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扫一扫,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查看: 551767|回复: 2

顾沛然:淮水的前世今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6-18 17:20: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由咆哮向安宁  从毁灭到重生——淮水的前世今生

顾沛然
    2012年的一天,我在下班的路上,看见从一辆满载黑色生活土的渣土车上掉下一块青花瓷片。好奇心促使我进入渣土车驶入过的工地一看究竟。只见从深达18米左右的地基里,挖出了许多条石、宽砖,坑墙有黑土、黄土、沙土等土层。我以为是古代的某个墓葬被发掘,随即打电话与博物馆联系。
    经考证,该处为宋代的闸口遗址,是宋代遗址。那么,为什么当时的闸口在土层下18米左右?为什么土层分层分色?为什么有沙土、黑土等?
    实际上,这一连串的为什么,正是淮安与水的那些陈年往事的真实写照,这里也有许多理不清、道不明的故事!
    而这,也是一部淮水由咆哮走向安宁的历史……
    淮安位于江淮平原东部,东近黄海之滨。地处长江三角洲地区,境内水网密布,水域纵横。发源于河南桐柏山的淮河(淮安古黄河),蜿蜒曲折上千公里,从淮安穿境而过,奔腾至涟水下海。淮安的城市名称,也与淮河息息相关。据史料记载,南齐永明七年(489),“割直渎、破釜以东,淮阴镇下流杂100户置淮安”,以祈盼淮水安澜为寓意,取名淮安。雄踞淮安古城中心的镇淮楼,通常的说法也是为镇压淮水,祈免水灾所建。
    淮安的历史就是一部与水斗争的历史,这就不得不说起我们的母亲河——黄河。
    黄河发源于遥远的巴颜喀拉山脉,流经9个省(自治区),由于经过黄土高原,所以河水里夹杂了大量的泥沙,正因如此,黄河被称为世界上含沙量最多的河流。因为这些泥沙会堵塞河道,所以黄河很难稳定地在一条河道中流淌。历史上的黄河经常泛滥,几乎每10年下游就会淤塞一次。黄河自古就有两条入海的水道,一条是今天济南市北面的黄河,另一条是从安徽北部至今淮安市淮阴区的废黄河故道入海。两条水道交替淤塞,河水交替改道入海。加之历代政府清淤不力,所以在历史上,黄河经常泛滥成灾,民不聊生。为了躲避灾害,维持生计,黄淮海地区人口不断向周围扩散、迁移,山东就出现了闯关东,安徽及苏北就出现了讨饭的“丐帮”。而这些位置,便是历史上所说的“黄泛区”。
    从宋代开始,黄河下游极其不稳定,经常出现改道的现象。南宋光宗绍熙五年(1194),河南阳武决口东流,黄河水分为两道,一部分经山东入海,一部分由泗水向东南至清口(今淮阴区)夺淮水入海。宋金对峙,金人大举入侵时期,东京府汴梁守将杜充为阻止金兵南下,在滑州(今河南滑县)人为挖开黄河堤,造成决口。此次黄河决口造成的后果是把黄河从北向彻底导向了南侧。北宋南迁后,宋金两国以淮水为界,楚州(今淮安区)即在淮河以南的边境线上,战争频发,而河道维护松弛,不断淤积,更是水患不断。
    今天淮安尚存的废黄河,即是从草湾(今徐杨乡老坝)向东至钦工、宋集西部至涟水大桥,再入海的那条淮河。明万历三年(1575)前,淮河从盱眙向东北至清河县(今清江浦区与淮阴区)向东,过王家营(今淮阴区)到草湾,拐弯向南,经钵池山(今板闸西北)东侧南下到达河下,转弯向东(翔宇大道下面是河道),经下关向东北,过范家口、刘伶台、季桥大湾、小湾,到涟水大桥下海,史称“山阳湾”。
    明代黄河全面夺淮,淮河一河承两河水,灾害不断,特别是山阳湾大水季节,水由草湾向南,直灌淮安三城。最为严重的是,大水冲破南堤横冲直撞,淹没整个里下河地区,造成无数次运河淤塞、漕运中断的严重情况,令人闻之色变。
    据淮安地方志书中记载:
    万历元年(1573),淮水暴涨,弥漫千里;
    万历二年(1574),黄河和淮河又泛滥,淮安受灾;
