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扫一扫,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查看: 168629|回复: 1

【名家进杭州】赵腊平:拱宸桥下那一段奔腾的大运河(大运河征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7-7 22:29:4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大运河文化研究中心推送
mmexport1657203529854.jpg

     拱宸桥下那一段

     奔腾的大运河

     去过杭州很多次,也知道这座素有“人间天堂”之称的城市除了拥有美丽的西湖之外,这里还是京杭大运河的最南端,具有“运河水乡处处河,东西南北步步桥”的独特的水乡风韵和“灯火家家市,笙歌处处楼”的丰厚的人文底蕴。可连我自己也说不清楚,为什么一直没有到大运河的岸边去看一看。

     前不久,机缘巧合,终于再度来杭州,并在好友卢文彬大哥的陪同下,终于有机会一睹大运河的风采。
mmexport1657203535175.jpg


mmexport1657203546328.jpg
      1


      东西南北步步桥

      我们以百瑞运河大饭店出发,这里离运河文化广场仅一条马路之隔。横过马路,穿过运河文化广场,就是京杭大运河最南端的古桥——东西横跨大运河的拱宸桥。

      据说,大运河从北端到南端,保留得最多的就是古桥:从通州张家湾桥到杭州的拱宸桥,不计其数、规模不一,形式多样的古桥是运河文化中最为丰富的一部分,而拱宸桥更是京杭大运河到杭州的终点标志。

     在古代,“宸”是指帝王住的地方,“拱”即拱手,两手相合表示敬意。每当帝王南巡,这座高高的拱形石桥,象征对帝王的相迎和敬意,“拱宸桥”之名由此而来。

      据文献记载,拱宸桥始建于明崇祯四年(公元1631年),当时举人祝华封,募集资金造桥。清朝顺治八年,桥坍塌。康熙五十三年,由布政使段志熙倡导并率先捐款,林云寺的慧辂和尚竭力募捐款项相助,历时四年建成。清光绪十一年(公元1888年)重建,中间几经兴废。该桥长 98米,高16米,桥面中段略窄为5.9米宽,而两端桥堍处有12.2米宽。桥身用条石错缝砌筑,上贯穿长锁石,桥面呈柔和弧形,是杭州城区最高最长的一座石拱桥。

  拱宸桥为为三孔薄墩石拱桥,纵联分节并列砌筑。其三个孔洞环环相交,桥形巍峨高大,气魄雄伟、优美,如处子般巍立于江南古运河上,数百年而无缺。拱宸桥的桥拱很大。在古时,船只通常都很小,这跟很大的桥拱实在不成比例。但几百年过去后,现在即使是一千吨的铁驳船仍可顺利通过这座百年古石桥,可见修建者的匠心与远见。拱宸桥的桥头修建有仿古亭,内有石碑,碑上镌刻着该桥的修建和历史。

     桥,是聚集、浓缩生活场景的场所。拱宸桥,也被称为“谈爱桥”,桥面上凿有石质座椅供人休息,每到日落时分,人们会在桥上观赏夕阳和大运河上来往的船只,情侣们则在桥上柔情蜜语、谈情说爱,好不惬意。

     拱宸桥如今位于浙江杭州市大关桥之北,东连丽水路、台州路,西接桥弄街,连小河路。拱宸桥的东岸,是运河文化广场。广场上六幅浮雕,讲述着运河的古老历史;规模宏大的钱运茶馆,是一处仿古建筑。桥的西岸,是整治一新的拱宸桥西历史文化保护街区。

      据悉,桥西历史文化保护街区不仅还原了敬胜里民居、桥弄街商铺和中心集施茶材会公所一代等历史建筑,还兴建了公园、码头,桥西板块内的高家花园、洋关、桑庐、通源里等遗迹也得以修缮重现,在工厂原址上还开放了刀剪剑博物馆、扇博物馆、伞博物馆三个国家级专题博物馆。

