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扫一扫,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查看: 133326|回复: 0

刘怀玉:淮安城西运河东堤砖石工考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6-5 17:30: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5ed7bff61850e.jpg

      淮安里运河东岸,从板闸经古镇河下湖嘴,至南角楼以南苏北灌溉总渠,全长约15000余米。中间以前发现有石工堤一段,在湖嘴至北角楼,约500米,高5米,均以条石堆砌。每块条石宽、厚均约0.4米,长0.8—1.2米不等。解放初堤面曾为淮扬公路,后公路改道,仍为城西重要通道,一直在使用中。1986年3月31日公布为淮安市文物保护单位。2011年夏,因拦河建造防洪控制工程,又从西门人民桥向南至兴文闸以南,发现砖工堤一段,约400米。顶面有一层厚约30厘米的条石,条石下为砖工,共12或13层,高约1.8至1.9米。其下铺垫4层条石,高约1.4米。再下为木桩为基础。砖石之间皆以石灰糯米汁为黏剂粘合。对于这两段工程,本文统称为淮安城西运河东堤砖石工程。它是什么时候建造的,说法不一,本文拟对这个问题作一初步探讨。


      淮安城西运河堤修自南宋应纯之,陈瑄仅是利用遗址旧迹“修之”。应纯之修筑的河堤是“土筑”的,陈瑄开始“界水筑堤砌石”,到了天顺年间“始用石砌”。他们开始感到洪水加大了,修筑材料增加了石材。但他们所说的使用石材,可能只是在关键地方局部使用,与后来的用石量是不可同日而语,而且用的位置也不一样。据朱国盛于《淮上石堤记》后说:“运河凿于平江伯,而淮堤鲜石,水至恐鱼。每年运艘辄又阁浅败柁,及决河而视之,西堤数里旧有石以障湖,其在河心者突屹中央,如砥柱之不可犯。今始尽凿囗而不为梗。”他那《重修二河记》亦云:“河底旧有平江伯石堤与故闸坍圮者,数触舟,至是尽发,漕赖以通。”由此可见,陈瑄、杨昶的石头重点用在运河西堤上了。因为当时东堤是老堤,西堤是刚在湖边筑起来的新堤,相对讲是不坚固的,所以用了石头。后来河道拓宽,水位增高,此堤沉到水底,石头如同暗礁,妨碍行船。明明前人修堤已经使用了石头,后来修运河东堤者都说原来是沙土,并无石头,原来是这个原因。


     自宋代黄河夺淮后,淮安水患始多。自明代弘治年间黄河水全部南流开始,淮安始年年水灾。明代淮安胡效谟《淮安大水记》说,自嘉靖二十九年(1540)以后“比年大水”,淮河、运河全面告急,淮安三城常被水淹。吴玉搢《山阳志遗》载胡效谟《淮安府大水记》有详细的记载。


     明清时代淮安山阳县的筑堤防洪有三条战线:一是洪泽湖高家堰至清口一线,二是从清口至山阳湾西桥经河下、柳浦湾向东北一线,三是里运河一线。第一条战线最重要,书籍记载也最多。黄河水急,倒灌淮河,淮河水流不出,抬高了水位,形成了一个洪泽湖,淹没了一座泗州城。如果东堤一倒,水即漫入运河,切断漕运,还要淹灌淮安三城,注入下河,再淹没整个下河州县。因此,清代皇帝康熙、乾隆都曾多次亲临视察过这一工程。第二条战线和第一条战线一样,只要一倒堤,同样洪水进入淮安三城和里下河州县。《河防一览》卷13御史陈世实《条陈河工补益》中云:“高家堰实淮安之前门,柳浦湾乃淮安之后闼。”形象地说明这两者是同等重要。第三条战线也是经常发生问题,洪水由清口灌入,淤垫运河,淹没淮城和沿淮城市,并进入下河地区。明代万历间堵塞老坝,淮河改道,第二条防线始与淮安城关系不大。但一旦老坝决口,仍会淹没淮安三城和下河州县,乾隆三十九年大水就是一例。第三条防线与淮安城西段运河关系最大。为保证漕运畅通,保护淮城和里下河州县,修筑加高加堰和运河堤成为明清朝廷一项重要工程。从嘉靖年间开始,加固淮安城西运河东堤的工程,便拉开了序幕,一直到民国年间都未曾停止过。


     随着水患的频仍,河道淤垫,河床日高,河堤也就越筑越高。从清江浦至淮城运河原为土堤,当年是按当时情况设计,仅用以挡浪,挽舟行人。后来水患多了,水位也高了,所以原堤防不足以抵御后来的水患。加高加固河堤势在必行,而所用材料则绝大多数是沙土。


    在杨昶修理运河堤之后,对运河堤的维护、加筑情况,史书往往忽略不记,或者记载极为简略。今知增筑山阳城西运河堤的最早记载,是《明史》卷61《河渠三》:


