成一幅绝美的油画。一粒成长的果子,悄悄清洗着自己体香饱胀的身体,一朵花也借此溺死在自己馥郁的香气里。而我和秋雨,早已知己知彼,给了一个完整的拥抱后,就正式宣布分离。也许此时,隔岸花正相思雨正柔。若是心有灵犀,你伸左手我出右手,捻一缕袖底的南风,轻颤着抚摸昭昭原野,闭上双眼听一声雁儿的鸣叫。然后,举樽遥对烟雨楼,眼看花儿逐水流。问君可知,岁月深处相思如酒,云雾深处,雨休人已瘦!
      真的是秋天了,当我发现时,它已比我想象的深刻,且渐渐有些肆无忌惮了。当然不是再去破坏杜大哥的茅屋,而是**了万千色调,四处涂鸦,锦绣遍地。怎么能无关风月?那条叫做红尘的丝巾,被它涂鸦得飘逸而不缥缈,优柔而不妖媚。如何形容它?沉稳又张扬,古朴又艳丽,沉默又高调,并且,深刻又柔情。就好似一个眼神清澈的女子,和一个智慧通达的男子。他们是这个季节的全世界,于最浅的陌上,去相逢那份不可**的深情。
      都说秋天花会谢,其实也有花正开,比如心花。有栀子的淡雅,茉莉的玉润,君子兰的温良,开的是诗意、含蓄和风雅之气。有顾盼生辉的灵动,也有暗香浮动的挑逗,结了丁香般的愁怨,含了静水流深的心意。这朵花,积淀了岁月的妩媚,不褪色的等待。灵魂于此栖息,容颜也更加精致,最重要的是,你能嗅到时光深处,那些恣意流淌的香气。
      原来这个季节,真的能感知时光倏忽而逝,就像岸边的芦苇,经不起一阵风的追求。可我仍然想告诉你,我有多爱这丰润的季节啊!即使你看出了我的惆怅,也并不影响我换上长裙,踩着桂花树下日日经过的阳光,踏过年轮刻下的悲欢,与美人蕉擦肩而过,和白衣少年相视一笑。“一枝淡贮书窗下,人与花心各自香。”花都落得波澜不惊,人也应当安然无恙。极美的岁月就在于它会流逝,相爱之后不叹息,皆因最好的全都在记忆,像酿了又酿的葡萄酒,盛进夜光杯,挂在镜框里。
      其实,到了这个季节,岁有暮色。那白驹过隙的芬芳略带忧伤,那风与落花的缠绵也有些疏离,有些心绪或者铭刻,或者无痕,终是失了路标。金风玉露间,镜中常坐的地方,菊黄洒了一地。花瓣上皈依的过往,无端地,叫人疼惜。能不能与那些通透的云朵行歌并辔,马不停蹄。奔1赴深藏心中的你。于桂花树下与你细数件件往事,慢讲来年心愿。一缕月光也斑斓奂美,一杯卡布奇诺也温婉恬静。饮下这一季的香,路过唐诗宋词,许我在一缕魅影之后,种一地将离。待雪花覆过,一层深刻一层暖,紫芍深处,终有一缕烟火温暖新的流年。
       朱映铮,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四川省开江市文联副主席。

    特写类
刘鹗的传奇人生
许文金

      《丹徒县志摭余》卷八载:“刘鹗字铁云,候补道。生平学术渊深,通晓洋务。光绪庚寅,经鲁抚张曜奏调办理河工,熟谙机器、船械、水学、力学、电学、算学、测量等学艺,著有《勾股天元草》《弧角三术》《历代黄河变迁图》《铁云藏龟》《铁云藏匋》多种。”
      《铁云诗存作者小传》则云:“刘鹗,字铁云(公元1857至1909年),清江苏镇江府丹徒县人,为小说《老残游记》的作者,甲骨文最早发现之一人,并首先将其介绍于世界。擅长河工,用束水攻沙及播河(分洪)、同河(蓄水库)之法。1889年黄河合龙即成于其手。主张富而后教,国以养民为本,建议借外资开矿筑路,三十年而路矿归我,又议办大清银行,均为顽固派及嫉者所阻。庚子国难,斥产赴北京办赈,以贱值从俄军手中买得太仓米平粜,全活难民数十万人,后即以此得罪流放新疆死。”
     道台公子梦依稀
     清咸丰七年(公元1857年)农历九月初一日寅时,金风送爽,晨鸟啁啾。在江苏六合的一处官宅里,随着一个男婴呱呱坠地,晚清一位奇才、怪才诞生。道台刘成忠膝下本已有一男三女,如今又喜得贵子。加以其母梦大鹏而生,因此家人都很看重他;并寄予厚望,故取乳名为鹏鹏,字云博或筼湍,谱名为震远。后来,他自己改名为鹗。
      刘鹗自幼天资聪颖,三四岁即随二姐习诵唐诗,转眼即能成诵。“阿姊停针每见怜,小时指授绣灯前。”是其真实的写照。
      据刘氏家谱称:刘家原籍为陕北延安府保安军(即今志丹县)人;远祖刘延庆及次子迁江苏镇江。始祖刘光世为宋代西边将领,曾为种师道部下。1127年,金兵犯东京,延庆守开封东壁,屡败金兵;后刘延庆死于乱军之中。同年,刘光世与韩世忠率兵勤王,与宗泽等共同扶立宋高宗赵构于商丘。后世都居住在属于镇江而实际是江中心的沙州上。直到清末,民间仍有“新洲刘,老洲赵”的说法。因刘、赵两家都是当地的大户。从刘光世到刘鹗之父刘成忠辈,共历二十三世,多住在镇江。刘父成忠与李鸿章同年进士,殿试授御史,历任河南祥符知县、汝宁府知府、开封府知府、南汝光道、开归陈许道。退休时乃加为布政使衔。有廉能之名。由于为政清廉,辞官后仍两袖清风。后不知什么原因,赖有其夫人积聚了几千两花粉银子(属于朝廷按例发给官员家属的“补助费”),在淮安置办了房屋田产,于同治、光绪年间,举家北迁至漕运之都淮安。卜居于淮城地藏寺巷。