    万历三年(1575),总河都御史傅希挚治河工程未成,黄河在崔镇决口,淮河在高家堰决口,高邮湖清水潭、丁志等处也决口,洪水冲灌淹没淮安、高邮、宝应三城。
    明万历四年(1576)四月,漕运侍郎吴桂芳言:淮安新城外河深不过五七尺,惟清江浦(运河)相对草湾地方地形低下,黄河屡向冲决,欲夺安东县(今涟水县)后下海。以县治悠关,屡决屡塞,致近年淮黄交溢。去岁草湾以东,自决一口,宜于决口之西,王家山之东,开挑新河,以迎扫湾之溜。
    此工程历时9月完工,当时称为草湾河。在向南的淮河主道口筑了一道堤坝封堵,为今天的老坝。后向南故道仅作为普通人货物往来使用,以运盐为主,又称盐河。不过至明万历十七年(1589),河道变窄,基本不通航。至清代早期,河道便已经淤塞。
    到了清代初期,三藩、河务、漕运成为了治国安邦的3件大事。虽国库充盈,资源丰沛,治理河道措施有力,但黄河不时还是有点小性子,但还可以控制。而到了咸丰元年(1851)在徐州丰县北岸溃决,同治期间黄河连续3年大决口。加上捻军起义,清政府四面出击,中央国库空虚,治理水患的经费紧张,下游河道不断淤阻,决口便年年都有,尤以淮安至河口段河患最为频繁。
    黄河泛滥的最严重后果,就是城池的淹没。在盱眙县境内,就有一座淹没在水下的古城——泗州城。泗州城始建于南北朝时期的北周大象二年(580),历史上曾是淮河下游一座重要都市,扼守淮河两岸及南北大运河由淮河入汴的南端口岸,具有突出的战略、交通和经济地位。明代黄河全面入淮,黄河水由开封、徐州一线入泗水,在清口汇入淮河,致使淮河河床抬高,淮河排水之路渐失。加之万历六年(1578)年高家堰加高并抬高水位强引淮河水入清口后,洪泽湖面积随之增大。至清康熙十九年(1680)黄河夺汴入淮,再至康熙三十五年(1696),泗州城彻底被淹没在河水泥沙之中。
    说到了水,不能不提“闸”。而提到板闸,很多人都会想到淮安钞关。淮关居两淮之咽喉,贯淮扬之通衢,中穿运河,环卫淮城,是我国明清时期负责全国运河税收的一大税务机构。2014年,原板闸镇进行拆迁改造,在作业过程中发现了大量条石,后经淮安市博物馆对其进行调查勘探,确定地下埋藏着一座石砌明代水闸遗址。由于水闸底部铺筑为木板,故名板闸,板闸镇也因此得名,沿用至今。板闸始建于明代永乐年间,至清康乾期黄河(淮河)夺淮,泥沙不断淤积,最终掩埋于地下。
    新中国成立后,新的水利工程不断建成,这才彻底结束了淮安地区水灾不断的状况,拯救百姓于水患之中。历史上,从1855年始,黄河虽走北道,淮河、运河仍然处于不稳定状态,1911年、1921年、1931年均发生了大洪水,淮安城内外生灵涂炭。1950年,淮安又发洪水,老百姓拖家带口逃荒。有人乞讨到了安徽,发现安徽比淮安还穷,便有了顺口溜:“上安徽,吃大亏,睡草堆,淌眼尿。”洪水来时,有人带上干粮爬上树梢等高处,蛇也向树上爬,便有了蛇咬人、人落水之事,且常有发生。
    时淮安县王汝祥县长前去北京,向周恩来总理汇报了“人蛇争树”的情况,希望修一条水道。周总理向毛主席进行了汇报,主席亲自批示:“一定要把淮河治理好”。随后,周总理亲自选址,将总渠放在了淮安,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苏北灌溉总渠就这样诞生了。它西起洪泽湖,东至扁担港口,横贯淮安、盐城两市,渠道全长168千米,兼有排涝、引水、航运、发电、泄洪等多项功能。该项工程由江苏省治淮工程指挥部组织施工,工程于1951年10月开工,1952年5月完成。与此同时,在苏北灌溉总渠北堤外平行开挖排水渠一条,用于排除总渠北部地区的内涝。总渠设计引水流量500立方米/秒,计划灌溉里下河和渠北地区360余万亩农田。
    从此淮水真的到此安息了,淮安人民过上了好日子。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淮安就在与水的爱恨交织中,一次次经受磨难,又一次次地重振旗鼓,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水文化元素。

