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扫一扫,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查看: 275277|回复: 0

赵红:漕运,运河都市的文化基因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11-28 08:15: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mmexporte80727705dceeb1390d0e5ab25379946.jpg
御码头    赵日超 摄

mmexport4cceac6e96b2c2d3b6b0a52397628c85.jpg

古末口   韩 峰 摄

“车运曰转,水运曰漕。”狭义理解“漕运”,即“水转谷也。”

走进中国漕运博物馆幽暗的地下展厅,恍如叩开了历史的年轮。人立即沉醉于“漕水转谷,千年转运”的境界,久久不愿醒来。我走进了春秋战国时期吴王夫差的梦境,听到他与太宰伯嚭(pǐ)的对话,看到“幻影运河”上漕运都市千年的文化源头。

吴王欲伐北方的齐国,梦见自己站在扬州蜀冈尾闾上向北眺望,看见一只色彩斑斓的鸾鸟驾祥云飞至淮水边,望城自鸣其名。夫差未知凶吉,令太宰伯嚭前来解梦。好大喜功的伯嚭先前得过勾践贿赂,极力怂恿吴王伐齐,大肆渲染曰:“恭喜大王!贺喜大王!此梦乃大吉之征兆也!”

“寡人此梦何解?”吴王曰。

“大王,您站蜀冈尾闾上见淮水之城,意即要向北引凿邗沟建城。邗沟自古乃运兵运粮草天然之保障,城乃驻扎军队之所需也;鸾鸟通身五彩羽毛,头上的花纹是‘德’,表明此乃大功德;翅膀上的花纹是‘义’,表明此乃大仁义;背部花纹是‘礼’,表明此乃大礼贤;腹部的花纹是‘信’,表明此举能诚信天下;引凿邗沟建淮城将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天帝派天平神鸟前来托梦授意于您,就是给大王建城伐齐醒示啊!……”伯嚭曰。

听完这番话,吴王龙颜大悦,遂下令广征民夫,引凿邗沟建淮城。从此,长江与淮河之间诸多湖泊与沼泽得以连通。距今2500多年前,漕运就此拉开了历史的帷幕。

“快开城门,圣——旨——到!”随着快马加鞭的一声喝令,惊醒我的思古幽梦,我走进了漕运咽喉淮安古城。

只见城门徐徐开启,漕运总督府宏伟壮观,街铺粉墙黛瓦,酒肆、当铺、钱庄的幌旗迎风招展,麻油茶馓的叫卖声亲切悦耳。陈记铜铁铺内炉火熊熊,淮丰米行五谷满仓,淮宾楼美酒飘香,清溪馆的宴席上摆着软兜长鱼、开洋蒲菜、平桥豆腐等淮扬名菜,一群儒商与学子们觥筹交错、谈诗论文……河下古城因漕运而热闹非凡,令人流连却步、思绪万千。

天南地北的漕运客商弃舟登岸后,在以行业命名的一条条街巷里感受着古城千年的风土人情与文化韵味。建立奇功伟业的韩信在桥头受胯下之辱;民族英雄关天培和着运河之水的澎湃,发出慷慨激昂的呐喊;巾帼英雄梁红玉擂响如雷的战鼓;运河漕运帆樯林立,激发汉赋家枚乘的灵感,抒发出文辞华美、气势磅礴的华章;一代才女邱心如的弹词《梦生花》,情节迂回曲折、韵味铿锵,得益于运河的灵性;枚皋、赵嘏、刘鹗等历代文豪,在运河边留下了瑰丽的诗章;一条普通的驸马巷,走出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伟人周恩来。生生不息的运河漕运,在淮安大地留下了太多的文化遗迹,滋养了一代又一代人。细探其精神家园,是运河漕运带给他们才情和胸襟。

四通八达的漕运水系为文人漫游提供了便捷交通,他们汇聚淮扬等地,以诗文赞美漕运与淮扬菜,卓越的诗文才情永载运河史册。李白吟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杜甫感叹: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苏轼赋诗:遂令色香味,一日备三绝。