     拱宸桥对于杭州人的意义非同一般。拱宸桥就如同一个维系点,它将整条腾龙系于杭州这片土地,里面是家、是根,外面则是一片闯荡的世界。很久以前,返乡的杭州人在看到了这座古桥后,总会不由自主地坦然和兴奋起来。因为这座桥,便是古运河杭州终点的标志了。远走他乡的游子见到故乡熟悉的小桥迎面而来时,那意味着就要到家了,顿时就会生发出许多的欣慰和感慨。

     站在拱宸桥上极目眺望,尽情地领略这条纵贯中国东部,据称是世界上开凿最早、跨度最长,且完全由人工开凿的京杭大运河,望着奔流不止的河水,想像它在漫长岁月中所经历的风云变幻、盛衰沉浮,你会有一种穿越千年时空的感觉。








     2


     杭州为何成为人间天堂

     我们今天所说的大运河,开掘于2500多年前的春秋时期(公元前485年),完成于隋朝,繁荣于唐、宋,取直于元代(公元1293年全线通航),疏通于明清,前后共持续了1779年。

     在漫长的岁月里,大运河主要经历三次较大的兴修过程。

      第一次是在公元前五世纪的春秋末期。公元前485年,当时统治长江下游一带的吴王夫差,为了北上伐齐,争夺中原霸主地位,调集民夫开挖自扬州经射阳湖到淮安入淮河的运河(即今里运河),因途经邗城,故得名“邗沟”,全长 170公里。

      据《左传·哀公九年》载:“秋,吴城邗,沟通江淮。” 说的是公元前485年,吴王夫差筑邗江城,并掘邗沟,沟通江淮水道。“邗”在哪里?1000多年后,郦道元在他的《水经注》卷三十中做了解答:“昔吴将伐齐,北霸中国,自广陵城东南筑邗城,城下掘深沟,谓之韩江,亦曰邗溟沟。”可见邗城在广陵城东南。那么广陵在哪?按《郡国志》的说法,“州城置在陵上。”什么是“陵”?《尔雅》说:“大阜为陵。”按《扬州市志》《广陵区志》《扬州市郊区志》的记载,现今扬州的蜀冈过去也叫“阜冈”,还叫“昆仑冈”。《河图括地》解释说:“昆仑山横为地轴,此陵交带昆仑,故云广陵也。”可见,广陵城应该在扬州的蜀冈东峰,即今天扬州的观音山之后。

     其实,邗城究竟在哪里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大约2500年前,吴王夫差挖邗沟,开凿了由苏州至无锡、常州的运河,把长江水引入淮河,使长江和淮河的运河连为一体,并修筑了邗城这座最古的扬州城。“邗沟”成为大运河最早修建的一段,也是中国乃至世界最早的运河。

mmexport1657203527075.jpg
      这其中还有一个不能忽视的史实是,据《越绝书》记载,秦始皇从嘉兴“治陵水道,到钱塘越地,通浙江”。秦始皇在浙江嘉兴境内开凿的这一条重要河道,奠定了以后江南运河走向。

     第二次是在公元七世纪初隋朝统一全国后,建都洛阳,为了控制江南广大地区,使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丰富物资运往洛阳,隋炀帝以供自己玩乐,于公元603年下令开凿从洛阳经山东临清至河北涿郡(今北京西南)长约1000公里的“永济渠”;又于公元605年下令开凿洛阳到江苏清江(淮阴)约1000公里长的“通洛渠”;再于公元610年开凿江苏镇江至浙江杭州(当时的对外贸易港)长约400公里的“江南运河”;同时对邗沟进行了改造。这样,洛阳与杭州之间全长1700多公里的河道,可以直通船舶。

    顺便说一句,尽管人们对隋炀帝有颇多说辞,但笔者一直以为,这是一个很有思想也很有作为的皇帝。开凿大运河后,为了搞好运河两岸的“绿化”,为大运河增彩,隋炀帝曾下诏,凡在运河两岸栽活一颗柳树者,即赐细绢一匹。于是两岸百姓纷纷在河岸上种植柳树,不久便蔚然成景,千里大堤,柳色荫荫。隋炀帝看了很是高兴,便赐名运河两岸的柳树为“杨”,即国姓。于是后来柳树便有了“杨柳”的说法。