      刘鹗自幼随塾师赵君举读书。赵先生虽是一名饱学之士,却怀才不遇。刘鹗在其熏陶之下,耳提面命,受益匪浅。乃父亦有文名。加之其母朱太夫人出身于六合名门世家,也“博闻强记,通达世务,在闺中就精于韵律并通医学”。官宦世家的底蕴,书香门第的滋润,饱学塾师的栽培,大长了刘鹗的才具。或许是因中国封建社会已到了崩溃的边缘,或许是因大时代浪潮的氛围**了他天真烂漫的心灵,这种道台公子悠哉游哉的生活,却养成了他桀傲不驯的性格。他不喜制艺,在家庭的压力下,虽然硬着头皮两度去参加乡试,却以拾得“战报刘贲北”而归。道台公子梦依稀。到了十九、二十岁的光景,他还只是一位饱读诗书与深谙杂学的白衣秀士”。“无才学干禄,乃志在圣贤”却成其为世界观、人生观的发端。
      自负凌云万丈才
      “余年初弱冠,束修事龙川。”二十岁开始,他居然拜谒于太谷学派的传人李龙川的门下。二十四岁便正式成为李龙川的入室**,倍受青睐。李龙川授与其“超凡入圣”的授记,在门**中最为年少,且最为聪慧,被李龙川选定为自己的接班人。
      太谷学派创始于清道光年间石埭(安徽)人周星垣(号太谷),传江苏扬州人张积中(字石琴,学派中人称黄崖先生)、李光炘(号晴峰,学派称龙川先生),其学术渊源,被学界认为是王(阳明)学左派。主“圣功”之说。学习圣功的具体做法是以“希贤、希圣、希天”为进程,以“立功、立言、立德”为方法手段。太谷学派有一套比较完整的哲学体系。讲授的“教材”以《儒宗心法》为代表。其实,所谓“立功、立言、立德”,乃是其用世观;所谓希贤、希圣、希天”,则是其人生观。学派要求门**自铸成饱学之士,才具广博。天文、地理、医学、河工、算学、文学、技艺、兵用、治国安邦、琴棋书画……凡实用之学,也无所不包。其实,就是名副其实的杂学。与生倶来的睿智和悟性,使他如鱼得水,而又游刃有余。
       对太谷教义,刘鹗有自己的理解与应用。体现在他写给黄葆年的信中。他认为:”圣功大纲,不外教、养两途。公以教天下为己任,弟以养天下为己任……从此,同心同德,海枯石烂,无有二心。”而刘鹗以后人生的修为,无不体现在他的行动中。因此他独辟蹊径,上下求索,探求治国救民的药方。在他认为,招商引资,筑路开矿,便可富国养民;兴办实业,力倡改革开放,方能致富强国。并上下呼号,办实业,倡洋务,身体力行,辗转奔波。在此十一二年间,刘鹗潜心杂学、家学,一度曾潜心勾股、开方等数学问题,注重学习、运用西洋绘图工具……旺盛的求知欲,使他具备了多方面的才识;天生的悟性,使他形成了奇异的才能。称得上是自负凌云万丈才。
      青鸟不传丹凤诏
      刘鹗从32岁(公元1888年)起,即自动请缨,投效河工,到39岁(公元**5年)结束,渡过了黄河任上的蹉跎岁月。起初两年,吴大徴幕中,因提出“筑堤束水,束水攻沙”根治黄淤的建议,由吴奏准实行,完成了郑州决口的合龙,解决了数年未戢的黄患,特以道员遣用。奇怪的是,他反而把保举让给了乃兄渭清,自己以同知衔留在河南测绘豫鲁直三省黄河图,委任为黄河下游提调官。当时张幕有人建议放宽河身,实行汉朝贾让“不与河争地”说,并已见端倪,造成齐河县的浩劫。这在《老残游记》中已有真实的反映。刘鹗即著《治河七说》,力斥其非,终至中止了这一荒谬的举动,救济了无数人民的生命财产。次年,张曜死于任所,由福润继任。后因刘鹗治河谋划有方,成绩卓著,受到器重。福润曾连续两次向朝廷举荐:“前因时事多艰,需才孔亟,迭经谕令各直省督抚保荐人才,以备任使……奴才查该员刘鹗讲求算学,兼谙机器、河工等事,询属有用之才”;“查该员学术渊深,通晓洋务……由奴才将该员咨送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考验,以备任使之处。”后虽以知府任用,但不是实缺。刘鹗于36岁、39岁时先后两次居京专俟候用,结果却“青鸟不传丹凤诏”,一度成为官场上的过客。在他梦断京华的日子里,他规划了日后的人生之旅。
      胸中文字鲁春秋
      虽然刘鹗仕途不畅,但黄河任上的政绩,已使他名震朝野。加以他思想活络,早已罗织了一张人脉关系网,可以说是上通王候将相,下达人间才俊,外联洋商大亨,一度呼风唤雨,炙手可热。他秉承太谷教义,自觉“以养天下为己任”,自我担当,决心利用平生所学,一展抱负。
