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扫一扫,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查看: 192744|回复: 0

7月3日李诚:从“体育场”到世界文化遗产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8-27 17:32: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从“体育场”到世界文化遗产

——总督漕运部院遗址的发掘、保护、申遗工作亲历记

李诚

同治《重修山阳县志》载漕运总督署图

2002年遗址发掘现场

省文物局领导检查遗址保护工程

遗址西南隅发现的大型水井

明清遗址下3米处发现的宋代地面

总督漕运部院仪门

总督漕运部院遗址作为我区著名的文物旅游景点、改革开放的重要窗口,从2002年开始发掘、保护,到2014年成为世界文化遗产“中国大运河”的一部分,历时12年。作为一名基层文物工作人员、一位亲历者,我愿叙其详,与大家共享其中的经历。

如果把京杭大运河比作一条龙,其龙头在北京,龙尾在杭州,那么它的心脏就在我们淮安市淮安区——古代的淮安是漕运总督公署所在地、全国漕运的指挥中枢。规模宏大的总督漕运部院衙门雄踞淮安老城中心数百年,直至上世纪40年代后期毁于战火,解放后在遗址上建起了体育场,一直沿用了半个世纪。

2002年8月初,我区决定对体育场及围墙巷进行改造,建市民广场。工地上,工人们正在紧张地忙碌着,突然,挖掘机挖起了一块大石头,石头下面,是一个深不见底的大洞。为了赶工期,挖掘机手就用大铲斗往里面填土,谁知填了几十铲也没填满,“莫非是传说中的藏军洞”?他赶紧向上面报告。消息传到文物部门后,我们迅速赶到现场勘察,认定这是一口大型水井,同时还发现工地上挖出了许多建筑构件,有石柱础、石门墩、石门楣、石灯和琉璃筒瓦、脊瓦等,联想到此地是历史上总督漕运部院遗址,我们报请区政府将工程停了下来,并迅速向上级文物部门报告情况。

经江苏省文化厅批准,由区文化局、区博物馆抽调专业人员组成考古队,在南京博物院考古研究所和扬州博物馆考古专家的指导下,于2002年8月上旬开始对这一重要的遗址进行了科学发掘,历时一月有余。

考古队重点清理了中轴线上的仪门、大堂、二堂、大观楼、淮海节楼等。从遗址已经暴露的情况来看与文献记载基本吻合。在大堂前院的东南角地表下4米处发现有宋元文化层,还有青砖路面,说明我们这个城市是在不断地“长高”;对那口被填埋了一半的古井亦进行了清理,它的腹径达到3.2米,相当于一间房子的宽度,里面除了少量文物,还有一具尸骨,也不知是哪个朝代的冤魂。

由于地处古城市中心,发掘期间,工地上每天都围满了热情的市民,为了及时向社会各界通报遗址发掘情况,我和同事王锡民共同撰写了《遗址重光、名城增辉》一文在地方媒体上连载。发掘工作结束后,我俩又编写了考古发掘报告,刊登在《中国文物报》2003年3月26日第一版。摘要如下:

淮安发现明清总督漕运部院建筑群遗址

揭露面积5000平方米,官署建筑群遗址规模宏大,保存完好,布局严谨,为研究隋代以来中国漕运发展史提供了极为重要的实物资料

自隋代开凿大运河以来,历唐、宋、元、明、清,大运河一直是国家经济的命脉。而京杭运河上惟一一处统管全国漕运的官署便设在江苏的淮安。1762年乾隆皇帝南巡途径淮安时,为勉励时任统管全国漕运的总督杨锡绂,特赐诗一首,此诗被后人摩刻勒石成碑,现仍完好地保存在淮安,而当时的总督漕运部院,随着岁月的更迭和战火的洗劫,其恢宏的建筑早已不复存在,遗址也逐渐被湮埋在地下。

据明天启《淮安府志》和清同治《重修山阳县志》的记载,明清漕运总督署南临北宋镇淮楼,北依明清淮安府署,雄踞淮安府中心,依中轴线设大门、二门、大堂、大观楼、淮海节楼、后院等;东侧有官厅、书吏办公处、东林书屋、正值堂、水土祠、一览亭等;西侧有官厅、百录堂、师竹斋、来鹤轩等;在大门外东西两侧各有一座牌坊,大门对面有照壁,大门前还有元代从波斯国运来的青石狮子一对。从遗址已经暴露的情况来看与文献记载基本吻合。

