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扫一扫,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查看: 149522|回复: 0

辛茜:昆仑之子,王宗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5-17 16:01:3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昆仑之子,王宗仁

辛茜

mmexport1652774117190.jpg


2019年10月青海人民出版社隆重推出著名作家王宗仁青藏题材的三部作品:“共和国青海记忆丛书”《青藏线》《藏地兵书》《藏羚羊背上的可可西里》向祖国,向莽莽昆仑、青藏线,向广大读者献上了一份厚礼。


2019年12月22日,冬日阳光照在现代文学馆静雅的殿堂,“中国散文学会年会暨王宗仁青藏题材作品分享会”正在隆重举行,前来参加的人比预想得多,椅子搬了一次又一次,可还有人需站着聆听。大家都是为文学而来,为分享王宗仁老师的创作成果而来,更为了他的人品、文品、艺品。

上世纪90年代末,我还是青海人民出版社一个青涩的编辑,向王宗仁老师约写一部描写青藏线题材的长篇报告文学《飞雪昆仑》,他欣然应承。受出版社领导之托,我来到北京,在总后大院门前,第一次见到了身着军装,穿一双布鞋的王老师。随后,我跟着他去了格尔木,上了昆仑山、青藏线。在西大滩、不冻泉、五道梁、二道沟,在每一座兵站、每一位守卫青藏线战士的身上,体会到了什么是人的精神,什么是人的品格、军人的责任。采访中,王老师含着眼泪听,我流着眼泪记。整个采访过程,对我这个从小在西宁城长大,没怎么出过门的人来说,都是一次彻彻底底的身心洗礼。那是我在青藏线上度过的难忘经历,人生宝贵的一段。我拥有了和王老师,和战士们一样的缺氧,也拥有了和他们一样的青藏阳光、攀越雪山、难耐的夜晚,对雪山、昆仑、军人深沉的爱。

夏夜的月亮,苍莽的土地,昆仑山上的蓝天稀薄而清澈。

跟王老师一起上青藏线,缺氧的昆仑山、可可西里是美丽的。

跟王老师一起交谈,脸庞赤黑,嘴唇青紫,手指关节肿大的战士们是美丽的,昆仑山上的每一棵小草、每一朵野花无不摇曳着野性的魅力、生存的欢乐。

难忘楚玛尔河。那天午后,太阳很红。我们停在楚玛尔河畔,坐在红色的土地上。王老师讲起了旧故事,眼睛里闪动着泪花。和王老师一起沉思默想的还有楚玛尔河汩汩流淌的清水,草叶的柔柔细语。

难忘沱沱河兵站。王老师抚摸着一位士兵浮肿发青的双腿,忍着心痛,对他说:“你应该下山了,孩子,不能再这么撑着。”那一瞬,我无法直视战士头发已经稀疏,仍年轻英俊的脸,扭过头任热泪长流。

难忘管线三团。王老师握着总工程师姚志祥的手,久久不愿松开。那是一双触摸过青藏线上每一条管线的粗糙的大手。自1967年毕业从原北京钢铁学院,现北京科技大学毕业来到高原,他已经把自己的青春与热血铸进了大山的角角落落。

难忘《雪山无雪》。王老师车行拉萨,抛锚于唐古拉山口,在冰天雪地里挨饿受冻,骨头脆得嘎巴作响的漫漫长夜,还有那一座座雪殓的坟茔、情断无人区的伤感,一只藏靴、一只兔子、一只岩鸽、一只藏羚羊的故事……

王老师对我说,你应该写散文,你的气质适合散文,散文亦适合你。这块文学贫瘠的土地少一个你这样的女编辑不碍大局,但是青藏的文学处女地急切等待一批女作家去耕耘去播种。

从此,我钟情于青藏线,钟情于昆仑山,血管里奔涌着文学的热浪,把对世界,对青海,对人类的情感集中到了唐古拉山巅。

几年后,我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一切,王老师为我的第一本散文集《眼睛里的蓝》写了序。他说:“她把月亮放回了可可西里的天空,她用太阳写的风景刻在了楚玛尔河。”

多年过去了,我跟随王老师不止一次上过昆仑山,又从楚玛尔河边经过,从黄河源头昆仑桥一直走到了山东东营的黄河口。陪伴我们的话题,永远是他那颗对文学的敬畏之心,对青海高原的思念之情,对青藏线上干部战士们刻骨铭心的爱与深情。

分享会上,有一半是他的学生。学生中有一多半是军人,他们骄傲地称王老师为“昆仑之子”,他们满怀豪情地诉说着王老师对他们的谆谆教诲。没有他,他们不会走上文学之路;没有他,他们不会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努力不懈的成功者。

那时候,不管走到哪里,王老师都要过问团里、营里、连队,有没有文学爱好者,有没有喜欢创作的人。到了晚上,他的宿舍里,总是挤满了人,带来的每一篇小文章,他都要细细阅读,慢慢地为战士讲解。那曾经是多么美好的日子,格尔木大站礼堂、兵站部礼堂座无虚席,干部战士们昂头端坐仔细倾听王老师的文学课。那一刻,他的人格魅力散发着光芒,他的忧愁思虑、全部心血都在青藏线,在部队,在战士身上;他的每一篇文字都谱写着军人、军人的妻子,昆仑山、可可西里荒野之上一座座英雄的丰碑;他的每一次创作都把一个缺氧、冷酷,考验生命极限的世界,变成了一个高扬着生命旋律、精神力量的温暖世界,其文学的质地、精髓,无不在弘扬人的蓬勃之气、生存之力、前进之力。在他笔下,当人格发展到极致时,青藏高原上与雄浑壮丽之雪峰媲美的,也只能是弥漫在生命洪流之中为人所拥有的理想、崇高与精神所在的价值。