      综观刘鹗一生所办实业,可分四类:第一,筑路。**6年,刘鹗应张之洞之请,赴鄂议办“芦汉铁路”,试图以此借径实业,富国养民。因与盛宣怀主张不合,回京,继而通过直隶总督王文韶,请办“京镇铁路”;当道本有意采纳,后因同乡京官的极力反对而告吹;后易为津浦铁路。另外,通过福公司的关系,准备从山西泽州至江苏浦口建立第三条南北大干线,名为“泽浦铁路”,从规划到起草、活动批准以至动工开筑,均由刘鹗一手操办。第二,吸引外资开矿。主要是在山西一带;另外还有浙江等处。第三,为一般实业。此又分为几类:(一)办成的。有石昌书局,上海五层楼商场以及与外商日人郑永昌合办的“海北靖盐公司”等。(二)融资而没有办成的。有北京自来水公司,北京电车公司,湖南株洲钢厂,杭州铁机织绸厂;(三)办成而失败的。有在上海与杨士骧合办的海船航运。与长江水师提督程文炳等戚友合办的”浦口三洲地皮公司”。(四)独资创办的。有上海五层楼商场以及上海坤兴织布厂等。(五)支持朋友或应酬朋友而投资的。有天津日日新闻报,北京公慎书局,罗振玉的教育杂志社、酱园、炉房等。(六)与人商办,办与未办的。有香烟厂、肥料厂等。(七)建议办的。有铸铜元,发公债,办银行等。总的来说,头绪多,覆盖面广。
     刘鹗在《乙巳日记》中曾高兴地写道:“(兴办坤兴织厂生意看好)则又为吾开一活人生计矣。致足乐也。”由此可见刘鹗兴实业、倡洋务的心胸。
      胸中文字鲁春秋。在他由天命之年向不惑之年过渡的岁月里,他又旁鹜八极:考释甲骨文占先机,刊印甲骨文专著有盛名,搜罗金石书画收硕果,钻研书法有造诣,硏究数学有专著,酷爱音乐有创树,探求医学有见地,创作小说享文名,写诗填词有名篇,弹琴学艺有佳制。
      独立苍茫岁月遒
      **6年,刘鹗40岁。动议铺设津镇铁路,本为朝廷认可,即将上马。可却引起镇江京官的大哗,他们极力反对,甚至扬言要开除刘鹗的乡籍。这是他倡办实业的第一次积怨。
     **8年4月,刘鹗42岁。因开发山西媒矿,又起风波;为山西京官邢邦彦、云南举人沈鋆章联名弹劾,以致引起朝廷不满。电报底稿称:“革员刘鹗,垄断矿利,贻祸晋沂,请查拿递解回籍,交地方官严加管束”。这是刘鹗第二次积怨。
      1900年,清政府中顽固派刚毅,因福公司事,参奏刘鹗通洋,请就地正法。罗振玉《五十日梦痕录》载:“庚子之乱,刚毅奏君通洋,请明正典刑。”这是他第三次积怨。
      1907年,时年51岁。驻韩总领事马廷亮弹劾刘鹗与郑永昌在朝鲜私设盐运会社,受到朝廷严饰;以致军机处于次年核称:“上年六月,在甑南浦私设盐运会社,合同内载华人刘铁云、刘大章均发起人。”这可看作是他第四次积怨。
      早年与长江水师提督程文炳曾合购的浦口九洑州地产,一直遭到江浦县土豪劣绅头子陈浏的**和干预。陈浏甚至从朝廷入手,鼓动舆论,掀起轩然**,力图把事态扩大,以正视听。这是刘鹗的第五次积怨。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除了以上五次重大的积怨外,为开发浙江煤矿之事,也闹得沸沸扬扬,以致引起了浙江籍的在日留学生的愤怒,他们在《浙江潮》上发文橫加挞伐。
     有了以上这几笔旧帐,刘鹗的日子当然很不好过。光绪34年,即公元1908年的6月,刘鹗以52岁之身,终至被捕。
      本来,刘鹗仍可以逃过此劫。因为他朝廷上下不乏援手,缉捕密电很快被泄露。但结果反而仍然出事。不是阴差,就是阳错。事情出在两个人身上。一是刘鹗的女婿黄仲素。密电由军机章京张君首先外泄,经钟笙叔转至上海狄楚青,狄又着专人送电至苏州面交黄仲素,而黄仲素“竞将此电压置未即送宁,第三天就出了事。”二是刘鹗的老仆陈贵。袁世凯、世续缉拿刘鹗的“筱电”(为保密,因“筱”字所在韵部为第17字,代指十七日)到十九日才到时任两江总督端方的手上;端方自感事关重大,特召来刘鹗的好友王孝禹,有意透露了消息,并故意拖延了捉捕时间,由白天改为夜间。王孝禹趁机写了个字条专门派人送到刘鹗住处,可是却被刘仆陈贵“挡驾”,坚持说老爷睡了。送信人只得将字条嚼碎吞下,以致使刘鹗又一次丧失了出逃时机。当时连端方也叹息说:“命也如何?”后来,木己成舟,端方“即命王效禹代送程仪二千两。(刘鹗家人语)”
      翌年是宣统元年,即公元1909年的七月初八日,一颗天才之星猝然殒落!刘鹗因突发中风而死于新殭戍所迪化(**),结束了他53岁的悲剧人生。“独立苍茫岁月遒”成了他人生的写照!
