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扫一扫,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查看: 96577|回复: 0

施建石 | 大运河的扬州,乖乖隆地咚(“中国作家运河行”作品欣赏)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11-18 22:16: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mmexport1668784908328.png
大运河扬州段瘦西湖风景(扬州发布)

     大运河文化研究中心公众号继续推出“中国作家运河行”系列作品——作家施建石的《大运河的扬州,乖乖隆地咚》。扬州,是大运河的多姿多样的交汇点,也是四通八达的连接点。大运河的扬州有太多的闪光点,又有不断异彩纷呈的大亮点。所有的一切,都应了那句最有名的扬州方言:“乖乖隆地咚,韭菜炒大葱”!


大运河的扬州,乖乖隆地咚
施建石

      本以为走南闯北到过运河流域不少城市,对大运河是基本了解的;年过花甲一直生活、工作在江苏,对扬州是比较熟悉的。但当应约参加“中国作家运河行”到达扬州,认真、深入地走、访、读、思,再吻一次、再饮一回大运河的水,细究一遍大运河尤其是扬州段的前世今生,才发现以前的肤浅无知,才感到真正懂得像大运河这样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河流谈何容易。扬州与大运河、大运河的扬州,且不说多少特点、重点、出发点、落脚点,也不说起跳点、支撑点、爆发点、上升点,更不说什么看点、笑点、名菜名点,就说原点、起点、交汇点、连接点、闪光点、大亮点,点点星星、星星点点,哎呦喂,不得了唻了不得,用句扬州男女老少无人不晓的话说,真是:乖乖隆地咚!



扬州,是大运河值得铭记的起点,也是不可小视的原点。起点与原点有联系甚至可以就是一个点,但又有区别。“起点”是开始的地方或时间;而直线上任取一个点表示数0,这个点则是“原点”。

有人说到世纪的起源与强大的破坏力有关。不破不立。邗沟要比京杭大运河的完成早500多年。遥想吴王夫差当年,一瞬凝眸、一声令下开凿邗沟,串渠连湖在长江与淮河间形成通畅水路,主要是“以船为车、以楫为马”运送兵将、粮饷,以图实现攻打北方、问鼎中原的霸业。历史的烟尘散尽,留下的一般最多只是符号化的碎片。夫差一定没有意识到是他这滥觞举措是在为扬州城奠基,更不会想到竟然启动了一项泽被千秋万代的伟大工程,会经不断延伸、拓展、疏浚、修筑,特别是两汉至南北朝时期相继扩建、隋炀帝杨广时期初具规模、元世祖忽必烈时期再次扩建,发展成为由京杭大运河、隋唐大运河、浙东运河三部分组成,全长3200公里纵贯南北,以一纵联结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横着的水系,地域面积广、时空跨度长的重要通道,在南粮北运、北货南销、商旅交通、军资调配中让人受用不尽、发挥了连通全国功能重要作用的中国大运河。虽然一开始的这些运河规模还不大,而且互不连贯、时兴时废,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水运系统,但这个时期所开凿的统称为早期的运河,无论怎样都是由扬州而起的。

偶然中是有必然的。中国的地势西高东低,华夏大地主要河流如长江、黄河多是自西向东奔流入海的,没有多少南北走向的水道。横向封闭的自然水系严重地制约着全国各地的交通往来,不利于国家的统一、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而水运经济且省力,拿当下的说法是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最绿色的运输方式,具有能耗低、用地少、污染小等显著优势。现在的统计数据显示,水路运输的成本只有铁路的六分之一、公路的二十八分之一,水运每马力的运量是铁路的3至5倍,是公路的近50倍。何况,那个时候远没有什么铁路及公路,最多有些崎岖蜿蜒、尘土飞扬的小马路。这种情况下,水道交通在自然会受到重视、想着利用。人们开始设法开凿南北走向的人工运河补充南北运输发展经济。迟早得有运河,而这运河的起点就应在相对平坦的东部、就该在江淮之间。邗沟应“运”而生,扬州应“运”而兴。无论是战国时期魏国在中原地区开的鸿沟,还是三国时曹魏在华北平原开的白沟、平虏渠、利漕渠和吴国在江南开的破岗渎,都是由春秋末期吴国为北上争霸中原而开凿的邗沟这最古老的一段而起的。扬州当仁不让是大运河最先搏动的心脏部位,是当之无愧的“运河之祖”,起码也是“运河长子”。

自然形成的河流是人类文明的摇篮,而在扬州第一锹开挖的人工运河奏出的则是一曲人民抗争自然、改造自然的不屈赞歌,是人类璀璨文明的辉煌杰作。以扬州为起点的大运河是我国古代创造的一项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伟大工程,是世界上开凿最早、工程最大、流程最长、维持时间最久的人工水道,是工业革命前规模最大、范围最广的土木工程项目,跨越十多个纬度、活态传承着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先进文明,是祖先留给我们的携带独特时代印迹的历史文化遗产,反映出劳动人民超常的伟大智慧、决心和坚毅勇气,显示了东方文明在水利技术和管理能力等诸方面的杰出成就。

具有地理、气候优势又拥有丰沃水土资源、丰富物种资源的长江流域,是我国农耕文明起源地和农耕文化重要传承地。农耕社会前期,人们大多囿于村落深耕沃土,相互之间维系于血缘亲情。明清南粮北调激增,渔火通明走运河的船工成群结队。大运河这样的河流成了船民顺畅的坦途、渔民深耕的沃野。张旭那首

《高邮渔歌》写的就是扬州那的:“琼花赏罢过盂城,欸乃歌声满钓汀。鸥鹭不惊波浪息,鱼龙将出水云腥。芰荷雨后腔尤润,杨柳风前调更清。”船上的人们载物运货、捕鱼捉虾、以河为家、天天异乡,于是陌生人混杂的社会出现了需要异乡同行照应的江湖社会。流水漾动着彼此的心绪,江湖义气应运而生。 

