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扫一扫,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查看: 107310|回复: 0

第八届鲁迅文学奖揭晓 《十月》两篇作品获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8-31 23:38:5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原创十月杂志社十月杂志2022-08-25 17:10发表于北京

第八届鲁迅文学奖揭晓

《十月》两篇作品获奖!

(文末附获奖作品信息)


第八届(2018—2021)

鲁迅文学奖

      获奖作品名单

   (以作者、译者姓氏笔画为序)


    第八届鲁迅文学奖评奖办公室公告

【2022年】第3号


  第八届鲁迅文学奖各评奖委员会于2022年8月25日分别投票表决,产生了获奖作品。现将获奖作品名单和各评奖委员会、纪律监察组及评奖办公室名单予以公布。

  特此公告。

      第八届鲁迅文学奖评奖办公室2022年8月25日



中篇小说奖


《红骆驼》 王松

《四川文学》 2019年第8期

《荒野步枪手》 王凯

《人民文学》 2021年第8期

《过往》 艾伟

《钟山》 2021年第1期

《荒原上》 索南才让

《收获》 2020年第5期

《飞发》 葛亮

《十月》 2020年第5期


短篇小说奖


《无法完成的画像》 刘建东

《十月》 2021年单月号-6


《山前该有一棵树》 张者

《收获》 2021年第3期

《地上的天空》 钟求是

《收获》 2021年第5期

《在阿吾斯奇》 董夏青青

《人民文学》 2019年第8期

《月光下》 蔡东

《青年文学》 2021年第12期


报告文学奖


《红船启航》 丁晓平

浙江教育出版社 2021年7月

《江山如此多娇》 欧阳黔森

百花文艺出版社 2021年3月

《张富清传》 钟法权

陕西人民出版社 2020年6月

《中国北斗》 龚盛辉

山东文艺出版社 2021年12月

《国家温度》 蒋巍

作家出版社 2020年9月

诗歌奖


《岁月青铜》 刘笑伟

中国言实出版社 2021年10月


《山海间》 陈人杰

西藏人民出版社 2021年9月

《奇迹》 韩东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2021年3月


《天空下》 路也

长江文艺出版社 2021年11月

《诗歌植物学》 臧棣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2021年11月


散文杂文奖


《回乡记》 江子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1年12月


《大春秋》 李舫

长江文艺出版社 2021年12月


《大湖消息》 沈念

北岳文艺出版社 2021年12月


《月光不是光》 陈仓

安徽文艺出版社 2021年12月


《小先生》 庞余亮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21年6月


文学理论评论奖


《新时代文学写作景观》杨庆祥

上海文艺出版社2021年12月


《批评的返场》何平

译林出版社2021年12月


《小说风景》张莉

人民文学出版社2021年12月


《中国当代小说八论》张学昕

作家出版社2021年10月


《编年史和全景图——细读<平凡的世界>》郜元宝

《小说评论》2019年第6期


文学翻译奖


《T.S.艾略特传:不完美的一生》 林德尔·戈登(英国) 英语

许小凡上海文艺出版社 2019年1月


《奥麦罗斯》 德里克·沃尔科特(圣卢西亚) 英语

杨铁军广西人民出版社 2018年10月


《我的孩子们》 古泽尔·雅辛娜(俄罗斯) 俄语