     第三次是在十三世纪末元朝定都北京后。为了使南北相连,不再绕道洛阳,元朝花了10年时间,先后开挖了“洛州河”和“会通河”,把天津至江苏清江之间的天然河道和湖泊连接起来,清江以南接邗沟和江南运河,直达杭州。而北京与天津之间,原有运河已废,又新修“通惠河”。这样,新的京杭大运河比绕道洛阳的大运河缩短了900多公里。

     于是,在中国东部的平原上,形成了这条北起北京,南到浙江杭州,途经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江苏、浙江4省2市,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5大水系,全长1747公里的京杭大运河,比苏伊士运河长16倍,比巴拿马运河长23倍,可谓世界上开凿最早、长度最长的人工开凿的河道。

     京杭大运河作为南北的交通大动脉,历史上曾起过“半天下之财赋,悉由此路而进”的巨大作用。而大运河的贯通,更使杭州“水居江海之会、陆介江浙之间”。事实上,早在南宋时期,杭州作为 “京城”,已是一派繁荣景象。从交通上看,借助于京杭大运河,形成了以临安为中心枢纽的规模最大、组织最为完善的发达运河水网。大运河实际上成了杭州政治、经济、文化与全国开放交流的主通道。同时,因为有了大运河,杭州自隋唐起就成为重要的对外贸易港口。南宋时,杭州、扬州已成为大运河的商埠口岸,开辟了通往世界的新丝绸之路。当时杭州跨海北上可达高丽、日本,南下可通越南、暹罗、印度,使中国内地与海外的世界各国联系起来。当时的杭州,商港桅杆林立,“闽商海贾”云集,海上丝绸之路,运输数量之大,涉及国家之多,都是西部高原丝绸之路所难以比拟的,杭州成了世界级的国际大都市。

     据了解,现在的大运河分为8段:北京到通县称通惠河;通县到天津称北运河;天津到临清称南运河或卫运河;临清到黄河北岸称山东北运河;黄河南岸到韩庄称山东南运河;韩庄到清江称中运河;清江到六圩称里运河;镇江到杭州称江南运河。

     经过修复后,现在的整个大运河除北京到天津、临清到黄河两段外,其余河段均可通航。目前,京杭运河的通航里程为1442千米,其中全年通航里程为877千米,主要分布在山东济宁市以南、江苏和浙江三省。正在规划的中国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实施后,大运河还将是重要的输水线路。

     2500年是一段漫长的历史,如此漫长的历史铺陈在1794公里的京杭大运河上,给她赋予了浓重的历史气息。但大运河带给我们的远远不止是这些----无论是隋炀帝下扬州浩浩荡荡的巨大船队,还是乾隆皇帝下江南的各种传说,无论是从钱塘江出发的南宋战船在黄海上痛击战舰多出自己20多倍的金军水师,还是千百年来文人墨客沿着京杭大运河浅吟低唱留下的千古名句,都能引起人们无尽的遐想。

mmexport1657203537485.jpg

     3

      到桥西古街呼吸运河文化

      江南名郡,借河而扬。

      杭州位于京杭大运河的最南端,是大运河的起迄点。流淌了1400多年的大运河,见证着杭州的成长与变迁,盛衰与沉浮,欢乐与哀愁。正是因了大运河,杭州的地理位置才变得如此优越,形成了杭州市的基本的城市格局,拓展了这个城市的地域,繁荣了城市的经济,丰富了城市的文化。进而也使她一度成为闻名于世的“东方之都”。

     不记得是哪一任杭州市长曾充满自豪地说过这样一席话:京杭大运河是杭州一个响亮的城市品牌、一张珍贵的世界名片,更是一条哺育杭州成长的母亲河、维系城市兴衰的生命河。

     信步拱宸桥西的时候,笔者意外地看到了杭州女诗人舒羽在桥头开办的咖啡馆----这位不喜欢别人称她为“美女诗人”甚至“女诗人”的舒羽,近几年在诗坛脱颖而出,尤其是她的那一句“黑色是最彻底的奢华,就像沉默的最深的呼喊”更是广为传颂。走进她古香古色的咖啡馆的时候,才知道这位女诗人正在台湾讲学。没有久留,只在柜台买了一本线订本的《舒羽诗集》。虽然没有眼缘,但有诗意和墨香在咖啡的氤氲中缓缓飘来,并随着奔涌的运河水飘香四方……