毛姆说,人生处处是起点,什么时候开始都不算晚。货畅其流天地宽。通,要通就得开挖。吴王夫差下令修建邗沟的第一锹土挖掘出了起点,公元前486年邗沟正式完工就点燃了扬州由此成为中国大运河原点城市的烽火。现在的扬州城北的黄金坝桥下,一条不宽的河流静静地流淌,汇入东侧的的古运河。这就是被称为“中国大运河生长的原点”发祥地。河南岸的碑亭中立着一块上写“古邗沟”三个大字的大石碑。

在大运河体系中,拥有大运河遗产点最多的城市扬州占据着独特的地位。有35个城市参加的中国大运河项目申遗,扬州是牵头城市。历经八年到2014年申遗成功,扬州古运河站上了新的“运河原点”,焕发出了世界运河之都的勃勃生机。大运河申遗的目的并非申遗成功本身,而在于唤醒全社会对大运河的保护意识。扬州人一边牵头申遗,一边统筹推进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不断提升着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以实现文化自强,精准发力充分展示出扬州的文明气度、文化风度、历史厚度,以实际行动把老祖宗留下的宝贵的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不辜负这宝贵的可持续的自然资源、发展要素、战略空间。扬州近年先后荣膺“世界运河之都”“世界美食之都”“东亚文化之都”,古城新添了三张沉甸甸的“金名片”,把每年6月22日这对申遗有特殊纪念意义的日子作为扬州市大运河文化遗产日,切实扛起了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扬州担当”,以坚实的脚步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向着世界历史文化名城阔步迈进。

江苏辖江临海、扼淮控湖、大运河纵贯南北、水资源非常丰富,是中国皆备瞰大江、拥大河、揽大湖、望大海的唯一省份。虽然哪条大运河的两头都不在江苏,但当年夫差恰恰是在附近就是长江入海口、东面就是开阔海湾的扬州,举起干将莫邪青铜剑划出了大运河水的粼粼波光,哗啦哗啦流进了光耀千秋的中华文明史。《春秋左传》用“哀公九年,吴城邗,沟通江淮”十一字,言简意赅地写清了时间、地点、事件、作用。《水经注》记下了邗沟大致路线。邗沟从邗城西南角绕至东南角。邗城与邗沟同步建造、同生共长,城市的雏形底子与千年繁华烂漫都是运河带来的。扬州成了与生俱来、名副其实的“中国运河第一城”。

城市的出现是人类走向成熟和文明的标志。夫差、杨广这两位大运河历史上最重要的人物都与扬州紧密相关。隋炀帝杨广是唯一既开凿运河又修造长城的国君。他一而再、再而三坐龙船巡幸成为太子前当过十年扬州总管、有着浓烈“扬州情结”的扬州这典型的运河城市。他敢想、敢干、敢作有点国家战略意味的惊人之举,被戏称为“物流鼻祖”,所恃所依离不开大运河!他死在扬州、葬在扬州,而不是当时的帝都洛阳,也不是他的老家关中。皇帝的千秋功过轮不到我去评说,读一读晚唐与陆龟蒙齐名“皮陆”的皮日休的《汴河怀古二首》可见一斑:“万艘龙舸绿丝间,载到扬州尽不还。应是天教开汴水,一千余里地无山。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原点就是原点。原点毕竟是原点。原点扬州发散开来大头还是在这,比如1800公里的京杭大运河有三分之一强在江苏。大运河江苏段作为中国大运河全线开凿时间最早、沟通水系最多、覆盖地域最广、通航里程最长、文化遗存点最密、文化积淀最深、保存状况最好、活态利用最优的河段,万舟骈集、通水行纤、新雨蒲帆、润泽万物、兼收并蓄、无私滋养出运河盛景,水脉、文脉、商脉相连融汇了汉风吴韵、串联起淮扬风情,构筑了江苏人民包容开放、勇于创新、美美与共的精神内核。人们逐水而居、依水而生。江苏因“运”而兴,物阜民丰、文韵深厚,在历史长河中孕育出了源远流长的运河故事、江苏故事及扬州故事。

大运河特别是古代京杭运河的主要功能是运输。苏伊士运河、巴拿马运河、基尼运河、中国京杭大运河这世界上四条最著名的运河中,最早也是流经距离最长的还是京杭大运河。京杭大运河比世界上其他几条著名的大运河要早数百上千年。扬州一带的大运河上船舶云集成商铺林立的超市缩影,“只见船儿走,不见河水流”的繁忙景象成了常态,其它一些运河才奋起直追。

由扬州而起的大运河自开通后发挥着防洪排涝、输水供水、内河航运、生态景观等多方面的功能。中国以淮为界、南北分裂的时间大大缩短,特别是元明清三朝,大运河俨然成了事关社稷安危、维护国家统一的生命线。有人说“隋朝开河,唐宋受益”,这与“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是同一个道理。我们现在也还都是在前人创造的起点上、原点上前进的。听说最早的宇航员在天空俯瞰地球,发现地球上唯有一条痕迹特别清晰,最初认为是中国的万里长城,后来发现不是,而是中国的大运河。“一条大河波浪宽”哪!大运河成了我们国家的一个地理标志,成了中华民族的一枚文脉标识。我从事过测绘地理信息工作。看看我们中国的版图,北部横亘东西的长城与东部纵贯南北的大运河两件无价之宝,不正是个写在华夏大地上的巨大无朋、彰显伟力、心契神会的“人”字么?