陈方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2020年10月


《小说周边》 藤泽周平(日本) 日语

竺祖慈译林出版社 2018年8月


《风的作品之目录》 阿多尼斯(叙利亚) 阿拉伯语

薛庆国人民文学出版社 2020年12月


第八届鲁迅文学奖各评奖委员会名单


第八届鲁迅文学奖中篇小说奖评奖委员会

主 任:李敬泽

副主任:东 西 邓 凯

委 员(按姓氏笔画为序):乔 叶 刘 颋 李蔚超 张 楚 陆 梅 饶 翔 谢有顺 额尔敦哈达


第八届鲁迅文学奖短篇小说奖评奖委员会

主 任:邱华栋

副主任:潘凯雄 邵 丽

委 员(按姓氏笔画为序):尹学芸 叶立文 丛新强 刘 琼 李 洱 李林荣 卓 今 韩春燕


第八届鲁迅文学奖报告文学奖评奖委员会

主 任:陈 彦

副主任:王宏甲 梁鸿鹰

委 员(按姓氏笔画为序):王 晖 李青松 李春雷 李朝全 张志强 洪治纲 贺仲明 彭学明


第八届鲁迅文学奖诗歌奖评奖委员会

主 任:施战军

副主任:宗仁发 陈先发

委 员(按姓氏笔画为序):王久辛 刘立云 张光昕 张桃洲 树 才 姜 涛 高 昌 海日寒


第八届鲁迅文学奖散文杂文奖评奖委员会

主 任:吴义勤

副主任:刘亮程 李一鸣

委 员(按姓氏笔画为序):李修文 张燕玲 房 伟 胡友笋 徐 可 黄发有 葛一敏 穆 涛


第八届鲁迅文学奖文学理论评论奖评奖委员会

主 任:阎晶明

副主任:陈晓明 何向阳

委 员:(按姓氏笔画为序):

刘大先 杜学文 杨 扬 张 陵 陈剑澜 岳 雯 耿占春 赖大仁


第八届鲁迅文学奖文学翻译奖评奖委员会

主 任:黄友义

副主任:张洪斌  董 强

委 员(按姓氏笔画为序):

许 钧  许金龙  孙新堂  辛红娟  张 冲 党争胜  凌建侯  高 源


第八届鲁迅文学奖纪律监察组

组 长:胡邦胜

成 员:陈德龙 高 会


第八届鲁迅文学奖评奖办公室

主 任:何向阳 张洪斌

副主任:李朝全 赵 宁


获奖作品

《飞发》

作者

葛亮

mmexport1661960393546.jpg
葛亮,原籍南京,现居香港。香港大学中文系博士毕业,现任香港浸会大学中文系副教授。文学作品出版于两岸三地,著有小说《北鸢》《朱雀》《七声》《戏年》《谜鸦》《浣熊》《问米》,文化随笔《绘色》《小山河》,学术论著《此心安处亦吾乡》《清风有信月无边》等。作品译为英、法、意、俄、日、韩等国文字。曾获首届香港书奖、香港艺术发展奖、台湾联合文学小说奖首奖等奖项。长篇小说《朱雀》《北鸢》两度获选“亚洲周刊华文十大小说”。《北鸢》亦获2016年度“中国好书”、“华文好书”评委会特别大奖,年度中版十大中文好书等。作者获颁《南方人物周刊》“年度中国人物”、“《GQ中国》年度作家”、“2017 海峡两岸年度作家”。

关于《飞发》


地理的藏品

——《飞发》创作谈


葛亮


其实,大多数时候,并不希望自己的小说有预言的能力。

中国的语言里,有一系列关乎于此的表达,比如“一语成谶”。我一直认为,这多少代表着,冥冥之中对现实进行了干预,而非纪录。但毕竟这只是某种想象。我们并不是在写作《冷血》时的杜鲁门.卡波特。所有事物的进程,自有其规律,类似草木枯荣。无声无息,其来有自。

在《飞发》的结尾,我写了庄师傅去参加翟师傅的追悼会,写他告知毛果,因为疫情,终于关掉了经营多年的“温莎”理发店。在这个小说写完后的两周。知道这个理发店的原型便结业了。新闻里头,理发店的老板说,两个月合共蚀了近十万元:“我蚀唔起呀。”

确实,疫情改变了许多事情,也结束了许多事。改变的,多半是生态与模式。我所执教的大学,刚刚结束了一学期的网络授课,又将迎来第二个。如今,似乎顺理成章地惯常于此。我和同事们面对着电脑屏幕,熟练地操作Zoom、Moodle,面对着看得见或者看不见的学生。这种自如,并不是天然的。依稀记得在北卡罗莱纳大学,一位年迈的法学教授,为了适应网课面对空气一般的无人宣讲,在面前放了一只匹诺曹公仔,作为他的听众,以增强自己的投入感。而香港媒体配发的图文是“活到老学到老”。这是对校园教学规则的改变。改变如疫情本身,其影响不分年龄、性别与阅历。这是残酷之处。