读过王宗仁老师作品的人,往往会沉浸在一种感伤又奋进的艺术境界中。悲而不怨、苦而不泣的文学表现力;壮而优雅,阔而细腻的文学笔法,让那些朴实憨厚、勇敢顽强的战士、工程师、指挥官、烈士、妻子闪烁出的人性之美、道德之美、爱情之美富有了生命情调的艺术美感;情感充沛、真情表白的文学情绪,加强了叙述效果,拓展了想象,使一切栩栩如生,庄严神圣。

王老师为人师表、谦虚好学。他一直在努力,一直在探索,因为他心里装着太多的人、太多的事,他要把他们用最生动的文字,最丰富的情感,最美的意境表现出来。七年的汽车兵经历,艰苦生活,上百次翻越唐古拉山的采访体验,是他保持创作激情的源泉和动力,也促使他,为我们呈现出了一个壮丽的世界、感人的世界。不仅蕴含着外在的生命气象,更重要的是,经过他内心的孕育和构思,表现出了启发道德人格、追求善意和美景的中国艺术的理想,文学的美的本质。

18岁,王老师离开家乡,离开母亲入伍参军,来到了青藏高原。19岁,王老师第一次带着副驾驶上线。

干冷的风从可可西里草原深处吹来,瓦蓝的天空平静如水没有一朵云彩。他戴着一顶厚厚的军帽,手握方向盘,踏过满路的碎石、泛起泥浆的路颠簸而行,攀上了白雪的昆仑之颠,登上了唐古拉山顶,内心涌动的激情、文学的梦,像星空一样照亮了他年轻的心。

他几乎每天都在写作,在驾驶室里写,在连队写,在值班的夜晚写。没有稿纸,便写在油料卡片上,写在烟纸盒上,寄给西宁,寄给拉萨,寄给敦煌。在一次赴青南执行任务途中,路过花石峡,他被当地人的热情感染,写了一篇散文《夜宿花石峡》。当时,他很想把这首诗马上寄出去,可当地没有邮局。他就一直等着,好不容易来了一位老师傅,就把这封信交给老师傅,请求他把这封信投到路过的任何一个邮局。但是,这位老师傅很不热情,漫不经心地把信随便塞在上衣口袋里走了。王老师十分后悔,他不想就这样,把自己的作品让陌生人随意丢在风雪弥漫的路上。然而,几天之后,等他执行完任务回到连队,竟发现这篇被老师傅带走的作品刊登在《人民軍队》上,顿时,一股暖流在他周身回旋,他的心又一次被深深地触动,人生的不易、人的命运、军人的牺牲,让他的文学创作富有了更深的含义。

那是在格尔木停留的日子。每天清晨,我都要和王老师在指挥部的林荫小道上散步,看那些好不容易长起来的大树,听他讲慕生忠、索南达杰、拉萨河、红柳、女兵墓、一枚戒指的故事。只有在这里,王老师的心才最踏实、最平静。

2006年,青藏铁路全线通车,万众欢腾。这亘古奇迹,这雪域动脉,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让青藏高原成了万众仰目的焦点。

王老师更是兴奋不已,常常打电话询问青藏线通车的具体情况。

但是,我的回答往往不能使他满意。因为,我告诉他的远不如他自己了解得清楚。自从离开青海,王老师一直订阅《青海日报》,从不间断,看过的也要装订成册保存。后来他又陆续订了《格尔木报》《柴达木开发研究》《青海青年报》。每天,在他的望柳庄,于清晨阳光中阅读来自青海的报刊杂志让王老师倍感亲切。不管离青藏高原有多远,时间有多长,他最热爱、最眷恋的永远是扎根在青藏线上的战士,最心疼的永远是长眠在这片热土上的军人,并在永不停歇的描述与赞美中,怀念着这些英雄给予人类的不朽。

我知道,他心里还想上趟青藏线。

可又不止一次地对他说,你再不能上高原了,身体受不了啊!

他点点头,不言不语,沉默的样子,叫人心酸。

如今,青海人民出版社以强大的阵容,出版了王宗仁老师青藏题材的所有作品。对他来说,是一件多么欣慰又骄傲的事。

据出版社介绍,2020年,青海人民出版社还将继续推出王宗仁老师青藏题材的作品,作为“共和国青海记忆”系列丛书向昆仑、向读者献上一份厚礼。

夜深沉,回想往事,不能入眠。

王老师说:“我已经找到了我这一生应该做的那件事,那就是写青藏高原和那里生活着的无畏的人。”

此时,距王老师15岁时发表在《延河》杂志上的初女作《陈书记回家》相隔65年。想一想,如此重情于青藏高原,托起昆仑太阳的人,怎能不是一位大地的歌者,一位用一生的创造与才华塑造美与传播美的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东方旅游文化网 ( 苏ICP备10083277号|苏公网安备 32080302000142号 )
东方文旅百家集,天下风光一网中! 电话:13196963696

GMT+8, 2024-4-19 12:52 , Processed in 0.056457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