 楼主| 发表于 2019-6-18 17:21:46 | 显示全部楼层
《勺湖志》中的勺湖风光

高建平

淮安已故文史专家丁志安先生在《淮安方志漫谈》中讲到,民国《勺湖志》为近代文人毛乃庸撰,未见传本。然笔者无意中发现由淮安毛乃庸所撰的《勺湖志》今藏于北京图书馆。
现存民国《勺湖志》共16卷,其中卷1为总叙;卷2至卷8为书院;卷9为园林;卷10至卷12为祠庙;卷13为寓贤;卷14至卷15为艺文;卷16为丛记(并附1卷)。全志记载详实、严谨,收备较详。卷首有引论题其要,文字简核、去取得当,是研究淮安勺湖园林史的重要文献。
勺湖又名郭家池、郭池、郭家荡、郭家湖、王家池、王家湖、放生池、女儿湖,在淮安城内西北隅,西及北均抵城垣,东限万寿桥,与城河通。面积占城十一而不足,其始无可考。邑人阮葵生《茶余客话》谓唐时即极盛。赵嘏诗云“城碍十洲三岛路,寺临千顷夕阳川”者仿佛指此,然无确证。宋时始见著录,称王家池。元为菱田。明季淮安推官袁彭年四面筑堤,禁捕鱼,号为放生池。久之禁地,堤亦圮。顺治中,漕督蔡士英复修堤,顺治庚子,总漕蔡士英就墩建大悲阁,联以板桥,俗名蜈蚣桥,象形也。光绪中何俊卿舍人锐意重修,劝募经年始复旧观。颜其桥曰:如虹。夏时有人觞客于此。不三五年渐就零落,桥板为邻近所盗,盈盈一水又可望而不可及。
当年湖面清净,菰蒲飘香,被文人雅士辟为寄情怀、避尘嚣的好去处,更被佛家、道家视为建立清净之所的首选之地。勺湖即为名湖,令历代达官贵人、文人墨客流连忘返,或歌或赋,赞美勺湖风景绝胜。
淮安曹钟昌曾有诗:

淮扬烟景比钱塘,挂眼青山是女墙。
南北高城峰势远,水云片片数西方。
书院西邻太乙宫,湖心亭子纳南风。
长桥记卧沧波上,安得如虹比跨虹。
宦游不知几春秋,爱住杭州抵楚州。
一样六桥分内外,皇经阁比望湖楼。
拳山勺水艇如瓜,西望湖滨塔影遮。
欲比雷峰看夕照,赏心美景属荷花。
绿杨几树正当门,苏小春情孰比伦。
多少荒坟松柏下,不知何处月香魂。
西北高楼近钓台,韩侯更比岳王衰。
渔钩直肖精忠柏,欲折雄心百不回。
清芬自古有涟漪,循吏声名百世知。
为问淮安贤制府,风流远比白苏祠。
前朝寺观复余几,不见残僧空叹欷。
若把三城比三竺,圆明灵隐略依稀。
昔贤曾著《西湖志》,今代西河善属辞。
从此江南与江北,山公都作习家池。

蔡公祠,在勺湖如虹桥南,龙兴寺北,旧本寺中地。水陆寺,在万寿桥侧。老君殿,一名太上行宫,旧为龙兴寺郭家地。
龙兴寺,在勺湖南岸,为淮安最古迹。晋泰始三年(267),沙门竺昙至洛阳,世号敦煌菩萨。后于江左译经。永嘉二年(308)自广陵郡之山阳。时庾希方镇淮阴,有山阳人夏宽施地400余亩。筑坛建刹,是为建寺之始。有陈文烛《重修龙兴寺碑》、阮葵生《龙兴寺》《总漕杨锡绂重修万寿宫》、沈柿《宿龙兴寺》、邱象升《过龙兴寺访白孟新承示新德》、范以煦《龙兴寺歌》等赞美龙兴寺优美风光诗文存世。
斗姆宫在龙兴寺东南。文通寺,在龙兴寺西。毗连奎文书院,左倚城垣,后浸勺湖,风景绝胜,其创始无可考。旧名崇恩千佛寺,俗呼千佛寺。门外有桥,榜曰“文通”。文通塔,魏黄初元年(220)建,高5丈,顶高5尺。关帝庙,在龙兴寺东侧。环碧堂,在水陆寺后,万寿桥东。即心庵,在龙兴寺后池岸北,老君殿左。火神庙,在陆家荷叶坊东。
由于历史原因,淮安勺湖周边寺院、名胜荡然无存。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1981年前后,时淮安县人民政府据文献记载和勺湖自然条件,对勺湖加以大规模修缮,使得勺湖又重放异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6-18 17:22:12 | 显示全部楼层
钵池山与山、邱二湖