以上是现实中的人,对虚拟世界的适应与遵从,哪怕你是一个老人。但这至少提供了一种选择,一种可供适应的空间。但更多的人,恐怕未如此迎来改变的机会。

在这半年内,香港的老字号们,纷纷“执笠”。这终于是现实对现实的屈服,也是现实对现实的舍弃。大多数时候,现实皆是温柔面目,埋身蛰伏。忽然之间,便真刀真枪,出其不意,狭路相逢。如此,谁又能独善其身。

这间上海理发店,在北角开了四十年。北角这时候,已经不算繁盛。从“小上海”到“小福建”,用了大半个世纪,走过了它该走过的路途。一如所有城市自成一体的老区,移民的痕迹在悄然隐退。凋落的凋落,同化的同化。电车经过的春秧街保留了下来。这里大约没什么交通的概念。行人在车路上走,身后听到叮叮当当的声响,人潮便自然分开,任由电车开过去,然后再重新汇集起来。店铺前多半是僭建的摊位,一路可以摆到车道上。其亦随电车进退,有条不紊,并不见一丝慌乱。由马宝道走来,路过振南制面厂,对过是同福南货店,卖的点心仍然以纸包裹。作为江南人,是感到亲切的。直到看见有观光客,举着相机左右逡巡。才意识到,这条街实已成为时间的标本。

说回理发店。在英皇道上大约是一个地标。这些年数次路过它。因一度固定去看某个牙医,这里是去往诊所的必经之路。每每看见门口还在转动的灯柱,会心里动一下。因为它转得很慢,并且大约因为陈旧,居然还有些微卡顿。然后在这短暂的卡顿后,它又继续地转了起来。看着它,象是在见证某种古老的仪式。我犹记得初次帮衬这间理发店,是许久前的事情。走进去,象是走进了一间古早的照相馆。因为所有的实物,都仿佛是为了证明某个时间节点存在的布景。马赛克的地面、海报与看得见水迹的墙纸。包括师傅们苍老而精谨的形容,与他们足够精确的手艺。他们说的是带有上海腔调的广东话,融合了吴语系的温存和粤语的朗脆。这声音也因此成为了一种布景。当你在里面待久了些,这理发店更象是某种容器,或者说,一个有关空间和时间的实验室。演绎给来者,在我们惯常的现实中,还有另一个现实。这种关系,好像是一种年代电影的套拍。那个属于过去的时间段落,理应是小品,是不能太过壮大的,以免偏离了现代的主题。然而,在这间理发店里,外面的现实会逐渐模糊。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这些店铺的存在,或许让人联想起怀旧风。马尔科姆.蔡斯的线性时光魔术,其实是代表着当下对这些老旧现实的宽容,或者说迁就。甚至我们生活无虞,尚有余暇时,它们还会成为主角,出现在社交媒体,成为心理还乡的想象的社区。

但这一切的前提,是历史的存在,于我们朝夕相处的现实仍有分量。而有关时间的枝节,仍然值得修复。这便是藏品的意义。它也是一种现实,即使不会时时示人,至少珍而重之。

但一个密不透风的时代,是各种现实的盘根错节。现代一如大型的寄生蕨类,缘历史攀爬,彼此相依,但渐渐为了生存,这寄生或也成为了无形的绞杀。在一场暴风雨后,苍袤的时间之干才发现自身内部已然虚空与风化,遽然倒下。这是我们存在的幻觉,新旧两种现实,业已和解。事实上,前者的虎视,是无法抗拒的世界的新陈代谢。我们只希望这个过程慢一点。

