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扫一扫,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查看: 524197|回复: 2

《洛社镇志》序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7-7 16:12: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洛社,江南历史文化名镇,距今一千六百余载。她东接锡城,西邻常州,南依太湖,北枕长江,古运河穿镇而过,物阜民丰。太湖之万顷碧波,滋养一方百姓;运河之蜿蜒东流,润泽千年古镇。
     洛社,天道厚爱,人杰地灵,自古文教昌明,民风淳厚。相传,东晋书圣王右军曾寓居于此,张毅甫择隐花渡,李金镛封疆北国,强以德兴学故里……皆名垂后世。
     2004年2月,惠山区区划调整,原洛社、石塘湾、杨市三镇合并为新的洛社镇。2012年11月,《洛社镇志》编纂工作启动。传承历史,鉴古知今。新版《洛社镇志·人物》收录古今各类人物二千多人,然一部镇志包罗万象,入编人物无论贡献多大、地位多高,限于志书特有的表述方式,所录人物都只能蜻蜓点水。编志人员心有不忍,遂萌生编著《洛社精英》之念想。于是,利用镇志编纂中的有限间隙,见缝插针,着手启动《洛社精英》的编写工作。
     夫精英者,精华也,最宝贵的事物。用来喻人,指最宝贵的人才。洛社自开埠以来,英才辈出,造福社会,恩泽百姓。其德业矞矞皇皇,一如千年古运河,汩汩滔滔,永为洛社人民礼赞称道。
     经反复斟酌遴选,并报经洛社镇党委政府同意,最终确定49位精英人物。他们来自各个不同的历史时代,涵盖政治、经济、军事、文化艺术、医疗卫生、科学技术等各个领域。入选人物成长背景或各不同,信仰观念或各有别,但无不志存高远、坚韧不拔、学有所成、建功立业、名声显赫。他们都是从洛社这块沃土走出去,走向全国,走向世界。他们是时代的标杆、国家的栋梁,是洛社人民的骄傲。其德、其言、其功,不仅激励着洛社人民,也照耀着中国的未来,指引着人类前进的方向。
      我们编纂此书,意在挖掘洛社潜藏的宝贵财富,彰显洛社深厚的人文底蕴。期望我们的子孙后代能够永远铭记先贤业绩,弘扬先贤风范,凝心聚力,敬业创新。同时,此书作为与《洛社镇志》相配套的系列丛书,可以更好地展示人文洛社的文化软实力,为推进洛社“文化立镇”的战略决策,为复兴中华民族而贡献青春和热血。
     洛社,是一块人才辈出、钟灵毓秀的宝地,囿于时间和精力,本书仅列49位。这当然只是洛社精英中的一部分,还有很多精英人物尚待发掘、整理,期待日后继续汇编成册,为推动洛社进一步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
                                                                                                   无锡市惠山区洛社镇志编纂委员会