     有人考证,“杭州”之名,因河而生。隋前,杭州曾有过“禹杭”、“余杭”之称,但并没有“杭州”一名。隋凿江南运河直抵杭州城北,后运河又“穿钱塘市而入江”,这样大运河便与钱塘江沟通,杭州成了连通五大水系的大运河的关匙。最为重要的是,大运河使杭州与隋朝京城洛阳直接相连,城市地位显著提升。隋文帝开皇九年,调整江南州县设置,废钱塘郡,设“杭州”。隋设“杭州”,不仅使“杭州”成为专有地名,更使“杭州”首次成为全国性的“州级”城市。以至于后来成为南宋都城。

      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历代统治者之所以看好杭州,正是因为它地处大运河南端,有通江达海之便,有总揽大局之利。唐朝时,杭州上接江南运河,南跨浙东运河,西联富春江,东出杭州湾。倚重通江达海的大运河,杭州成为与广州、扬州齐名的古代中国三大通商口岸。

     史载,南宋构建了以盐桥河(今中河)为主轴线,南跨吴山、北至武林门、左靠钱塘江、右近西湖的临安皇城。在兴建皇城的同时,不惜财力整修江南运河和浙东运河,将大运河延伸到皇城内的各个角落,形成了以都城临安为中心的运河水运网,使杭州成为“咽喉吴越,势雄江海”的东南水运枢纽,凸现了杭州的“江南水城”风貌。

     据文献记载,当时,运河两岸“四方之所聚,百货之所交,物盛人众”,河上 “舟楫辐辏”,商船云集,商铺众多,“望之不见首尾”。临安城内,四通八达的水运网直接联接千家万户,以舟当车,以船代步,以埠为库,以岸为市,大街小巷店铺林立,并出现了“东门菜,西门水,南门柴,北门米”兴盛景象,正所谓“骈樯二十里,开肆三万室”。杭州成了“川泽沃衍,海陆之饶,珍异所聚,商贾骈集,物价幅萃,市列珠玑,户盈罗琦”的富饶之城,被马可波罗称为 “世界上最美丽、华贵的天城”。

mmexport1657203521253.jpg
      明清时,杭州仍是东南货物的集散中心。当时的运河两岸依然商贾云集,商铺林立,货物山积,街市繁华,一派“灯火家家市、笙歌处处楼”的繁荣景象。

       民国初年,杭州织锦品、丝绸伞等产品行销全国各地。在运河流域,杭剪、杭扇、杭粉、杭线、杭烟“五杭”产品和茶叶、山货、炒货等杭产名品的交易规模相当可观,形成了杭州的运河物产文化。

      千年运河,形成了杭州“运河水乡处处河,东西南北步步桥”的独特水乡风韵。仅运河杭州段近 40公里的里程中,桥梁达27座之多。运河不仅留下广济桥、拱宸桥等千年古桥,沿河很多地段也因桥而得名,如丁桥、斜桥、拱宸桥、祥符桥、卖鱼桥、德胜桥、江涨桥、菜市桥等等,成为了杭州重要的地域文化。

     同时,运河还给杭州留下了许多独特的运河水景,以前外地游客进入杭州,通常是从水路入城,船停在大关、娑婆桥、江涨桥一带,上岸观赏运河景色。这样,运河两岸又形成了夹城夜月、陡门春涨、半道春红、西山晚翠、花圃闻莺、皋亭积雪、江桥暮雨和白荡烟村等“湖墅八景”,故而运河北端又有“十里银湖墅”的美称。

     在漫长的历史变迁过程中,京杭大运河杭州段历经风雨尘埃。大运河融汇了南北各地的特色物产、饮食服饰、风情民俗、官民礼仪等,形成了绚丽多彩的杭州运河文化,留下了诸多历史人文景观。在大运河申遗的132个遗产点中,杭州段就占据了7个。这7个遗产点从北至南分别是:水利通判厅遗址(含乾隆御碑),洋关旧址,通益公纱厂旧址,杭州拱墅运河历史街区,富义仓,杭州凤山水城门遗址,西兴过塘行及码头。