古代多以水来称谓天然的大型河流,对人工开凿的用于灌溉或航运的运河,一般多冠以“沟”或“渠”之名。不管开始怎么称呼,北宋史籍上第一次出现了“运河”这词。运河运河,有运才有河。我觉得大运河的“运”,也不仅是运输的运,而且更主要是运气,是亨通“大运”,是大运河使命所系、价值所在。天地悠悠,步履匆匆,大运靠撞是撞不到的。天时、地利、人和,机会只留给有准备的人。“关关雎鸠,在河之洲。”钟灵毓秀奔腾不息、百舸争流、人货相通、一路欢悦的滔滔大运河胸怀博大盛载中华民族匠心智慧,自古以来就是全国民族各地区交融互动的关键纽带,不但是祖国统一的功勋,而且是中外文明交流互鉴的前沿地带,对国内外文明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是中华民族留给世界的宝贵遗产。大运河沿岸及周边不但城市拔地而起、集镇星罗密布,农业、渔业、运输业、工商业及娱乐业等各行各业相当发达,百花齐放都饱含着旺盛的生命力。大运河上千年的漫长岁月中,孕育出了几十座风采卓然的伟大城市。大运河滋养的城市及市民与大运河如影随形兴衰相依同呼吸共命运。现在超过3亿中国人集聚生活在运河两岸。对于大运河沿岸的老百姓来说,河与水就是他们生命的一部分。大运河流域平畴沃野、物产丰富、桅杆如林、舟楫如梭、万家灯火、欢歌笑语、连接古今、运通四海、承载文化、流淌文明、浸润诗意、生生不息,大运河不愧是两岸城乡的幸福河,是沿岸人民的致富河,也是造福四方的“好运”河。大运河粼粼清波流得越长、走得越远,越显示出扬州这起点、这原点的意义、作用与分量。



弯弯曲曲河走龙蛇四五千里的隋唐大运河与三千多里水如镜明的京杭大运河交汇处在哪?滚滚东流的长江和贯穿南北的大运河是中华文明的标志性象征,两条巨龙一横一纵欢快悠悠的交汇点又在哪?

哎哟喂,扬州,扬州,都是扬州哇!

扬州,是大运河的多姿多样的交汇点,也是四通八达的连接点。

北地南貌的扬州不但是隋唐大运河与京杭大运河交汇处,也是长江与大运河、长江经济带与大运河文化带的交汇之地。水往低处流。一条河一般不能穿过另一条河流淌,“十字”交叉的河流很少见,可大运河与长江在扬州这却做到了“十字”交汇。这个交汇点在“施桥船闸”。嗨,与我们施家有关吗?看来我们这个家族与大运河也是休戚相关、命运与共的呢,而且这施桥船闸是苏北运河入江的最后一道船闸,是京杭运河入长江的第一个梯级,是扬州水上的“南大门”,也是大运河航道最重要的枢纽之一;目前24小时满负荷运转,通勤量已超过长江三峡船闸,在全国乃至全球内河运输中都是最高的;之所以能够如此的背后是近年来对运河绿色航道的保护与提升,是大运河高效运作的体现,安装航闸智能运行系统高效运行,大大简化过闸流程,是高科技加持的成果。我在采访中了解到,京杭运河扬州段2021年船舶通过量达到4.2亿吨、货物通过量达到3.1亿吨,相当于5条京沪高速江苏段、10条京沪铁路江苏段的运量。

还有扬州古运河、京杭运河、通扬运河即运盐河等各大运河交汇也在扬州这。如同小城镇的十字街是连接东西南北的中心,大城市过去的钟鼓楼所在地、现在的新街口都是最繁华处一样,江河的交汇点都有特点、为重点、是热点。十字交汇、四方连接,包容、协调、相通中有利于解决多元与统一、自我发展与联接外面乃至世界这些问题,能够有机、顺利完成从“地理空间”向“文化空间”的跃升。大运河协同力非凡,不可小觑交汇点的作用,连接点也是功不可没。难怪现在的扬州正不失时机在致力打造新时代“交汇点城市”。我最近两次登上号称世界首座悬索塔楼景观桥扬州万福大桥顶楼,登斯楼清晰可见逶迤而来又随归江水道而去的大运河,身临其境感受我国仅次于长江的“第二黄金水道”的震撼,还有尽收眼底的扬州“七河八岛”。看万福闸一块闸板就隔开了、又连接着长江、淮河,闸北是淮河水系,而闸南则是长江水系。
mmexport1668784914155.png

mmexport1668784911101.jpg

扬州七河八岛(扬州发布)和扬州万福闸(江苏省水利厅)

江苏淮安历史上是黄河、淮河、运河的交汇点,南北人流货物集聚的清朝漕运总督驻地。扬州依靠大运河赋予的区位优势与累积的能量,集南北文化、融东西文明于一城一体,形成了独特的运河交汇处文化。就说“民以食为天”的“吃”吧。“漕运之地必有美食”。名列中国四大菜系的淮扬菜,起源于运河古城淮安与扬州,是靠着大运河的滋养而发展起来的饮食文化。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扬州是一撇到隋唐、一捺达京杭。淮扬菜始于春秋、兴于隋唐、盛于明清、光大于当代。朱自清先生客居扬州时写的《说扬州》肯定“扬州是讲究吃的好地方”。像遐迩闻名、脍炙人口的家常美食扬州炒饭,以口感嫩而有形、松而不散、肥而不腻、鲜味悠长著称的“狮子头”这些都是扬州地区经典传统名菜。扬州老百姓习惯称“狮子头”为“斩肉”。这“斩”首先凸显了制作过程中在火功之前就须细腻把握的刀功、手功。代表扬州烹饪的“厨刀”在享誉海内外的扬州“三把刀”中居首位,绝非一日之功。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后举行的“开国第一宴”,选定以淮扬风味菜点唱主角,要求菜品质朴、清鲜、醇和,为国宴的精练简约定下基调绝非偶然。在扬州带着闲情雅致体验“早上皮包水”的惬意生活时,直觉烟火温暖着的我禁不住想起:“扬州好,秋九在江干。接得黄花高出屋,抬来紫蟹大于盘。香腻共君餐。”

