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扫一扫,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查看: 97937|回复: 0

王宗仁:她在探寻人与事背后的深远世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11-3 22:08:1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她在探寻人与事背后的深远世界
---序刘秀霞散文
王宗仁

mmexport1635948254793.jpg
我读《独步》这本散文集,常常被作者刘秀霞提炼出来的那些来自生活又走出生活的亮点所感动,心头豁然开窗似的闪出一缕锋芒,暖暖的润滋心扉。可以读出,秀霞的文笔在逐渐成熟,她在散文中绝不单纯地写人写事,而是站在生活之上的某个高台上,静观现实,思考人生,透过浮华的现象,去窥视人与事背后的深远世界,极力发现可以引起读者共鸣的文学因素,并循此而提升为对人生、生命、命运的思考。她的散文有较为饱满的感性,哲理的色彩。刘秀霞这本散文标志她的文学踏上新的征程。
《谁丢了新娘》可以说与《索亚和菲尼的孤独》是同写女人不幸命运的散文,都是丈夫给她们制造了心灵的痛苦,但是因为作者审视生活、透析婚姻的着眼点不同,给读者留下了各自深刻的回味。那个叫碧莲的疯女人,是因为丈夫背叛她,她才失去理智成为疯女。但她是一个不同于一般疯人的疯女,“她始终穿戴整齐,始终是洁净的,始终是淡定的,始终是沉默的,就连我偶尔看见的一次舞蹈都是优美的,于是她就成了大街上最优雅的疯女人,始终引来人们转头看她背影的魅力。”碧莲为什么会成为一个另类的疯女呢?因为她幻想着丈夫“能从另一个女人怀里再回到她身边”。正是这个幻想成为她的精神支柱,她才成为一个坚强的弱女。作者告诉我们:“婚姻的一方已经背叛了就无法挽回,即便勉强挽回的婚姻最终是不幸福的。”
秀霞是站在一个制高点上看待婚姻的,我认为这也是看待人生的一个高点;说到高点,我不能不提到《一眼,穿透了邪恶》这篇散文里那个托马斯,他就是一个善于寻找“高点”、制造“高点”的人,用作者的话说“他就像原生态的植物,在最简朴的生活区保持自己独特的嗜好。”正因为他“独特”才看到了别人看不到的场景,得到了别人得不到的收获。托马斯挤上了公交车,“车厢里挤满了人,仿佛随时都会爆炸一般。司机不断地喊着往里走,顾客根本就挪不动。他一眼就看出司机后面的那个台子,挤过人群站上高台。”就是在这个高台上,他看到了两个小偷,“一个英俊,一个纯粹的邪恶模样,脸形已经严重地变形。”他还看见三个时髦的女小偷,以及一对哑巴情侣小偷。作者详细入微地描写了托马斯看到这几类小偷,是如何偷包,如何偷手机,如何用刀片割开乘客屁股后面的口袋。“车内的人都看不出来三只手的人在拥挤的车厢内如鱼得水,唯独他一转眼就看见两次异常举动。”所以,当又一个小偷要对托马斯下手时,他“狠狠地瞪了那个男人一眼,男人悻悻地后退了”。《一眼,穿透了邪恶》告诉了我们什么呢?作者写道:“公交车好比人生的旅途,有善良的人上,有丑恶的人下;漂亮的、丑陋的、普通的面孔,云集一隅;每一张脸,都融入了一些隐私;每一个动作都暴露了一些乖戾;他们上上下下,都为赶路。因为拥挤,邪恶的人趁机营生,将别人辛苦拼打赚来的钱物偷偷移进自己的腰包,轻松地下车了。”托马斯站在了一个“高点”上,才发现了小偷,因为发现小偷才有了这样的人生感慨;刘秀霞因为站在了一个“高点”上,才写出了这样看似在写防小偷伸手实则是启示人们要学会保护自己、珍惜生活的好散文。以独特的视角扫描生活,才能写出有独特内含的散文。


