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扫一扫,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查看: 85920|回复: 0

卞毓方:不求第一,但求唯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4-29 07:44:4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不求第一,但求唯一
大隅良典、本庶佑、吉野彰

文 / 卞毓方

按语

   摘自卞毓方、马成三《不求第一,但求唯一:日本科学家的诺奖之路》,原文11000字,压缩为2500字。

读书,使人进步

直观印象

  
大隅良典

满头的鹤发,满腮的银色连鬓须,衬托出一张长圆而白皙的童颜,显出阳气旺盛,秉性刚直,做事果决,年轻时必定雄性十足。据说这络腮胡是他在美国读博士后期间留下的,那时他三十不到,大概因为彼邦也有“嘴上没毛,办事不牢”的心理倾向吧,大隅觉得自己因为“嘴上没毛”而遭致美国同事的轻视,遂发奋留长胡须(亏得他有天赋异禀,生就一副络腮胡子),以增加自己的威严和老练。



本庶佑

整洁,儒雅,干练,典型的学者派头。身材颀长,器宇轩昂,棱角分明,目光炯炯,站在哪儿都引人注目。银丝井然,浓眉微挑,鼻梁高挺,下巴方正,双唇紧闭,抿成一个大写的“一”,凸显了老当益壮、一往无前的生命意志。



吉野彰

一个干巴瘦的小老头,稀疏无序的霜发,胡乱地覆盖在半秃的脑壳上,笑起来略显害羞,讲话时嘴巴稍微有点瘪,去掉西服、领带,以及那副兼具文化人标志的眼镜,就是一个活脱脱的乡野村夫,而且发育不良,透出一副可怜巴巴相。如果定要从他的面孔上找出一些不同寻常的气质,那就是他的笑,那是五官、肢体、灵魂一起焕光发采。高尔基形容托尔斯泰“人类面部最富感情的一对眼睛”,说“这对眼睛里有一百只眼珠”。仿此,我们也可以说,吉野先生的笑容里有一百朵在秋阳里怒放的野菊花。  


条条大路通罗马

大隅良典

小学,中学,梦想是当一位化学家。当他过关斩将、得偿所愿地考进东京大学化学系,审时度势,认识到古老的化学体系已臻成熟,很难再有大的突破,遂快刀斩乱麻,断然改学方兴未艾的生物。

——没有这一改,就没有他后来的道路。

博士毕业,找不到工作,转而赴美读博士后。

读博研究的是大肠杆菌,而老美的实验室研究的是发育学,不得不重打锣鼓另开张,从头学起。勉勉强强干了一年半,恰逢实验室来了一位新同学,是搞酵母细胞内的DNA复制的。他一见钟情,觉着这方向好,正对自己的心路,于是当机立断、毫不犹豫地扔掉发育学,改搞酵母。


这是他的第二回决断,也是通向最后成功的决断。


大隅良典少年时代和父母的合影

本庶佑

少年时代就显出天纵之才,聪明绝顶而又狂放不羁,比如,他在课堂上提出的刁钻古怪的问题,能把女老师气哭;他在家里,把一些新式的机械,如钟表、收音机之类,拆了又装,装了又拆,无穷无了。他还耽于幻想,读小学时,有一年暑假,在理科老师的指导下用望远镜观测到了土星环,激起了探索宇宙神秘的巨大冲动,因此,在小学毕业文集上,他写下自己未来的梦想:成为一名天文学家。

高中毕业前,他有三种抉择:外交官、律师和医生。这时,两件事帮助他拍板:一,读了一本日本细菌学家、生物学家野口英世的传记,野口的“国宝”级形象,成了他心灵天幕上最亮的一颗恒星。二,年级里有个卓荦超伦的男生,各科学习都出奇地好,然而,却不幸患了胃癌,很快去世。他因而坚定:学医,为治疗癌症做出贡献。

1960年,考进京都大学医学部。

是年,读到生物学家柴谷笃弘新出版的《生物学的革命》。柴谷写道,癌症是由于基因变异而产生的。为了根治它,必须开发出能够对DNA的碱基序列进行自动分析的装置;其次,在发现碱基序列出现错误后,必须能够像做分子外科手术那样进行替换。