发掘范围以总督漕运部院的大堂为中心,采用按建筑分区揭露的方法,发掘面积5000余平方米,发掘深度0.5-1.2米,揭露至明代文化层。总督漕运署的大堂坐北朝南,墙基尚存,东西长28.8米、南北宽22.8米,五开间五进,用青砖平叠砌成地坪,地坪上有覆盆式柱础34个,除个别位置略有移动外,大部分保持原位,柱础直径通常0.7米,最大的为1.1米,自西向东为7、6、4、4、6、7式分布,自南向北为6、6、6、2、4、4、6式分布,根据柱础的排列推测大堂应为硬山式建筑,外有廊;大堂每间的宽度不等,从东至西依次为3.7、3.3、3.3、3.3、3.15、4.4米,中堂距南墙约11米处,有一东西长约6米的“工”字墙。大堂外为一低于大堂地坪约0.15米的敷砖平台,东西长21.2米,南北宽8.8米,平台南为立砖砌成的道路,道路呈中高边低,路面微拱,长约54米,两侧有宽0.32米的条石铺垫,从北向南还各有4块边长为0.38米的方形青石,分别以2.3米的间距排列,道路东侧北端的条石上,有直径为0.075米的插孔3个,可能为插旗之用。道路两旁系青砖平铺的地面建筑遗迹。

大堂前的二门、大堂后的二堂和大观楼也进行了清理。二门的石门墩、石柱等基本在原位,门两侧还有石灯;二堂因多次扰乱,布局较零乱,对其具体的建筑情况不甚明了;大观楼基址东西长26.9米,南北宽25.6米,分为南北两进,进深分别为10.39米和10.8米,大观楼的柱础在墙体内,是砖砌台基,用立砖叠砌,直径为1.4-1.9米不等,有的内有残留的木柱;而墙角和地坪上则为石柱础,下方上圆,边长0.8米,共发现7块,出土时大多移位。

另外,在大堂东南40米处,发现大型水井一口,井口距地表约1米、最大直径3.2米、深约12米,用青砖横向叠压砌成。如此大的水井当为官署办公、生活和消防之用。

根据发掘情况和建筑形式分析,明清总督漕运部院应为明代建筑,清代仍在沿用。为了了解总督漕运部院的沿革,在大堂前院落的东南角又开了一条2×10米的探沟,在明清遗迹下3米处发现有宋元代文化层,并发现用青砖立向铺设的地面遗迹,砖长0.24、宽0.09、厚0.05米,属于典型的宋代小砖,在砖的横面上有长方形横印戳记,分别为楷书阳文“窑户陈美”、“窑户王成”等,在其左侧均有一模印的楷书“官”字以及画押符号,又属宋元时期的风格;从出土的文化遗物来看,也多为宋元时期的建筑构建和影青、黄釉瓷片等。估计应为宋代的建筑而元代仍在沿用。由于发现宋代的建筑遗迹,探沟未再向下发掘,故隋唐时期的建筑情况不清。

总督漕运部院是朝廷的派出机构,也是沿漕运数省的最高行政机构。漕运总督多由勋爵大臣担任,唐代的副宰相刘宴就治理过漕运;宋代的范仲淹,曾经“监楚州(即淮安)粮科院”;明代的李三才、史可法,清代的施世纶、唐英、琦善、穆彰阿、阮元、恩铭、段祺瑞等,都在淮安任过漕运总督之职。漕运总督权力显赫,不但掌管漕运,还兼巡抚,故史称漕抚。此次发掘的遗址,最初为宋乾道六年(1170)录事陈敏兴修建,元时为淮安路总管府,明洪武元年(1368)改建为淮安府署,三年改为淮安卫指挥使司,万历七年(1579)都御史凌方翼将总督漕运部院移于此。漕运公署机构庞大,整个建筑有213间,文官、武校及各种官员达270多人,还下辖仓储、造船、卫漕兵丁2万余人,从发掘情况来看与史载基本一致。

淮安的总督漕运部院是我国唯一的一处中央政府派出的统管全国漕运的官署,它的发掘,为研究中国漕运发展史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见证。

鉴于此处遗址重要的文物价值,考古发掘工作一结束,我们就迅速整理材料上报省政府,2002年10月即被公布为第5批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为了使这一重要的历史文化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国家有关部门批准在淮安建立中国漕运历史博物馆,但是选址问题却几经周折。有一种方案是建在市区的中洲岛上,并且几成定局,在最后一次论证会上,有一位资深专家力陈利弊、一锤定音,将馆址重新定在了漕运遗址北侧,即现在的地址上。2008年,区政府投资6000余万元,开工建设中国漕运历史博物馆。其总建筑面积6300平方米,分地面主体两层和地下局部一层。地面建筑采取我国明清时期阁楼式建筑风格,总体为“品”字形布局,东侧建筑为临时展厅,西侧为多功能报告厅,中间是门厅及服务空间。地下局部一层,面积5100多平方米,由漕运专题展区和淮安精品文物展区组成。漕运专题展区包括序厅、漕运历史厅、漕运文化厅和漕运城市厅。该馆陈列打破了博物馆传统陈列模式,以文物史料陈列与高科技演示巧妙结合为特色,在大量历史资料和文物的基础上,加以180度巨幅投影、4D影院、互动多媒体、场景幻影成像等高科技声、光、电技术的配合,向人们形象而完整地展现了中国漕运的辉煌历史和灿烂文化。