自古备受文人赞誉的淮扬菜,兼具南北风味,淮扬成了它的故乡。淮扬菜主要原料取之于运河岸边,厨师随漕运汇聚淮扬,淮扬的地域特色激发了他们创造淮扬菜的悟性。粉蒸狮子头、拆烩鲢鱼头、平桥豆腐、软兜长鱼、三套鸭、开洋蒲菜等,若没有运河漕运,恐怕就没有淮扬菜,其更不可能成为国宴。

奔腾不息的运河漕运,为文学创作提供了广泛的素材。淮安的传说与典故,不仅激发出文豪巨匠们书写鸿篇巨著的灵感,更为“四大名著”中的三部横空出世提供了肥沃的创作土壤。吴承恩的《西游记》,书中许多故事就来源于淮安地方神话:黄河夺淮的凶险成就了通天河取经的故事;淮河里铁链锁着的水怪吴支祁,是孙悟空的原型;土地老爷取材于土地祠里供奉的山阳公汉献帝刘协。因淮水泛滥,淮安到处是湖荡、沼泽,既像世外桃源,又像绿林水战场,为施耐庵创作《水浒传》提供了现实图景。梁红玉抗金兵,曾号召部下挖湖荡里的蒲菜充饥,在淮河里放稻草人船只,金军放以乱箭。这不仅成就了一道美味,在《三国演义》中,罗贯中还将之写成草船借箭的故事。

“南船北马,舍舟登陆。”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千里逶迤而来的漕运,从淮安穿城而过,造就了中国南北分界线的天然区位优势,更造就了淮安人独特兼容的性格和文化品性。都说淮安人文质彬彬,有南方的细腻,又有北方的粗犷,兼具南北之美。淮安人的品性正是孔子“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的最好印证。

今天,漕运虽与我们生活渐行渐远,但人们仍无法割舍与运河漕运的情结。运输粮食、建材、煤炭、成品油、蔬菜……这组组运河漕运画面不时进入人们的视野。人们习惯在运河边静立、静坐,静享运河之水的宁静,看过往船只的孤帆远影,听汽笛声。喜欢在运河边散步、操练太极、遛鸟、垂钓、谈情说爱。喜欢在运河广场上跳舞,舞枪弄棒、弹词说唱,回味沧桑的历史……

漕运遗迹更是融进了运河都市的一桥一路、一街一巷、一草一木。承恩大道、翔宇大道、韩信路、梁红玉路、关天培路、漕运路、胯下桥路、驸马巷、窦娥巷、漂母巷……淮安人喜欢以朴素的方式铭记漕运遗迹。在淮安、扬州、苏州、杭州等运河都市,因漕运诞生的桥、路、巷、街、广场触手可及,漕运早已渗透进人们的生活。

诚然,运河都市的盛衰离不开诸如气候、地理位置等因素,但漕运无疑是运河都市盛衰的重要原因。随着古老大运河申遗成功,因漕运在运河都市留下的码头、闸坝、粮仓、官署、碑坊、美食、诗文等诸多遗迹已成为世界文化遗产。这些灿若星辰的文化遗产千年积淀、代代相袭,像撒在运河都市的粒粒种子,像都市血脉中千年流淌的文化基因,深刻影响都市人的生活习惯、思维方式。挖掘、保护、融汇、继承、利用好这些文化遗产,让后代子孙铭记并从中受益,是一项利在千秋的伟业。这何尝不是另一种形式的“文化漕运”,它像一幕精彩纷呈的大剧,才刚刚拉开帷幕……

汴水流,泗水流,流动瓜洲古渡头,吴山点点愁。

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唐代诗人白居易在《长相思》中感叹漕运,与那段不曾走远的历史对话。今天,漕运已悄然转型,因漕运而生的点滴渗透到运河都市的血脉深处,当年吴王夫差恐怕连做梦都不曾想到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东方旅游文化网 ( 苏ICP备10083277号|苏公网安备 32080302000142号 )
东方文旅百家集,天下风光一网中! 电话:13196963696

GMT+8, 2024-11-24 14:13 , Processed in 0.040888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