历史,人在写,墨在写,血在写,水也在写。俯仰古今,大运河之波映照历史星空,真的是祖先留下的宝贵遗产。陆游词云:“此身恰似弄潮儿,曾过了、千重浪。”作为中华文明重要标识的大运河,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流波中沟通连结融汇延绵了底蕴深厚、内涵丰富的京津、燕赵、齐鲁、中原、淮扬、吴越、楚汉甚至岭南及巴蜀等地域文化;融通融合了如北方“轻商重义”的儒家文化与“通商重利”的南方实用主义商业文化,世界上最早的资本主义萌芽就是依托着大运河在河之南部悄然诞生的,包括扬州在内的长江中下游向来是全国经济最活跃繁荣、商品货币程度最高的区域,今日大运河沿岸多是外向型经济与工业化程度高的地区;大运河承载的文化价值和精神特质依托运河实体产生,并随着大运河的历史变迁而逐步形成、不断发展、推陈出新;大运河扩大了中国文化的延展空间,孕育着各美其美的多元文化,记录了时至当下仍具旺盛生命力的中国历史文化那写不尽的厚重、灿烂和壮美,当然也曾交织了喜乐与哀愁、辉煌与苦难;集聚反映着丰富多彩的水利文化、漕运文化、船舶文化、商事文化、饮食文化等文化形态,和与名山大川深度融合、浑然天成、相得益彰的文物遗存、水工遗存、运河附属物遗存等各类文化遗产,天津杨柳青、沧州铁狮子、吴桥杂技、枫桥夜泊等都是来自大运河的文化记忆;真实铭记了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亲历见证了中华民族的勤劳智慧;积淀形成了历史与现实相互交融、如今依然生机勃勃的诗意的人居环境、独特的建筑风格、精湛的手工技艺、众多的名人故事以及丰富的民间艺术和民风民俗。“自古江南多才俊,唯有扬州出怪杰。”天下那么大,只有个“扬州八怪”名扬四海。

扬州古运河边的东关街景区有座马可·波罗纪念馆。这位世界著名的旅行家、意大利商人与扬州有独特情缘。他在《东方见闻录》里写扬州:“城甚广大,所属二十七城,皆良城也”。马可·波罗本人还在扬州当过3年地方官。可见称是官河的大运河不但供隋炀帝及京官下扬州、到江南,而且有往来中国的使节、从事贸易的商贾、传递公文的信使,也有周邦彦、龚自珍、赵孟畹任奘孔咏└峡肌⑸暇┟媸サ模褂邢褚蚩址帕钢芗们钊硕桓镏暗闹0迩殴托〈匙旁撕印⒋拧耙恢σ灰蹲芄厍椤鼻榛郴匮镏堇霞业模鞘芯窦湮难У囊±河氪サ闹匾靥澹俏幕ごソ涣鞯摹案咚俟贰保敲髑迨逼谧钪匾南非ソ涣魍ǖ馈Mü笤撕樱狈降南非サ侥戏剑戏降南非泊サ奖狈健4笤撕釉谑奔涞南蠢瘛⒊恋碛氡淝ㄖ写斯惴毫鞫⒖虐莸慕涣骺占洌簿病⒂辛ν贫司玫谋涓铩⑽幕拇ァ⑺枷氲慕涣鳌⑸缁岬姆⒄梗渤闪酥泄非反サ幕罨侵谢幕闹匾晔丁/size]

商贾辐辏,人来船往,百货骈阗,舟棹徐动。有了大运河,才有了戏曲的广泛传播;有了大运河上的商业文明,中国的舞台活起来、动起来才更加多姿多彩;有了越来越多的观众,戏曲才能从民间走向庙堂,再从庙堂走向民间互动。所以戏曲界素有“商路即戏路”“水路即戏路”的说法。那时戏曲演出活动的中心北为北京、南就是扬州。有人提出京剧的起源应从扬州算起不是没有道理的。位于长江与运河的交汇处的扬州商业发达,是盐商集中的所在。扬州盐商有很多来自徽州,喜爱家乡戏,有的家里就养着戏班子,听戏、看戏、锣鼓铿锵、社交娱乐。各地的戏曲艺人于是纷纷流向扬州,“诸腔杂陈”逐渐由徽班磨合走向和谐统一,于是就有了从扬州启程、沿大运河而行、对形成和发展京剧有里程碑意义的徽班进京。其实昆剧亦然。昆曲十六世纪中叶也是通过大运河北上京师,从而成为整个中国最流行的戏曲的。京昆艺人多为苏州、扬州人,梅兰芳祖籍泰州,周信芳出生淮安,昆曲名家俞粟庐、俞振飞父子是娄县人,京城学戏者“大半是苏、扬小民”,多与扬州及附近的大运河也是大“韵”河有关。