      许文金,本科学历。中学语文高级教师。担任过中、小学校长。江苏省散文学会会员,中国散文家协会会员。刘鹗硏究者。发表于报刊作品己累积四十余万字。

散文类
母亲的芳华
陈佳梅

      我的妈妈今年86岁了。我也步入花甲之年。从小到大,只要我出门和远行,她都深情地望着我、目送着我。
      岁月无情。妈妈从满头青丝到头发花白;又从花白,到全白,她慢慢的老了。
      我没有一次拥抱过妈妈,也没有一次当面说过“妈妈我爱你”。更没写过关于妈妈的任何短文,想起来很惭愧。现在,我也60多岁了,自己也有孙子了,最近女儿一家搬出去,我有点空闲,拿起笔写一段她的青春,哪怕是记忆中的片段,也能写出她的芳华,感动一下自己、教育一下儿孙。
      1980年,我家被评为“江苏省五好家庭”,受到江苏省妇联的表彰。在表彰大会上,有记者问妈妈:“在农村,一般妇女一个鸡蛋都舍不得送人,你怎么舍得收养4个孤儿。”妈妈说:“养一个孩子要吃苦,养十个孩子也要吃苦,不过多吃点苦罢了。”
      吃苦是妈妈一生的座右铭,在那个缺吃少穿的年代,为养活11个孩子,妈妈付出了多少艰辛,起早睡晚不停地劳作。每天天还没亮,她就起床准备一家人早饭,吃饭几乎没有坐下过,一手端着碗,一手还抱孩子做事情,等我们吃饭时,她又忙着喂猪,下地挣工分。那时土地是集体耕种,农活由生产队分派,群众到生产队做工,生产队按工日结算工钱。为了我们姊妹穿得周全一点、暖和一点,每天晚上一家人睡下后,她在煤油灯下纳鞋底,缝衣服,有时缝着缝着就坐在那里睡着了。
      上世纪七十年代,农村有了缝纫机,妈妈看到缝纫机做衣服又快又好,就决定学习使用缝纫机。一个近四十岁、有几个娃的妇女要学缝纫机,学裁剪,很多人都摇头,母亲偏要学。她自己赚钱,托人在上海买一台缝纫机,自己坐轮船去上海背回来。也就是几十天时间,她学会了裁剪,学会了做衣服。过年我们穿着妈妈给我们做的新衣服,心里很美,同学们也羡慕。后来她又给一个生产队人做衣服,这样又可以多挣一份工分。
      看着妈妈含辛茹苦地劳作,我想帮妈妈一把,跟妈妈说:“你太辛苦,我不上学了,下来帮帮你。”没想到妈妈脸一沉,大吼到:“你妈妈没有文化,只能这样吃苦,你们必须好好学习,将来才能不吃苦,为了你们将来不吃苦,再苦再累我也要供你们读书。”她对儿女读书要求很严,谁偷懒不上学、不做作业,让她知道了,肯定要挨一顿打。
     我们从小学到大学,妈妈一直用赏识的眼光看着我们的成长,我们取得的每一点进步都会带给妈妈无比的欣慰。当时我们家最快乐的事,就是弟妹们录取通知书进门。我高中毕业后,二妹、三妹、四妹、大弟、三弟均考上大学或专科。我们家这么多小孩考进学校,轰动了全乡,乡邻们都夸爸爸妈妈教育得好。
     儿女们健康快乐成长的岁月,便是爸爸妈妈含辛茹苦、挥洒自己青春年华的时光。我们记得更多的是快乐幸福的童年,却不知他们为之付出怎样的艰辛和劳累。
       爸爸妈妈的善良、无私令我感动。我一个远房叔叔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国家困难时饿死,婶娘改嫁了,留下一个头脑有病的儿子,没人管,流落村头。妈妈把他带回家,花钱给他治病,供他吃住,长大后又花钱给他砌房子找媳妇,成就了他一家人。我二叔二妈有病早逝了,留下三个孩子,大的十多岁,小的六七岁,又是我的妈妈收养了他们。吃住、读书和我们一样,我们有的,他们都有,妈妈还对我们说:“他们的爸爸妈妈不在了,你们不能欺侮他们,要多关照他们。”
      为了我们姊妹11人(其中收养4人)的健康成长,爸爸、妈妈省吃俭用,宁愿自己受委屈,也要把最好的给我们。有一年冬天,我们家已很长时间没闻到肉味了,一个生产队杀牛,爸爸没钱买牛肉,跟人家要了一小桶牛肉汤带回家,妈妈用白菜、粉丝烧了一锅汤,闻到牛肉汤的香味,姊妹们个个说好闻,要喝。妈妈让我分,一个人一碗。我也没把握好,七八碗后没了,最后我自己只有半碗,我要让给妈妈喝,妈妈说:“我闻不惯这味道,你喝吧”,说完扭过头走了。写到这里我双眼模糊,泪水止不住地流淌。妈妈,你这个善良的谎言感动了我一生,你的坚强、你的无私成就了我们,我们感谢你,我的好妈妈。

点评

文题就很奇葩。岁月深处有香吗?细细读来,还真有暗香浮动,暗香盈袖!并非春色滿园,就有罄香;不是夏荷澄碧,就有甜香。沐浴过春花烂漫,静听过荷塘蛙鸣,季节的步履己悄然贴近了秋光。天际飘飞着落叶,但青山遥遥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9-3-28 18:3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3-28 16:14:48 | 显示全部楼层
散文类
连  接
姚克连

      我的祖籍在顺河镇何桥村。从城区到顺河23公里,从顺河到何桥3.5公里。在这段不到30公里的路上,演绎着乡村辛酸而欢乐的故事。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从城区到顺河是条砂石路,从顺河到何桥是条烂泥路。我小学是在顺河小学上的。这短短的路,迄今还印在我脑子里。雨天,只要不冷,我就脱掉鞋子光着脚走。冬天,我穿双大茅窝子,在泥泞里崴来葳去,急得头上汗珠往下滴,生怕上课迟到。每到清明节,回家祭祖,天要下雨的话,我就预先带上塑料袋,到了何桥桥头下坡,就把塑料袋套在鞋子外边,在油泥路上深一脚浅一脚地走着,前脚下去,还未提起来,后脚又陷入泥淖,不到二百米,要走上三四十分钟。近八十的老父老母,让他们进城,怎么也不肯,我们只好在节假日抽空去看他们。当时没有公交车,只好骑自行车,在高低不平的路上来回颠簸,几十公里下来,双腿酸疼要四五天才能恢复。
