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扫一扫,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查看: 101276|回复: 0

吴文峰| 诗意临张行京杭大运河山东聊城段寻访记(中国作家运河行”作品欣赏)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11-20 23:01: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mmexport1668956739994.jpg


诗意临张行
——京杭大运河山东聊城段寻访记
吴文峰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相信好多人早就知道。但“上有苏杭、下有临张”我却是今年才入耳,准确地说是2022年初秋。更确切地说:“临”是现在的临清市,“张”是阳谷县张秋镇。都属山东聊城市管辖,都在京杭大运河沿岸。
     2022年盛夏,欣闻“中国作家运河行”启动,我当即报名。从公元前514年吴王阖闾派大将伍子胥讨伐楚国开凿胥溪,到公元前486年,阖闾的儿子吴王夫差开凿邗沟,成为大运河的起源,集结号都在苏州吹响。后经隋炀帝、元世祖等主导开挖及历代修建,最终形成了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跨越京津、燕赵、苏鲁、吴越的京杭大运河。任无脚走天下的船儿、有志闯四方的人们,远行有了一条波光潋滟的水路。想想,这样的采风活动就有厚度和广度。
      8月6日下午,2022“中国作家运河行”活动首站在苏州正式启动。总顾问白庚胜先生的致辞带着温度更有力度:“希望通过这次活动,激发出作家们无数的灵感和想象力,唤醒中华民族对运河的集体记忆,推动新时代运河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10天后,我只身赴京杭大运河山东聊城段采访。当晚文友拿出一本《聊城运河文化研究》,翻到其中的一页让我看,上写:俗话说“上有苏杭,下有临张”。只一眼,就让我这次运河之行有了奔头……

     (一)

     次日一早,车出聊城向西北,直奔70公里之外的临清。此时,日上三竿。
     一路上,看“绿树村边合”“青天无片云”,我想得更多的却是“岸转蒲帆速,樯回树影低”,这是康熙当年在临清的赋诗。他的孙子乾隆下的结论则是“富庶甲齐郡”“繁华压两京”。
      头天晚上休息得比较晚。一是小酌后夜游聊城古城,绕着城中心的光岳楼转了两圈,拍到了楼上的匾额,其中有康熙的“神光钟暎”和朱复戡的大篆榜书“光岳楼”。此楼建于明代,初名余木楼,后称东昌楼,是为“严更漏而窥敌望远”而造。当年,乾隆皇帝登临,写下了“高下耕桑俯沃野,北南水陆接通衢”的诗句。这里的水陆,指的就是城外的大运河——会通河。这个“衢”字,现代金石书画大师朱复戡先生也写到过:“东接泉城西赵都,巍楼耸立旁环湖。登高一览擎天柱,辉煌独尊照九衢。”之所以对他再三提起,是因为他考证了景阳冈上的“武松打虎处”古碑刻于南宋,说明武松打虎确有此事。先生去世后,葬于苏州凤凰山麓。而聊城古称凤凰城,镶嵌于光岳楼台墩上的“凤城仙阙”刻石便是最好的说明。凤凰于飞,翙翙其羽。历史需要继承,更需要挖掘和记录。二是带着些许醉意,穿街走巷,被路边两个古色古香的大门所吸引。门楣上一个写着“绮园”,楹联为“聊邑纷呈千卷画,斯园独占一枝春”;一个写着“雁归”,楹联为“映雪囊萤蟾宫折桂,功成名就故苑栖身”。通过墙上的介绍得知,这里是清代刑部侍郎任克溥故居,康熙皇帝南巡时曾在此下榻,并为其中“松桂堂”题联“绿水本无忧因风皱面,青山原不老为雪白头”。现在人去屋还在、时迁景不移。真想让时光倒流,敲门试问当年的运河是怎样让这东昌府成为“挽漕之襟喉,天府之肘腋”“江北一都会”的?再问问康熙写的《巡视运河堤》“夹道黎民悦,沿河老幼欢”是个怎样的背景?书上有他南巡路经临清等地,“因灾害豁免旧欠丁赋”的记载。


