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扫一扫,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查看: 154583|回复: 0

李亮:时间的珍珠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5-13 23:49:2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时间的珍珠
——李春雷《夜宿棚花村》赏析
□李 亮

作家李春雷创作的以汶川地震为背景的短篇报告文学《夜宿棚花村》(首发于2008年6月20日《河北日报》“文化周刊”)已经发表14年。作者用清新、细腻的笔法书写了大地震之后一个村庄里的平静,从废墟上站立起来的倔强身影,擦干泪水之后的第一丝微笑,断壁残垣压不灭的那一缕生命烟火,清晨迎着朝阳向田间走去的脚步……受到广泛好评,并入选《大学语文》课本。

李春雷在回忆文章中说,在灾区采访时,别的作家多选大题材、大场面和热点人物,而他认为那应该是新闻记者的工作。于是,他想起了孙犁的《荷花淀》。《荷花淀》没有写刀光剑影的格斗拼杀,而选取白洋淀的一隅,表现农村妇女坚贞勇敢的性格和精神。所以,他反其道而行之,刻意选择了一个最为普通的小人物——农家妇女。说她普通,是因为她在文中连姓名也没有,只是“主任娘子”。

李春雷特意选择这么一个小人物来表现抗震救灾大主题,独一无二,令人惊艳。可见,在动笔之前,文章就已从表现角度上高人一筹。从这一点说,它与都德的《最后一课》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所以,对于巧妙的择题选材,连作者自己后来也说,欣慰之至。

面对抗震救灾,作者选取了哪些场面呢?他写妇女的丈夫——村主任帮重灾户插秧,很晚不睡觉,巡视小村。写村主任临时的家——一顶帐篷,还是村委会兼库房。通过对蓝色小帐篷的描写,写出了棚花村的抗震概况。帐篷里的桌子上,有一个账簿,通过账簿写出了村主任的清正廉洁。这一切作者都不细写,只做一句交代而已。作者用大量笔墨描写女主人怎样为丈夫精心烧煮过生日的饭菜。为了做得有滋味,她硬让丈夫去向别的帐篷借味精和花椒。接着女主人劝丈夫开怀痛饮,劝远方的客人好好吃喝,其实痛饮之物不是白酒,而是白水。至于严重的灾情,文中只用“全洗白啰”一句,再加上几个数字交代,更不对灾情做渲染。别说是回避惨不忍睹的村民伤亡情况,就连牲畜的伤亡也不写,只是简单写下砸坏了的锅碗筷子等没有生命的物件。对于人们在精神上受到的极大摧残,他却用“大人们像孩子一样嚎哭,孩子们则像大人一样冷峻”,写出人们的反常状态及其所蕴含着的复杂情感。

大灾中,政府给村民送来了柴米油盐、现金,每个人还分发了猪肉。文章没有渲染悲观、痛苦的情绪,处处是隐忍,处处是安定,处处是忙碌。作者重点表现灾区人民正在走出阴影,走进阳光,从无序到有序,从惊慌到镇静。所用的词语,全部浸透着亮丽的阳光,充满温暖和希望。

文章语言优美舒畅,多处运用拟人手法,形象生动。“身受重伤的小村像一条刮去鳞片的鱼,时时疼痛,撕心裂肺的疼痛”“在滚滚黄尘中奔波了一天的太阳已经困倦了”“耕牛们也饿极了,纷纷叫嚷着‘回家、回家’,‘吃饭、吃饭’”。秧苗们会在晚风中唱歌、跳舞,仿佛幼儿园里顽皮无忧的娃娃。就连山坡水田里的秧苗,也会向人们招手。平静舒缓中隐藏着面对灾难时人们的坚韧品格和乐观精神,足见作者的功力和格局。

《夜宿棚花村》是不可多得的抗震文学名篇。14年后,我们回眸汶川大地震时,依旧会想起棚花村里的人们,想起棚花村那个五月的夜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东方旅游文化网 ( 苏ICP备10083277号|苏公网安备 32080302000142号 )
东方文旅百家集,天下风光一网中! 电话:13196963696

GMT+8, 2024-3-29 21:09 , Processed in 0.043866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