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扫一扫,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查看: 588971|回复: 5

【名家进通州】杨培德:大运河的记忆(大运河征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2-3 18:13: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东方旅游文化网邀请散文名家写运河

   W020201113557572917765.jpg
       图片来自网络

       老伴那几年在北京做业务,我时常坐上一夜的火车去看看她。因为她一个人在那打拼,辛苦和寂寞包围着她,我去解决不了啥大问题,只是送去一点心理的安慰。
      在北京,那些古老的景观早已熟悉得如同老朋友,所以有一年,老伴说让我结识一下新朋友,去通州看看大运河吧。
     延流水勾起老冰排,记忆的长河一下子让我回到了我的少年时代——在小学的课本里,那是对大运河最初的记忆。
     尽管记忆是朦胧的,但是知道了她始于春秋时期,是我国劳动人民智慧的创造;浙江和北京是她遥远的两端,杭州和通州是她永远的牵挂;她是世界上开凿时间最早、流程最长的一条人工运河,既是我国几代劳动人民不畏辛劳的沧桑榜,也是隋炀帝等封建帝王腐化堕落的见证……
      那一课,运河,成了我的相识。认识虽然浅薄,但印象就像镌刻在岩石上的文字,异常深刻。那时就憧憬何时长大了,去亲眼看看这个中国人民奇迹的创造。
      在70年代,我第一次见到了大运河——是在杭州至苏州的游船上,那是我对大运河第一次零距离的接触。
      那一夜的运河之旅,是我的处女游,兴奋和新奇让我始终坚守在游船的甲板上不愿离去。纵观两岸辉煌的灯火如流萤舞动,倾听往来的游船突突的马达声如时空穿越,放任运河之夜的凉风如湿巾拂面,一种流经的快乐在我年轻躁动的心间弹奏,大有“举目星空阔,俯首运河远”的万般豪迈……
Img187908_780.jpg
     那一夜,运河,成了我的初恋。时间虽然短暂,但思恋就像深秋的红豆,爱心红透。那时就暗下决心,一定去通州,看看皇城脚下的运河,去寻找运河深处的魅力。
     这一梦,弹指几十年匆匆而过,我从少年、青年,走向了老年。但我对大运河的思念始终萦绕在心,牵挂不已。如今,就要梦想成真了,说心动手抖有点夸张,但是高兴如顽童还是名副其实的。
     我和老伴乘车从北京来到通州运河,见运河宽阔如黄河之水,清澈胜过长江之澜,不仅为通州运河的治理者——通州县政府和人民群众鼓掌欢呼,也为穿越历史时空的运河在这里焕发了青春的活力而肃然起敬。这不仅仅是通州的光荣和骄傲,这更是运河历史上的一个光辉的腾跃,这更是一个民族复兴的最好记录——
      文化广场,是通州文化力量的凝聚,更是运河文化多元的包容和沉淀。大运河一路走来,流经北京、天津两市及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四省富饶的土地,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沿途壮美的山川平原,带动了两岸众多民族的文化交流;1794公里的风雨征程,带动了沿途便利的交通和酣畅的物流;2400余年的历史烟云,无论是南方的暮鼓晨钟,还是北方的马欢鸡鸣,似乎都在这里有了归宿,似乎都在这里有了依托,似乎都在这里有了答案。因为通州历来为京东交通要道的扼守,漕运、仓储重地的肩负,国脉所系的责任,使历朝历代无不刮目相看,视通州为肘腋,有“乃九重肘腋之上流,六国咽喉之雄镇”的美誉。
      而文化,能记录、会传承,垂青史,当属其力量不竭之源。看运河广场内,那两个分别象征着太阳、月亮的大小圆坛,似乎还在记录着当年两岸商贾云集的热闹场面;运河文化广场上的十几座帆樯雕塑,似乎还在呢喃着当年帆影重重的漕运胜景。广场北端矗立着由一条巨龙和三尊麒麟组成的雕塑《东方》,似乎恒定着中华民族永远的吉祥。还有运河广场边那百米长的仿古三层龙船,似乎还在再现着当年康熙、乾隆皇帝下江南时的缤纷靓景,而那日夜流淌不息的运河水,就是华夏大地一幅永远流动的水墨丹青啊……
2796940_20210506214741730060_0.jpg