mmexport1668956734815.jpg
      临清,西汉初年建县,始称清渊。十六国后赵建平元年(330年),改清渊置临清县。明洪武二年(1369年)临清属山东省布政使司东昌府,弘治二年(1489)临清升为州。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年临清升为直隶州。
      与聊城不同,在会通河开挖之前,临清地界就有运河了。据今《临清市志》载,隋大业四年(608年)正月,隋炀帝诏发河北诸郡男女百余万,开永济渠,引沁水南达黄河,北通涿郡(今北京)。此河为隋唐大运河北段,途径临清。宋代改称御河,现在称卫运河。元至元二十六年(1289年)正月,世祖忽必烈采纳寿张县尹韩仲辉等人的建议,开挖安山渠,起东阿,止临清之御河,全长125公里,取“会通天下”之意诏赐会通河。明永乐九年(1411年)二月,朝廷重开会通河。明宣德四年(1429年),临清运河钞关始建。
      一路上,与聊城市文联的张戈先生相谈甚欢。他过去在自然资源部门工作多年。一个多小时后,车进临清。
      “两河汇流黄金道,双城名铸聚宝盆。”停车移步,临清运河钞关门口的对联首先笑脸相迎。作为明清两代中央政府设于运河督理漕运税收的直属机构,冠以“聚宝”名副其实。看我还凝眉,临清市文联刘北先生忙说:“这里的双河指的是元运河与明运河……”
      跨进钞关古朴的院落了解历史,古时的临清钞关可谓辉煌。刘北介绍说,此关与北京崇文门、山东济宁、江苏扬州、苏州浒墅、杭州北新并称八大钞关。到万历年间,每年征商税额为八大钞关之首。其中万历二十五年,征收税银117861两,占全国运河税额的1/4,直到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漕运停航。临清钞关兴盛时,有各种房舍400余间。现存80余间,是目前全国仅存的一处运河钞关。
     “十里人家两岸分,层楼高栋人青云。官船贾舶纷纷过,击鼓鸣锣处处闻。(《鳌头矶》)”离开钞关来到鳌头矶,站到观音阁上,吟诵明朝大学士李东阳的诗,恍若隔世。这里是元代运河与明代运河的交汇处,始建于明嘉靖年间。因为水位落差问题,明朝舍弃了元朝一段通往卫运河的会通河道,重新向西开挖。两河在此分流,一南一北,形成纵贯市区的巨大“人”字形格局。因交汇处的石坝状如鳌头,河上四处河闸像鳌的四足,遂被当时的知州马纶命名为“鳌头矶”。后来,有书法家题写“独占”二字镶嵌在大门上方,寓“独占鳌头”之意,且在其上建起了雕梁画栋的观音阁。“鳌矶凝秀”被列为临清著名的十景之一。
      走进鳌头矶玲珑别致的小院,看墙上贡砖,读景区简介。拾级登上望河楼再转观音阁,对面“鳌矶凝秀”坊上的两副楹联一目了然。中间一副为“名城珠璨呈异彩,盛世人杰占鳌头。”两边是:“鳌矶春霭文光聚,汶水秋帆诗境开”。刘北先生说,前几年鳌头矶上也有一副,写的是“鳌分二水黄金聚,阁立中州仙境开。”猛想起在钞关前说起的两河,看来在临清人的心中,运河简直就是一条黄金水道啊!
      事实的确如此,明朝时临清就成为闻名全国的商业大都会,常住人口加流动人口近百万。帆樯如林,百货堆积,根据销售商品的名称不同,出现了白布巷、纸马巷、箍桶巷、果子巷、竹竿巷、锅市街等标志性街巷500多条。流动人口中,不乏外国人的身影。意大利的马可·波罗,日本和尚策彦周良,朝鲜官员崔溥等,都有写临清的文字传世,记载了当时的盛况和见闻。譬如崔溥在《漂海录》中写道:“县治及临清卫俱在城中。其城中及城外数十里间,楼台之密、肆市之盛、财货之富、船舶之集,虽不及苏杭,亦甲于山东、名于天下矣。”策彦周良在《入明记》中有“买药材”“船只纳钞。有了砖票,迁引前去领砖。”的记载。
      走在临清,我看到了原始状态和整修一新的不同运河,以及运河上不同的闸桥。每条河岸上都有婆娑的柳树和聚精会神钓鱼的人。期间,曾主动要求到竹竿巷看看,缘由是听说聊城市正在打造南竹北移种植资源基地,为黄河流域生态修复、绿色发展找到了一条新路。
      路经临清市新华书店,见门口挂着“大运河阅读基地”的牌子,迈进去,厚厚的《临清传》迎门摆放。在这本纪实作品中,作者王树理先生写道:许多人都知道,清代后期临清曾经有过“小天津”的称谓,但却很少人知道,当年上海刚起步的时候,却被人称作“小临清”。明末诗人赵慎微写道:“万家烟火似都城,元室曾经置大盈,贾客往来都满载,至今人号小临清。(《朱泾》)”
      书店经理陈爱峰女士说:现在正值首届山东省全民阅读大会暨齐鲁书香节,与书为伴、带你看到更大的世界的呼唤,让好多人都来到书店。在二楼,一位11岁的曾姓女生说,她时不时就过来看看书,她知道自己是名人之后,也知道曾子是孔子的学生。说着说着,走到为当地作家专门设立的专橱,取出一本冰心奖获奖作家写的《是谁捅了马蜂窝》,专心阅读起来。
       中午在钞关附近的“运河人家”用餐。当地文友点的都是临清的传统菜肴请,有托板豆腐、羊肉烧麦、什锦香面等。望着墙上的对联及四扇屏:“诗声惊晓月,剑气逐寒风”和“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我连举三杯以茶当酒:
      一敬规划和开凿大运河的古人!二敬使用和守护大运河的今人!三敬在座的聊城、临清市及全国和我一样爱好文学、歌咏运河的人们!