我的目光久久地停留在刘秀霞的这一段文字上:“我们走在现代化的路上,走远了历史。当我们蓦然回头追寻历史的时候,却见历史已经奄奄一息,它历经沧桑,喘着最后一口气,在等待一个有心的人将它拾起……当我们对每一寸土地一无所知的时候,土地就没有了灵魂,它只能播种麦子,养育我们身体;当我们探寻到土地深处历史渊源的时候,土地就有了灵魂,它就成了滋养我们精神的文化。”这是刘秀霞在《历史,遍布在每一寸土地上》这篇散文里的感慨。这感慨既敞开了这篇散文的空间,又看出了作者在文学创作中的一种穷追猛寻的探寻精神。难道不是吗?正是在这个叫政平的乡村土地上,“收割麦子后的麦田就像经历了浩劫的人,浑身上下弥漫着伤痕”,有谁会想到它曾经在隋末唐初时代是一个战乱不堪的兵家相争的热土。现在“只是一段残砖烂瓦,一截土墙,一堆石头,一些胶泥”,将其掘挖深究,都可能是宝贵的古迹,都会载含着一个故事。关键是要“探寻”。这两个字是秀霞提出的。毋庸置疑,写散文也是需要这样的“探寻”精神。我们的现实生活,看似纷乱,甚至有时有些杂荒,良莠不分。但是它仍然蕴含着真生命、真追求、真理想、真精神和真品质。作家的任务,就是去杂存真,在自己的文学叙事中,探寻、提炼日常生活的尊严。秀霞显然在努力地这样实践着。
我以《炊烟》为例,解析她散文写作的特色。刘秀霞从她生活的地域走出来,笔下的文字具有鲜亮的现实性、本土性、可读性。她的作品中蕴含着一个女性写作者在经济飞速发展的社会生活中独特地理解世界的方式。在《炊烟》里,从乡间灶膛或炕洞里升腾起来的那缕炊烟,缠绕着一个十六岁女孩的悲惨命运。我读了这篇散文后好久心情都无法平静。抱恨和期望交织在一起的那种欲说不能欲恨不休的波澜涌堵在胸间。我相信刘秀霞是压抑着心中的隐痛,才用比较冷静的笔调给我们平缓地叙述完这个故事。作为教师的刘秀霞,她肯定比别人更多地给予这个叫眉兰的姑娘以同情,祈望她早日摆脱这个她时刻想摆脱又似乎难以摆脱的人生不幸遭遇。眉兰本来是一位很单纯的乡间姑娘,像“乡村的空气一样清新,心里也是纯净的。”母亲教会她怎样点燃炊烟。“她的两个小脸蛋被风吹得通红通红,活像两个小红柿子贴在脸颊上。”是在城里贪心做生意的父亲害了眉兰,让她进城“更好的发展”。女儿进城后被学校除名了,又是他“将眉兰赶出了家门”。眉兰为了生存进了歌厅,私自结婚,被抛弃;离婚后“很随易地点燃起一种欲望的炊烟。欲望的炊烟点燃了,用肉体作为燃料,用堕落升腾为同居。”又被那个男人的老婆赶出了家门。最终,生活的炊烟、欲望的炊烟袅袅升起、渐渐落下!
mmexport1635948257362.jpg

读完《炊烟》,我不得不提出这样一个问题: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问题,该不该是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一个原本纯净的女学生堕落了!农村的炊烟是生存的味道,城市的炊烟是“一种眩晕的感觉”。女学生丢了学业,失掉了真情,那是因为这座城市没有真情;姑娘陷入了染缸,那是因为这座城市处处都有陷阱!消灭城乡差别,这个口号中国人高喊了几十年,现在这个差别真的在一天天缩短,消灭,谁料到,城乡一体化中会出现如此始料不及的问题。我们当然不会因噎废食,因为出了眉兰们,城乡的差别就让它任其存在着。但是,乡野和城里人到底怎么面对这个巨变?青少年如何受到家庭、学校、社会的共同爱护?确实值得深思。这也是这篇散文的价值所在。
她在用心探寻人与事后面的深远世界,这从每一辑子的卷首语就可以看出来。“从原始部落到建立家庭,人类走在文明的路径上;从野外宿营到高楼大厦,人类走在发展的道路上;由群居不知其父到一夫一妻制,人类走在道德的轨道上……然而,人类始终不知足。从内部一点一点冲击家的围墙,从脚底一步一步挖掘自身的坟墓。人类是否知足,还需等待漫长的时间进一步蜕变。”可见第一辑子作者通过独特的视角,从女学生、天使屠夫、小偷、罪犯、爱情、亲情等不同视角,揭示了人性各个层面的一些弊端,让我们透过文字看到了一个现实而又复杂的社会缩影图。
“充满阳光地隐居,也许是最恬然的生活姿态,智慧却内敛,平静却非凡;隐居在尘世,或者隐居在文字的行间,只是一种选择,重要的是在风尘仆仆的人生旅途上,隐居或者出世都要撒满阳光,把我们所经历的灰暗给后来者铺就一条智慧之道。”这是《别有天地》一文的灵魂,让我们领悟到一个只是暂时退出现实世界,把自己藏在文字行间的智者,但是,她并不曾脱离现实,而是用文字穿透生活的种种迷雾。



