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扫一扫,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查看: 671857|回复: 0

遥看明月平河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3-4 10:33: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遥看明月平河桥



王晨

第一次结缘平桥还是上中学的时候,记得那是随父亲来平桥,中午在运河堆堤东侧的平桥供销社食堂吃饭。服务员端上一大碗烩豆腐,只见碗内不冒一丝热气,在旁人提示下小心品尝一口却是回味无穷。

平桥,史称平河桥。这是一个因河而生,因桥得名,因一碗豆腐而名扬四海的地方。据《山阳县志》记载,公元560年就有了平河桥的称谓。我从渠北的宋集乡调平桥镇工作至今快四年了,回想第一次住在平桥的晚上,注目凝视窗外的明月,不禁生发许多感慨。

平桥因漕运而兴,自古以来就以商贸兴旺而享誉淮城。明朝开始,淮安是全国的漕运中心,作为“淮关之门户”的平桥是南来北往船舶的停驻地,自然成为来往商贾过客吃喝玩乐必然选择,从而带动了镇上粮行、百杂、客栈、酒楼、洗浴等行业快速发展,从此拉开平桥商贸发展的大幕,至清康、乾两朝时平桥已然成为运河沿线的一个重镇。乾隆《淮安府志》曾这样记载:“枕堤带河,村落市肆两相映带,田畴肥美,帆樯络绎,亦淮甸之门户也。”悠悠的运河水哺育了勤劳、聪明的平桥人,善于经营的平桥人则充分抓住历史机遇,推动了平桥农业、手工业、交通业等快速发展。据史料记载,平桥镇上兴旺的时候,曾出现过多种行业,其中先后出现了鼎昌粮行、吴合兴粮行、张吉泰杂货铺、天元银楼、翟正大布店、张大生堂中药铺、胡家饭店、管同源茶食店等老字号。而今这些老字号均不复存在,但平桥人继承了先辈善于经营的基因,古镇现今的商贸依然十分活跃。

说起平桥的故事自然绕不开两个人,一个是乾隆皇帝,另一个就是林百万。乾隆是真实存在的,他在位期间曾6次南巡,往返12次竟11次驻跸平桥,由此可见平桥位置的重要和乾隆对平桥的偏爱。乾隆第一次经过平桥就以《平桥》为题作诗一首:“初驻游龙第一程,平桥骋望绿波平。迎銮黎庶肩摩溢,舟水相关喻众情。”至于林百万是否确有其人不得而知,但“林百万工于心计迎圣驾”的故事却广为流传。传说乾隆品尝了鲜美的豆腐羹后,赞誉林百万“海枯石头烂,也穷不了林百万”。可未曾想,林家传到其儿子林子完手中,由于林子完骄横跋扈,不善经营,先后打死三人输了官司赔了银子,家中又先后莫名失火三次,将林百万的家业败个精光。相较于林百万如何工于心计迎圣驾获皇恩的传说,他儿子的故事更能引起人们的深思,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

繁华的古镇自然留下众多文人墨客、达官贵人的足迹,有明朝文学家吴承恩、一门三进士的沈翼、河南巡抚潘埙、户部尚书胡涟、朴学大师阎若璩、著名画家杨起桢等。而让人骄傲的是张云逸、顾仁山、钱毅、赵龙生等革命先驱在平桥留下的战斗足迹,更让我们敬佩的是建国后新中国建设者们在平桥留下的奋斗足迹,让古镇平桥戴上“江苏百家名镇”桂冠。

曾几何时,驻足平桥老街,试图寻觅当年平民茶馆的踪迹,试想当年人们三五一群,围坐在粗制茶桌前,点上一杯粗茶,谈古论今、唱戏听书一定是非常有意思的事,即使一个人喝茶发呆,遥看运河中的商船和往来驿道的过客亦是很享受的时光。(刊于2020年3月3日淮安区报副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东方旅游文化网 ( 苏ICP备10083277号|苏公网安备 32080302000142号 )
东方文旅百家集,天下风光一网中! 电话:13196963696

GMT+8, 2024-11-24 14:13 , Processed in 0.037070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