他如遭电击,兴趣一下子从医学转向了分子生物学。


没有犹豫,没有观望,这就是大才的直觉。


吉野彰

生于大阪府吹田市一位商人之家。据说,在吹田市立第二小学三、四年级时,读了英国科学家法拉第的《蜡烛的科学》,从此爱上了化学。


大学读的是京都大学。相传,因为敬仰福井谦一(1981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所以报考了京大工学部——可见偶像的重要;因为看好合成纤维,所以选读了石油化学科——可见眼光的重要。


吉野彰曾经就读的小学。大门上贴了几张打印纸,作为学校对本校毕业生拿到诺奖的祝贺


不求第一,但求唯一

大隅良典

大才都有个性。1993年,他将有关自噬的一篇关键论文,发表在荷兰的《欧洲生化学会联合会快报》上。1997年,他又将另外两篇关键论文,发表在荷兰的《基因》上。在许多人看来,这都是不入流的刊物,影响因子微乎其微,无疑于明珠投暗,得不偿失。但是,怎么样?人家酒香不怕巷子深,因为独创,因为前无古人,从而照样平地一声雷,一举成名,一石激起千层浪。


他的个性还体现在嗜酒贪杯。他把在酵母中学到的精髓应用到“对酒当歌”的人生,除了白日放歌须纵日本的清酒,还酷爱中国的黄酒,更乐意与他人分享美酒。


2012年,他荣获京都奖基础科学奖,你猜怎么着?他用奖金酿了一桶威士忌,装好瓶,签上名,分送给各位朋友;在酒签上还特别注明:“这是酵母的赏赐。”


自噬体在酵母细胞中的形成与发展过程


本庶佑

早在大学期间,他的导师早石修给了他三点重要指示:第一,不要盲目相信论文;第二,如果不能在国际水准上做研究,那样的研究就毫无意义;第三,真正的独创性,追求的不是第一,而是唯一。


这真是金玉良言。


是以,他获得诺奖后接受记者采访,说:“成为科学研究者,最重要的是,保持对某种事物的求知欲,珍惜内心世界对某种东西感到不可思议的声音。”“我不轻信任何事物。媒体经常报道某个观点来自《自然》或《科学》,但是我认为《自然》《科学》这些杂志上的观点,有九成是不正确的。为什么这么说呢?你看那些十年前发表的文章吧,现在还被认为是正确的,就只剩下了一成哦。因此,我们不要轻易相信论文里写的东西。所谓研究,就是要一直钻研到眼见为实,让自己确切信服为止。”


又说:“独创性对于一般人来讲,并不是可望不可及的。当然,这其中有诀窍。像我这样平凡的人,之所以也能完成独创,是因为我找到了捷径。这条捷径,就是决不盲目追求第一,而是追求唯一。”


他是牢牢记住了导师的话。



吉野彰

获取诺奖后,被问及研究者所必要的素质时,他回答:


“柔软心与执着心相结合。即,头脑既要灵活,又要执拗地不到最后绝不放弃。”


又答:

“要把握好刚与柔的平衡。即使头碰南墙,陷入绝境,也要冷静下来,想到‘车到山前必有路’”


“ 比起一本正经地思考有啥新发现,做一些调整并漫无目的地遐想,有时灵感自然就会浮现出来。”


对于象征未来的儿童,他说:

“只要带着好奇心关注、体验各种事物,就一定能拿到诺贝尔奖。”


面对记者的镜头,笔者注意到,他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露出一脸灿烂的笑——那笑容里真的有“一百朵在秋阳里怒放的野菊花”。


你也可以和他一样心花怒放。只要你奋斗过,在任何一个领域,并且,无论是否开花,无论是否结果——只要你真诚地、满怀虔诚、满腔热血地奋斗过。

作者简介
mmexport1651189237458.jpg

卞毓方,忝列作家,从来不知道"作"为何物,只知道文字是在肺腑里孕育,借血管夺路而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东方旅游文化网 ( 苏ICP备10083277号|苏公网安备 32080302000142号 )
东方文旅百家集,天下风光一网中! 电话:13196963696

GMT+8, 2024-4-24 10:54 , Processed in 0.042039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