     (二)

      第三天上午,淋着蒙蒙秋雨,我走进了充满向往的张秋镇,此地在聊城东南,相距45公里。
      据史载,张秋镇,初名“涨秋”。民忌水患而作张秋,五代时就有“张秋口”的记载。宋曰景德镇,明作安平镇,清复张秋之谓。元朝会通河开通后,河东曾一度隶属于东阿县,河西则以西关至谯楼(鼓楼)东西大街为界,南属寿张县,北属阳谷县,是显著的“三界首”之地,也是大运河畔绝无仅有的“鸡鸣三县”所在。现隶属聊城阳谷。
      在我之前,到过此地的人不计其数。其中四人,令我钦佩。一是吴国公子季札(吴王夫差的四叔)。当年,他出访路经此处,匆匆与徐国国君会见。“徐君好札剑而不敢言,札心许之,以使故未献。还,则徐君没,札解剑挂其墓树而去。”因此,“心许”一词诞生,季札被当地人称为“信圣”。从此,“季子挂剑台”屹立千年。直到清乾隆年间,台被大水冲没,仅留13通碑刻和众多首诗词传世。其中,明朝薛瑄写道:“突兀台高漕水滨,风帆尽日往来频。徐君祠墓依然在,不见当年挂剑人(《题挂剑台徐君墓》)”漕水指运河。这里的渡口被称为“漕湟要津”,为张秋古八景之一。