小说中的“孔雀旧人”,终未与你我谋面。

我阖上电脑,新闻上的图片,仍然在记忆中烙烫了一个轮廓。理发店的灯柱已经拆除了。关闭的大门上,贴了一张白纸。上面居然是很好看的瘦金字体,写着“吉铺招租”。

mmexport1661960397521.jpg

获奖作品

《无法完成的画像》

作者

刘建东

mmexport1661960401609.jpg
刘建东,中国作协全委会委员,河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1989年毕业于兰州大学中文系,1995年起在《人民文学》《收获》等发表小说。著有长篇小说《全家福》、小说集《黑眼睛》等。曾获《人民文学》奖、《十月》文学奖、《小说月报》百花奖、曹雪芹华语文学大奖等。

关于《无法完成的画像》

短篇小说的技、艺与“道”
——刘建东《无法完成的画像》简评
李云雷


刘建东的短篇小说《无法完成的画像》让人眼前一亮,又引人深思,颇为耐读,是一篇在故事和细节、风格与技艺等方面达到完美平衡的优秀作品。小说的故事围绕“画像”展开:1944年,15岁的“我”跟随师傅杨宝丰为一户人家画像,画像是纪念死者的一种方式,这户人家只有一个10岁的小女孩小卿,日常有舅妈照料,但他们要画的小卿的母亲只是失踪了3年,并不知是否尚在人世,根据舅妈的讲述,“我这小姑子比较任性,因为恋爱的原因,几乎断了和我们来往。我一年也就能见她几面。三年前的秋天,我婆婆病重,临死前就是想见她这个小女儿一面。我和小卿舅舅来找她时,已经看不到她了……我们找了她整整三年……慢慢的,我们也就不抱什么希望了,只好放弃了,就当我这小姑子是死了,所以才请您来给画一张像……”

舅妈的讲述说明了“画像”的理由,但也为“画像”过程中的波折埋下了伏笔。接下来作者以工笔画般的技巧,为我们细致勾勒出无数层波折,大波折中又有无数小波折,层层推进。第一层波折是照片突然找不到了,舅妈“来来回回在屋子里转了好几趟,却没有找到一张小姑子的照片,只找到了一本薄薄的相册,里面的照片却不见了”,不见的原因是被小卿烧掉了,“我们顺着她手指的方向,低头观看,脸盆底有一层燃烧后的灰烬”,小卿烧掉的原因是她觉得“我娘没死”,不想让他们画纪念死者才需要的画像。虽然小卿烧掉了照片,但是舅妈家里还有,这就来到了第二层波折,“她拿回来的是一张全家福……指着第二排右首边那个年轻的姑娘说:‘这就是她,小卿的娘。’”师傅开始画像,在这里作者发挥了曾学过碳晶人像画的特长,将很多绘画的技巧和细节融入故事的讲述中,但就在画像即将完成时,这副画像却突然不见了,“宣纸下面是空荡荡的桌面,陈年的桌面映着冷森森的光。”小卿自然是最大的怀疑对象,不过接下来该怎么办呢?这就迎来了第三层波折,“师傅淡定地说:‘我重新画。’重新画像的决定让小卿舅妈放宽了心”,然后作者开始以更精细的笔墨书写师傅作画的过程,也加强了戒备,不再加未完成的画放在小卿家里,而是每天都将画夹背回去。画像终于快要完成了,这幅画像是如此真实动人,“一向爱说的舅妈,也变得沉默了,她盯着那幅画,我在她脸上看到了一丝羞愧。小卿看了一会儿,突然间趴在桌子上,放声痛哭。”但就在画像就要完成时,“我”半夜醒来,突然发现画夹不见了,“我”四处寻找,在黑暗中终于发现了一个人,“他点了几次,才点着,我立即闻到了燃烧的味道。燃烧的面积越来越大,被火映照的地方也扩展得越来越大,我的视线顺着火光向上移动,一屁股坐到了地上。那个人竟是师傅。”