大名鼎鼎的关汉卿也是沿着大运河从大都到江淮窦娥传说发源地、再经扬州去江南搜集素材,写成撼天动地的《窦娥冤》的;孔尚任是游览了扬州梅花岭、史可法衣冠冢及南京一些地方后创作《桃花扇》的;扬州对岸的金山寺所家喻户晓的白蛇传更是市井民间传说的典型代表。白蛇传传说通过口耳相传,特别是地方戏的形式,通过大运河水流传播各地,体现着民间文学的口头性、传承性与变异性。因有运河相连相通,有舟楫万里来来往往的客商将南北融合里巷之谈传予孔孟之乡,对民间传说有浓厚兴趣的蒲松龄收集记于《聊斋志异》里的故事来自天津的有《鸿》《禽侠》《商妇》《小棺》《黄叶村》五篇。流水是风在河上的另一种形态,风吹着流动的活生生的文化。《水浒传》作者也是我们施家的施耐庵从旧道就是邗沟的里运河去淮安,书中“一百零八将”的主要活动区域,也多在运河连接着的扬州周边的镇江、淮安、济宁、梁山之间,一定程度反映的就是北宋的运河文化。《西游记》作者吴承恩的家乡淮安府山阳县河下,这“河”就是大运河,现在还留有“御码头”等,也就在扬州附近不远。曹雪芹的爷爷曹寅一生都与大运河关联紧密,他长期任职江宁织造,常驻于运河城市南京、扬州、苏州等地,也多次进京面君,来往运河航路,更曾兼任两淮盐政,奉旨在扬州开局刊刻《全唐诗》《佩文韵府》,且还承担了四次接驾任务。《红楼梦》林黛玉辞别父亲由古大运河进京都贾府。那日宝玉来看黛玉,黛玉问道:“你这会子打哪里来?”这个“这会子”,一开口就知是地道的扬州姑娘。在京城还泪而终的黛玉,灵柩又顺大运河得回魂牵梦系的扬州,也算是大运河为她了却了“质本洁来还洁去”之愿。

贯通南北、玉带串珠的大运河水悠悠流淌在中国的大地上,也应该铭刻在我们的纸上、活跃在我们的文化里、沸腾在我们的血液里。大运河是古代建设者利用自然江河湖泊水系、地下水资源和地形地貌,辅以人工开凿而成的自然系统人工化工程,是人类适应社会与自然变化不断进行改造的动态性工程,是人类顺应自然规律、顺势而为合理利用自然的成果。人与自然共同形成、沿线千百年来遗留下的源远流长的历史景观,是贯通南北的文化长廊,一代代枕河而居、靠河滋养的华夏子孙切身感受其博大的包容性与统一性、强大的凝聚力与向心力,而不是千疮百孔的泛滥不堪、肆无忌惮的连续水患。这些也成为了海内外华夏儿女热爱、眷恋和依赖的共同情感纽带;也是联系不同区域的重要经济动脉和生态廊道,光影抒写两岸城市的烟柳画桥,拥有极为丰富的文化、生态、航运资源。大运河是一部格局宏大的史诗,包括扬州在内的江苏是其中极为闪亮的诗行。深入挖掘研究大运河这部古籍经典的英雄基因、文化内涵,丰富、传承、保护弘扬大运河的时代价值和精神力量,展现遗存承载的流光溢彩的历史、文化,活化流淌积淀伴生的底蕴深厚而悠久的文化、辉煌,增强凝聚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诸多领域的海量信息的文化遗产传承活力,普及大运河知识、讲好大运河故事、唤醒大运河文化记忆,阐发文化遗产的当代价值,弘扬历史凝练的文化,依托大运河丰富的人文生态资源,科技赋能、合力保护、利用为运河文化赋能,多方联动、互融互通、提质增效扩大运河“朋友圈”,着力培养、打造出大批文旅精品线路、融合先导示范点样板与旗舰项目,沿线不少地方现已可“白天看景,晚上看戏”,成为水流南北、戏唱古今讲述中国故事的流动舞台了。

大运河上北下南,是有明确方向的。大运河像青枝绿叶的大树主干融通八方,有北运河、南运河,也有中运河、里运河,还有珍珠般串连的湖泊,就是不像长江、黄河那样分上游、中游、下游。那么长的大运河不会没有中心点,起码是中心的连接点,那也是扬州。隋代统一中国后,为进一步巩固对全国的统治、发展江淮漕运、增强北方边防力量,从公元584年到公元610年的二十余年间,充分利用过去开好的运河与天然河流,先后开凿了通济渠、永济渠,并重修了江南运河,终于凿成与疏通北抵河北涿郡、南达浙江余杭的大运河,形成了全国划一的水道交通网。唐代的运河基本上是沿用了隋代大运河的体系,只作了局部的变更和整修。大运河的修筑对沟通南北、发展经济、稳固政权起到了重要作用。隋唐以后,伴随着中国古代政治中心的东渐北移与经济重心的逐步南移,打通“任督二脉”疏浚联结南北方重要交通运输干线的大运河,已经成为历代封建统治者的共识和奉行的基本国策。活力无限、青春焕发的大运河从北到南,是有生命、有使命的。扬州是长龙的中心段。北上,先洛阳、后北京都是京都;南下,直抵苏杭,再延伸通往宁波。这既是大运河的终端,又是“海上丝绸之路”启程的起点。扬州在唐中后期就已是的国际贸易港,是仅次于长安、洛阳的大都会。当年的大运河就是名闻遐迩的陶瓷、衣被天下的丝绸、香飘万里的茶叶等运价低廉流通贸易的重要渠道,不仅供应国内而且远销海外。这条见证古人智慧与伟力、供养华夏中枢、融合南北的战略通道,也是孕育灿烂非遗、流淌千年诗意、沟通中国与世界金色河流。郑和下西洋也是大运河品牌的延伸。

坐在秦砖汉瓦之中,即使拿着《易经》与九九表,也运算不出大运河这地球上对自然地理面貌改变最大的人类工程联络、连通、贯穿的支流到底有多少,运算不出这条河所包容的比世界任何一条河流更为丰富、厚重人间况味,运算不出不断诞生、日新月异的大运河的繁华。大运河的开通也让帝王的欲念成为触手可及的现实。自大运河开通后,从隋唐的洛阳到北宋的开封、南宋的杭州,再到元明清的北京,历经沧海桑田、王朝更替,中国古代封建王朝的都城再也没有离开过大运河。都城依大运河而建,固定成为一种新的政治格局。我想,如果没有大运河的开挖,从隋唐的洛阳到北宋的开封一河水通向南端,南宋王朝恐怕不会依托江南运河与浙东运河的便利交通在杭州建都吧?进而也就不会开启那繁华时代让杭州有“天堂”美誉吧?如果没有大运河的开挖,明朝会有迁都北京之举吗?