      进入2000年,从城区到顺河修起了几米宽的水泥路,道路两边栽上杨树,一年年长成参天大树,遮天蔽日。一辆辆公交车和各种各样的机动车,来回穿梭;村民们自驾小轿车,去城里去外地办事,或旅游观光。那一声声清脆的喇叭声,在空旷的田野上空回荡,真像是乡村迎接新时代最美的乐章。放眼望去,一座座别墅似的小楼房拔地而起,一顶顶蔬菜大棚此起彼伏,一排排招商而落户的厂房鳞次栉比。闻名遐尔的顺河卜页,开始从古镇出发,去占领省内外的市场。那香醇绵柔的古顺河酒,带着淳朴的乡土气息,被无数人青睐……
      前些年,有一天我跟退休后回老家的二哥打电话,问他从顺河到何桥的路修好了没有,他说,早修好了,从镇上到各个村组都修起水泥路,小车子可以直接开到家门口。二哥买了辆电动三轮车,又开起一个小杂货店。每天到镇上去买点菜,顺便再进点缺少的小商品,为村民们提供方便。不少村民开着电动车、拖拉机,把自己养的鸡鸭鹅和自己种的蔬菜,拿到集市上去卖,或批发给贩子们。
      一条条蛛网似的水泥路,把城乡紧紧连接在一起了,犹如一条条血脉、神经,让整个城乡活起来,美起来,兴旺起来。我的贫穷落后的乡村,终于翻了个身,进入梦寐以求的小康社会。
        姚克连,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老樟树下
王建成

      虬枝苍劲,冠如伞盖,挺拔雄伟。清风吹过,飒飒作响,如遥远年代的回声,如战场上的金戈铁马。
      闽北光泽县镇岭北溪旁的这棵老樟树,三人合抱粗细,高约30米,树冠径幅约25米,孤零零地屹立在这里千百年。树身上一圈圈年轮,斑驳苍痕的树皮记录了它不平凡的岁月。如一饱经沧桑的世纪老人,见证着这块土地上兴衰的历史。树下北溪的河水日夜奔流,似在充满**地向人们叙说当年那血与火的革命斗争故事。
      据光泽县党史资料记载,1962年初的中央工作扩大会议午餐期间,敬爱的周恩来总理来到福建厅看望代表,恰好坐在当时的光泽县委书记段政和县长王起才身边。周总理问:“你们是从那里来的?”“我们是从光泽县来的。”“光泽……”周总理沉思一下说:“哦,我曾经到过那里,记得县城浮桥边上有一棵老樟树,现在还在吗?”“在,在,只是浮桥大跃进时拆除了,上游建起了大桥!”光泽县委书记和县长激动地回答。敬爱的周恩来总理日理万机,革命经历丰富,一生到过无数地方,没想到时隔30年对光泽这样一个小地方普通浮桥边的老樟树却这样记忆犹深,让在场的人感佩不已。
      镇岭浮桥位于城边,原来是一个渡口,北溪在这里环绕而过。河面是由一条条木船用铁链连接,上面铺上宽厚木板的浮桥,长约百米。两头铁链固定在石桩上,平时人们从上面来来往往,涨大水时一头铁链松开,让浮桥只靠一边岸,以减轻洪水冲击。桥头东北面的这棵老樟树下,过往人等渡、休憩,小贩们摆摊招呼过往人……
      光泽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期间是中央苏区县之一,黄道、吴先喜、黄立贵、曾镜冰等领导的闽北革命斗争以这里为基点,粉碎了**反动派一次又一次的进攻,给敌人沉重的打击。并建立苏维埃革命政权,开展打土豪分田地,红色革命形势受到了中央苏区领导的肯定。1933年5月初,负责中央苏区工作的周恩来同志视察光泽、邵武、金溪、资溪一带工作时到过这里。人们依稀可以想象当时年轻的周恩来蓄着黑胡子,一身灰布军装,头戴红星八角帽,身背大斗笠,在当地同志和警卫人员的陪同下,风尘仆仆地走过浮桥,来到这棵老樟树下坐下休息,与这里的群众亲切地攀谈,谈笑风生,其情融融。最后他站起身,手扶树干,遥望远方,思索着整个苏区的革命斗争计划,描绘中国革命胜利的未来,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这棵老樟树身上伤痕累累,断茎洞孔随处可见。老樟树也许是在艰难的岁月中经历痛苦,倍受折磨。挣扎,抗争,也曾一度奄奄一息。**反动派也许还曾将赤卫队员和同情革命的群众押在这里鞭打,要他们招供红军到哪里去了。在那黑暗的年代,这一带人们被抓、被杀,搞得日渐萧条,人烟稀少。烈士的鲜血浇灌树下的土地,唤醒了人民,更增加了对敌人的仇恨。也许多少人会在月暗星稀的夜晚偷偷来到这老樟树下,祭祀牺牲的革命先烈,祈祷革命的胜利。老樟树也没有被吓倒,在抗争中更加巍然挺立,蔑视凶残,漠视风雨,坚定的信念让它和这里的人们一样相信终有一天革命会成功,这块土地一定会繁花似锦,蓬勃生机。
      “雄鸡一唱天下白”。这里的人们终于迎来了新中国的解放,老樟树焕发新生,多少年冷枯的枝干都绽出了新绿,更加郁郁苍苍,昂然挺立。当年这四野肃杀的地方,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日新月异,人们以周总理到过这里为自豪,用勤劳的双手建设自己美丽的家园。80多年过去了,这里工厂四起,高楼林立,商贸发达,道路宽阔,人车川流不息,一派繁荣昌盛的景象,成为光泽县一个重要的经济发展片区。树下北溪河面上的浮桥早已拆掉,建起了水泥大桥,上世纪八十年代为了适应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又改为双行公路大桥。老樟树也作为名贵古木,列入县政府名木古树保护范畴,写入光泽党史资料,作为红色革命教育的景点。
      历史的硝烟慢慢散去,血红的记忆如天边的霞光熠熠闪亮,如烟的往事不会因年代的久远而忘却。先辈们用血浇灌的这棵老樟树,更加郁郁葱葱,枝叶茂盛,成为激励光泽人民建设发展不可缺少的精神信念。
     今天,多少人来到这里瞻仰老樟树的风采,缅怀周恩来同志等革命先辈当年的革命斗争经历,追思无数革命先烈为新中国诞生、为光泽人民的翻身解放所创下的丰功伟绩。
     老樟树巍然耸立,树下的北溪河水日夜潺潺流淌,似在告诫人们今天革命的胜利来之不易,不要忘记过去,要珍惜现在,建设我们美好的未来。
      王建成,1959年9月出生于福建省光泽县,祖籍淮安区。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福建省作家协会会员、福建省民间文学交流中心副秘书长、福建省民俗学会会员、南平市四届政协文史研究员,福建省光泽县政协文史委员会副主任、光泽县文联副主席、光泽县医院党支部常务副书记。