这是小说的主体部分,在1万多字的小说中占了9千字,如果小说就到这里为止,已经很精彩了,小说中刻画了一个小女孩既想看到母亲又不想为她“画像”的微妙心理,这个小女孩会让人想起孙犁《山地回忆》等小说的主人公,一样的聪明伶俐而倔强;又讲述了一个画像艺术家(师傅)亲手毁灭了自己艺术品的故事,这是西方现代小说常见的题材——自我的生命通过艺术转化为画中人的生命,从而引发主体的生存危机,比如王尔德的《道林·格雷的画像》等。作者在极短的篇幅内将不同主题、类型的经典之作融为一体,并在细腻刻画中形成了独特的风格,足以让人回味。

但作者并没有到此为止,他在创新之路上迈出了更大的一步。随后的时间来到1951年,多年未见的小卿找到开画店的“我”,请“我”为她母亲画像(现在她同意了,并主动找“我”来画,这与前文是一个对比),在小卿的叙述中,“我”才知道小卿的母亲已经为革命牺牲了,“我”跟随小卿来到刚刚落成的烈士陵园,跟她一起去看母亲墓上的合影,“我的目光随着她手指的方向望去。小卿的爹头发很密很长,看上去刚毅英武。……我紧紧盯着照片右首的那个男人,我有点怀疑自己的眼神。我使劲揉了揉眼睛,指着照片惊呼道:‘小卿,你看,那个人,那人是我师傅。’黄姨领着我和小卿来到一个烈士墓前,她告诉我说,这就是你师傅”——原来我师傅与小卿的爹是曾经一起成长共同战斗的战友!

在这里,小说实现了一个新的也是更重要的反转。我师傅与小卿的爹是战友这一新发现的事实,彻底扭转了小说此前的故事主体。在前面的故事中,我们以为小卿是小说的主人公,现在才发现我师傅是更主要的主人公,在前面的叙述中,我们以为师傅毁灭画像是因为艺术,现在才发现是为了战友。带着这一新的发现,我们重读这篇小说,就可以看到前面的细节虽然处处都在写小卿,其实也是处处在写我师傅,从我师傅的角度来看,他既要为战友失踪的妻子画像,又要面对其女儿一波三折的纠缠,但他身处地下工作,又不能与之相认,其内心的痛苦、隐忍、坚韧可知,由此前面的故事也就反转成了一个新的故事——一个革命者不能与战友的女儿相认,但又要忍住悲痛为其失踪的妻子画像的故事,而在新的视野中,舅妈那些看似唠叨的闲话也就获得了新的意义,小说中人物小卿、舅妈和我师傅的关系也变得更加丰富复杂。在这里,作者以艾丽丝·门罗似的艺术方法,将故事的真相隐藏在层层折叠起来的叙述之中,但又有力地暗示着我们不断去寻找与发现。这是一个小女孩的故事,也是一个艺术品的故事,更是一个革命者的故事,在故事的缝隙和留白中,我们可以看到,这是一个革命与恋爱的故事,也是一个革命与家庭的故事,更是一个展现革命者美好人性、人情与伟大牺牲精神的故事。这是一个孙犁风格的小说,也是一个王尔德、门罗风格的小说,更重要的是作者将上述故事和风格融汇在一起,建构起了独特的个人风格。

作者在创作谈中谈到,“我今年阅读的书中,有一本1988年由烈士陵园管理处编辑出版的《晋冀鲁豫烈士传》。看到上面的名字,那么的熟悉。而重读这本书,我发现,他们的故事早就保存在我的记忆深处,从来不曾离开。”优秀的作品来自于深刻的生命体验,来自于我们生活的土壤,但也需要作家独特的技巧和风格为之赋形。在这篇小说中,作者将小说的细节与技术巧妙地结合起来,既在艺术上有所创新,又表达了对革命烈士的崇敬之情,为新时代作家的探索找到了一条新路。
mmexport1661960404260.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东方旅游文化网 ( 苏ICP备10083277号|苏公网安备 32080302000142号 )
东方文旅百家集,天下风光一网中! 电话:13196963696

GMT+8, 2024-4-25 13:37 , Processed in 0.045128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