                                                                                                                                                            2017年4月

桑梓留美名   桑梓留美名
——抗元义士张毅甫
      
徐锡生
      张毅甫,又名张千载,字政三,别号一鹗。祖籍四川绵竹,后迁潭州(今湖南长沙地区,包括湘潭、株洲、怀化等地)。南唐时,其祖张敏在朝为官,任参政。因南唐都城在金陵(今南京),于是张家安置在金陵聚宝门外。其父张清之,闲居在家。因受祖上庇荫而得授官职,派驻庐陵为官,总管吉州府衙事宜。于是迁全家至江西庐陵(吉州)西街的青泥塘,从此开启了庐陵张氏一脉。公元975年,宋太祖赵匡胤灭了南唐,囚南唐后主李煜于汴京。南唐灭亡后,张清之不愿再为宋官,便弃官隐居在庐陵家中。
       张清之在庐陵与文家为邻,两家关系过从甚密,为莫逆之交。文天祥中了状元,回家置办酒宴,张家为座上客,庐陵西街青泥塘及万安横塘固山两处张姓族人都参加了宴会。
       文天祥(1236—1283),初名云孙,字天祥,后改字宋瑞,又字履善,号文山,庐陵(吉安县)人,是南宋杰出的民族英雄和爱国诗人。文天祥与张毅甫在孩提时就十分要好,一起玩耍,一起读书,一起讨论学问,一起议论朝政。宝祐四年(1256),他们又一起去参加科考,二十岁的文天祥中了状元,张毅甫中了进士。张毅甫考中进士后,任盐城县令。他勤于政事,革除弊政,改革新政,在任几年,政通人和,深得老百姓拥戴,时人称其“两袖清风,不异东坡”。盐城任满,辞官回家,不再改任他处。累官至丞相之位的文天祥,深知张毅甫的才能,便极力推荐张毅甫出来做官,张毅甫始终坚辞不受。
      自1235年始,北方蒙古人多次侵犯南宋。1271年,忽必烈改国号大元,定都大都(北京),继续进犯南宋。宋德祐元年(1275),张毅甫奉诏勤王,与从兄弟政一和政七跟随文天祥戮力抗击元兵。文天祥部将尹玉、麻士龙战死五牧就是这时的事。在经过洛社五牧时,张毅甫深为这里的青山秀水、秀丽风光所吸引,就与政一一起把家眷移居在花溪(今花渡里),自己则跟随文天祥继续勤王。在随后的抗元战斗中,政一、政七都战死于思州(今贵州岑巩县),张毅甫始终追随于文天祥身边,鞍前马后,奋力抗元。
       宋德祐二年(1276),伯颜、张弘范(南宋降将)带领元军打到了南宋都城临安城下。文天祥临危受命,以右丞相兼枢密使身份奉命出使元营,与元军统帅伯颜谈判,坚决与之抗争,不幸被伯颜扣留,并押解大都(北京)。在北行途中经过五牧时,文天祥抚今追昔,心潮澎湃,作《吊五牧》诗一首,以悼念在此战死的尹玉、麻士龙两位部将。
       到达镇江时,文天祥机智地逃脱,继续抗元。张毅甫则跟随文天祥所领勤王兵转战于广东潮阳一带。1278年,文天祥再次兵败被俘,被押往大都。张毅甫虽得脱,但一直隐藏在附近,一路跟随文天祥前往大都。从1279年到1282年12月,文天祥始终不为元朝的利诱、威胁所动,宁死不屈。张毅甫则暗中联络各方义士,以图东山再起,恢复宋室。《痛史》第十九回中曾有这样的记载:“虎臣于是同胡仇走到一处,叩门而入,里面出来一个人,修眉广额,气宇轩昂。虎臣介绍相见,彼此通了姓名,方知此人是张毅甫。虎臣道:‘这位张兄是位义士,每每谈及国事总以恢复为己任。’胡仇道:‘中国有人,宋室或尚可望,但不知有何善策?’毅甫道:‘此时大事尽去,只剩得一腔热血罢了,还有什么样善策。’毅甫引了胡仇、虎臣到了密室里商量道:‘我想外面要寻赵氏之后也甚难,德祐皇帝现在这里,文丞相也在这里,我们倘能觑个便劫了文丞相出来,奉了德祐帝,杀入他皇城里面,一切都是现成的。据了此地,号召天下,更派兵守住关口,阻止鞑兵的来路。倘天不绝宋,未尚不可恢复。但要设个法,把他近畿的兵调拨开了方好’……”
      忽必烈眼见得文天祥不肯投降,放他出去又怕他再次兴兵抗元,因此只能把文天祥杀了,以绝后患。元至元十九年(1282)十二月初九(即1283年1月9日),文天祥来到刑场,问明了方向,便郑重朝南(他的故国所在方向)拜了几拜,然后从容就义,终年47岁。《痛史》第十九回:“忽一天虎臣踉跄奔来报道‘文丞相归天了’,于是三人匆匆赶到柴市,只见天祥横尸在地,首级搁在半边,
面色如生,一齐扶尸大恸。哭过一场,毅甫便叫人搭起帐篷,备了衣衾棺椁,将首级缝好,具香汤沐浴,更衣成殓。”这一内容在李贽《焚书》、杨慎《升庵诗话》中都有详细记载,在《元朝帝国风雨》第二十六章及《宋史纪事本末》卷二十八及《宋史演义》第100回中也都有这样的叙述。张毅甫等还在俘虏队里找到了文天祥的夫人欧阳氏,然后将文天祥的灵柩及文夫人一路护送回江西吉州老家安葬。据记载,同时安葬的还有文天祥老母亲的灵柩。下葬那天,吉州万人空巷,百姓都来会葬,共悼文丞相归天。
       安葬了文天祥,张毅甫与一干义士继续在浙江仙霞山一带招贤纳士,积草存粮,试图东山再起。后来还发动了一些小规模起义,
但很快就被元朝镇压下去了。此后,张毅甫回到了风光秀丽的洛社花溪里,与家人一起隐居于此,成了花渡张氏之始迁祖。现在洛社花渡里张巷、大树庵、群胜下场头等张姓,都是张毅甫及张政一的后裔。