光环与周恩来背后的几位母亲和妻子
赵日超

      **8年3月5日,周恩来诞生在淮安驸马巷并在这条巷子里生活了12年。在这条巷子的周边,曾传唱着漂母赐饭感韩信的故事,有清朝著名爱国名将、民族英雄关天培殉身前托人将自己的“堕齿数枚,内衣数袭”寄给老母以示诀别,有为保护家乡父老乡亲的抗金女英雄梁红玉,有窦娥遭遇贪官酷吏蒙冤的传说……伟人的成长离不开培养,这里独特的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及遭遇,使周恩来在幼年就受到了不同环境的培养与熏陶。
      周恩来出生在封建官宦之家,当时正处在社会破落衰败之中,周恩来祖父周攀龙做过师爷知县。晚年谋生在山阳县。周攀龙为官清廉,没有给后人留下一亩田地。周恩来生母万氏叫万冬儿,20岁时嫁给周恩来的父亲周贻能。万氏的父亲万青选与周恩来的祖辈一样,也是师爷出身。生母万氏容貌俊美又聪慧机敏,从小读过私塾,受到良好的教育,性格开朗、精明果断、乐于助人,是个顾大局的人。嫁到周家时,周家已走向衰败,她解决家庭矛盾重要秘诀之一就是“求同存异”。而在这个生活窘迫的家庭里,出身名门的她长期处于抑郁之中,对外隐瞒病情,结果不治身亡。
      传说,万氏在临盆前,曾经做过一个梦。梦中有一只鸾凤般的神鸟飞往怀中,家里人认为是吉祥的预兆,便给周恩来起了个乳名叫大鸾,字翔宇。周恩来不满周岁时,他最小的叔父得了肺病,为了挽救小叔父,周恩来被父母过继给他做儿子,给小叔父冲喜。然而小叔父还是离开了人世。嗣母陈氏就成了周恩来的养母。陈氏生于1877年,书香门第,性情温和,15岁时就能赋诗作词。她恪守妇道,夫婿早丧后,终身不嫁。她带着幼小的周恩来,让周恩来在耳濡目染中学到了许多宽以待人的处事技巧。周恩来4岁时,就跟她认字、习书法、吟诵古诗词;5岁的时候,嗣母陈氏把他送到私塾里去读书,她是周恩来文化上的启蒙老师。
      周恩来改称生母为“干妈”,称养母陈氏为“娘”。陈氏又在当地农家为他找了一位乳母蒋江氏。蒋江氏出生于1878年,是位心地善良、勤俭朴实、为人耿直而又不巴结权贵的劳动妇女。她在哺养周恩来时,把劳动人民勤俭、朴实、行善的美德,潜移默化地传给了幼小的周恩来。她常带周恩来到自家的小院里,让周恩来接触穷苦人家的孩子,感受社会底层人的生活。三位母亲对周恩来的教育是多方面的、互补的。耳濡目染下,周恩来养成了宽厚、好学的性格。
     姨外婆对聪明伶俐的大鸾十分喜爱。怕大鸾命短,就按淮安旧时风俗把大鸾认给自己的儿媳作干儿子。因为大鸾的表舅母蔡氏属牛,这样就可以把大鸾永远“留”住。这样蔡氏就成了大鸾的第四位妈妈。蔡妈妈让家塾馆的塾师教大鸾练书法。1909年,表舅龚荫荪因是追随孙中山的革命党人,被清廷下令抄了家,表舅母蔡氏为逃避劫难,与周恩来在船头挥泪而别。
     1903年,刚满5岁的周恩来遵祖训入私塾读书。6岁时,周恩来移居清江浦外祖父家,在那里挑灯夜读《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说岳全传》等大量藏书。周恩来的父亲经常外出,乳母家的生活更为困难,不得已在帮周家照看柴米油盐时悄悄地拿一点回家与家人一起享用,而对年幼的周恩来却照应有加。特殊的磨难使周恩来从小就练就了精明周到的办事能力和勤劳俭朴的生活作风。
      在周恩来故居后院,导游介绍说,这棵梅花树,名叫素心腊梅,为腊梅中最为名贵的品种,是周恩来10岁时,乳母蒋江氏带领周恩来在后院这口水井旁亲手所栽,暗寓背井离乡、怀念家乡和饮水思源之意。如今,人们为怀念乳母和周总理高尚的人格,称之为一品梅树。每年寒冬腊月,腊梅傲骨铮铮,纯黄的花蕊竞相绽放,色泽明亮,浓香纯正,沁人心脾。童年的周恩来在这里曾得到了众多亲人的怜恤和疼爱,受到了多种性格的影响,生母、嗣母和乳母、表舅母使周恩来受到了不同性格的熏陶,塑造了周恩来特殊情感,是周恩来建大功、立大业的重要渊源。
      乳母蒋江氏是周恩来对底层人民情感的带路人。她让周恩来听到了许多劳动人民的事情,如播种、插秧、收割、舂米等等。1907年,周恩来9岁时,已逐渐破落的周家,全靠借债度日,操劳过度的生母万氏和嗣母陈氏不幸先后病逝。年幼的周恩来经常出入当铺,还要去叩富人家的大门借债,直视各种冷面孔。周恩来幼小的心灵养成了梅花傲霜斗雪的性格,开始萌生仇恨旧社会的火种,痛恨为富不仁的人,开始同情并乐意接近穷苦的劳动人民,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乳母还带他到乡下家中去玩,他不仅结交了乳母的亲生儿子等穷苦人,而且亲身体会了农民耕作的艰辛,从中理解了嗣母经常给他讲的“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诗句的真正含义。
      在这种艰难的生活中,乳母给了他很大的帮助,帮他照看两个弟弟,替他解决一些生活难题。1910年春天,伯父托回乡探亲的堂伯父周贻谦,把周恩来带出了淮安,到东北去生活、求学。在东北读书时,乳母曾托人捎信给他。他到南开学校读书时,乳母还拿**坐船到天津看望周恩来。之后的漫长岁月里,乳母和天下母亲一样过着清贫的生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当好自己的农民,默默走完了一生。改革开放后,她居住的房子因城市改造被拆除,一生与光环无缘。市井之外,被光环围绕的周恩来,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当上总理后,向来京开会的淮安县委负责人询问乳母一家的情况,他请人查问当年与自己游玩的乳母家孩子是否健在。