    是年(万历四年,1576),(淮安知府邵)元哲修筑淮安长堤。


    (万历五年冬,河漕总督吴)桂芳又与(邵)元哲增筑山阳长堤,自板闸至黄浦亘七十里。


     《淮南水利考》卷下也有记载,可作为《河渠三》的注脚:漕堤,一名河塘……隆庆六年,都御史王宗沐、知府陈文烛,万历四年,都御史吴桂芳、知府邵元哲俱重修,益加高厚矣。……五年,侍郎吴桂芳、知府邵元哲、同知刘顺之、通判王弘化,增筑山阳运堤,皆高厚。自板闸以南至黄浦,长七十里。闭通济闸,建兴文闸,及修新庄等闸。主事张誉筑清江浦南堤,以御湖水,加河岸以御黄淮之水,加清江闸土岸,以便运舟之牵挽者。主事陈瑛加板闸漕堤,北接平江伯陈瑄旧堤,南接侍郎翁万达新堤。新堤因挑河出土而为之也。


     此后不久漕运总督李世达又有修筑。《明史》卷220列传第108《李世达传》:万历二年以右佥都御史巡抚山东。寻进右副都御史,总理河道。未上,改抚浙江。旋移疾归,起督漕运兼巡抚凤阳。黄河南侵,淮安告警,世达请修石堤捍城。


    《天启淮安府志》卷13《河防志》:“万历三十九年、天启元年,河屡决为患,三城游鱼,田庐漂没,民逃赋欠,梗漕误运。天启三年复大水,万姓号呼,官吏分守,势甚危棘。台部使者议行挑浚,知府宋祖舜得请于上,分委兴工,刻期告竣,使通运保民。又筑石堤以护城,称永利焉。漕储参政朱国盛为之记。护城石堤北自西湖嘴,南至包家围南止,计长九里。包家围石工不与焉。此堤乃三城民命攸关,岁宜保固。”


     朱国盛《南河全考》卷下《治治漕考》:(天启元年)河决灵璧……总河侍郎陈道亨行、中河郎中金元嘉筑塞未竟。是时淮安霪雨连旬,黄淮暴涨数尺,而淮安山阳之里河则决王公祠、杨家庙、清江浦、磨盘庄、谢家墩、凤直二厂等处,外河则决安乐乡、颜家庄、张家窪、高堰、武家墩等处,清河则决龙王庙、徐家路等处。惟时水灌淮安新联二城,小民蚁城而居,里外河一带泄成巨浸。知府宋统殷、知县练国事力塞王公祠。


    (天启三年)十一月会呈河漕部院详允,挑濬新河淤浅,自杨家庙至文华寺止,长717丈,四阅月工完放水,以行回空。按万历初年,重运由清江出口称艰,漕抚凌云翼开新河70里,自杨家庙至文华寺止。行运一年,而以部税旋闭。三十九年,总河刘士忠开坝济运,一年复塞。而淮安正河三十年来未挑,故议先挑新河,内有久湮荒涸者,照段分挑深濶,回空等船,经行无阻。


    (天启)四年二月,会挑淮安正河,自许家闸至惠济祠止,长1416丈8尺。复堵许家闸埽工10余丈,建通济月河小闸一座。俱四月完工。漕船仍由正河,新河复坝闭塞。


   按淮安正河年久不挑,河夫虽冒领工食,竟无实加涝濬者,至是大淤。国盛会同淮海道宋统殷,拘集夫头而庭诘之,欲按工勘视,诸夫伏辜。遂革前年内工食1150两贮库会详,先闢新河能回空,次挑正河以行重运。九月,会筑淮安包家围、洋信港、淮城护堤砖石工长1600丈,于十一月报竣。时物料夫匠先行齐备,故奏不日之工。


    按淮郡当漕輓辐辏之地,商贾毕集,而城堞如在釜底,惟恃一线土堤御黄淮诸湖滔天之势。每年加埽护堤,包土塞城,人民惴惴焉鱼鳖是懼。臣国盛先于上年会详漕河两院,预备物料,分调夫匠,是以工成最速。其详具记载中。


    记载比较详细的,是天启四年(1624),漕储参政朱国盛、淮海道宋统殷对城西运河东堤进行大规模的加固,而且采用了砖石材料。朱国盛有一篇《淮上石堤记》详细记载此事:


5ed7bffb8efef.jpg

    淮安府处于黄淮二河之冲,而三城位置最低洼。就地形而论,淮安之民皆居于釜底,岌岌可危。每岁伏秋之际,黄河必先泛滥,淮河跟着发水。二水之溢,势能排山,不是一线土堤能挡得住的。“一决于范口,而淮人悬釜,再决于王公祠,而城中水深四尺,三决于磨盘庄等七口,而市有游鱼,瓦有沙痕。”