       主要参考书目:
      1.赵永良等:《无锡名人辞典》第二篇。
      2.(明)李贽:《焚书》。
      3.(明)杨慎:《升庵诗话》。
      4.(清)吴趼人:《痛史》。
      5.蒋益文:《元朝帝国风雨》。
      6.(明)陈邦瞻:《宋史纪事本末》。
      7.蔡东藩:《宋史演义》。
      8.江西横塘《张氏族谱》。
      9.洛社花渡《张氏宗谱》。




乐善好施   义门传芳
——元儒学提举强以德


       元朝时,强氏为无锡望族,同江、虞、邵并称四大巨室。强家乐善好施,造福桑梓,轰动朝野,当朝诰封为“善义门”。其代表人物就是强以德。
      强以德,字振之,号仁山,南宋咸淳四年(1268)六月十九日出生于洛社五牧北庄,卒于元顺帝元统三年乙亥(1335)四月初六,享寿68岁。祖父强文鼎仕至常州州学谕。父亲强自强生于宋理宗淳祐二年(1242),宋太学生,“性颖异,喜读书,尝手卷不释,学谕为聘名师使就训程”(邓文原《元故五牧强公赠封碑》),卒于宋度宗咸淳五年(1269)。以德2岁即孤,由母亲拉扯长大,自幼有异于人,稍长即有大志。祖父亲授其道,并延名师精心栽培,把强氏再兴的希望尽寄于孙。在慈母、威祖、严师的教育下,以德感激发奋,“少负志气,能自植立,弱冠学成”(《锡金县志》卷36《艺文》)。年轻时,其才学品行即在地方上很出名。乡贤向官府推荐,经常州府相关官员考核考察,以德被授太平路采石书山长,自此走上仕途。
      强以德因管理书院工作出色,任期届满后转任福州、南剑两路(省以下府以上的一级行政机构,辖几个府)儒学教授,使两地的书院、学馆秩序井然,人才辈出。路府官员向朝廷推荐其才,朝廷先后擢升强以德为将仕佐郎、江浙儒学副提举。元朝各省设儒学提举司掌地方儒学,统管路、府、州县的教育、祭祀、教养、钱粮等事,设提举一员,从五品;副提举一员,从七品。蒙古民族是马背上的民族,向来不重视文化教育,儒学提举一职往往被视为闲官冷职,无所事事。强以德任副提举后明确设官本意,认识到先教化、后政事为国之大要。他积极引导民风民俗,明令禁止各种歪风邪气,大力发展儒学教育,在江浙两省建立乡试制度,建立人才培植体系,而这些事情是掌管政事的蒙古族官员不想做也不会做的,少数汉族官员想做而不敢做的。
      延祐元年(1314),朝廷准备开科取士,恢复科举,但不知操作章法。因宋朝遗留下来的参考资料不足,负责官员茫茫然不知所为,“官府无故事,宋文献不足征,吏茫茫然不知所为”(虞志道《元儒学提举强公行述》)。强以德考古验今,为朝廷制订全国科举规制,恢复了宋时的人才选拔制度,确定试官。“试官必当世师表,聘遇尽礼”。首科,江浙入榜的很多,强以德渐被朝廷重视,不
久即调湖广,仍任儒学副提举,并被授从仕郎,仍为七品。在湖广,强以德“布条令,宣教化,申严讲课,举行堂试,使荒陬遐徼雕题推髻之民知被圣化,又申言创建试院,以称其为一省之制。皆有关世教者”(虞志道《元儒学提举强公行述》)。湖广的儒学教育在得以规范的同时也获得了很大的发展,引来当时士大夫们的交相称颂。他们竭力向朝廷举荐强以德,以德因而升任湖广儒学正提举,仕至五品。
      强以德的政绩主要在南方诸省文化教育方面,吴澄称誉他“尝教授于南剑、福州,又提举于江浙、湖广,其在官也,政教所被,亦云广矣”(《锡金县志》卷36)。官至五品,无论正从,即进入中级官员行列。这时当是强以德仕途得意、前途锦绣展现之际。五品官衔远非仕途终点,但是他却见好就收。元英宗至治元年(1321),强以德54岁,以母年已八旬为名,退官归乡,回至洛社五牧
北庄。不久,又迁居无锡宝善桥西侧。强以德幼年丧父,因励志苦读、品行端正而为朝廷重用。在仕官过程中,他以文学起家,一生重视文化教育工作,致力于整顿教育秩序,提高教育质量,躬行儒道,清正为官,又能急流勇退,不恋官职,实非寻常。
      强以德事母尽孝子之道,朝夕待命,嘘寒问暖,事事务使顺适母亲心志,使之安享平和泰顺之福以度晚年。他天性好友,质直好义,以礼居家,侍母敬爱,教育子弟严而有方,恩睦姻族都很周到。他对朋友惠而有信,莅官遇事剖析居中,决不摇于说辞。他身为儒学教授、提举,虽已退职,仍念念不忘儒学仁义之术。仁者爱人,爱万物之全体,稍裕即思以及人。强以德祖上已是地方富户,从其祖父、父亲二代单传下来的财产已相当可观,到他手里又有扩张,说富甲一方并无不可。但他痛恨富而不知教,富而不知仁者。退职后,他在锡营造新居所的同时,乐善好施,大行仁义,造福桑梓。他的义事善举很多很广,主要有设义庄、办义塾、捐义冢、浚义井“四义”。
      设义庄。强以德置田产一千余亩,建房屋十数间,兴办义庄。义庄每年可收粮食五百多斛,作为救急济贫、行善帮困的经济来源。对于族中的鳏寡孤独、贫困而无人供养者,均由义庄给以供养,并做到生养死葬。对于贫而无食者给以赈济,蒙惠者众多。灾荒之年,义庄拿出大量粮食赈灾。吴澄曾为义庄作记,惜原文失于元末兵燹。