“人人内心都有一份压抑的情绪未发泄出来,文学艺术家发泄出来了。压抑一经艺术地发泄,就站到了一个顶点!仰望高贵的人,压抑隐藏在灵魂的深处;侧目平凡的人,压抑流露在眉目之间;仰望,或者侧目,挑战敏感的朦胧地带,展示人类的悲剧。”刘秀霞在第四辑子里或者仰望,或者侧目,为高贵的人扼腕,为平凡的人叹息。她有一颗悲悯的心,写到了才女特工关露、索亚和菲尼、走在不归路上的诸位女子……
“心灵的深处,总会有一些小补丁,牢牢禁锢着每个人的心。笑,或者不笑,都成定局;挣扎或者逃避,无济于事;直面,或者遮掩,了然于心。转身,或者蜗居,尘埃落定。一一揭开这些小补丁,让心灵裸露在外,滤出淋漓的鲜血,然后慢慢痊愈。”这是作者亲情世界的感悟。她深刻而冷静地揭开了禁锢心灵的一些小补丁,这些补丁主宰着她的情感世界。亲情,她是站在人性的角度,作为弥漫心田的一缕炊烟。《火车开往中原》里面的他更是体贴入微:“婆婆去世在寒冬腊月,恰巧我感冒了。他安排我在举行祭奠的时候再回老家。当我与三弟最后赶回的时候,三婶给我缝制了白鞋;三弟媳给我穿上孝衣,又给我端来热饭,让我在停放婆婆的房间吃饭。当我已经吃了一半的时候,他来找我吃饭,看见我已经在吃了,就忙其它事务去了。晚上,行丧礼的时候需要在院子跪很长时间,他提前塞给我一副棉护膝,又让我戴上口罩和手套。那一刻,我真的很感动。在那样一个特殊的日子里,作为长子第一次操办丧事,该会有多少千头万绪的事情需要考虑,他竟然记得处处为我着想。祭奠完毕已经一点多了,我又急忙上床准备休息,他叫住我说:“别睡了,再过几个小时,妈就下葬了,再也看不见了,咱们多陪她一会!于是,我和他一起守在婆婆的灵柩前,直到天亮下葬。”……
最后,秀霞试图探寻与生命有关的迹象,她说“生命,如同因侥幸而暂时落到手上的礼物,迟早要把它交还。狭义地说是父母交给我们的礼物,广义地说是人类的始祖赐予我们的礼物。既然是礼物,不论狭义与广义,都是别人赐予我们的,暂时归我们享用,最终的结局是要交还出去的。就像苹果树赐予牛顿一个苹果,牛顿还它万有引力定律一样。父母与始祖赐予我们一份独特的礼物,我们至少要回报他们一串生命精彩舞蹈的脚印。”在这一辑子里,她提到了生命的思考、生命的轮回、生命的迷雾、生命里的一束阳光、微尘般活跃的思绪、放生的尴尬、生命的困惑、放弃生命的伍尔芙……
总之,《独步》散文集,从每一辑子,每一篇文字,都可以看出她站在理性的角度,深刻地透视人性、历史、归隐、民生、亲情、生命,创作的视野开阔,关注民生与弱者、鞭挞丑恶与变态,几乎每一篇文章都跳跃出一些鲜活而灵动的文字,文采与哲理并存,而这些文字出自于她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刘秀霞是一位有追求的年轻的散文作家,她的散文总是在探寻人与事背后的深远世界。我们没有理由不相信,她会把日常生活题材提到更高的层面进行创作。
mmexport1635949058796.jpg

王宗仁,当代散文家、作家,陕西扶风人。专业作家,文学创作一级。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诗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散文学会名誉会长。

2010年散文集《藏地兵书》获得第五届鲁迅文学奖。迄今共出版散文、散文诗和报告文学专集42部。著有《传说噶尔木》《雪山无雪》《情断无人区》《苦雪》《拉萨跑娘》和《藏羚羊跪拜》、报告文学《历史在北平拐弯》等代表作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东方旅游文化网 ( 苏ICP备10083277号|苏公网安备 32080302000142号 )
东方文旅百家集,天下风光一网中! 电话:13196963696

GMT+8, 2024-4-24 13:08 , Processed in 0.049433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