大运河从西到东,扬州依然还是中心段。东流,入海,直通太平洋;西去,过三峡大坝,直向高山可以通往世界屋脊。南朝《殷芸小说·吴蜀人》写有“下扬州”,后来《太平广记》记有“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的俗语;送别诗中我最喜爱的是李白在浩渺江边伤感惆怅的《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到底是“上扬州”还是“下扬州”?习惯是说“北上”“南下”。不管是“上”还是“下”,最终最好的落地点都是扬州。这一“上”一“下”同样的目的地,也说明扬州是四通八达的多项交汇点、中心连接点的宝贵位置。有人说那个“扬州”是古时更大的一片大区域,那是把“扬州”扩大了,还是与扬州这个地方有关,还是显示出扬州是交汇点、是连接点哪!



大运河的扬州有太多的闪光点,又有不断异彩纷呈的大亮点。

扬州自古繁华,“淮左名都,竹西佳处”。九州之时的扬州北起淮水、东南到海滨,在今江苏、安徽两省淮水以南,兼有浙江、江西两省的之地。自隋炀帝开凿京杭大运河以来,在隋唐及明清两个历史时段,扬州皆富甲天下,是达官贵人的洒金之地。隋炀帝当年怎么也不会想到,原本因漕运而开凿的大运河,竟成了江南与北方政治中心连接的唯一纽带,运河漕运这国家“动脉”给了江南丰富馈赠,促使南方成了国家的经济重心。大运河开凿前的中国经济是北重南轻,黄河岸边的关中平原供应着国家粮食的十分之六。大运河给江南带来了北方的人才和先进的农业技术。丰收的江南在农业经济上迅速赶上并超过了北方,成为国家新的财富之源,到中唐时期实现了经济重心的南移。唐时地处“江淮之间,广陵大镇,富甲天下”的扬州,与长安、成都、敦煌并称中国四大名城。历史上名副其实的“扬一益二”的绝代风华之说,完全得益于大运河的最先惠顾,纯粹是大运河所赐。

宋朝初年国家漕粮总数的百分之七十二来自大运河江苏扬州段那的江淮地区,这是个巨大的转变。大运河,不仅仅是一条河,而且是深刻影响了中国的历史发展与文化生成的人类文明灿烂成就。

自然区划、行政区划、文化区划三者很难重合,而扬州却是这三者错位的典型。扬州在江北却依然可作江南的典型代表,就是文化对自然区划的超越,就是文化力量的显现。其实何止因为文化,扬州甚至比不少江南城市更江南。

我的出生地盐城是全世界唯一一座以“盐”命名的“城”,可产盐地的盐商赚了钱都到扬州来生活过好日子。扬州是个繁华多金又有天然美景的地方,岂能不令历代帝王将相、文人墨客留恋呢?

人们可以不知道唐朝徐凝,但他《忆扬州》里“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可是无人不晓的。因写《春江花月夜》而获“一词压两宋,孤篇盖全唐”之誉的张若虚本身就是正宗的扬州人。在扬州当了十年刺史的杜牧也留下许多关于扬州的名诗句,什么“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还有“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特别是“春风十里扬州路 卷上珠帘总不如”。再看陈羽的“霜落空月上楼,月中歌唱满扬州。”还有黄慎的“人生只爱扬州住,夹岸垂杨春气薰。”其实早有更厉害的张祜把扬州之好与对扬州的喜爱写到极致的:“十里长街市井连,月明桥上看神仙。人生只合扬州死,禅智山光好墓田。”

这样愿意将“死”都说到的赞美,铭刻并久远地活在优美的诗文当中,多好!有了这些光彩熠熠的诗文,有了这些诗文所承载的思想,过去的辉煌就永远不会逝去。南朝乐府民歌有道:“妾家扬子住,便弄广陵潮。”李白:“我来扬都市,送客回轻舠,因夸楚太子,便睹广陵涛。”比今天钱塘潮更加波澜壮阔、声势骇人的千年前的中秋广陵观潮息响消逝了,曾令白居易“思悠悠,恨悠悠”、陆游慨叹“楼船夜雪”、鉴证高僧鉴真由此启航东渡、杜十娘在这怒沉百宝箱的“瓜洲渡”仍在。为王安石名句“春风又绿江南岸”起头的就是“京口瓜洲一水间”。瓜洲古渡是永久泊在扬州历史上的名胜,也有人称“京杭大运河之魂”;而作为镇江古称的“京口”是镇江北临大江的老城区。那位在徐州、杭州和扬州三座运河城市主政过的苏轼,在任将百姓冷暖记挂在心上、施行了很多德政、善政的“市长”,到任扬州时已57岁。他了解到连年水旱相继、灾疫相迫,偶有丰年官府又追缴欠下的积税,百姓永无休养生息之日,便在谢表中提出要朝廷免除百姓多年积税。扬州老百姓听到朝廷批准了这请求的喜讯一片欢腾。扬州芍药名动天下。苏东坡到任时一年一度的芍药花会正在筹备。他走访中听说百姓怨声载道,毅然停办“万花会”减负,扬州百姓奔走相告。苏东坡之爱扬州:“试问江南诸伴侣,谁似我,醉扬州。”为官者、掌权的,还是该不负众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堪当重任实实在在践行人民至上。