mmexport1668956737447.jpg
      再是南宋诗人文天祥。写过“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也写过“东原深处所,时或见人烟。……多少飞樯过,噫吁是北船”。前两句出自《过零丁洋》。后一首在今《阳谷县志》里被冠名《过张秋》。
      三是明朝礼部尚书于慎行。万历三年(1575年)在《安平镇新城记》中写道:“安平在东阿界中,接阳谷、寿张之境,三邑之民夹渠而室者以数千计,五方之工贾骈至而墆鬻其中,齐之鱼盐、鲁之枣栗、吴越之织文纂组,闽广之果布珠琲、奇珍异巧之物……则河济之间一都会矣。”这里的河指临清卫河,济指济宁。
      四是明末大儒顾炎武,提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那位。在其《天下郡国利病书》中,把这里与颜神镇(今淄博博山)景芝镇(今安丘景芝)并称山东三镇,并记载“本镇驻扎有工部郎中一员”。
      其实,张秋也是京杭大运河阳谷段著名的三镇之一。镇中陈家大院古色古香的二层堂楼,现辟为“阳谷运河文化陈列馆”。墙上装帧精美的展板告诉我:张秋镇地处会通河和大清河(今黄河)的交汇处。自张秋镇南金堤闸始,京杭大运河贯穿张秋、阿城、七级三镇驻地和15个村庄,后流入东昌府区,全长29.75公里。原来这里,元代已建有镇城。明万历七年扩建。到清代,城有“九门九关厢、七十二条街、八十二胡同。”一个镇级聚落,面积比一般县城甚至比临近的泰安府城还要大。“河上官商船只云集,樯桅如林;市肆楼房栉比,百货云屯;商民往来,肩摩毂击,俗有小苏州之称(旧《阳谷县志》)”。包括风俗也特别:“仰机利,而华侈与邑人绝异(旧《东阿县志》)”。展板上还介绍,张秋木板年画,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明清时期,它和苏州桃花坞、潍县杨家埠、天津杨柳青并称全国四大木板年画基地。镇上有山陕会馆,始建于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比聊城市区的山陕会馆早建50年。
       “张秋镇两半个,中间夹着运粮河……”古代的民歌流传至今。民以食为天,运河在老百姓的心中是用来传送维系生命的粮食的。但在文人墨客的笔下,这里的景色入诗如画。光写城中鼓楼的诗,流传下来的就不下几十首:“丽谯鼓涩寒云外,蜃市阴连返照西(左晖)”“漕河横亘三千里,南北今看第一楼(殷云霄)”“三叠楼台十仞梯,风烟千里见端倪(马之骦)”“势吞岱岳雄齐鲁,光拂檐楹接斗参(刘约)”。据老人回忆,此楼可与光岳楼媲美,只是规模略小,台基稍矮。“丽谯拱岱”为张秋八景之一。
      可现在,镇街的建筑几乎与普通村镇别无二致,若不是偶尔有飞檐斗拱的古建或花纹古朴的石刻残件映入眼帘,说这里曾被称为“小苏州”,打死我也不信。
       在雨中,在当地自然资源部门及镇政府有关人员的向导下,我先后到荆门上闸、运河石桥、运河码头、南水门桥等遗址拜谒,见到了白鹭在河中散步,见到了蒹葭在河边摇曳,见到了古老的码头斑驳的石块被雨打风吹通体沧桑,也见到了荷锄匆匆而过的村民。
      站在荆门上闸旁,看着古代修建的设施,我想起李际元的诗句:“鼓角催清曙,楼船漾碧流。鸡犬随人乱,旌旗傍岸稠。皇华无远近,此地共咽喉(《荆门驻节》)”。此处元大德六年(1302年)建,乾隆十六年(1751年)重修,此闸启闭直接关系到南旺以北运道水量,地位十分重要,闸板钥匙由捕河厅官严格掌握。同时规定过闸的顺序为先官船、粮船,后民船、商船。
      “为什么称荆门?”当地人告诉我,是因为传说中的孙膑曾在此摆七十二阵中荆门阵。后在其遗址上建的二闸,故南为荆门上闸,北为荆门下闸。有人还告诉我,过去老人们讲“临清的街多,张秋的庙多。”现在,文庙、文昌阁、崇圣庙、三官庙、火神庙包括谯楼,早已荡然无存。好在关帝庙、城隍庙等因作他用侥幸留存,包括庙前的大树,让古镇得以名副其实。
      走走看看。在一座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修建的“张秋运河石桥”上,我见到了四只神态可掬、雕凿精细的石狮和部分只有古代牌坊才有的精美构件。一打听果然,这是拆了城内“虎啸龙吟蛟腾凤起”坊所建。志载,当年的张秋镇内,有兵部尚书坊、父子进士坊、敕建太河神祠坊、龙跃云津坊、敕建安平镇坊等多座牌坊,其中“万年国脉坊”在三义庙工部分司前,“玉堂金马”坊在竹竿巷街。
       站在张秋码头前,镇政府魏连斌先生告诉我,中国大运河被列为世界遗产的河道总长1011公里,包括27段河道、58处遗产点。其中有山东的8段河道、15个遗产点。我县会通河阳谷段10公里,包括荆门上、下闸。虽然长度不足百分之一,但我们要用百分之百的气力来保护它。他还说,镇上已做了长远规划,按照上级部署,实施国土绿化行动,补齐生态环境短板。逐步恢复运河古航道,深度挖掘漕运文化、饮食文化等特色文化。在荆门上下闸段建设运河文化遗产主题公园。以点连线、以线连片,形成带状的文化片区。他还说,镇上有个传统跟运河有关,每天傍晚五六点钟,有人上街摆摊卖小吃,过去点灯笼,现在节能灯,亮亮的一块区域,几百年来没有间断。我问好吃吗?他说等你下次再来时尝尝就知道了,还是上好的酒肴呢。
      一说到酒,我眼前又闪过“三碗不过冈”的酒幌。
      因此下午特意走进张秋西北不远的景阳冈风景区。进门不远,看到了摇曳着“三碗不过冈”的酒店,门前摆列着一溜瓷坛,红布蒙头。门口贴着对联“二四神仙常在馆,三六学士不离门”,横批:酒香冈中阁。继续上行,看罢山神庙,再看武松庙,看到了满目苍翠,也看到了被朱复戡先生鉴别确认的“武松打虎处”古碑。望着碑上模糊的字迹,我想到“漫漶”和“堙灭”两个词。
      据最新的考古发现,景阳冈是一处龙山文化城址。2001年被确定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站在景阳冈上向东南眺望,3公里外的张秋秋雨初歇,烟雨迷蒙。
      风雨无情,人间有爱。挂剑台冲毁了,季札守信的故事还在。漕运停止百年,运河及码头还在。就像这流淌了千年的大运河,被国家记起,被世界记得,今天被我们中国作家记录下来……
mmexport1668956742690.jpg
    吴文峰,笔名峻岭。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中国自然资源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山东省自然资源作家协会常务副秘书长,《中国自然资源报》山东记者站记者。从1984年始发表作品,在《人民文学》《中国青年报》《山东文学》《中华读书报》《大众日报》《中国国土资源报》《山野文学》《大地文学》等报刊发表文学作品700余篇。出版有长篇报告文学《乡村的表情》《“小巷总理”陈叶翠》。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东方旅游文化网 ( 苏ICP备10083277号|苏公网安备 32080302000142号 )
东方文旅百家集,天下风光一网中! 电话:13196963696

GMT+8, 2024-3-29 18:19 , Processed in 0.048934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