      办义塾。强以德在梁溪之东女贞观崇义坊近处办有强氏义塾。义塾计有三十多间房屋。凡族人子弟与乡里贫苦子弟中愿学者皆可免费入学,以受其教。强以德十分不满当朝教官都由省部注拟派任,使学馆的教育徒有虚名而无实效,难以培养出具有真才实学的栋梁之材。他将乡里义塾作为培养人才的地方,自己选择教师,不受官府牵制,必请淳古有道德、有真才实学的耆艾博硕之彦。
      捐义冢。古时,贫困之人没有田产,生时尚可租田为计,死亡之后则无地归葬,甚至于露骨荒郊野地,或抛于河泽,仁人君子见后大动恻隐之心。强以德买下灿山山地400亩,捐出作义冢,无地可葬者可营阴宅于其中,无棺装殓者还可施舍棺木。不久,即葬1000余具尸骨,仁爱之心泽及枯骨。同时兴建房屋数间,里面备有棺櫘畚插,停放棺木,安放荫庇品物等。日常事务委托附近法济院办理。
      浚义井。灿山和惠山相互连接,高低起伏,每逢大旱,浅井断水,附近民众取水困难,人畜饥渴难耐。强以德出资雇人在梁溪之上浚义井一口,虽大旱而不涸,众汲不绝。民众感德称颂,儒学提举遂昌人郑元祐曾为之作记。
      作为退休官员,强以德大办善事义举,特别是兴办义学,源自祖父、父亲好义乐善的家教家风,更源自青少年时励志苦读的亲身体验。他深知读书不易,故而能立义塾以教邑中贫苦子弟,培植人才不以出身门第为限。宋朝范仲淹捐田兴义庄、义学以后,江南纷纷效仿,但大都局限在各自宗族以内。强以德以巨资而立义庄、义塾、义冢、义井,救赈对象不限同族子弟,已经推广到本邑迫切需要者,不能不说这是宋代范仲淹义举之后的发展,这在元代江南甚至大元全域都是比较突出的。
      强以德急流勇退,辞官归乡。奉母颐养,本身即是儒家孝道的体现,更何况在乡间大行义举、不贪干禄、散财济贫。设义庄、办义塾、捐义冢、浚义井等一系列仁义善举耗资巨大,轰动朝野,许多当朝文学名士纷纷领衔撰文,为其歌功颂德。
      元著名书画家、从一品翰林学士承旨、湖州人赵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东方旅游文化网 ( 苏ICP备10083277号|苏公网安备 32080302000142号 )
东方文旅百家集,天下风光一网中! 电话:13196963696

GMT+8, 2024-11-28 03:24 , Processed in 0.050946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