不朽的诗文让时代的闪光点得以永恒。唐朝王建的《夜看扬州市》:“夜市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如今不似时平日,犹自笙歌彻晓闻。”扬州山少,平山堂成了最合看扬州四季美景的制高点,而这平山堂是写“自知不负广陵春”的欧阳修任扬州知府时建在大明寺边的,取的是“远山来与此堂平”之意。就是路过扬州的南宋词人姜夔,见了经历战争衰败凄凉的扬州,今昔对比深为感慨写下著名的词《扬州慢·淮左名都》,创了一个词牌“扬州慢”。扬州还有扬剧、扬州评话、扬州清曲、扬州玉雕、扬州漆器和高邮盂城驿及邵伯锣鼓小牌子等多姿多彩的花色品种都入选了非遗项目。

扬州历史上虽也曾经历衰落、历经战火,“纷披灿烂,戈矛纵横”位列十大古琴曲的《广陵散》曲虽终了,粉饰太平轻歌曼舞早远了散了,太平军三进三出扬州虽在瓜洲渡打得昏天黑地,史可法血战扬州、血染运河虽尸骨难觅,但英雄们可歌可泣的悲壮故事人们都不会忘却,王秀楚的《扬州十日记》成了记载清军攻破扬州屠城的史书。无论怎样大运河城市扬州仍在,而且扬州这座城市永生在古往今来、古韵今风的诗文特别是史书中。这些都是文化的伟大力量。一座城市既要让广大老百姓过上富庶的生活,也要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久久地活在诗文之中。这应该也是我们重视文化建设、铸就文化新辉煌的一个原因。

明清的扬州又重现繁华。清代康熙、乾隆皇帝每次南巡,扬州都是必到的重要一站。列入大运河世界遗产点的天宁寺曾是“江淮诸寺之冠”。寺前碑亭内一方大大的石碑上有“御马头”三个大字。1755年,为了迎接乾隆皇帝南巡,扬州盐商在天宁寺西侧建天宁寺行宫和御花园。此后乾隆皇帝五次南巡,来到扬州都驻跸在天宁寺行宫。乾隆九到大明寺及平山堂写下三十八首诗,如今平山堂边还立着御碑亭。皇帝的爱也促使盐商在扬州比富大造园林何园、个园等。与大运河水源相通、紧密相连的瘦西湖藏蕙掩兰,名字取得谦虚,也因滋养的城市园林越修建越美而堪称扬州眼睛。清代李斗《扬州画舫录》卷六“城北录”记山东人刘大观在广西做官丁忧时卸职游江南,得出三句话:“杭州以湖山胜,苏州以市肆胜,扬州以园亭胜。”听专家说,运河园林分杭州山水园林、苏州文人园林、北京皇家园林、扬州盐商园林四类,相互间有借鉴。当年随乾隆沿大运河下江南的画师,将皇帝看中的园林画下到北京后再造,所以颐和园中有江南园林的意境,而扬州的盐商园林则兼具南秀北雄的风格。

水是自然界最灵动的元素,也是扬州大地最具特色的自然资源。运河美首先是水美。大运河特别是在像扬州这些大平原地区的河面、水流都是沧桑、坚韧、理智、安澜、平和潺潺、宠辱不惊、坦荡纯朴、款款有致、温情脉脉润物无声、不甘平庸又平民化地流过,不像长江比如三峡、黄河比像壶口那样壮阔、猛烈、凶悍、桀骜不驯、洪水肆虐、风高浪急汹涌澎湃、咆哮奔流一泻千里,偶尔会站起来甚至跳起来,也不同于秦淮河那样桨声多是灯影、妖娆、妩媚、俊逸、六朝金粉顾盼生姿、秀色明艳胭脂铅华。

渐入天高云淡佳境的金秋,我从便益门广场码头乘坐游船,闻着沁人心脾的桂花香,听着富有运河风情的扬州小调《拔根芦柴花》《杨柳青》,荡漾在古运河徐徐清风吹拂着的碧波上,悠悠掠过袅袅长堤、茂盛河滩、花影扶疏、枫叶荻花、灰墙黛瓦、亭台楼阁,慢慢途经“运河十二景”“串珠线上”的“晚清第一园”何园、徐凝门、文峰寺等,说一回“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耳畔又响起历经沧桑、血脉偾张的船工号子、纤夫歌谣和传承千年、悠扬千里的动听渔歌。水是河的基础、河的命脉。以治水带动河岸绿化、空气净化,实现大运河整体生态廊道建设。扬州的兴盛离不开四通八达的河道。那是清清水的河、有水利价值的河、有文化内涵的河哦。《禹贡》说古时扬州“州界多水,水波扬也”,现在的扬州依然水网纵横,水域面积占比超过四分之一。水上城市接地气的生活气息一路相伴,在三湾湿地公园手捧一本线装的《诗经》低头吟诵,饱蘸笔墨沉浸式体验、探访运河文化、寻觅精神家园。二十四桥,高蹈绝俗的明月夜,一扫饮酒、弹唱、声伎之尘欢,抒情写意一如暮鼓的夕阳,有沟渠望星。作为江苏唯一全域划入大运河文化带国家规划核心区的设区市和全省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先行建设城市,扬州创新引领产业重塑青山绿水底色,协同发展城乡融合提升城市格局、凸显城市个性,注重在新时代坐标中考量、审视一体化保护修复、区域新发展格局,深挖掘、重传承、广惠民加快建设运河文化,弘扬运河文脉创新推出一批运河实景,紧锣密鼓打造文化繁荣文旅共兴的古运河文化旅游带、京杭运河绿色航运示范带、南水北调东线源头生态带和1800平方公里的江淮生态大走廊的“三带一廊”工程。涅槃重生的“生态三湾”逐渐向活色生香的“文化三湾”跨越转型。亲水坡面种净水生态循环植物“呼吸”起来,人水和谐护一河碧水,千帆过尽一路顺畅行,清流奔涌谱华章新韵。