“遗址+博物馆”,从中国漕运历史博物馆开馆十年的展示效果来看,当年的选择十分正确。

从2006年开始,京杭大运河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正式启动,我们将总督漕运部院遗址、板闸钞关遗址、末口遗址、古运河石堤、矶心闸、河下古镇6处遗产点列为申报对象,收集了大量的资料,制作上报材料。后来“总督漕运部院遗址”和“板闸钞关遗址”被列入申报名单,不久因为其它原因,“板闸钞关遗址”被从名单上撤掉,板闸古街道也被拆除(结果在开发过程中,被掩埋了数百年的板闸重见天日,“板闸钞关遗址”又再一次成为京杭大运河沿线的重要遗产点,当然,这是后话了)。按照国家文物局的部署要求,我们委托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编制了《总督漕运部院遗址、淮安府衙、镇淮楼保护与环境整治规划》,报国家文物局并且通过了审批。其中总督漕运部院遗址保护工程于2010年11月开工,次年3月竣工。工程分为两部分,一是遗址核心保护区保护工程,主要对总督漕运部院大堂、二堂遗址及甬道和过道进行全面的保护整理和展示,新增了14个石构件展台,架设了260米长的木栈桥,完成了4500平方米的草坪铺设;在遗址的东南侧设立了历代地层考古展示区;二是对周边环境的整治,主要是遗址北侧广场的铺设、“大观楼”遗址的保护以及对遗址周边道路、绿化、亮化和标识的整治升级。总督漕运部院遗址的保护工程获得了2012年度江苏省文物保护优秀工程组织奖。

2012年是大运河申遗的冲刺阶段。市里在大运河广场举行了“大运河(淮安段)志愿者联盟”成立大会,在会上,我接受了市领导颁发的“淮安市大运河申遗与保护工作专家组成员”聘书。我区成立了大运河申遗工作领导小组,成立了“大运河(淮安区段)志愿者联盟”,在镇淮楼广场开设了“传承文化遗产、感悟魅力淮安区”专栏,分期介绍我区文物景点、文物珍品及大运河保护申遗相关知识,在区电视台连续播出文化遗产专题片,并且组织人员参加全省“我与运河”主题征文活动,我撰写的《文渠水,静静地流》在省里的征文活动中,获得了一等奖。

在硬件方面,我们对总督漕运部院遗址、淮安府衙、镇淮楼及周边环境进行了整治,并且通过了上级有关部门组织的4A景区的验收。按照申遗的标准,设置了遗址核心区和遗址缓冲区的标志牌,更换了被游客损坏的文物说明牌等标志。水利部门加强对里运河的河道管理,搬迁了占压河道、水工本体的建筑物,清除了河岸沿线的垃圾,控制了水生植物浮萍和水葫芦疯长、堵塞河面的趋势。

在软件方面,我们从基础抓起,促进运河文化遗产管理的规范化。一是加大普查力度,摸清家底。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我区共确认文物点395处,这其中很多都是与运河有关的文物点;二是加大申报力度,使我区文物保护单位的数量和等级有了较大提升;三是将漕运遗产片区相关资料分为“遗产信息、基础资料、文献、图纸、相关规划、保护管理”六大类,建档上报,编写了总督漕运公署遗址的解说词和遗址保护利用工作汇报,迎接联合国相关组织的验收。

2013年7月7日至8日,是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ICOMOS)专家对中国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项目“中国大运河”(江苏段)进行实地考察评估的日子。7日上午8点半,评估组在国家文物局及省市区各级领导的陪同下,来到总督漕运部院遗址。国际遗址理事会的专家(韩国人)、翻译、漕运博物馆讲解员小茆和我(负责现场答疑)共4人进入遗址核心区,其余的人在围栏外等候。韩国专家一边看、一边听,最后指着遗址中陈列的巨大的石柱础,问其来历,我告诉他,这是从总督漕运部院大门右前方的地下挖出来的,是总督漕运部院右牌楼的石柱础。至此,在我区的考察评估顺利结束,评估组又马不停蹄奔赴下一个申报点——洪泽湖大堤。

2014年6月22日,在卡塔尔多哈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中国世界文化遗产提名项目“中国大运河”被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我国第32处世界文化遗产和第46处世界遗产。淮安作为大运河申遗的重要节点之一,共有两处遗产区(清口枢纽、总督漕运部院遗址),河道1段(淮扬运河淮安段)、遗产点5处(清口枢纽、双金闸、清江大闸、洪泽湖大堤、总督漕运部院遗址)被列入申遗文本。

2014年7月17日,《中国文化报》发表了我应约撰写的专栏文章《淮安,再现“运河之都”胜景》,对淮安运河遗产作了详细介绍。

从“体育场”到世界文化遗产,这是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一个缩影。在这漫长的保护、利用、申遗之路上,有数不清的人为此作出了努力,付出了辛勤的汗水。

作者为淮安区文物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原副主任,淮安市文物保护专家组成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东方旅游文化网 ( 苏ICP备10083277号|苏公网安备 32080302000142号 )
东方文旅百家集,天下风光一网中! 电话:13196963696

GMT+8, 2024-12-1 03:31 , Processed in 0.040213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