      在周恩来总理光环背后,人们还会想到他的妻子邓颖超。1919年“五四”运动时,年仅15岁的邓颖超就在天津组织成立了天津女界爱国同志会,认识了她的一生伴侣——周恩来。他们于1925年8月8日喜结连理。新中国成立前,邓颖超担任过中共中央局秘书长、中央执行委员等,是名副其实的中央干部。在新中国成立时,以邓颖超的资历和地位,完全有资格当部长,但周恩来不同意。周恩来说:“只要我当一天总理,她就不能到政府里任职!”周恩来在担任国家总理出访时,她没有一次跟周恩来出国。1974年,毛主席亲自提名邓颖超出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所有人也都一致举手同意,但周恩来却坚决反对。
      周恩来去世后,邓颖超先后担任过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在1983年到1988年担任过全国政协主席,成为正国级的国家领导人。晚年时,邓颖超感慨地说:“当总理的夫人其实很难。定工资时,蔡大姐定为三级,我按部级也该定五级,可报到他那里给划为六级。”邓颖超从来没有怨言,心甘情愿地站在了丈夫光环的背后。
      我静静地站在素心腊梅旁,花香进入我的鼻孔,**着我的神经。腊梅,花中一品;周公,官至一品;乳母,民之一品;其德,人之一品。乳母不攀权势与富贵的精神和品质犹如缕缕梅香源远流长。
     一品梅花香,令游人陶醉,让世人敬仰。“吃百姓之饭,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说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这是淮安府衙的一副楹联。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2013年10月26日在山东菏泽调研座谈时,把这副对联送给参会的市委、县委书记。习总书记说,对联以浅显的语言揭示了官民关系。封建时代官吏尚有这样的认识,今天我们共产党人应该比这个境界高得多。
      周恩来生之于百姓,力量来自于百姓,光环来自于命运不同的母亲和甘愿站在他背后的妻子。
      赵日超,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旅游文学委员会委员、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家协会副秘书长、常务理事。著有散文集《窗外风景》。获第八届冰心散文奖等。游记入选《小学生轻阅读·江苏名篇》《中国散文大系》(旅游卷、抒情卷)《中国散文家代表作集》,连续5年入选《中国散文排行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3-28 16:59:11 | 显示全部楼层
湖光水色写风流
杨文龙

      一个秋日的清晨,站在白马湖大堤上极目远眺,只见薄薄的雾霭好似给白马湖披上了一层美丽的面纱,水天一色的白马湖犹如刚出浴的少女,是那么的清纯水灵,亭亭玉立。怪不得多情的诗人常把洪泽湖称为“男性湖”,因为他雄浑粗犷,而把白马湖喻为“少女湖”,因为她安详恬静。千百年来,白马湖一直以博大的胸怀呵护、哺育着淮安儿女,见证着江淮大地的岁月流转、沧海桑田。
      走进白马湖,一湖传说依旧迷离,一湖诗句更有风韵。
      唐代大诗人刘禹锡《采菱行》:白马湖平秋日光,紫菱如锦彩鸾翔。荡舟游女满中央,采菱不顾马上郎。这是一首相和歌辞,更兼白话入诗,民歌风味十足,是一种劳苦大众喜闻乐道的风格……优美的歌词,美妙的歌声,和采菱女郎靓丽的身影交织在一起,多么动人。而风流天子隋炀帝杨广下江南过淮河经白马湖时作《早渡淮》:平淮既森森,晓雾复霏霏。淮甸未分色,泱漭共晨晖。晴霞转孤屿,锦帆处长圻。杨广的诗,直观道出了白马湖地区的晓雾晨晖、锦帆翠岛,水阔草绿、天水一色尽展眼前,自然景观呼之欲出、一览无余。清朝进士、翰林院侍读、宝应人乔莱游历白马湖时曾有《白马湖》诗一首:白马湖中菱叶稀,采菱风雨湿人衣。红妆荡桨因何往,贪看鸳鸯比翼飞。这样的诗句,令人心醉。我们仿佛听到那首多情的乐府民歌《西洲曲》,看到那位采莲少女的倩影,感觉到她那“春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的心曲。白马湖就是那位痴情少女梦中的西洲。
      白马湖前世,湖漕的重要通道。白马湖昨天,滞洪灌溉。
      1954年8月6日深夜,淮安区南闸镇白马湖东闸口处大堤决堤,南闸、林集、范集、三堡等运西地区成了水乡泽国,房倒屋塌,庄稼被淹,近20万人流离失所成了灾民。
      特大自然灾害的切肤之痛,激起人们与洪水作斗争的决心。1957年,在白马湖南与宝应湖之间,兴建白马湖隔堤,西起老三河北堤,向东经金湖县白马湖镇,并延至宝应县运河西堤,全长23.01公里,并把62.5华里的山阳环湖大圩缩短到28华里。白马湖隔堤筑成以后,白马湖与宝应湖截然分开,白马湖为上一级湖,自此白马湖不再受淮河洪水的侵袭,而成为内湖。
      多年来,每到汛期,沿湖乡镇的人民为防汛保堤,作出了巨大的奉献与牺牲。1991年夏季,地处白马湖畔的南闸镇遭受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涝袭击,房屋倒塌,农田受淹,特别是白马湖大堤受洪水侵袭,岌岌可危。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为了保堤卫家,3万多水乡人民舍小家,顾大家,与肆虐的“洪魔”连续奋战7天7夜,用鲜血和生命保住了白马湖大堤,使洪灾的损失降到最低程度。在抗洪保堤的战斗中,涌现出了“全国抗洪英模”张月芹,“全国卫生系统抗洪先进个人”陈一夫,“江苏省抗洪模范陈贵,还有数十名市、县级抗洪救灾先进个人。张月芹还代表淮安参加全国抗洪英模事迹报告团,向全国展示淮安儿女抗洪救灾的业绩和风采。
      白马湖的今天,保护与开发**潮涌。白马湖未来,碧水蓝天风光好。
      白马湖为平原浅水型、草型湖泊,水质清澈,生态环境优美,水生资源丰富,盛产多种水产品。白马湖历史遗存丰厚,旅游资源得天独厚,具有极高的开发利用价值。