大运河的开挖者为消除地面高度差,使大运河的水面保持平缓,采取了延长河道以降低坡度的办法,把河道挖得弯弯曲曲,利用弯折的地形减缓和控制流速。从“远古走来”的运河三湾段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现在的运河三湾更是活水畅流、风景如画。千年运河水在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边蜿蜒流淌,历史与现代在这里交汇。听设计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的院士说:“从高空俯瞰三湾,三塔映三湾,古运河由北而南盘桓而去的恢宏场景,深深打动了当初为中国大运河博物馆选址的人们。”其实,拥有最古老邗沟、汉代运盐河、晋代仪扬运河、隋代山阳河与邗沟西道、唐代伊娄河、宋代新河、元代扬州古运河、明代白塔河与两淮都转盐运使司衙署、清代里运河古道、民国时期邵伯老船闸和新中国新开的大运河等的扬州,本身就是可以直接感知体验的大运河博物馆经典之作。


mmexport1668784916752.jpg
中国大运河博物馆(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官网)

走进在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我又欣喜地获悉,这中国大运河博物馆的建成开放,有力地推动了运河遗产保护与传承、文旅融合与发展、国际交流与合作。扬州利人用“运河”这一国际语言,利用WCCO这世界运河历史文化城市合作组织设在扬州的优势,积极主动与国际组织、国内外运河城市在多领域深化交流,在以运河为媒的国际交流中赢得了更多的关注与肯定,世界运河城市论坛自2007年在扬州举办以来,2022年升格为部省联办的一次盛会。在扬州生态科技新城走访,听老百姓开心地说着自己家乡太有看头、逛头、玩头、吃头、住头、想头和噱头了,每个人都能有自己孜孜以求、津津乐道的桃源梦。那天我还学懂了一个好玩的扬州方言:“扒财鬼子”。这词既不是“鬼”,也不是“鬼子”,与“财”也没有多少关联,而是“顽童”的意思。哈,浪里个浪,这么大年纪的大运河活力四射青春永驻并没有老,还是“扒财鬼子”嘛。是的,古朴的大扬州还是时尚的老“顽童”,正朝气蓬勃团结齐挥国家级非遗的“扬州毛笔”谱写着运河城市新时代发展新篇章、大亮点。

东边天空升起暗红的月亮。我们在月光下夜游,看千里清波、奔涌不息的豪迈大运河水,连接历史、流向未来、千帆竞发、百舸争流迈向新时代。时间之河总是水波潆涟、浪翻涛涌、滚滚向前。潮起又潮落。我觉得当年那些手摇船夫一定能够听懂大运河的话。大运河会不会嘲笑忙碌了几千年的人类不知千载?生态护航、绵延不绝的大运河文化寿命已经并将继续大大地长于我们多少代人。

以扬州为起点与原点,从扬州出发,我们的先辈创造性地开掘的蕴含着深厚精神内涵、承载着丰富时代价值大运河,自然生态遗产类别多、文化生态保护价值高,是中华文明的奇迹,是世界公认的活态线性文化遗产的精华。数千里大运河同承几千年不绝流淌文脉,共享一泓生态系统多样性、持续性的碧波,洋溢着大运河独特的气韵与宏大的气场,是一项系统接力的工程、一曲奔流不息的文化、一幅舒展壮美的画卷,是闪耀经济浪花的河,也是奔涌政治波涛的河,更是流淌文化传承的河,是一部流动的中国史。

以扬州为交汇点与连接点,向四处延伸的大运河,是中国人用了2500多年时间与自然共同完成的壮丽奇观,支撑生活、激发灵感、启迪心智并指引未来,是中华民族最具代表性的文化标识之一,是世界上少有的、仍然在使用的充满活力的宝贵活态世界文化遗产,是祖先留给我们的珍贵物质和精神财富,是生生不息流动着的文化,具有独特的历史文化价值,是国家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主要输水廊道。千年的明月一样的不言,千年的河水一样的不语。大运河的过往在我们心上流淌。古老的大运河水道壮丽婉转远还不是古董,千顷澄碧不辱使命、长歌未央依然年轻着,新时代赋予了大运河的扬州以行稳致远的恒久旺盛生命力,抓住文化的魂、筑牢生态的基,自强自立、踔厉风发、矢志不渝、勇毅前行。开明开放的扬州城、崇文尚德的扬州人、字正腔圆的扬州话,少一样扬州就“没得”了,那可“不是玩的”。

大运河千百年孕育的城河共生的扬州有那么多的闪光点与大亮点,这“运河第一城”的人民由衷敬畏、真挚深爱着一河清波,像母子相依的脐带承载着的悠长运河记忆,延续在人们的血肉和生活中也孕育着新希望,响应时代呼唤、期待的人们在感到时光流逝的同时更感受到了激情与力量。曾经的扬州无比辉煌、贡献巨大,今天的扬州生龙活虎、日新月异,未来的扬州一定蒸蒸日上、更加美好。所有的一切,都应了那句最有名的扬州方言:“乖乖隆地咚,韭菜炒大葱”!

mmexport1668784921427.png
     施建石,笔名“试剑石”等,中国自然资源作协副主席。1980年发表处女作,工作之余皆笔耕不辍,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人民文学》《诗刊》《十月》《北京文学》《钟山》《雨花》《新华文摘》《散文选刊》等发表作品近千篇,入选多种选本、教材并获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东方旅游文化网 ( 苏ICP备10083277号|苏公网安备 32080302000142号 )
东方文旅百家集,天下风光一网中! 电话:13196963696

GMT+8, 2024-4-27 04:43 , Processed in 0.061109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