    斗转星移,世事变迁。悠悠运河水,弯弯拱宸桥,南来北往通商客,曾经滋润了两岸人家。但随着水运主宰地位的丧失,随着公路、铁路、航空等现代交通运输方式的出现,大运河的漕运功能明显下降,运河的商贸地位也逐步减弱。而随着运河经济的衰落,依赖于运河漕运的工厂纷纷没落,特别是运河两岸整体环境的下降,杭州市的运河历史文化遗存逐步缺失,旅游休闲的功能更是慢慢地被人们淡忘。

      据有关部门介绍,杭州城北仅存拱宸桥与广济桥,运河上的武林门、艮山门两座古城门早已不存,历史上曾经一度辉煌的“湖墅八景”都已消失,运河两岸除少数几处文保点外,与运河相关的原有城市风貌几近湮灭。

 近年来,随着运河综保工程的不断推进,人文景观最为集中的拱宸桥西的大量历史遗迹得以保存和修缮。拱宸桥西的桥西历史文化保护街区,北至杭州第一棉纺织厂保留仓库,南至登云路,西至小河路,东至京杭运河,规划用地面积7.83公顷,建筑面积约5万平方米。

     桥西历史街区,早在清同治年间即是当时拱宸桥地区繁盛的水陆码头。修缮工程对原有建筑进行保护、改善、整饬、更新、拆除,抢救濒临破坏的运河沿岸历史实物遗存,现已正式建成。修缮工程不仅还原了敬胜里民居、桥弄街商铺和中心集施茶材会公所等历史建筑,还兴建了公园、码头。在综合保护工程中,122套合院民居、青石板路、张大仙庙得到恢复。

     此外,桥西板块内的高家花园、洋关、桑庐、通源里等遗迹,现在也都得以修缮重现,在工厂原址上还开放了中国刀剪剑博物馆、中国扇博物馆、中国伞博物馆三个国家级专题博物馆。现在,桥西历史街区已成为一个以居住、休闲功能为主的集商业、休闲、娱乐及公共展示服务为一体的城市综合区域。

mmexport1657203518651.jpg
    夜幕降临,华灯初放。有着1700多年历史的京杭大运河,一如既往缓缓穿过街区,两岸的民居在灯光的映照下,更显得别有韵味。三三两两的游客,嗅着温润清新的空气,漫步于古老的青石板小路上。而沿岸的酒楼、店铺已经人声鼎沸,热闹非凡,饭菜的香味弥散在街巷中,构成了一幅清秀亮丽、悠闲怡然的古街风情图。

    即将离开桥西历史街区的时候,站在拱宸桥上眺望,但见奔涌而去的大运河在灯光的映衬下泛出粼粼波光,极像一条跃动的巨龙。而远出游览船上飘来的歌声,又让我仿佛回到了悠远的宋代,心里仿佛少了些喧闹,添了些幽静,立时又涌出一股柔情和缠绵,进而又从心底泛起一丝落寞。

     这令我记起了舒羽的几句诗:“我伸出目光,欲接住她静止的叙述/像儿时的枕畔,暖脚的被褥……/但风已破门而出,她的光阴/无影无踪……”(选自《黑白相片》)。是啊,历史已经离我们很远,但又那么真切地在我们的记忆中不断浮现。

mmexport1657203515043.jpg
      赵腊平,中国自然资源作家协会副主席,著有《聚焦中国矿业》《历史在这里含情注视》《股票投资技巧》《漫话珠宝首饰》《中央党校楹联解读》等多部著作。现任《中国矿业报》总编辑。

发表于 2022-11-6 09:26:56 | 显示全部楼层
“杭州”之名,因河而生。隋文帝开皇九年,调整江南州县设置,废钱塘郡,设“杭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东方旅游文化网 ( 苏ICP备10083277号|苏公网安备 32080302000142号 )
东方文旅百家集,天下风光一网中! 电话:13196963696

GMT+8, 2024-4-19 23:05 , Processed in 0.066389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