      自进入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由于围湖造田、圈圩养殖、种植和围网养殖等影响,湖区面积不断缩小,防洪滞涝调蓄库容明显减小,行水通道不畅,蓄排能力下降,加之上游河流污废水汇入,风光旖旎的白马湖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破坏……
      2010年以来,淮安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先后作出了一系列的保护与开发建设白马湖的重大决策,明确提出,大力推进生态养殖,改善提升湖区生态环境,打造苏北“西湖”,并以此促进淮安“健康城市、最佳人居环境城市、生态城市、全国文明城市”、“苏北重要中心城市”建设进程,实现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为了响应上级号召,世代以湖为生的漕运镇渔民村256户渔民,主动退养还湖,洗脚上岸,区、镇、村三级帮助成立了3个专业渔民合作社,解决专业渔民的生产、生活后顾之忧。柏庄村314户村民主动搬迁,离开祖辈住居的老宅,集体迁进安置小区居住,保证了白马湖保护性开发的顺利进行。
      白马湖环湖大道两旁,香樟、垂柳、桃树等绿意盎然,生机勃勃;白马湖畔,稻谷飘香。碧波万顷的白马湖水面上,挂着国旗的小船有的正在打捞青草杂物,有的下网捕捞,有的正在垂钓。水色、渔船、蓝天、白云、绿岸,组成一幅独特的白马湖自然画面。湖光水色,令人心神向往。
       现在白马湖区生态系统逐渐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一个水清岸绿、人欢鱼乐、社会和谐的新景象,成为淮安这座城市又一道绝美的风景,为富庶美丽的新淮安增添了无限光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3-28 15:45:56 | 显示全部楼层
《从一个故乡到另一个故乡》:原来,“露从今夜白 月是故乡明”在这篇散文中得以体现。作者虽然定居在远离老家的江苏昆山,却始终魂牵梦绕着生之养之的故乡:山西麻糊村。割不断的乡愁,总是藕断丝连。故乡是自己的根,他乡是自己的旅店。作者适应了他乡却又眷恋着故乡,乡愁的纠结,思乡的情殇,复杂的情感,在字里行间流淌。  

点评

体味新颍,别具一格。能把过年的那些平常的事儿上升到理性的思考,感悟到人生,多少吸引人的眼球。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9-3-28 18:3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3-28 15:47:58 | 显示全部楼层
《从一个故乡到另一个故乡〉两种乡愁,交汇碰撞。延绵的乡思,依然绵长。不思量,自难忘。两地相思,一样纠结,难以割舍,挂肚牵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3-28 15:49:52 | 显示全部楼层
《春节人生课》春节,本来就是我囯农耕社会衍生出来的一种文化。作者回首儿时那些有关过年的许多美好场景以及按部就班走过的程序,常常定格在记忆深处,永远值得回味。那位了不起的农民父亲,把扫尘、送灶、煮腊八粥、拜年⋯⋯这些个看似平常的的礼仪,关联到理性的高度去处置,不仅浓烈了年味,而且赋予其特殊的内涵。这些,给作者的感受,不啻是上了一节节人生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3-28 16:23:57 | 显示全部楼层
《从一个故乡到另一个故乡〉两种乡愁,交汇碰撞。延绵的乡思,依然绵长。不思量,自难忘。两地相思,一样纠结,难以割舍,挂肚牵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3-28 16:26:13 | 显示全部楼层
《时间深处的香》
     这是一种略带禅机的感悟,也是一种超脱尘世的悟觉。心无旁骛,让心灵这方芜杂的田园,植入心花,去沐浴春月秋光,去浸润夏阳冬雪,怒放在不尽的流年!更希冀有一个知心为侣,捎心香一瓣,一道徜徉在有香的岁月。文笔隐柔,甜意绵绵,似乎泄漏了作者欲说还休的某种心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3-28 16:29:07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樟树下〉闽北光泽县镇岭北溪旁的一棵老樟树,历尽沧桑,她见证了一段回响着金戈铁马的艰难岁月。这棵老树,不经意却牵扯出一连串的故事,而且这个故事与伟人周恩来扯上了关系。周总理始终眷恋着这段情缘。总理的人品,得以一一展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3-28 16:31:16 | 显示全部楼层
〈〈连  接〉〉改革开放40周年,成果辉煌,作者从小处着笔,选择从交通的角度凸显农村翻天覆地的变化。这里面有不经意的小故事,有尘封的往事,虽然平平实实,却从一个方面展示了便利的交通,同样表达了改革开放伟大成果的主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东方旅游文化网 ( 苏ICP备10083277号|苏公网安备 32080302000142号 )
东方文旅百家集,天下风光一网中! 电话:13196963696

GMT+8, 2024-11-28 05:59 , Processed in 0.091846 second(s), 6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