     河道总督以下所有治河的官员,都出动露宿堤上。巨浪掀撼,堤岸就像船浮在水上,不停地摇晃。水冲入房屋中,小船飘到堤上。急令民户出蒲包裹土筑子堤,塞城门,加固城墙。“老弱妇女,相望泥途”,编织蒲包的蒲,立刻涨价数倍。“水之怒号,吏之呵督”,令人“蹙额抆涕,跼蹐呼天”。城内居民如鱼,城门犹如洞穴。这是我亲眼目击的淮人危窘之状。淮海道宋公说:“淮城就要沦为池沼了,必须厚筑河堤,用以捍卫才行。”于是参照高邮中堤的“砖石兼砌法”,我先捐出俸银80两,运来砖石,亲自筑好十丈砖石堤做样子。淮安无泥土烧砖,都由扬州州县烧造。山阳知县又提议用石灰米浆粘合修砌,目的是为了长远,以求一劳永逸。于是将任务分解,交给各官属预备物料:瓜洲主采木,仪征县令主采石,清河铄硡,山阳、清河、江都、高邮、宝应五州邑,各陶砖料。一切准备妥当,立即施工,木工管打桩,砖工管砌砖石,杂役后勤一起跟上。安排停当,选择内河、外河主簿和一些乡约督理。


    筑堤的具体做法是:“下埋石四层,以固其根;中布砖十二层,以坚其身;上覆石二层,以胶其面;里凑石二层,以实其腹。”


    其筑堤处:“一自包家围、洋信港,一自西湖嘴至许家闸。除旧石砌堤并新砌样工,凡一千五百二十六丈四尺二寸。”因为措置有方,给的工价合理,没有扰民。加之“人思自卫”,不需要督劝,都能积极投入,用四十天时间就完工了。这时是天启四年冬月的事。但此项工程,虽成之一朝,实“谋之有年”,即很早就有修此堤的打算了。此堤共用了一万四千余两银子。


    此文载于朱国盛编辑的《南河志》卷11《碑记》,《天启淮安府志》卷21《艺文志一》全文转载,《淮安河下志》卷1有节略转载,要看碑文,还是比较容易见到的。


    此工程只用了四个月时,即天启四年七月开工,冬月完工,但“谋之有年”即事前策划了很长时间,大水灾是在天启元年,三年后才实施这一工程。


    朱、宋二人曾呈文河道总督房壮丽,“开淮安堤工,兼用砖石”。为什么要采用石砌堤呢?房壮丽上《浚漕筑堤疏》说:“河非堤不障,堤非石不坚”,扬州所属河堤石堤不少,淮属却很少,“即以郡城之际,上下六七里,不过一线土堤。”天启元年“决堤陷城”就是因为堤中无石。“淮安重地,如此危险”,久不议筑石堤,实在是太奇怪了。此前地方人士金梓、毛恩、邹桂芳、陈继晟不断提意见。淮安府、山阳县等勘查说,“郡城西门外运河一道,受黄淮二渎浸灌,停沙日积,河身日高,堤岸日增,几与城垛相平。”


     为什么不用全石,而是“砖石兼砌”呢?因为采石运石困难,造价过高。朱国盛《河工条议·议堤工兼用砖石》云:“夫水性坚而就脆,故堤必石可久。但石产于山,近境无山可採,势必渡江以南”去採,往返600余里,一是加大了石价,二是过江有风险。曾派17条船去办,结果江中沉了15条,只回来2条。“今议砌堤每堤用盖樁石一层,上用盖面石一层,中用砖砌十余层。砖石互用,亦可坚久。只须多用炼熟沙灰黏联紧砌,结成一块,其固不减于石者。”砖头也有讲究,“旧堤所用城砖,长仅一尺五寸,濶约五六寸,厚亦如之。恐砖太厚火力难透,不利坚固。今议砖式,利用其长,长则堤身平濶,可恃不倾。须用真实坚土,细熟做坯,长要一尺六寸,濶约五寸三分,厚止三寸,务要烧造如式。砌时一直一横,彼此骑缝相压,如横三块即可压一长块,不得大小参差。更加熟炼沙灰浇灌,使无罅隙,其坚久必与石等。”说得如此细致到位,符合节省和快捷。但不管怎么说石头与砖头还是有差别的,这是一个不得已的做法。


     西门至南角楼以南的砖石工堤,是天启四年修筑的。从现在发现的情况看,淮安城西运河砖石工堤的位置、长度,与朱国盛说的一致。它的用料和砌法,与其《河工条议》中说的“下埋石四层,以固其根;中布砖十二层,以坚其身;上覆石二层,以胶其面;里凑石二层,以饱其腹。”基本一致。只是“盖樁石”和“盖面石”的层数稍有不同,中间的砖头层数还是一致的,是12层或13层。砖头缝是用米汁石灰“黏联”的,砌法也基本相同。砖头长宽和厚度多为50、18、11厘米,与朱所说的“长要一尺六寸,濶约五寸三分,厚止三寸”基本相符。今见砖头上有“江都窑户朱宾”、“宝造”等铭文,也证明砖头确实是由江都等五县烧造的。从这些情况来看,今所见南角楼左右的砖石工堤,是天启四年所造是毋庸怀疑的。康熙三十八年的修筑,可能只是作些维护罢了。那么,此砖石工堤距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东方旅游文化网 ( 苏ICP备10083277号|苏公网安备 32080302000142号 )
东方文旅百家集,天下风光一网中! 电话:13196963696

GMT+8, 2024-4-26 00:46 , Processed in 0.044488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