刘怀玉


淮安生态文旅区以北不远就是钵池山。钵池山是一座曾经存在过的山。如果说盐河曾经是一条大川的话,钵池山则是一座名山。
现在的人都未见过钵池山,它是个什么样子?这只能从书本上去查寻了。同治《山阳县志》、金铣《敕封景会禅寺兴造记》、王琛《淮郡典故》、朱涵《钵池山炼丹台仙迹记》、黄树森《钵池山赋》等诗文,都有记载。综合起来,钵池山大致是这样子的:此山仅是土阜,“高约略丈许”,并无石头。周环绵延10里左右,高高矮矮,起起伏伏,四周高,中间低,形如钵盂,故名钵池山。虽然没有高山峻岭,但有树木阴翳,山径环叠,半山有亭。其位置北边是淮河,南边是湖泊,环境清幽。田毓璠说,湖水环山,山在“烟波浩荡”之中,“若岛屿浮立海上”,让人感到这确是一个“仙乡”。
古人云:“山不在高,有仙则名。”钵池山成为名山,光凭这点美景是不行的,而是因为它与仙人王子乔挂上了钩。唐代杜光庭将此山列为道家“七十二福地”之一,所以名气大了起来。据记载,明清时代山上还有王子乔的祠、炼丹的台、灶和井。“天下名山僧占多。”和尚也不甘落后,在山中也修起了一些庙宇,最有名的是景慧禅寺。明代和尚们化缘修寺,请大文学家吴承恩曾为他们写一篇文章,吴承恩立即“闻之欣喜,乃复赞叹。赞叹不已,而说偈曰”,作了一篇《劝缘偈》。
钵池山下的湖,叫做山子湖。但异名颇多,天启《淮安府志》称它为山字湖,何希范诗“河路成山子”,意思是湖中水道呈山字形,因而得名;李元庚《山阳河下园亭记》说,山子湖一名君子湖,因为其中多隐士,因人得名;杜首昌诗作“山紫湖”,还说山里还有个“山紫庵”,尚不知所云。淮关上的人则称之为后湖,因其在钞关的背后。实际上这湖很类似一个堰塞湖,东边的淮河、西边的运河两大堤左右拦着,水不得出,积瀦而成的。
山子湖主要在钵池山的南边,水向南便流入邱家湖,再向南有一道三城坝拦住,中有一伏龙洞与南边相通,即与河下接近了。
过去从南边来游览的人,多从水路乘船前来。当年笙歌画舫,游人骈集。黄达《游钵池山记》云:

时当暑月,两三人坐一小艇,置竹几,茶瓯酒碗具列,刺篙声在芦苇间。月气生凉,手持蒲葵扇不动,已而香风拂拂袭衫袖,指点所为爱莲亭者,若远若近,掩映于烟光幂历之外。

船到了钵池山边,即可从景慧寺边系缆登岸了。
从水上看钵池山,风景真不一般。邱谨《钵池泛舟》诗云:

天光湖影镜涵空,菱汊蒲湾面面通。
鸟带残霞飞别浦,云横深树断晴虹。
千株柳亚山塘雨,百顷荷翻水溆风。
向晚维舟岩际宿,上方楼阁夕阳红。

诗中“菱汊蒲湾”“鸟带残霞”“云横深树”“千株柳亚”“百顷荷翻”,颇饶野趣,确实很美。
乾隆三十九年(1774)淮河老坝决堤,洪水淹没了这一带,带来的泥沙,将沟壑淤成了平陆,山邱二湖从此消失了。
因钵池山是沙土地,所种植的萝卜青皮红心,清脆多汁,人们拿它当水果吃,称它为“心里美”。商贩挎篮或设摊叫卖,不管是哪儿产的,都说是钵池山萝卜,是地方的名牌。后来,人们开始使用沙子作建筑材料,便挖坑取沙,本来就不高的土丘,就逐渐被挖平了。挖山不止,挖到深处,钵池山有的地方就变成了“钵池塘”了。“钵池塘”里长出了白茅黄苇,显示了愚公移山的威力,和陵谷变迁的沧桑。

(作者系淮安市淮安区历史文化研究会副会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东方旅游文化网 ( 苏ICP备10083277号|苏公网安备 32080302000142号 )
东方文旅百家集,天下风光一网中! 电话:13196963696

GMT+8, 2024-11-24 14:46 , Processed in 0.042431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