      大运河森林公园,占地万亩的气魄,使他一下子容纳了“桃柳映岸、榆桥春色、茶棚话夕、皇木古渡、长虹花雨”等18处景点,曲折绵延近10公里,浩浩汤汤,气势不凡。那种“以绿为体,以水为魂,林水相依”为设计理念的独领**,那种以“生态优先、保护为主、坚持节约、创新管理”为原则的坚强约定,那种以“整体、特色、历史、综合利用”为坚持的守恒,让我、让我们看到了运河的希望,让我、让我们看到了运河美好发展的愿景。
      这是对世界文化遗产大运河的保护,更是对中华民族文化精髓的传承。是功在当代的壮举,是利在千秋的伟业。我为你呐喊欢呼,我们为你歌唱点赞。
       ……
      那一刻,运河,成了我的诗行,虽然不是鸿篇巨著,但是却容纳了历史的回响——
      那是北朝一无名氏的哀怨吧:“我兄征辽东,饿死青山下。今我挽龙舟,又困隋堤道”(《隋炀帝挽舟者歌》),大运河纤夫的苦难,挣扎的纤绳绝不会是现代妹妹坐船头般的悠闲吧。
      那是唐朝的皮日休吧,在感叹“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的同时,也在发出“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汴河怀古》)的万般遗憾吧。其实,隋朝灭亡简单的归咎于这条运河,还是隋炀帝当年乘龙舟游幸江南的行径荒唐如否,都与大禹治水来比较高下,应是历史的误区吧。
      那是唐朝著名诗人李商隐吧,那种“玉玺不缘归日角,锦帆应是到天涯”(《隋宫》)的愿景,应不是帝王的玉玺落不落在李家手里的必然吧,因为隋炀帝的龙舟锦帆无法游遍天涯是历史注定的结局啊。

t0176b7866cf53a862f.jpg

      那一刻,运河,成了我的影视,虽然不是百集连播,但是却让漕运遗风摇橹击浪——
      当年的千帆早已被现代的机船所取代,当年的纤夫早已驾鹤西去云游四海,休闲的八方游客已经成为这里的主人。或三五成群,或老少一家,或情侣一双,漫步运河两岸,尽显盛世和谐的其乐融融和愉悦轻松。河边游玩的三两顽童,手指几只河中的鸭子,拍起了稚嫩的小手,那种“春江水暖鸭先知”的喜悦于瞬间跳上眉梢;我仰首天空中掠过的几只飞鸟,顾况 “竿头五两风褭褭,水上云帆逐飞鸟”(《五两歌送张夏》)的意境在眼前聚焦,想运河涛飞浪遏,桅樯林立,遗韵千古,此行通州的心声,像运河一般自然流淌:
     携妻一日下通州,
     运河千古发新幽。
     “再造乾坤”兴华夏,
     “运河神”运数风流。
发表于 2022-4-8 23:17:01 | 显示全部楼层
大运河深刻影响了南北文化,也锻造了南北方不同的品格!
回复 2 0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6-10 02:56:25 | 显示全部楼层
展示运河城市风采,感受运河两岸的生态风貌、风土人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7-17 22:47:13 | 显示全部楼层
运河文化名垂青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11-6 12:30:43 | 显示全部楼层
文化广场,是通州文化力量的凝聚,更是运河文化多元的包容和沉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3-13 11:04:15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两年就住在运河边,很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东方旅游文化网 ( 苏ICP备10083277号|苏公网安备 32080302000142号 )
东方文旅百家集,天下风光一网中! 电话:13196963696

GMT+8, 2025-1-15 18:03 , Processed in 0.073272 second(s), 4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